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文化心理的扩延,便不仅仅是忠君,而且有了更为广泛的内涵:忠于主人,忠于上司,忠于朋友,忠于父母……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诚,不仅仅是君王以及在上者的愿望,也是普通平民百姓的一种心态;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心理的共识,行为道德的典范。虽然如此,而在对忠诚的理解上,则因阶级地位的差别而存在着差别。因此,忠诚是多义的。具有忠诚品质的人,则被视为达到了道德情操的高尚境界。
在中国历史上忠诚的典型很多,岳飞、文天祥等等。关羽亦是有口皆碑的忠诚之士。后人曾经这样赞誉他:“千古精诚日月明”(程严卿诗句)、“报国忠心千载着”(何溟诗句)、“贯日忠诚存汉室”(吴君敏诗句)。杨廷更有一幅联称:
彻底一忠耿耿乎生死不相背负,横绝千古洋洋乎云天常着英灵。
关羽追随、事奉刘备始终不贰。刘备与曹操在徐州交战,刘备兵败逃亡,关羽被俘投降,被曹操带回许都,拜将封侯,赏赐很多。这在关羽一生经历中,应该说是影响他声名的一个污点。但是,人们——而且是大多数的人们,并不责备他,并不以此一时的成败论英雄,反而却十分欣赏他在许都期间所表现出的另一种情操:“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恋念故主之情,忠于刘备之心,溢于言表。因此,被后世誉为“身在曹营心在汉”。当关羽后来得知刘备下落以后,便毅然决然“挂印封金”而去,千里单骑,过关斩将,又投奔刘备。正是关羽对刘备表现出来的那种忠诚,掩盖了他人生之路上的一次失误。
关羽的事从刘备,既是君臣关系,又是兄弟关系。因此,他对刘备所表现的忠诚,就不仅仅是忠君,而且具有忠友的含义。从而,对关羽的这种忠诚,无论是君臣、上司、主人,还是普通人,都乐于接受,乐于肯定。从上来说,需要忠诚的臣民、奴仆、子弟;从下来说,需要忠诚的朋友、伙伴、兄弟;这就是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对关羽所取得的一种心理趋同。
有人认为:关羽对刘备所表现的这种忠诚是“愚忠,“不足为训。言外之意是,关羽不必对刘备那么死心眼地忠心耿耿,矢志不贰;他应该识时务,审时度势,做出更好的选择。这种认识,无疑是不正确的。
首先,关羽忠诚的对象刘备,是汉王朝中山靖王之后,汉献帝的皇叔,东汉末期兴起的诸侯、群雄之一;后来成了蜀汉皇帝。在封建君主制朝代,君主就意味着国家。汉朝的国家是刘氏的家天下。在这种历史发展的条件下,关羽,不仅是关羽,而且是所有那些出仕从戎的人们,都无可选择地要为君主效力,对君主奉献上自己的忠诚。舍此,就只能跑到荒山野谷去当隐士。如果关羽是“愚忠”之士,那么在中国封建统治时代的许多赢得“忠臣”荣誉的,也只能与之同类。他们的这种忠诚是历史、时代所决定的,无可挑剔的。
其次,在东汉末年群雄竞起称霸,各路英雄择主而从的形势下,如果刘备是个昏庸之徒,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那么,关羽对他忠贞不贰,始终俯首听命,不能另择明主而事之,那倒可以说他是愚忠。但是,在三国帝王中,刘备还是一个有雄才大略,有作为的主子;在群雄逐鹿的复杂形势下,他经过奋力拼搏,能够在三国鼎立中据有一席之位,就足以说明他的才智。关羽事刘备的忠诚,刘备敬之以厚爱,长期相处,亲密无间。这种君臣关系,比那些帝王家族中父子之间相互残杀,兄弟间你夺我恨酿成许多悲剧的血腥关系,无疑是应该得到肯定。
第三,说关羽是“愚忠”,无非是指关羽被曹操带回许都后,拜将封侯,赠金赐银,恩礼有加,曹操又占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天时,关羽如果投效曹操,名正言顺,会得到更好的报偿。岂不知,如果彼时关羽趁机改换门庭,死心塌地投靠新主子曹操,那么,关羽也就不会成为今天的关羽。正因为他没有这样作,才树立起他一个顶天立地一个伟丈夫的形象。在这里,我们不妨拿与关羽同时期的吕布参照一下。吕布在东汉末年称得上是第一条好汉,他的勇武在关羽之上。能征善战,叱咤风云,甚是了得。各路诸侯都很买他的账。但是,他前投丁原,后靠董卓,又奔王允,有奶便是娘,翻脸就成仇;朝三暮四,反复无常;结果,谁也信他不过,终于在白门楼上丢了性命,身后留下了多少遗憾!吕布与关羽形成了显明的反差——小丑与英雄。
(二)崇尚信义的文化心理中国传统的文化视信义为高尚的情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舍生而取义者也。”瑢中国的先贤孔子、孟子把“信”、“义”看得是如此的重要。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中,讲仁义、信义、守义、义气等等,成为人们肯定的道德共识。尽管在对信义和理解和实践上,统治阶级与平民百姓之间存在着差异。
关羽在体行信义的实践上,历来被人们视楷模,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宴桃园豪杰三结交”,关羽与刘备、张飞结为异姓兄弟,三人共誓:“……同心协力,救危扶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关羽在此后终其一生的行为中,恪守了这个誓词,从未动摇、背叛。他身陷曹营以后,尽管曹操对他拜将封侯,送金送银,赠袍赠马,却动摇不了他对刘备的思念之情,一片忠心,总想着要回到刘备那里去。最能说明他心情的莫过于曹操赠给他锦袍,他受之后却穿于旧袍之下,并公开申明:“……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在得到千里驹赤兔马之后,他在回答曹操“何贱人而贵畜耶”的质问时,又明白地说:“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从而,使曹操都为之感叹:“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此时此刻的刘备正是处于穷困潦倒,遑遑终日,生死未卜之际;而身居丞相高位,挟天子的曹操却有声名赫赫,意气洋洋,权倾朝野之势;关羽在这种显明对比的态势下,并没有被官爵、金银所诱惑,改换门庭,投靠到曹操的麾下;而是依然信守当初桃园三结义时的誓言;做到了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关羽的这一操守,是难能可贵的。关羽为自己选择了艰难的道路。
后来,关羽在得知刘备流落在袁绍处的消息以后,便毅然决然地告辞曹操,离天许都,重新去投奔刘备。关羽此举非同一般,是要冒杀身之祸的。因为,他是在曹操的掌握之中,举手之间就可使他人头落地,走不出许都。只是由于曹操的同情、大度,关羽才得以从容地由许都脱身。
另一方面,关羽对别人,甚至像曹操,也讲信义。他曾对张辽说:“吾固知曹公待我甚厚。奈吾受刘皇叔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此,要必立效以报曹公,然后去耳。”关羽说话是算数的,他刀斩颜良,为曹操解了白马之围,而后离操而去。不但如此,到后来,孙权与刘备结盟,和曹操赤壁鏖战,曹操兵败,关羽奉命扼守华容道,曹操带着残兵败将奔此道而来,却被他“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终于放走了他的敌人曹操。“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瑏瑦关羽此一行为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因为他在军师诸葛亮帐前立下了军令状。关羽为了“信义”,又一次表现了他不惜一切的“义无反顾”精神。
关羽如果仅仅在与刘备、张飞的生死与共中,共同完成“义结同心”,那么,也仅只能说明关羽仅仅在“集团”内部讲守信义,这种行为无疑有局限性,利己性;而关羽正是突破了这种局限,利己的范畴,广行信义与世,甚至面对他的敌人曹操,也恪守信义,表现了行为的一贯性,所以,他就赢得了人心。
关羽在自己行为中所体现的恪守信义的道德情操,是符合传统文化心理态势的,特别是适应了下层市民百姓的文化心理态势;将之视为人际关系中的一种优秀品德而倍加推崇。
有人把旧社会中的黑社会集团和现时代的某些流氓犯罪集团内部的所谓“哥儿们义气”,视为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流弊,这显然是不公正的。“信义”作为一种文化态势,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类都是可以拿来为自己所用的;它既可以被表现为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可以被作为卑劣行径的华美外衣。正如真理、民主、平等、自由等等一些崇高的旗帜,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的人使他们伸张、鲜艳、光彩夺目;有的人则使它们扭曲、玷污、暗淡无光。谬论打起真理的旗帜,谎言披着诚实的外衣,妖魔打扮成美女……是人世间丑类所惯用的手法。法国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着名人物罗兰夫人,在被雅各宾派送上断头台时,曾就“自由”发表过一段精彩的评语:“自由,多少人在你的名义下被送上了断头台!”在革命的旗帜下,“自由”被滥用,歪曲,成为扼杀自由的手段。这种事例枚不胜数。因此,关羽身体力行的“信义”被社会上的罪恶集团借用,扭曲,造成对社会的危害,是不足为怪的,也是无损于关羽的。
(三)崇尚智仁的文化心理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统治历史长河中,广大的平民百姓处于封建君权的残酷统治之下,因此,他们孕育了一种希望,能够有智能之士,惠赐仁爱于天下的文化心理。
荀子说过:
智者知人,仁者爱人。瑏瑧关羽被视为智者,且为“大智”。他精通《春秋》。“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瑨“志在春秋,近千载,何人解说?兵戈里,开函静对,精义发越。”(刘涛《满江红》诗句)、“春秋之旨,独得其宗。”(张鹏翮诗句)。在世人的眼里,关羽在混乱如麻的东汉末年,能够透视社会的种种谜团,清醒地走上一条为人所称道的扞卫炎刘政权(或者说是匡扶炎刘政权)的道路,这符合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这就是他的大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