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之二:解州有州官臧一贵,看到东汉末年,群雄四起,天下大乱,便也想起兵造反,称霸一路。他听说关羽勇猛过人,便把关羽请到州衙,共商大事。关羽听说臧一贵要造反,就仗剑刺死他,然后出逃。这个传说被演绎到元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传说之三:关羽由于年少气盛,经常在外惹事,被他父亲锁闭在后园一个空房子里。一天晚上,他越窗逃出,听到墙外有个女子哭的十分悲伤,还有一个老汉陪着哭泣。关羽便过墙询问。老人说:他这个女儿已有婆家,但是,本县县尹的舅爷却要强娶他的女儿为妾。老人告到县衙,却被县尹痛骂了一顿。父女俩走投无路,因此啼哭。关羽听说以后,怒火中烧,便仗剑闯进县衙,杀了县尹和他的舅爷后出逃。这个传说被清代文人梁章钜写进了他的《归田琐记·三国演义》中。
传说之四:关羽喜欢读《春秋》,每看到乱臣贼子、贪官污吏便恼恨。解县县官贪得无厌,掠夺群众财物,祸害百姓,因此,关羽就把县官杀了,亡命逃遁。这个传说见于元代刊行传世的话本《三分事略》和《三国志平话》。
传说之五:解州城内有豪强吕熊,是当地一霸,被人称为熊虎员外(或勋护员外)。他勾连七姓富豪,目无法纪,为所欲为,欺压百姓,掠夺民财,奸污妇女,无恶不作。有一天,关羽遇到一个名叫韩守义的人,向他哭诉自己被吕熊凌辱,女儿被霸占的事。关羽眦裂发竖,而他在五里堆得到的那把宝剑也自动出鞘了。关羽情知这是“济民”的时候到了,他便让韩守义领路,挥剑斩杀了七姓家族中的108人,然后,他潜逃于外。这个传说在众多的传说中是流传最广,而且较普遍被群众认可的。它被《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关帝志》等书所采纳。
演义小说与民间传说的不同叙述的共同点是,都认为关羽是杀人出逃在外的。而史书《三国志》的记载虽然没有点明,却也隐含着这层意思。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关羽的亡命是由于他在本乡杀了人。
从关羽杀人的种种传说中还可以看出,他杀戮的对象,一是贪官污吏,二是地主豪强、恶棍之流。这些人都是社会上倚仗权势称霸、作恶一方的丑类,是被普通老百姓所仇恨的,诅咒的,欲除之而后快的。正因为如此,群众才演绎了关羽杀人的不同传说,反映了老百姓的不同心态;他们把铲除社会丑恶的希望寄托于侠义之士,而关羽正是这种侠义之士。
由于关羽的杀人不是仇杀,不是情杀,也不是为个人某种欲望、私利的凶杀;而是仗义杀人,除暴安良;因此,虽然第五种传说他杀人很多,连诛吕熊七姓108人,老百姓还是非常赞赏他的行为,称誉他为义士,褒其行为是义行,而不责备他是滥杀。
可以看出,关羽在青少年时代,就是一个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敢作敢为的人。这种性格的形成,是源于他出身贫寒,在社会底层的生活经历。他耳闻目睹了普通老百姓种种痛苦、悲惨的遭遇,使他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仗义拼命,作出了一种豪壮义烈的事迹。
关羽在杀人后,便离开本土而逃。在逃亡途中,发生了他易姓的事。清人梁章钜在他的作品《归田琐记·三国演义》中写了关羽的这段经历。
至潼关,闻关门图形捕之甚急,伏于水旁,掬水洗面,自照其形,颜已变苍赤,不复认识。挺身至关,关主诘问,随口指关为姓,后遂不易。
关羽本不姓关,他的姓“关”是在他逃亡命中,出潼关时,“指关为姓”而变易的。潼关在黄河以南的陕西境内,地当秦、晋、豫三地要冲。
在河东民间还有一种传说,关羽出关的“关”,不是潼关,而是大庆关。
大庆关又名蒲津关,在汉代名临晋关,宋代改大庆关。位在秦、晋两省分界处,蒲州境内。
而河北涿州一带民间则传说,关羽出关的“关”是紫荆关。紫荆关在宋代名为金波关,位于河北易县紫荆岭上,为进入河北平原的重要关口。
这些传说说明关羽的逃亡出关“指关为姓”故事,流传极为广泛。
关羽的故里解州,距潼关和大庆关距离较近,步行也仅只是一天多的行程;而距紫荆关则甚远,需步行十多天方能出关。因此,笔者以为,关羽出逃,极可能是走潼关或大庆关这一路,而不会是紫荆关。
按当时当地关羽的处境来说,他面临官府的搜捕,各重要关隘渡口,都挂着他的图形,十分危险,为了脱身,逃出虎口,在遇到把守关隘的官兵盘查时,“随口指关为姓”,是合乎情理的,也是他情急生智,反应敏锐的智慧表现。从此,关羽便以“关”为姓,扬名于世,而他的本姓却被人们遗忘了。
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三国演义》中写的这个故事,可能也是采自民间传说。在解州,民间传说关羽出逃,指关为姓的情节与此完全一致,而且更为神奇、生动、多彩。
民间传说:关羽在出逃途中,眼看后边的追兵来了,便躲到了一座桥下,正好,桥下有一位老妇人在洗衣服。那位老妇人是观音大士化变的。她指点关羽将鼻子打破,用鼻血涂红了脸,拔下头发粘到嘴唇上。待到追兵来到桥头时,看见的是一个红脸长髯汉子,而不是他们要追捕的白面无青年;所以,便不在意。关羽在观世音大士帮助下,骗过了追兵,并混出了潼关。后来,关羽到黄河边掬水洗脸上的血迹,黄河水本来是清的,关羽洗来洗去,把黄河水都洗浑了,变成了黄色,关羽脸上的血迹也没有洗净,那粘在嘴唇上的头发也拽不下来了;从此,关羽就成了赤面长髯的汉子。
民间口头的这种传说,当然是附会的流传,也是继关羽是上界青龙君降世神化之后的又一种对关羽的神化——不幸落难,神人搭救。对民间的这种无稽的传说,且不可小看了它的影响。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绘关羽的形象时便写道: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罗贯中的这段描写,基本上给关羽的形象定了型。后世所见到的关羽形象,无论是绘画、雕塑、戏曲、文学作品,都是这个样子。
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生活于元末明初。他很可能听到过关羽出逃经过的传说,因此,他在着笔之际,受民间传说的影响,并且更着意勾画,为关羽绘了像。当然,戏曲舞台上的关羽形象,也可能影响到他的创作,而戏曲舞台上关羽形象的最初创造,也极有可能源于民间传说。
关羽形象的另一传说是他脸上有七颗痣。清人说:
都城旧有帝像,言先朝从大内(按:指皇帝宫廷。)出者。其面色正赤,面有七痣,鼻准二痣尤大。髯则稀疏而满颐,非五缕也。未知真否。
在解州关帝庙内有“关圣遗像碑”。碑上的关羽形象与都城里的关羽形象有共同之处。
在西门外庙内,相传为关圣五十三岁真容,汉建安年间所写。面有七痣。髯则稀疏而满颐。海内敬奉摹拓,目不!给。旧碑模糊,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知州言如泗重摹上石。州库内藏汉寿亭侯玉印,玉质斑驳,篆文古劲,与石刻并重云。
这幅石刻像为坐像。碑高1.16米,宽0.64米,未着刻石年月。乾隆二十七年言如泗重刻时,是照原拓片摹刻,也未着年月。此像是否是建安十八年(213年)关羽53岁时写真,尚属疑问。石上除绘像外,右上方,尚有记叙文字,与上边的引文内容相同。
此先圣五十三岁遗像,藏于解庙,相传至今。面有七痣。髯稀疏而满颐。瞻仰之下,肃然生敬焉。
石刻右上方为赞词:
今古浩然,正大刚毅。山西一人,并立天地。像存古乡,惠千万祀。
此石刻像现存于运城市博物馆。该馆尚收藏有“关圣帝君像”石刻碑,碑高1.16米,宽0.58米,这是一幅骑马提刀像。较前一幅坐像尤为生动。原刻石时间没有记载,因此,它原成像镌刻时代就不可考了。现在的这通石刻碑是在1922年重新摹刻的。像正上方还刻有“汉寿亭侯印”。下方为赞词:
义存汉室,致主以忠。春秋之后,独得其宗。天地合德,君师同功。圣神文武,百世所崇。
关羽遗像碑在其他地方也有,而且还有木刻板画像。这些像都突出了关羽生而英奇,雄伟壮雅,须髯飘逸,凤眼如炬的神采。
关羽画像在《三国志》里曾提到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文帝践祚,权(孙权)称藩,遣禁(于禁)还。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帝慰谕荀林父、孟明视故事,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邺谒高陵。帝使预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关羽的这幅画像是水淹七军时征战沙场时的形象。关羽当时声名很高,画像可能很逼真,对后世关羽形象也会产生影响。魏文帝曹丕就用这一幅关羽水淹七军时的画像,断送了于禁的性命。
关羽脸上的痣,在面相家看来,大概是一种“富贵”痣,痣有七个,就是大富大贵了!
实际上,后人这种对关羽形象的着意描绘,也是为了给他们心目中的关雄人物添彩。
关羽杀人之后,外逃他乡。但是,他闯的这个祸,却殃及了他的家人。关羽的父母双双投入自家院里的一眼水井里自溺身亡;他的妻子胡氏带着儿子关平逃到娘家避难(又一说是隐居在中条山下避难)。这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后人在关羽父母投身自溺的井上建立了一座塔,被称为塔墓。塔墓在关羽常平村故居前院东侧,现在还保存完好。解州关帝庙里有一通石碑,上面刻有一段文字叙述其事:
关圣于灵帝光和二年己未(179年),愤世嫉邪,杀豪伯而出奔。圣父母显忠遂良,赴金井而身死。至中平元年甲子(184年),里人为帝有扶汉兴刘之举,遂建塔井上。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又有本社工兴,重加弘竣。凡往来过客,知建其塔,不知其塔为墓者十有八九。即询知其来历者,亦不过揖塔而三叹曰:圣父母其在斯乎,圣父母其在斯乎!
关羽父母投井自杀,就事情发展的逻辑来说,是可信的。他的妻子又避居他乡;他的一姓族人也外逃,移居到运城以北的西古村。关羽本人外逃后也没有再返回故里。所以,他父母的遗体就无人掩葬,而长眠于井下。这从中条山麓被视为关氏祖茔的墓地中仅有其祖父冢而没有关羽父母葬冢,也可以得到佐证。
关帝庙碑记说关羽逃亡离乡的时间是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这一年,关羽已经19岁。按照《华阳国志》有关刘备的记载,说刘备在“中平元年(184年),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而关羽这时已追随刘备参加了和黄巾军的战争,再参照《三国演义》中关羽结识刘备时说:“逃难江湖,五六年矣”推论,关羽在汉灵帝光和二年(179年)他19岁时逃亡在外,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他辗转奔波五六年后与刘备、张飞相遇,从而结束了亡命生涯,开始了他生命历程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