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顾客变成自己的合作伙伴就必须站在顾客的角度看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向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关系”是几千年来中国商业社会发展的一种根基础。做生意在外,如果和客户之间建立起了一种较为信任的关系,或者说有点私交,那么做好这笔生意肯定是毫无悬念了。中国社会就像一张巨大的关系网,人与人,人与单位,单位与单位,总之是环环相扣,想要从中谋利,必须要深蕴其中的奥妙,攻心为上。
世上的事是复杂的,各项事物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对一个事情的评价,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包括自己所处的位置,切身感受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而且都各有各的道理。如果我们想把握好客户关系,站在客户的角度看问题,深刻理解客户营销,我想是能够成功的。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每个客户的特点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推销员,就必须和客户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置身于客户情境中去看问题。你知道,作为推销员,每天都要保持活力,要有自信心,笑容常挂在脸上,碰到客户一定要兴奋,要有活力,一定要保持笑容。可为什么有时不奏效呢?因为你所碰到的对象,未必也是常常笑容满面,很兴奋、很有行动力的人。当你同一个客户谈事情,发现这个客户比较严肃、循规蹈矩、不苟言笑,若要和他建立亲和力,进入频道,你需要和他在情绪上比较类似。假如碰到另一个人,他比较随和,爱开玩笑,你在情绪上也要和他同步,同他一样比较活泼、比较自然。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不论光顾者身份如何,都是商家的贵客。身份高贵的有钱人固然不可慢待,那些舍数月积蓄而来的顾客,更值得欢迎,对他们更应心存感激之情。
松下开始做生意不久,一位前辈曾经给他讲述了一个商家善待乞丐的故事。那是一家远近驰名的糕点铺,所制糕点很有好评。一天,一位乞丐专程去买二块豆馅包子。这种事,在这家店铺是相当稀罕的,以至于店员有些不安,把事情告诉了店东。东家听说了,亲自把商品交给乞丐。他把商品交给了对方,收了钱,然后恭敬地鞠躬说:“谢谢您的惠顾!”
东家的举动,让店员们莫明其妙:以前,货品都是由他们经手,顶多只是店主出面,还从来没有看见东家出货的情形。大家询问,东家说:“平常的顾客多是有钱有身份的,他们的光临没什么稀罕。乞丐想吃一口久已向往的糕点而倾囊,这实在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怎么可以错过呢?这正应该是生意人应有的态度。”
对于这桩视乞丐为贵客的故事,松下至今记忆犹新,他觉得,从这件事中表达出对客人的感激,才能算是真正的商人。能有这样的态度,才说明商家有了真诚服务的意识和行为。
松下体会到,如果企业能站在顾客的立场,从顾客的需求出发,为顾客挑选、采买,则一定能赢得顾客的信赖,生意没有不兴隆的。在经营上,这种主客易位的做法,往往能引出别致的思想,获得意外的效果。
自古以来,生意场上的买家和卖家,很少能和睦持久的。他们往往如仇似敌,充满敌意地讨价还价、挑拣货品、成交商品。松下认为,这是不正常的,起码现代的经营者再也不能这样了。
松下认为,卖家站在自己的立场上销售,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做生意的时候,更应该站在顾客的立场,卖家变成买家,替顾客当掌柜、当管家。顾客的管家当然愿意买进物美价廉的货品,那么,你卖家就应该如此来为顾客挑选货品。这种真诚的服务,没有不让顾客满意的。这种做法,比只顾一时蝇头小利的行为,不知要高明多少倍。现代商厦的所谓导购,如果能出自真诚,也会起到这样的效果。
松下曾谈及一桩和他的这种观念吻合的笑话。主人公是一家大钱庄的退休职工安田善次郎。退休后,安田开了一家小店铺卖鲤鱼干,每当顾客来买,他总是挑选上品给顾客,因为反正顾客挑选也是挑好的。对此,松下评价说:“销售时若能做顾客的掌柜,替顾客挑选好物品,那么这家商店或公司一定会繁荣的。”
松下说安田的商店会繁荣,这可能吗?把上品都挑给了顾客,剩下的怎么办?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卖家在当买家进货的时候,也能为顾客当掌柜。经办采购的人,或是从厂家,或是从批销商那里进货时,无论品种、质量、数量、价格,都要首先考虑到顾客,不能因为价廉而采进质次的货品,不能因为有利可图而采进积压的货品。这样采进的货品,自然都有优良的品质、合理的价格,如此做法,当然就不存在上述的疑问了。
买卖人总是要赚钱的,不赚钱就没有必要做买卖了。但是,赚钱要建立在合理的信念之上,尤其要从大处着眼。松下关于采购的一段话,对商家改进经营管理不无作用:“经办采购的人,往往会为了公司的利益,贪图便宜而一味地要求减价。这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我却不以为这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只有双方满意、共同受益的买卖,才是合理的,才能持续。因而,应该以顾客采卖货品的态度,一方面坚持公道的买卖原则,一方面也要为顾客着想,注重货物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