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学利
一个与我一样,曾为祖国航修事业奋斗过的一个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聊天。
他是个对高新科学技术有着惊人学习力的年轻人,曾做着科学家的梦想,并为此而努力奋斗过,在生活与家庭双重巨大的压力下他丢下了理想主义的大旗而陷入了现实功利主义的泥沼,在南方海边的一座城市他轮换着不同的工种,每个工作都干不足半年就又跳槽了,始终没有找到他所称心如意的工作。虽然那些工作收入和待遇都非常可观,但都不是他的理想,他说他本是为了跳出那无聊的人事纷争的藩篱,追寻一种更高一层次更有意义的生活来着,没曾想却还是为了生活疲于奔命,物质生活虽然提高些,但是精神上却处于崩溃的边沿,每天要带上面具应对那些无聊的应酬,后来他用无奈的口吻说了句,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顿了一下,想到了余华的《活着》,说,活着是生命意志的本能,人活着本身没有意义,因为没有意义,我们才要制定一个意义,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一个目标,并为此而努力去实现它,使人生和生活变得有意义,有价值。莫使人生成碎片,这样才不至于枉度一生,或许有些事情你一辈子都实现不了,但是只要是你用心去做了,这个过程也是值得享受和让人称道的,高尚的生活,应是像罗素所说的那样是以爱为终极目的,以知识为导引的过程。他沉默了半晌,说你说得很对,谢谢你。
挂了电话,一直心如止水的我,为此痛惜不已,也徒增了几分忧郁、几分惆怅,人生本就充满了痛苦和矛盾,没有了理想和信仰作寄托的人,很难找到心灵上的平衡点,只是被物质的欲望牵着走,有些人活着看似潇洒其实是蛮可怜的,突的想起,前些日子在网上看新闻时,读到的温家宝总理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所赋的一首诗:
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
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
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
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这首诗体现了一个怀胸宽广的政治家,为国家命运,民族前途而思考的伟大胸襟和气魄。2007年5月14日,他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钟厅向师生们作了一个即席演讲,其中讲到: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从这位亲民总理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其让人高山仰止的理想和人格魅力。
理想虽然美好,可是现实却是残酷的,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相冲突的决择时,大多数人往往都放弃前者,选择后者,毕竟在一般人眼里,现实利益远远比不切实际的理想重要的多;但是转念一想,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总还是不能缺少那些“仰望星空”的人啊,要不然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将何以面对他国激列的竞争挑战,我们将何以保护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与财富,我们将何以站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
美国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理想与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27%的人,没理想,没目标;
60%的人,有理想,但目标模糊;
10%的人,有小的理想,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大的理想,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这些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如下:
3%的有大的理想,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向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有小的理想,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生活水平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60%的有理想,但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
余下27%的那些没理想,没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状况很不如意,经常处于失业状态,靠社会救济,并且时常抱怨他人、社会、世界。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
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理想与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理想与目标是成就人生的中心思想和精神力量,若我们一开始就丢掉了它,那么你的人生只能是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