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差距都是在业余时间拉开的。”
有人说,现在许多的学生只是茫然地活着,教育教给了他们知识,却没有教给他们如何去生活,如何去爱生活。在我看来,这正是教育的失败。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学生学生学习人生。
随着全社会双休日制度的实行,孩子们也应享受周末的休假生活,再加上每日的课余时间与寒暑假的集中假期,这些闲暇时间孩子应该怎样度过呢?怎样让孩子自由支配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提高自身素质呢?
终身教育之父――法国教育家朗格郎认为:“教育既要与劳动联系起来,也要与闲暇的时间联系起来。闲暇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培养科学的闲暇观,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主动的创造精神;发展人的志趣、才能和个性;培养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陶冶性情的能力。”学会利用闲暇时间对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王丽薇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士。18岁时,王丽薇本科毕业考入哈工大研究生班,半年后又破格读博士,并提前获得博士学位。她认为:人在事业和生活两方面都完满才好。在专业学习上她勤奋努力,不怕吃苦,她往往一坐下来学习就是七八个小时。她认为学习和工作要讲求效率,工作与休闲时间要合理,成功的秘诀是事半功倍。她的闲暇是这样度过的:
每周要坚持读一本专业以外的书。
每天要听半小时的音乐。音乐对记忆力有帮助,又可以提高修养、锻炼毅力和耐力。
每周都要有游玩的时间,下棋、打乒乓球、旅游,一个月要去两三次歌舞厅,调剂一下生活。
周末要跟妈妈学做家务。
……
在人们的印象里,好像博士都是戴着深度眼镜,整天抱着一大本厚书,埋头苦读的人。但是王丽薇的成功却对我们有所启发。闲暇时间利用得当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发现生活的乐趣,促进学习。善于利用“零碎”的时间,学会驾驭“闲暇时间”,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人生必修课。
理财教育要从小开始。
时代变了,许多事情都会跟着变。在今天的父母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大概和“理财”、“消费”,还有所谓的“财商”等等词汇距离遥远。可如今不同了,经济发展了,家教观念更新了,孩子们手中有钱了,要学着“当家”了!
可是,孩子乱花钱,消费大手大脚,却成为让许多父母头痛的坏习惯。的确,这种坏习惯损失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损害人的精神,甚至会形成孩子成长的致命缺陷。
一些发达的国家十分重视从儿童开始的理财教育。在美国,教育者把理财教育看作是“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以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存钱、与人分享钱财、借钱和让钱增值为主要内容的理财教育,已经融入了少年儿童整个教育过程中,使孩子生活在一种具有强烈理财意识的环境里,逐渐形成了孩子善于理财的品质和能力。
世界上的许多大的富豪家族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
《福布斯》2008年全球第二富豪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家族,财富达600多亿美元,但他从小就懂得管理自己的“一本账”。从小父亲就给斯利姆四兄弟一人一本账簿,要求他们记录每笔开销,每周检查,并跟孩子们分析每笔款项的支出和用意。这让斯利姆从小就对“一本账”有了基础概念。
小儿子派崔克回忆到,10岁那年,墨西哥经济大萧条,他跟兄弟们每晚都坐在客厅,斯利姆则拿出一张纸,一边写着某家墨西哥保险公司被便宜卖出,价格低于美国保险公司;另外一边,则写着同样是生产糖果和雪茄,为什么欧洲产品比墨西哥产品值钱?
斯利姆家族教导孩子必须从小了解价值与价格、资产与负债,未来才能创造更多财富,至今,斯利姆的办公室仍留有当年的账本。
同样,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也有着教育孩子理财的传统,从小,父亲就要求小洛克菲勒将他每一笔打工赚来的零花钱记账,月底结算。洛克菲勒上班后,花一毛钱买本红色小册子,在上面详细记下自己每一笔收入和开支,这本账簿被安放在保险箱中,成为他最珍视之物。
洛克菲勒的孙子大卫?洛克菲勒是美国杰出的银行家,他提到七岁那年,父亲把他叫到房间说:“我打算每周给你三角的零用钱,不过我有一个小小要求,请你准备一个本子,在上面记下每笔钱的用途”。
每周六早餐后,孩子们拿着自己的小账本,走进父亲的办公室,核对账目和发放下周零用钱,如同当年老洛克菲勒对待子女一样,凡是账目清楚,开支正确或有节余者,零花钱下次递增五分;反之,则递减五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有不少中国孩子的高消费和乱消费,比发达国家的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父母对孩子的理财教育还远远不够。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诸多关于少年儿童消费的调查研究反映了一个共同的社会现实:在我国城市家庭中,孩子的消费水平高于父母。在相当多的家庭中,少年儿童消费水平高于家庭人均消费水平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偏重子女的消费模式成为当今家庭消费的一个突出特点,孩子们不仅在高消费,而且在家庭消费决策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的母亲说:“我们小的时候,花钱买什么东西全听大人的。现在可不那么简单了,孩子们见多识广,什么牌子好,什么款式新颖比大人都明白。我要是自作主张给他买什么穿的用的,八成不对心思。所以现在我们家成了大人花钱,孩子拿主意。大人跟着孩子走。”
有的父母说,孩子当时吵吵闹闹要买的东西,过不了几天就不再新鲜,甚至他们自己也会奇怪:“是我要买的吗?怎么一点都不喜欢了昵?”一两回的浪费也许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是成人也都难做到每一分钱都合理利用。问题是,长此以往,孩子形成了花钱不过脑子、想什么要什么的不良习惯,就不是小问题了。
和大人不同,儿童购买商品的经验很少,也更容易受冲动情绪的支配,不能很好地考虑自己所做事情的实际效果,因而常常会一时兴起嚷着买这买那。帮助孩子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是每一位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
怎样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我的教育建议是:
给孩子零用钱要适当。给过多零用钱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父母要注意,零用钱的发放应该有一定的制度,即多长时间发一次,每次给多少,应该和孩子明确交代清楚,并严格执行。一般来说,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发放零用钱的周期不宜过长,以一周左右为宜。不能对孩子的零用钱不闻不问,要培养孩子计划消费的好习惯,让孩子准备一个记账本,随时记下自己的消费情况,到周末时和孩子一起讨论总结。
教孩子“识钱”。年龄小的孩子虽然已经认识钱,但并不懂得钱的真正价值,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对钱的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如带孩子上街购物时,让孩子计算5元钱可以买多少样东西,从而认识钱的真正的价值。
教孩子“存钱”。孩子年龄小,做事还不大具有计划性,父母们要帮助孩子学会储蓄,并有计划地使用储蓄的钱。美国有一本畅销书叫作《钱并不是长在树上的》,作者提出,孩子们可以把自己的钱存在三个罐子里,第一个罐子里的钱用于日常开销,买一些必需品;第二个罐子里的钱用于短期储蓄,买一些较贵的物品;第三个罐子里的钱则长期存在银行里。可以在银行以孩子的名义开一个账户,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名字在存折上变成铅字时,会感到自己长大了。
引导孩子有计划地使用钱。现在的孩子大多存在这样的一个毛病,就是父母给多少钱就花多少钱,花完了又跟父母要,花钱很没有节制。所以,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制定出一个消费计划,引导孩子有计划的使用钱,并对孩子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带孩子购物,向孩子示范明智的消费。一位父亲曾带着6岁的孩子逛了3家商店,目的是为了买一辆物美价廉的自行车。最后,父亲把省下来的10元钱买了一个孩子向往已久的乒乓球拍。这位父亲的做法很聪明,他的行为给孩子做了很好的示范,使孩子了解了什么是价格差,什么是明智消费。这样,孩子在自己支配钱的时候,也会货比三家,注意节俭。
让孩子当一回家。父母可以把家庭日常收支算一算,每天的生活费是多少钱,然后把这笔钱交给孩子,让孩子当几天家。孩子拿到钱可能刚开始会觉得很新奇,会想着吃麦当劳、吃烧鸡,结果钱要超支,孩子会着急,之后就会去买最便宜的菜,吃咸菜吃馒头。只要孩子经过这么一次体验,他就能知道当家的不容易,当家要精打细算,既要计划还要节约。
避免频繁的物质奖励。许多父母都喜欢在孩子表现不错的时候对他们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但如果物质奖励过于频繁,其实是在向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任何事情都应该得到物质上的回报,这可能会让孩子养成注重物质享受的习惯。
相关链接:
美国教育专家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提出了他们应了解的消费常识:1~3岁能辨别不同硬币和纸币的价值;4岁能懂得不能见什么买什;5岁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能区别不同面值的一些钱;7岁能学会看简单的价目表;8岁能知道把钱存到储蓄账户上;9岁能自己安排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10岁能懂得节约的意义;11岁知道从电视中了解有关的广告;12岁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中的常用术语等等。
让孩子参加什么样的夏令营。
夏令营曾经是最让孩子们心动的暑假生活,如今的夏令营却成了全社会都看不懂的万花筒。例如,2005年6月24日《北京青年报》发表《十天培养出“未来领袖”?》一文,批评上海“贵族夏令营”泛滥,“把本该充满天真活泼的夏令营,硬是赋上‘未来领袖高峰会’的头衔;让原本更适合踢足球、打篮球的初中学生,非得‘拿模拿样’地学习怎样打高尔夫……夏令营所安排的各项活动,实在让人感觉太过‘急功近利’”。那么,夏令营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她从哪里来?又将走向何方?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夏令营?
我与夏令营发生深刻的联系始于1993年。那一年3月,我在《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发表了《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一文,报道和分析了中日少年草原探险夏令营的一些现象。后来,我应邀将此文缩写为3000字的《夏令营中的较量》,被发行几百万册的《读者》杂志转载,随即引发全国性的教育大讨论和大争论。其中,对夏令营现象的研讨,是中国教育界少有的举动。
专家们认为,夏令营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方式,以探险磨炼为内容的夏令营的出现,是一种积极可贵的发展和变革,应当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还要分年龄层次,不能全变成探险或吃苦夏令营。《学与玩》杂志总编辑马光复主张,夏令营应当突出“玩”,就是要以“有趣”与“有益”的活动为主。北京市少年宫的全国优秀辅导员黄蕙认为,夏令营的成功经验在于群众性和教育性,她主张应当实体化即建立夏令营基地,并经常开展远足性的活动。她介绍说,足是健康的基石,足底有50块骨骼、60个关节、40条肌肉、200多条韧带。远足是锻炼强健的体魄、坚毅的意志的最佳方式。
翻开《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16卷第312页,关于夏令营的词条是这样写的:
将娱乐与教育结合起来的设施,目的在于使城市儿童熟悉户外生活。最早的夏令营约于1885年发祥于美国,当时人们由于都市化的日益发展引起各种返回自然的运动,于是产生了夏令营。夏令营的时间不等,从1~2周到8周左右;参加的儿童年龄在6~18岁之间。早期的夏令营强调兄弟式的友爱和简朴的生活,其后又产生了许多不同形式而各有其重点的夏令营,有的夏令营是学生住帐篷、自己做饭的野营,也有的夏令营备有加热房、热水淋浴、游泳池和设备齐全的厨房。有些夏令营仅提供当地特有的水陆运动和一些工艺活动,另一些夏令营则以发展青少年的天赋或特殊兴趣为宗旨。例如有艺术夏令营、音乐夏令营和其他专门从事棒球、骑马、网球、帆船运动的夏令营。还有补课夏令营、减轻体重夏令营等。
由此看来,120多年的夏令营历史表明,世界各国对夏令营的性质与内容形成了许多共识,即都认为这是将娱乐与教育相结合的一种返回自然的活动。据2005年6月29日《中国教育报》的介绍,夏令营在美国已经是成熟的产业。美国国家夏令营联盟(National Camp Association)估计,2005年夏天,约有600万美国孩子将奔赴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上万个营地。美国至少有24000多个专业夏令营可供青少年选择。
“丰富人生,创建未来”是美国夏令营联合协会(American Camp Association,简称ACA)2004年度报告的题目。该年度报告中包括一份调查报告,是由一家知名的调查企业随机抽取92个夏令营的数据分析写成的。数据显示,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中96%的人结识了新朋友;93%的人认为通过夏令营认识了跟自己不同的人;92%的人认为在夏令营认识的朋友帮助他们发现了自己的长处,使他们对自己感到更加自信:74%的人做了以前不敢做的事情,克服了平时不能克服的恐惧。而夏令营参加者的父母中,70%的人认为孩子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63%的人发现自己的孩子继续参加在夏令营接触到的新活动;69%的人说孩子和夏令营认识的朋友一直保持联系。
从美国的经验和日本的变革到中国的探索,或许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不论把夏令营定位于一种教育还是一种产业,最终决定其命运的关键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的水平,即教育的效果。换句话说,教育始终是夏令营的灵魂,教育也是一切夏令营最本质的特征,尽管这种教育可能是隐蔽的、了无痕迹的。
父母如何为孩子选择真正需要的夏令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我的教育建议是:
考虑孩子的具体特点。一切夏令营活动都必须是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尤其要注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青少年的不同特点,也要注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成长经历的差异性,父母选择夏令营时,要考虑到孩子的性别、年龄、个性等具体情况,不要跟风或者随意选择。
考虑孩子的意愿。许多父母总是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因此对于一些有关于提高学习成绩的夏令营“情有独钟”。不要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去代替孩子选择。如果不考虑孩子的意愿,不征求孩子的意见,不了解孩子的喜好,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夏令营活动不应该是学校生活的简单再现,恰恰相反,夏令营的第一使命是让孩子尝试一种完全不同于学校生活的体验,这也是假期的意义之一。
依据家庭情况进行选择。夏令营一般都是收费的,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投入,父母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并不是收费越高,夏令营水平越高。同时,应该把家庭的实际情况告知孩子,让孩子学会体谅父母,做出正确的选择。
认真考察夏令营的专业性。在当前夏令营市场还需要规范化的过程中,父母选择夏令营还需慎重,要了解举办的机构、组织人员资格,以确保夏令营能让孩子度过一段安全、有益的时光。
做一个对地球负责任的公民。
人是大地之子,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地球是人类的家园。迄今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除地球以外的适合人类繁衍生息的星体。茫茫宇宙,地球只是沧海一粟,可它却为人类乃至所有生命体,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命支持系统和生存空间:空气、阳光、水、能源等等。人类正是依靠这些宝贵的资源,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灿烂的文化。
长期以来,我们对待大自然的态度是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这种不正确的态度致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错位,最终,人类受到了自然的惩罚,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危机。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
有一位中国留学生留学归来后,看到我们的市区大气污染严重,人们乱丢生活垃圾时,非常感慨。她在澳大利亚留学三年,三年来她亲身感受了澳大利亚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与行为。她在杂志上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堪培拉小男孩爱护环境的故事。
有一天,她与几个朋友到堪培拉国家公园去游玩。忽然间,天空乌云密布,游人们收拾好东西忙着离去。突然,在她们的视线里闯进了一个金发小男孩,他正在在草地上追逐着一张废纸。风似乎又在和这个小男孩开着玩笑,眼看他的小手就要抓住废纸了,可是风又把那张纸掀得老高。这个小男孩就一直在草地上跌倒了又爬起来,最后终于捉到了那张废纸。雨开始下起来了,雨点打湿了小男孩的头发和衣衫,他手里拿着那张纸在雨里跑,最后把它扔到废物箱里。然后,他心满意足地跑出了国家公园。
在当今的中,“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高源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与关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无休止地大量掠夺地球的财富,根本没有考虑到地球的承载能力是否有限。因此,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各国首脑纷纷签订协议,共同履行《21世纪议程》,确认了便于共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解释为:“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下一代人需求能力的一种发展。”人类应与自然和谐一致,可持续地发展并为后代提供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我们今天的发展和建设既要考虑到当代各国之间对资源和财富的使用,同时又要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奠定基础,不要一味地只考虑当代人的生活而对有限的资源和财富无所顾忌地挖掘。每一代人要为下一代人着想,地球不仅属于当代人,它同样是我们的子孙赖以生存的家园。2002年联合国大会又决定,2005年至2014年为可持续发展教育10年,并确立以“尊重”为核心价值观。我们要尊重他人,尊重差异性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我们星球上的资源。我们要教育孩子懂得:
我们不是继承了地球,而是借用了子孙的地球。
有一首歌,叫做《地球的孩子》,作者是陈哲、郭峰,他们在歌词中写道:
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地,只有一个太阳,只有一个家。
有无数个你,有无数个他,万物生长相依偎,才有我们的家。
地球的孩子在摇篮中长大,地球的孩子共有一个家。
如果没有天,如果没有地,没有母亲哺育,怎能够长大。
如果没有你,如果没有他,失去这座乐园,何处去安家。
地球的孩子明天会怎样,地球的孩子想想再回答。
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地,只有一个母亲,只有一个家。
有无数个你,有无数个他,万物生长共存亡,才有我们大家。
地球的孩子别弄脏你的脸,地球的孩子这就是你的家。
这首歌,唱出的就是一种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与自然建立一种和谐、尊重、亲密的关系。
北京矿院附中的学生们在1997年6月5日的“环境日”向北京市的中小学生们发出倡议,号召全市的中小学生要遵守环境保护的行为准则:节水节电以减少发电厂燃煤量和废气的排放量,骑自行车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劝告亲友不使用摩丝、发胶、空气清新剂等含氟氯氢气体的用品。孩子们的倡议,向我们展现了现代人应有的生活素养,号召我们追求绿色生活时尚。
绿色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教育孩子从生活中的小事一点一滴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正确的环保生活习惯。我的教育建议是:
节约是一种美德。父母要时刻记住把环保思想传播给孩子,让孩子懂得环保的意义,明白节约是一种美德,并让孩子学着去做。
教孩子一些“绿色行为”。要从小教孩子不能随地乱扔纸屑、果皮等废物,让孩子做到垃圾一定要扔进垃圾筒,如果当时身边没有垃圾筒,要拿在手里,等找到垃圾筒再丢。教孩子不要乱扔电池,因为电池在天然环境内数百年都不会降解,带来的污染可想而知。用过的旧电池最好收集起来,交给专门机构去处理,千万不要到处乱丢。
出门时预留5分钟。每天外出前,和孩子一起检查电源,关好灯,拧好水龙头等,不要急匆匆地出门。
教孩子对垃圾分类。要教孩子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把可回收型的垃圾和不可回收型的垃圾分开处理。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可以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注意榜样的力量。在孩子的面前,父母要注意以身作则,如果你要求孩子不随地吐痰,而你自己没有做到,这样的教育可能会完全失败。一定要明白,在你的身后,站着孩子,你现在的样子就可能是他们以后的样子。
相关链接:
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是严峻的,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10个方面:
大气污染、酸雨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资源危机、水环境污染、垃圾成灾、森林面积减少、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
引导孩子走研究型学习之路。
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创新。创新来源于什么?来源于不断地学习。因此,人们常说21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我们该学什么?该怎么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四大知识支柱。其中,在“学会求知”中提出了学习的新概念,即学会管理知识和提高处理信息能力,也就是倡导研究型学习。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我非常支持她走研究型学习之路。女儿真正尝试着走这样的路是从高二暑假开始的。按说,对于一个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来说,哪里还有时间去做研究?把心思全用在功课上还怕不够呢。但是我却固执地认为,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热爱学习,而不是过度学习。所以,我希望女儿能有机会研究她感兴趣的东西。
在一次外出讲学的路上,我遇到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特级教师韩军。他和我聊起了云舟网,说那是清华人为中学生办的研究型学习网。
我顿时兴奋起来,如果女儿参加云舟网活动,融入一个新的学习团体,不就进入了现代频道了吗?再说,女儿是网络高手,还有自己的网页呢。在韩军老师的推荐下,女儿成了清华云舟网的学员,并经常上网与师生们讨论问题。在新的领域,女儿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她在讨论中相继发表了一些评论,如《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而不是工具》、《文学是我们飞翔的翅脚》、《世俗如潮,诗魂何在》等等,并受到北京大学著名文学教授曹文轩先生的好评。然而,女儿仍感到落后于同龄人,总想突破自己。
这时,我给她提了个建议,希望她利用到日本民宿的机会,做一项调查研究,了解日本青少年某方面的真实情况,并把了解到的情况写成研究报告。后来,女儿告诉我,她对我写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有不同看法,希望到日本青少年中做些调查,然后进行比较研究。我当即表示支持,并为女儿请了老师教她设计问卷和抽样方法。
我一直为女儿担心,如此复杂的社会调查技术,一个高二学生能够掌握得了吗?又是这么短促的时间,又是到外国去发放问卷,会不会乱了套?但我很快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女儿充满自信地设计着问卷,甚至还觉得轻松愉快。坦白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的研究,主要是做策划、分析和写作、审稿,很少具体设计问卷。所以,我不能不对女儿刮目相看。
更让我欣慰的是女儿的感慨。当我赞扬她走上了研究型学习之路的时候,她的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她说:“这就叫研究型学习啊?太有意思啦!如果天天这样学习,我们学生谁都不会厌学!”
经过一番奋斗,女儿写出了两万字的《中日中小学生勤苦状况对比研究报告》,发表在2001年第3期《中国青年研究》杂志上。另外,她还写了9000字的长文,题为《我眼中的日本同龄人》,发表在《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上。此文一出,引起强烈反响,《作家文摘》、《青岛晚报》、《海口晚报》及多家网站纷纷转载并讨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一小时节目组,甚至来我们家中做专题讨论。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到,引导孩子走上研究型学习之路,实在是好处多多。女儿在研究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设计问卷、发放问卷、抽样原则、访谈、对问卷进行分析处理、看数据报告、查阅数据等,这些知识如果都在课堂上讲授,也许她会对那些枯燥的数字和方法感到厌倦,但因为这是她自己选择的题目,于是她便有了内驱力,做起来特别起劲。更奇妙的是,高三的那个寒假里,女儿既在补习功课,又要继续把研究做完,还出版了《成长悟语》一书,这也间接地缓解了高考的压力。
我想,《成长悟语》的出版是女儿成长中的一个坚实的脚印,是她走上研究型学习之路的一个良好开端。如果能够对她未来的选择与发展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就足够了。
引导孩子走上研究型学习之路,真正懂得“求知”的学问,我的教育建议是:
研究题目最好由孩子自己选择。孩子的研究型学习应以趣味为主。应当允许并鼓励孩子自主选择研究题目,父母不要加入太多的意见,可以在孩子选择的前提下给些建议和帮助。研究题目没有大小好坏之分,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题目,父母都可以鼓励孩子去尝试。
给孩子提供一些实现课题研究的途径,但不要代替孩子去做。也许孩子提出的课题研究项目有些不切实际,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但是父母或教师不要轻易斥责孩子,不可打击他们的积极性。相反,应教会孩子一些做研究的方法,教他们如何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寻找资料,如何把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如何进行抽样调查,等等。父母如果指导不了,可以另请人指导,但目的是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父母千万不要帮孩子去做。
让孩子保持毅力,坚持到底。研究虽然是在趣味中进行,但要把研究真正做好,肯定要经历枯燥的阶段,这时候也是锻炼孩子毅力的重要机会,父母要鼓励孩子坚持下去。研究型学习重在过程,不一定要有多么重大的成果。
让孩子融入社区。
瑞典一位教育家说:“您的孩子属于全世界。”是的,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影响。
一个正常人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它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吸收并适应社会文化和规范,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社区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相对于社会环境,社区对孩子的影响更深刻、具体。
但有的父母不乐意让孩子在社区活动,在他们看来,让孩子休闲其实就是让孩子玩,玩大多会影响学习。其实,休闲活动不仅能丰富人生、熏陶性格,而且还可以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在几十年前,前苏联的教育科研部门做过一次科学实验性的调查,找来了几十位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的成年人,发给他们同样的材料――铜块;同样的工具――钢锉;同样的辅助工具――台钳、卡尺,向他们提出同样的要求,那就是把铜块锉成长、宽、高均为2cm的正方体。实验性的手工制作开始了,每个人都用台钳夹住铜块,用钢锉加工制作,经过了一个小时,全体停工,由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八级钳工的技术要求标准去检查每个成品。检查结果是大部分都不合格,只有七八个接近八级钳工的水平。然后,检验员就对这几位合格者进行全面调查,寻找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但无论从年龄、职业、性别、兴趣、爱好还是性格等各个方面,都找不出什么共同点来,再与制作不合格的人作分析比较,也找不出他们几位与别人有什么显著不同。后来,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终于发现了,这几位制作好的人在他们上中学时都曾参加过学校或少年宫举办的与手工制作有关的小组活动,有的参加过航模小组,有的参加过泥塑小组,有的参加过刺绣小组……调查的结论是,从小受过动手训练的人,能按照一定的要求正确使用工具,加强自我的控制能力。
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社区都有了很好的发展。孩子们在社区中参加很多活动,例如在瑞士,许多社区里都设有“孩子之家”。这里有专门的老师管理,可以为小至两三岁、大至12岁的孩子们提供游戏、娱乐的内容和场所。它最大的优点在于每个班的孩子可以在一起相处好几年,使独生子女能够在这像“家”一样的地方建立一种兄弟姐妹的关系和长久的友谊。其实,在学习方面也能体现出它很大的优势。老师无需讲很多内容,年龄小的自然而然地向哥哥姐姐学习,根本不需要强制、命令;年龄大的责无旁贷地照顾、帮助弟弟妹妹,并把它当做一个重要内容和任务,这对他们彼此的心理发展也很有好处。
我国的社区有自己的国情和特点,它往往是以行政区域划分的。在我国城市,社区一般指以街道为基本单位的管辖区域。在其中,社区居民彼此交往,共同生活。近年来,形成了“社区热”,社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越来越多的“营养”。父母应该带领孩子积极参与社区活动,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适应“社会人”的身份,为未来的生存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996年9月13日,《中国青年报》介绍了上海洋泾中学的社区工作课。洋泾中学把社区工作课列入了课表,目的是希望孩子参与社区服务,懂得关爱别人,学会承担责任。
虽然社区工作课列入了课表,但并不强制要求,仍然属于志愿服务,没想到参与的学生竟是百分之百。有一个学生叫张磊,是个大大咧咧的小伙子,他说自己原来最头痛的事就是听奶奶的唠叨,但自从参加社区服务后,他渐渐感到,老人的唠叨其实是对自己的爱。而且,他觉得参加社区服务扩大了原来局限在同学、老师、父母之间的社会交往范围,也获得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比如说,”张磊说起刚去社区服务时受到的冷遇和拒绝,“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从一开始就欢迎我们的,那么你应该怎么对待老人的冷淡呢?我把这种情况作为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张磊觉得,原先自己接触的大多是性情脾气较为相投的同龄人,而将来走向社会,肯定要跟更多不同脾性的人打交道,遇到的困难更多。所以,他就想办法去发现老人感兴趣的事情,让老人了解他的诚意。
用另一位同学的话说:“我们以前也有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但那些多是今天来明天走的事,一天过后就再没这种意识了。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生以学为主,社会责任感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接触到社区服务后就不同了,那些老人就像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觉得,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总要为别人付出些什么,这不仅仅是大人的责任,也是我们学生的责任。”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教书”,更在于“育人”。中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在国内好像是件新鲜事,其实,在国外,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明确规定: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法规定,中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有110个学时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才能取得毕业证书;
德国要求学生参加邻里委员会的服务工作,否则没有就业资格;
香港的中学生在校期间也要按规定参加72小时的社区服务。
孩子们的青春活力和想像力正是社区所需要的,我们要做的是鼓励、引导和保护。我的教育建议是:
教孩子利用社区资源。一般来说,在社区当中,有许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可以成为教育孩子的场所。如社区开办的一些小型的阅览室、体育馆,父母可以定时带孩子到社区里的各种场所看看,让孩子先熟悉社区的环境。
鼓励孩子参加社区活动。一般来说,社区都会定期开展一些针对儿童的活动,父母应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并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同时鼓励孩子与小区的小伙伴一起玩耍,一起游戏,让孩子学会交往。
和孩子一起运动。社区里的体育设施极大地方便了运动。父母应该每天都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在社区就近运动,这将十分有利于孩子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教孩子学会打应急电话。社区是一个系统,社会保障体系为千家万户提供了一定帮助。如110、119、120电话,为我们遇到紧急危险情况、火灾、急病时提供了救援手段。孩子们要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在面对相应情况时懂得应变,同时对社区内设置的保护部门的电话及所在的位置等要了解。
告诉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在社区的公共场合中,要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如熙熙攘攘的公共场所常常会因碰到紧急情况而形成无法控制的惊恐人流,这对体弱幼小的孩子们来说有可能会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应该学会躲避,如尽量靠近墙壁,抓住一个坚固的东西等。
配合社区工作。父母应该和社区组织和工作人员保持良好联系,及时了解社区有关活动,并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如家长学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