1941年11月,日军出动5000余众,围攻黄崖洞兵工厂,企图摧毁这一兵工基地,我总部特务团战士们英勇抗击,取得黄崖洞保卫战的胜利。但工厂目标已经暴露,且受到严重破坏,厂房大部被炸毁,机器损坏严重,难以恢复生产。1942年2月,遵照总部命令,将一所改制为分厂形式继续生产。其中,显王锻工部改建为三分厂,厂址仍驻显王村。这其间虽然日军经常在武东地区“扫荡”,但三分厂以游击形式,敌人从据点出发到工厂“扫荡”,行程至少要半天以上。我们获得情报之后,只要两三个小时就可把工厂的主要设备、器材埋藏完毕,做好坚壁清野,职工分散向安全地区转移。在反“扫荡”中青年职工组成的自卫队埋设地雷,阻敌入厂,利用有利地形与敌人展开麻雀战,扰乱他们的“扫荡”步骤,减少工厂的破坏和损失。敌人一走,自卫队迅速通知职工返厂,一般情况下,一至两天就可以恢复生产。一直到1943年6月,因敌人在不远的蟠龙镇建立据点,工厂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只好搬至黎城县漆树沟,保密代号“石灰窑”,厂长韩国祯,指导员陈海清,有职工80余人。生产对象是锻制炮弹尾翅和五〇炮炮筒毛坯。
1944年春,蟠龙敌人在我三分区军民围困下终于败退,三分厂又返回显王村,继续生产。同年9月,军工部对军事工业组织机构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将分散在偏僻山沟的工厂又逐步集中扩大,统一组编成8个生产厂和1个实验所。撤销了所一级的建制,各工厂直接受军工部领导。显王的原一所三分厂,改编为军工部五厂,厂长韩国祯,副厂长阎海士,指导员吕炎,仍住显王村赵连北家,生产炮筒、炮弹尾翅锻件毛坯,供一厂、二厂、三厂、六厂加工为成品。
抗日战争结束后,该厂合并到柳沟铁厂,作为五分厂继续生产,在解放战争时期,对晋冀鲁豫地区和华北解放区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五节)决死一纵队修械所驻地——大陌、东沟村
决死一纵队刚刚成立时,为解决武器不足,各团曾从当地招收一些原太原兵工厂离职返乡的技术工人入伍,随着形势需要,为了加强军工力量,1938年底,决死一纵队将各团的修理骨干组织起来,组成决死一纵队修械所,驻扎在大陌村李德全家南房。他们以简易工具,克服一切困难,对战场上捡回来的残缺枪支进行维修,同时,也装配手榴弹等。1939年底,搬迁到东沟村,住在地主王锦堂家书房院,现为王存维家。1940年2月,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将该修械所接收,合并于军工部一所,即黄崖洞兵工厂。
(第六节)工艺研究所驻地——朝阳埆村
1939年4月,鼙山工厂移交八路军总部军工科后,根据晋东南总工会的指示,以王伏义、孟来元为骨干,和原在鼙山工厂工作的工人30多人,在朝阳埆村筹办成立了工艺研究所,所部住在赵福全家,后来村民新修房屋,原来的窑洞已经倒塌。
工艺所由晋东南总工会领导,县政府拨给一些资金,主要任务是为县各游击队修理枪支。为了弥补资金不足,该所在蟠龙附近的小曲滩开办了纺纱厂,内有木制纺纱机一架,打袜机两架,给八路军部队织毛毯、毛袜,以此收入来填补工艺研究所的开支。同年8月,为扩大生产,该所吸收了黎城县一个私办修枪所,工人发展到60余人。并在修枪的基础上,开始仿制德国造的“小老虎”手枪(即二八盒子),同时也生产组装地雷、手榴弹等。1939年底停办,工人调到各地的兵工厂里。
(第七节)太行第三军分区修枪所驻地——马家岭村
1940年春,根据八路军总部关于发展军工生产的指示,太行第三军分区决定组建修枪所,并决定选派曲峰海、于德贵、郭成礼三人负责选址和招收工人。经过考察选定,定在武乡东部山区的马家岭村,这里相对比较隐蔽,而且紧靠大山,便于防范敌人袭击。很快,太行第三军分区修枪所在马家岭成立,曲峰海任所长,所部设在郝松茂家,工房设在张二则家。
修械所成立之初,工人只有五、六人,由于条件差,只有一些简单工具,如小锯、刨子、斧头等。工人们自制了风箱和其他用具,生一盘火炉子,原料依靠前方运来的铁路道轨。到6月,工人增加到十几名,开始组装、制造手榴弹。这年秋,敌人频繁到武乡东部“扫荡”,工人们总是埋藏了工具和原料,转移上山,扛着枪和敌人打游击。敌人走后,又返回村里马上恢复生产。把修理好的枪支和制造的手榴弹及时送到前方。
1940年底,该所并于柳沟铁厂,所长曲峰海调回三分区。
(第八节)太行农具合作社、太行修枪所驻地——马岚头、前沟、槐树湾村
1942年10月,为解决八路军大生产所需的生产工具,太行第三军分区、三专署总工会决定,在有煤有铁的马岚头村创办太行农具合作社,直属军分区管辖。由崔亭义任主任,招收农民铁匠等工人30余名。合作社设在奶奶庙,后来改建为学校。主要生产犁铧、锹、镢、镰刀等民用工具。不久,因前方急需武器,该社转为制造弹药。转产后,人员增加,由于该村驻扎有总部柳沟铁厂的分厂,住房紧张,农具合作社迁到窑上沟前沟村,住在高富云家,改称太行修枪所,工人60余名,在这里继续生产。1943年初,因日军“扫荡”,该所迁到东部山区的槐树湾,所部住在吴光华家,但这里远离煤窑,给冶炼带来极大困难,所以停止了手榴弹及家具生产,只保留了修理枪支。为满足前线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根据三分区要求,1943年3月该所迁到石门村。
(第九节)太行第三军分区修械所驻地——石门村
1943年3月,太行修枪所从槐树湾迁到石门村后,为加强生产,再次调曲峰海来所担任所长,派张杰担任指导员,并将所名更改为太行第三军分区修械所。修械所设在西沟儿黑山庙,该庙在20世纪60年代倒塌。
当时,前方急需要枪支,工人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大量收购战场上捡回来的残缺枪支零件,进行修配组装,大力生产武器,支援前方。也组装地雷、手榴弹等,工人们还自己生产黄色炸药与黑色炸药。工人大都是当地的铁、木工,原料是从民间收集的破锅、碎铁,生产中必用的钢材,是从敌占区拆的铁轨。缺酒精,就用白酒经过蒸馏代用。
1943年5月,根据三分区决定,第三军分区修械所同三分区炸弹厂在石门村合并,改称为三分区炸弹所。
(第十节)太行第三军分区炸弹厂驻地——石板、狼卧沟村
1939年秋,一二九师供给部在后石板村筹建了炸弹厂,厂部设在王跃元家正楼。焦正大任厂长、张捷任指导员。招收了一批学徒,经过紧张的筹备,炸弹厂开始研制手榴弹。八路军总部军工部先后派张平、李盘铭和刘生堂等技术工人来炸弹厂负责技术工作。当时物质条件很差,没有工房就利用庙宇和民房,没有工具就想方设法自己制造,没有材料就千方百计地收集和寻找代用品。开始没有条件制造手榴弹壳子,他们就从柳沟兵工厂调拨成品或利用旧手榴弹壳子;没有炸药和发火药就用土硝、硫黄、木炭制成炸药,用火柴头上的药粉制成发火药,手榴弹上的木柄是用当地木匠旋纺纱锭的传统做法一个一个的制作。他们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经过艰苦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于当年试制成功。1940年初,为了正式投入手榴弹生产,八路军总部军工部调来翻砂工人杜书文和赵金楼等,他们和几名徒工组成翻砂小组,制成化铁炉和人摇鼓风机,经过反复试验,炼出了合格铁水,浇铸成手榴弹和地雷壳子。开始每炉只能浇铸40个左右质量不高的壳子,但这些为以后批量生产打下了基础。
1940年6月,该厂调归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领导。此时,炸弹厂有了两个生产组和几名木工。翻砂组负责铸手榴弹壳子,完成组负责手榴弹装配,木工负责制作手柄。从此,便开始了地雷和手榴弹的生产,每个月能造手榴弹2000枚和地雷300个。
1942年春日军对太行山根据地发动了围歼性的总进攻,严重威胁着炸弹厂的安全。炸弹厂从后石板村迁到狼卧沟村,厂部住天主堂,并在天主堂东侧修了简易工房。住了半年之后因这里缺水少材不能坚持生产,1943年2月又迁至石门村。
(第十一节)太行第三军分区炸弹所驻地——石门村
1943年2月,太行第三军分区炸弹厂从狼卧沟迁到石门村,工人们在石门村西沟儿自己打了窑洞,作为生产厂房。同年5月,根据三分区决定,炸弹厂同设在该村的第三军分区修械所合并,改称为三分区炸弹所,调第三军分区军械股股长兼修械所所长曲峰海任所长,焦正大改任副所长,所部设在地主郝玉泉家前院。同时,三八五旅修械所也并入炸弹所,吴起昌任指导员,之后,张捷和焦正大陆续调离炸弹所。
为适应形势需要,炸弹所在石门村进行了扩充,工人达到100多名,而且生产规模也在扩大,组成了炸药组、翻砂组、木工组、引信组、完成组、修械组等,每月可生产手榴弹近万枚,地雷5000余颗,同时还负责修理各种枪支等。作为生产车间的窑洞相互串通,并用轨道连接,形成流水作业生产线。1943年6月,日军占领了蟠龙镇,距石门村只有8公里。在这种情况下炸弹所搬离石门村;翻砂组迁到上庄村,厂部住杨生发家西房,生产车间住在村西堂儿庙,仍然坚持翻砂生产,该庙现已拆除;完成组迁到向阳村附近的山洞,当时叫松江洞,是个天然石洞,现在已经开发为太行龙洞,成为旅游景点。工人住在向阳村,因洞内潮湿,生产的手榴弹不能爆炸,无法继续生产,不久迁到黎城县卜牛村,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军工生产。1944年2月日军撤离蟠龙镇,炸弹所全部搬回石门村。从此,炸弹所进入稳步发展的新阶段,除生产手榴弹和1.5公斤至5公斤地雷外,又开发了电发火电雷(用干电池)、燃烧弹、烟幕弹以及云梯、挖洞器等许多新产品,还有剪铁丝网的刀具和练兵护具等。由于产品过多,生产规模不适应,后将地雷生产交给三专署武委会兵工厂生产。
所长曲峰海先后制造了炸弹手柄的木车床、手摇剪铁皮机,鼓风机变速轮机构等;张平等用薄铁皮冲压成型的工艺改进了火帽生产技术;钳工改进了靠模,每次可车四个手柄等。工厂生产技术不断改进,生产条件得到逐步好转,产品质量也日益提高。该所生产的手榴弹,延期性能好,又不瞎火,加之它的木柄长度适中,投的远,杀伤率高,很受前方指战员的欢迎。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遵照上级命令,该所抽调30名修械人员组成随军修械所,跟随部队开到东北,留下的人员继续组织生产。炸弹所在1945年9至12月份完成的生产任务比任何时候都多,产品质量也好,在有名的上党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本区作战的部队点名要三分区的炸弹。1945年底,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根据上级指示,炸弹所移交总部军工部,全体人员由军工部统一调配,大部分调到军工部四厂工作,炸弹所完成使命撤离石门村。
(第十二节)太行三分区武委会兵工厂驻地——东沟、南背、戈北坪、羊圈村
1942年初,太行三分区武委会在东沟村筹建兵工厂,以解决分区民兵游击队、武工队的武器装备,抽调柳沟兵工厂工人李盘明任厂长,贾志厚任副厂长。厂部设在地主王锦堂家的新楼院,生产车间设在村东佛爷庙。兵工厂初创时有工人40余名,一个小风箱,一架手摇钻床,两把钳子,十几把铁锤,主要生产手榴弹。1943年6月,日军占领蟠龙,兵工厂7月迁至南背,厂部住杨生锁家,生产车间在杨成柱家。为加强军工生产,三分区又调来邢子祥、甄荣典先后任指导员,并调来工人百余名。工人增加,工厂扩大,只有20来户人家的南背村容纳不下,厂部又迁到戈北坪李万云家,生产车间除部分留在南背村,大部分迁到戈北坪。兵工厂主要生产手榴弹、地雷、石雷等武器,并负责训练各地派来的民兵使用地雷等武器。1943年9月,工厂人员增加到200余人。由于住房、用水困难,制造地雷、手榴弹的生产车间迁至羊圈村,厂部机关住陈来银家南房,翻砂部住赵凤书家,完成部住陈晋民家,修枪部住陈炳尧家。工人在该村挖了许多窑洞,做宿舍、工房、炸弹库。戈北坪设造枪车间,生产步枪、八音手枪。甄荣典从黄崖洞兵工厂来厂担任指导员后,又克服一切困难,增加了八二炮弹生产,在他的努力下,创造日产135发八二炮弹的纪录,对全厂生产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1944年5月,三分区武委会兵工厂改名“武建工厂”,一直坚持生产,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1945年冬,上党战役结束后,为支援解放战争,该厂搬迁至长治西门外,继续从事军工生产。后经改造扩建为长治轴承厂。
(第十三节)武西兵工厂驻地——暖水头、黄家山、长谐村
武西兵工厂,是抗日战争时期武西县政府在武西山区办的一个小型兵工厂,因在黄家山村驻扎时间较长,人们习惯称黄家山兵工厂。
1941年春,武西县抗日政府、县武委会决定,在暖水头村创办兵工厂,厂部设在阎五成家,生产车间设在村背后的窑洞里;后转移到黄家山,厂部住杜金生家,生产车间在自己打的土窑洞里;最后搬到长谐村,厂部住刘成江家。1941年创建时,只是一个修械小组,组长朱光龙,共有五、六个工人,工具也极其简单,只有两把老虎钳、一台烘炉、三把锉刀、二把钢锯,全靠手工操作,主要任务是负责修理废旧残缺的枪支。1942年,根据需要对兵工厂进行了扩充,修械组人数增加到20余个。同时,开始制造火药、炸药、土枪和土炮,还装配手榴弹和自制修配枪的零部件,复装子弹。并生产独角牛镢把子、八音盒子两种短枪,六五、七九两种步枪。每日可生产1支步枪,20多颗地雷。当时材料很缺乏,除工人们就地收取一部分外,大部分是从敌占区搞来的(到白晋线上搬道轨)。制造的枪和火药、炸药、地雷,主要是供给游击队、民兵,开展游击战使用。
1943年,武西县政府和县武委会决定调武西县武委会干事李光华负责领导兵工厂工作,这时人数增加到30多个,每天生产短枪两、三支,手榴弹50多颗。成为武西民兵、游击队武器弹药的必要补充。
1945年10月,武西县与武乡县合并后,该厂停业。
(第十四节)七六九团白和煤矿——白和村
1938年4月,长乐村战斗结束后,部队转移休整,陈锡联带七六九团来到白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