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一位叫王雪涛的著名画家住进了北京的友谊医院,他患的是陈旧性肺炎,病情非常严重。当时的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批了条子,指示要按照国宝级待遇重点抢救。友谊医院立刻成立了抢救小组,请来了很多西医的专家会诊。但是,治疗到腊月二十八的时候,患者病情越来越重,已经昏迷25天了,出现了心力衰竭等症状。此时,西医已经把最好的抗生素都用上了,没有任何效果。最后患者出现了三个问题:一、血压高压200毫米汞柱,低压几乎到了零;二、心律每分钟达到了150次;三、痰液检查出现了霉菌。
这三个问题都很严重,怎么办呢?当时市政府很多领导都来了,最后有人提出,请中医专家吧。
于是,一位叫赵绍琴的教授在腊月三十被请来了。
赵绍琴教授来了一看,此时患者的瞳孔已经放大了,他叹了口气说:“为什么总是在这个时候才想起中医呢?”
然后,他提笔开了一个透热转气的方子,就走了。
到了大年初二,一辆轿车又把赵绍琴教授给接来了,赵教授一进门,看到王雪涛正冲自己乐呢,嘴里还说:“赵老,谢谢,谢谢。”
原来,这位画家在服用了药物之后,很快就苏醒了,身体渐渐恢复了生机,后来还痊愈了。
大家都为之惊叹,看来中医并不是慢郎中啊!
那么,这位赵绍琴教授是谁啊?他为什么能治疗其他医生束手无策的病呢?
原来,他就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著名温病学家。他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妙手回春的本事,和他精通温病学说是分不开的。
那么,温病学说又是怎么回事儿呢?温病学说是怎么被建立起来的呢?它到底有哪些神奇的地方呢?
下面,我们将要讲述的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位温病学家。他为温病理论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就是——吴鞠通。
(一)
一介书生吴鞠通
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7年),一个叫吴瑭的婴儿出生在江苏淮安府的山阳县,就是今天的江苏淮阴市。
吴瑭字配珩,号鞠通,后世医学界更多地称呼他为吴鞠通。
那时,山阳县是个宁静的小县城,吴家在这里还是比较有名气的,因为吴鞠通的父亲吴守让是秀才。我前面曾经说过,古代的读书人如果没有国家给分配的工作,那都靠什么生活呢?一个主要的途径就是办补习班呗。我们这位吴守让秀才也不例外,他把自己家拾掇拾掇,摆了几张桌子,墙上贴上几张励志的名人名言,因陋就简地办了个补习班。上街刷了几张招生海报,就开始招收弟子了。
办补习班这活儿在那个年头远不如现在办外语班赚钱,孔子他老人家都收了三千多学员了,也没怎么发大财,跟现在新东方的俞敏洪比起来,那差得不叫一星半点,所以就更甭提一个小小山阳县里的吴守让了,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反正捎带着,连自己的孩子也一起教育了,还省了花钱雇教书先生。
所以当时吴鞠通家里的情况是:书香门第,但是生活依旧比较清苦。
好在吴家的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办事认真。这位吴守让老师讲课那叫一个卖力,学生们纷纷感觉这点学费超值,精读、泛读、划重点、讲语法、讲作文还捎带着口语考前强化等,这么多课程加起来就是那几两银子,太值了!于是纷纷前来报名。
就这样,吴鞠通父亲的学生越来越多。
小吴鞠通就是在这样的学习气氛浓厚的补习班中长大的。
吴鞠通在家里跟着父亲都学些什么呢?您别着急,此时,吴鞠通还和医学没有任何的关系,他学的内容都是儒家的学问,是直接奔着科举去的。
这为他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功底,尤其是儒家思想中“忠”和“孝”的信条对他的影响十分大。
他的父亲,既担任着家长的角色,也负责吴鞠通的教育。吴鞠通也毫不含糊,读得非常认真,父亲喜在心里:这孩子这么聪明,将来一定是科举有望啊!
吴鞠通望着父亲那消瘦的面庞,想着父亲为了家人的生活,辛苦讲课操劳的情景,心里也暗暗发誓,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这父亲教、儿子学的过程中,吴鞠通长到了19岁,长成了一个消瘦清秀的小伙子。
然而,就在吴鞠通即将踏上科举之途的时候,悲剧发生了。
父亲病倒了。
家里请了许多的医生前来治疗,但是都没有效果。
那个时期,吴鞠通急疯了,每次来一个医生,他都要追着人家问:“我父亲患的是什么病啊?怎么还不见好啊?”
“这个病是……伤寒。”“这个病是……元气大亏。”医生们支吾着,吴鞠通从来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答复。
那一年,在吴鞠通的记忆中是黑暗的,似乎没有了阳光,没有了欢笑,没有了温暖,没有了色彩。他是在不断地请医生、熬药、痛心、失望中度过的。
走在街上,他羡慕地望着所有的路人,他们的身体那么健康啊,原来健康是这么重要啊。而自己,心里永远是沉甸甸的,生怕父亲的病情哪天又会突然加重。
在那段时间里,吴鞠通最害怕的是在父亲的病榻前,伺候父亲喝药的时候,看到父亲日渐消瘦苍白的脸。
第一次,他觉得自己很无用。
一年以后,吴鞠通的父亲病入膏肓,去世了!
吴鞠通的精神因此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望着父亲平时上课的书屋,此时变得空空荡荡。墙上挂的写着书法的卷轴变得破旧不堪,随风摆动。这里再也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以前那些父亲教自己读书的情景再也不会出现了,面对如此凄凉的景象,吴鞠通痛哭不已。
我们中国人有个传统,在办丧事的时候,逝者的子女要披麻戴孝,但是,吴鞠通却一听到这个“孝”字,就恨不得要找个地缝钻进去。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
我前面写过很多医生就是因为父母的疾病而走上学医的道路,实际上,我在读医书的时候,最早看到的就是吴鞠通的故事,他的这句“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过去儒家思想中太重视“孝”的观念了,过去的读书人认为,百善孝为先,这个“孝”在人们的伦理观念中非常重要,而吴鞠通的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这种思想。你号称自己读的是圣贤书,但是面对父母的疾病却束手无措,最后父亲去世了,连病名都没有搞清楚,你难道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孝顺的儿子吗?好意思说自己是读圣贤书的学子吗?
吴鞠通认为自己没有脸面站在天地间。
在守灵的时候,吴鞠通跪在父亲的棺木前,感到无比的羞愧,仿佛每一刻都是对自己的折磨。
突然,他跑出了灵堂,穿着一身的孝衣,奔跑在街市上。
怎么了?吴鞠通这是怎么了?他要干什么去?
是啊,让我们来跟着吴鞠通,看看他到底要干什么吧。
只见吴鞠通来到了镇上的书店,对老板说:“您这里有医书吗?”
老板吓了一跳,这位还披麻戴孝呢,怎么来买医书了?当他一看到吴鞠通布满血丝的双眼,立刻打了个冷战,赶快推荐了《伤寒杂病论》等书。
吴鞠通买来书以后,跑回了灵堂,就在灵堂里开始看起了医书(遂购方书,伏读于苫块之余)。
在安葬了父亲以后,吴鞠通回到家里,仍然无法按捺住悲伤的心情,便来到父亲以前教课的屋子里独自坐着。
落叶随风飘落在院子里,飘落在窗棂上面,秋风萧瑟,黄叶萧疏,更使吴鞠通感到悲凄。父亲不在了,自己前面的路该怎么走呢?
他一边思考,一边翻开了手中的书,那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很多年以后,当他写著名的《温病条辨》时,他在序言里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在那个时刻,他翻开《伤寒杂病论》,看到了张仲景写的序言。这个序言太著名了,它详细地描述了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的写作动机,其中体现了张仲景的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文章言语质朴,感情真挚,在历史上不知曾激励了多少人的心,从而使他们走上了从医的道路;也不知曾使多少医生在职业生涯最艰难的时刻,获得温暖和前进的动力。
我有些朋友,把张仲景的这段序言文字和孙思邈写的《大医精诚》当做自己的做人准则,经常拿出来诵读。
在序言中,有段话说那些世人总是一心追逐名利,不顾自己的健康,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事物的根本,等到健康失去了,才知道后悔。这些话现在也非常有现实意义,和现代好多人说的“前半生用健康换金钱,后半生用金钱换健康”有类似之处。
现在,有多少人为了当官、为了做成生意,每天都在狂饮、痛吃,最后落下了一身毛病。
其实,健康失去了,又岂是金钱能够轻易换回来的?
吴鞠通后来自己说,当时他身上还披着孝,看到张仲景写的世人都“外逐荣势,内忘身命”这个观点的时候,突然醒悟了,名利原来都是身外之物啊,健康才真正是一个人的幸福啊!此时,吴鞠通突然感到,自己的心中明亮了起来,在张仲景博大情怀的感召下,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以后的路该怎么走了。
吴鞠通流着眼泪跪在父亲的灵位前:对不起,父亲,我学医学晚了!
他后来自己说,在那天,他终于痛下决心,“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
从此,又有一个书生走上了从医的道路,而这个人,将在若干年后改变中医发展的历史,使温病理论在他的手中成熟起来。
去远方
吴鞠通在家里读书的这些日子,文献中没有什么记载,因为父亲去世了,估计他也就是一边继续父亲的事业——搞点儿补习辅导工作,一边自己苦读医书。
时光飞逝,转眼四年过去了,在吴鞠通23岁的时候,他的家里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再次给吴鞠通以很大的刺激。
原来在这一年,吴鞠通的侄子巧官病了。
在很多年以后,吴鞠通才知道巧官患的是温病。但是在当时,大家都没听说过温病这个理论。
既然大家对温病理论不清楚,那么对温病的症状当然也不太会处理了。当时巧官的一个主要症状是咽喉发炎,医生把这个当做外科病症来治疗,往里面吹了很多的冰硼散,这下坏了,嗓子发不出声音了,饮食也开始困难了。
家人这才开始着急,于是找来了其他的医生治疗。这些医生使用的方子有双解散、人参败毒散等,但实际上这些方子都没有效果,结果巧官的病情越来越重了。
那么当时吴鞠通的表现如何呢?看了那么长时间的医书,总该有些想法吧?
真实的情况是,吴鞠通根本就没插上嘴(未敢妄赞一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要知道,吴鞠通无论如何也看了四年的医书,不至于一点都插不上嘴吧,别不是大家都不相信他吧?
实际上,当时吴鞠通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治疗(然于是证,亦未得其要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吴鞠通当时的心理状态,那叫一个羞愧交加啊,亲戚邻居也都知道自己整天地看医书,可是真正到了有人病了,自己却张口结舌,完全说不出个所以然,插不上一句话,四年您都学什么了?
接下来的情况更惨,随着各位医生的治疗,巧官的病情更加重了,最后直至病危。
吴鞠通当时也急了,回到家里拼命地翻着医书:这到底是什么病啊?到底哪卷书里记载着治疗方法啊?到底在哪里啊?
在昏黄的灯光下,吴鞠通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他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无助与自责,自己是因为父亲的病故而学医的,父亲是没有机会拯救了,但是希望学有所成以后可以救其他人啊。可是现在,侄子病了,自己还是连个病名都说不出来,是何道理?是何道理?
终于,最可悲的一幕出现了,在各位医生的治疗下,巧官“发黄而死”,就是说在身体出现黄疸的症状以后,终于死去了。
吴鞠通在那些日子里,总是躲在屋子里不肯见人,他还在不断地翻着书,寻找治疗的答案,到底自己这些书里面少什么内容呢?
实际上我们并不能责怪吴鞠通,只能说当时温病学说还不完整,而且普及程度也非常不够,很多医生还不知道有这个学说存在,更甭提知道怎么治疗了。
所以吴鞠通此刻在家里无论怎么翻书都没什么用,因为,在若干年以后,温病学说将由他亲自来进行完善。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吴鞠通接着攻读医书。但是,他开始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一定要走出去,离开家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接触更多的高人,看到更多的医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水平。
那么,这个远行的契机在哪里呢?
就在26岁那年,吴鞠通终于决定,不再等待了,自己出去寻找机会吧!
此时,吴鞠通的家里已经十分贫寒,26岁的吴鞠通需要担当起养家的重任,于是,他告别母亲和家人,踏上了远行的道路。
那是个初春的日子,江南已经是莺飞草长。
年轻的吴鞠通背起行囊,向寒冷的北方而去。
他的目的地是——北京。
令人大开眼界的京城
来到北京以后,吴鞠通首先要做的事情并不是拜师学艺。跟现在考上医学院校的学生不一样,吴鞠通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吃饭,如何赚钱回去养家糊口。
单凭这点,就跟我们现在的医学院学生没法儿比了。我们现在来到北京,书有的是,老师很多,大家都愿意提携新人。你去拜个老师,人家连份礼都不收,你就可以跟在诊桌边上抄方子了。估计吴鞠通要是知道有人有这等学习条件,一定会忌妒得眼红的。可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我们还有很多同学选择了整夜上网玩游戏,然后白天逃课睡觉,把时间全部浪费。不知道吴鞠通听到这样的消息后会作何感想。
当然,吴鞠通完全没有精力来思考现代大学生的成长问题,因为肚子太饿了,兜里也没钱了,现在最吸引他的话题是:去哪里赚些钱?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此时,清朝政府组织的一个巨大的工程给了吴鞠通生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