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很钦佩那些有毅力有恒心的人。
因为自小,我就是个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而对原有兴趣容易厌倦的孩子。曾经对美术产生兴趣,在少年宫学了没几天,又忽然觉得隔壁班传来的小提琴声真美妙,于是兴冲冲地抛下画笔拿起小提琴。用外婆的话说,我是熊瞎子掰玉米,掰一穗丢一穗。
如此,成年之后的我,没有任何精通的特长。
某天,忍不住向父亲抱怨,我说:“假如当初你们逼着我学下去,我一定会成为画家或者音乐家。”
父亲听后大笑:“虽然你没成为艺术家,但至少你如今还懂得欣赏它们;假若当初我们逼着你去学,凭你的个性,早就会厌烦了,说不定现在连小提琴的声音听都不想听。与其要一个艺术家的女儿,不如要一个拥有自由童年的平凡女儿。”
说到底,父亲没有逼迫我的原因,是因为他早看出我的三分钟热度,他甚至对我的天赋了然于心,他认定我对美术与音乐的兴趣并不会太专注。他任由我像野草一样生长,及至后来对文字产生兴趣,并且最终走上了职业写作这条路,以此为生,而且生平对某件事有了锲而不舍的态度。
在这点上,终归要感谢父亲的宽容与不逼迫。
而幼时学琴认识的一个同伴,她对小提琴亦非出自兴趣,确切地说,是她母亲把愿望与理想寄托在女儿身上。她也很争气,一路学下来,并且考上了音乐学院。可是最后,她没有成名也没有成家,她骨子里早已厌倦了美妙的小提琴。她说:“就连我自己都知道,我的琴声中并没有投入感情。”
毕业后,她彻底放弃了小提琴,甚至放弃了音乐,她的工作与母亲的理想毫不相关。她母亲失望之际又懊悔:“假如当时让女儿去学习其他的乐器,会否有所成就?”
与她相比,我的人生似乎也欠缺最可贵的锲而不舍的精神。可是换个角度,我的快乐却似乎又远远多于她。她风雨无阻地在学琴之路上奔波了那么多年,毅力足以让人钦佩,可是最终的放弃又否定了一切的过程。想来,她的坚持失去了意义。
诚然,人是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哪些事值得你坚持,值得你锲而不舍,又有哪些事可以让你毫不留恋地放弃。
让一个没有音乐天赋的人一生与音乐为伴,对他而言,怎样的坚持都是折磨。假若他真的持之以恒、忍耐下来,他心里却未必是愉悦的,亦可能因此错过了真正令他欢悦的事物。
让一个没有经济头脑的人纵身股市,每天苦守在大盘前,看着红红绿绿的变换,就算他再辛苦地盯着大盘,也未必看得懂其中奥妙。即使他偶尔小赚一笔,也只能是机会使然,他绝对无法成为股市里真正的大赢家。
让一个对医生职业毫无兴趣的人去读医学院,也许他坚持下来并且拿到了行医执照,但他此生注定是个碌碌无为的普通医师,即使不至于成为使人丧命的庸医,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对患者有热情、对事业有建树的好医生。
一个农夫在院子里打井,可是迟迟不见水源。有经验的邻居指点他,说他打井的位置不对,地下根本就没有水源。邻居建议他试试院子外面那块水草丰沛的地方。可是他并不信,他是个倔脾气,坚持认为只要再向下挖就一定会挖出水来。何况把井打在院子里,以后家人吃水方便。
他不信别人的好意,只信自己的判断力与毅力。他说:“既然愚公都可以移走那么大的山,我相信,只要我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就算在沙漠里也能挖出水来。”
结果是什么呢?自然,他会以失败告终。
有太多的人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这样的人生,看似锲而不舍,却根本是缘木求鱼,白费力气。说他们是出于外界的压力也好,还是因由自身的意愿也罢,总之,他们都在用恒心和毅力挑战着对自身来说并不容易完成的事情。
这种精神貌似强大,老祖宗的教训也说得很好: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是,祖训就那么可靠吗?只要付出了强大的精神去坚持,就会万事成功吗?不尽然!好比之前故事里提到的那几位,他们付出了心力、精力、体力,付出了时间与金钱,可是最后仍是以失败收场。
究其原因,再简单不过:盲目的执著往往会衍变成愚蠢的偏执。
一个人若想获得成功,有所突破,不仅仅要有锲而不舍的执著。他首先更要具备明亮的慧眼与清醒的慧心,先了解自己、看透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如此,再配以自己的恒心毅力,才不至于白白走了一大段艰苦又可惜的弯路。
当然,我从来不认为任何挫败都是徒劳无意义的。人生没有回头路可走,也便没有后悔可言。遗憾,只是一种心理感受,它不足以成为巨石挡住我们前行的路。
假若因为盲目与偏执,你吃到了挫败的苦果,那么,也没关系。
挫败不仅仅是一种结局,一份坎坷,它带给我们的更是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当然,它不会把教训明白地告诉你,需要你在那份苦涩中,把那个闪亮的点品味出来。
疼痛,往往容易激发人的辨知力。不需要回避自己的错误,勇敢地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如果你本身是一座城堡,那么你遭遇的挫败最容易让你找到出口,有所突破。以清醒的心继续以后的人生路,为时并不晚。
我亦不相信这世界上会有一无是处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可贵的地方,每个人的身上都藏有宝石的光芒。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人生庸庸碌碌,注定无所作为;你觉得自己被挫败感袭击、包围,逃也逃不掉,那并不是你不具备一丁点优势、一丁点特长。只能说你没有找到身上的那颗宝石,你用太多太多无关紧要的东西遮住了它的光芒,遮住了你自身的光彩。
是的,世界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懒于发掘自己的心。
平心静气地审视自己,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上帝是极其公平的;假若你不信上帝,那么说命运是公平的;假若你连命运也不信,我们身边那些活生生的例子总该让你信服吧。
舟舟是一个智力有残障的孩子,若依我们一贯的思维去判断,这样的人一辈子哪还有人生可言,无非是会呼吸的生命体而已。可是他的人生果真那么轻飘飘没有重量吗?众所周知,他是个出色的指挥家,他挥舞指挥棒的神情让每个人为之动容。在他的人生失去了太多可能的时候,却获得了更强的音乐感知力,谁说他的人生就不精彩了呢?
曾经蜚声海外的千手观音舞,如果不是通过介绍,谁又会知道那些年轻而美丽的舞者是聋哑人呢?不能听见音乐,不能听见指挥,却能跳出那样动人的舞蹈,在我们常人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可是事实就是如此,在那些聋哑女孩子举手投足之间,全世界都感受到了艺术的美与震撼。
别再说你不相信人生中早已被注定的公平性。至少你要相信,假如人生中的一扇门被关上,一定还有另一扇可以打开的窗,能让你继续寻到人生之美。
有一位普通的父亲,他了解了那些身体残障人士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因此,他没放弃对盲人儿子的教育。很小,他就送儿子去学二胡,过一段时间,老师找他谈话,说他的儿子没有乐感,不适合学习音乐。父亲失望之余,仍不肯放弃,又送儿子去学游泳,希望儿子能在残奥会上摘冠夺桂。可是,他的期望未免太高,儿子胆怯不敢下水,几乎溺死在浅浅的泳池里。
这位父亲绝望了,把儿子送进一所普通的盲人学校,转而把精力放在了身体健全的小女儿的教育上。
可是,在盲人学校,男孩对盲人按摩产生了兴趣。父亲并不以为然,他觉得满大街都是盲人按摩店,这不过是一门谋生的技术而已。当然,他也觉得安心,至少儿子以后不至于饿死。
这位父亲绝对没想到,10年后,他的儿子不仅拥有了庞大的盲人连锁按摩店,而且还研究出一套专门针对颈椎疾病的保健按摩手法,获得了国家专利,成了小有名气的保健师。
说起来,人生哪里又有真正的绝境与挫败呢?
绝境在心,挫败亦由心生。
世上总归有一条路于你而言是通畅的。你之所以会在人生的迷宫中迷失,有时只是因为转错了方向。人生需要执著,但并不需要盲目的执著。与其,在一扇关闭的门前苦苦徘徊求索,不如转身去寻找那扇可以打开的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