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12500000028

第28章

无形品第八十一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于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佛十种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佛、十八法,行十八空,不具足菩萨道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云何菩萨摩诃萨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告须菩提:“菩萨学般若波罗蜜以沤和拘舍罗行檀波罗蜜,亦不见所施物,亦不自见,亦不见受者,亦不离是法,亦不见是法,作是行者便照明于菩萨道。以是故,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故,逮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行檀波罗蜜,亦不见所施物,亦不自见,亦不见受者,行五波罗蜜乃至佛十八法亦复如是。”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云何习般若波罗蜜?”

佛告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沤和拘舍罗,亦不习五阴亦不不习。何以故?五阴无形,无有可习,无不可习者。六波罗蜜亦不习亦不不习。何以故?六波罗蜜无有形故。乃至十八法亦不习亦不不习。何以故?十八法空无形故。”

舍利弗言:“世尊,诸法无所有,亦无形像不可得见,亦无习与不习,云何入般若波罗蜜中学?菩萨不学般若波罗蜜,亦不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言:“如汝所说,菩萨不学般若波罗蜜者,不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以沤和拘舍罗,不离沤和拘舍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诸法无所有,是故菩萨亦无所取;六波罗蜜亦无所有,五阴亦无所有,乃至十八法亦不可见当取何等,是故菩萨亦无所取。舍利弗,般若波罗蜜亦不可护持,乃至佛十八法亦不可护持,是般若波罗蜜则为不可护持。舍利弗,如是学者于学亦无所见,何况般若波罗蜜?何况菩萨?何况佛法、声闻辟支佛法?何况凡夫法?何以故?舍利弗,诸法无有形故。于无所有法中,何所是凡夫愚人法?何所是声闻、辟支佛法?何所是三耶三佛法?”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三乘及凡夫法尚不可见,谁当说言?凡愚人法是三乘法,是无形之法,何因是凡愚人法、是三乘法?”

佛告舍利弗:“凡愚人所入五阴,有形、有处、有实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者则为颠倒。”

佛言:“凡愚人所入佛道,为有形、有处、有实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但颠倒耳。”

“是故,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见诸法无有形,便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舍利弗言:“世尊,何等为菩萨沤和拘舍罗见诸法无有形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告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诸法有形可作碍者,不见有碍当可厌者,亦不见有懈怠者。”

佛告舍利弗言:“以无有形,无有寿命,以所有皆无所有,诸法性相空,以众生蒙冥入于五阴、十二衰。菩萨见诸法所有皆无所有,行般若波罗蜜自立;如幻师为众生说法,有贪嫉者为说布施福,有恶行者为说持戒福,有恚怒者为说忍辱福,有懈怠者为说精进福,乱意者为说一心福,愚痴者为说智慧福,建立众生于六波罗蜜已,转为说贤圣上尊之法,使得三乘之道。”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为有菩萨耶——而言菩萨为空无众生说六波罗蜜事,令逮得三乘之道?”

佛告舍利弗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于诸法无所得。何以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众生,亦不见其处,但以道数故,菩萨摩诃萨于二谛为众生说法。舍利弗,不以二谛故得众生及其处也。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但以沤和拘舍罗为众生说法,众生现在尚不自见,何况有得道、已得方、当得者?是故,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沤和拘舍罗为众生说法。”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菩萨者是天上天下之大士,于法中亦不见一字,亦不见若干,亦不见差别;作是比要誓亦不于三界现,亦不于有为无为性现,而度三界众生,亦不见众生,亦无有众生相,众生亦不缚亦不解脱,亦不著亦不断,五趣各异亦无有合亦不见坏,亦不有净亦不有垢,何况当有所受五道之趣?”

佛告舍利弗言:“如是,如是,舍利弗,如汝所言,假令本有众生令无有者,菩萨及佛便当有咎;假令本无五道生死之趣令有者,亦是如来菩萨咎。有佛无佛生死法常住如,及尔亦常住如故,于中亦无众生、亦无吾我、亦无寿命、亦无知见之事,何况当有五趣?是法亦无端绪,何况有五趣生死而度脱众生?”

“舍利弗,菩萨从过去佛所,闻诸法相空故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言‘我于法中有所得’,假令有所得,众生所入颠倒处亦不能度脱。是故菩萨作大要誓,以要誓故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不转还,会当成阿惟三佛,以法祐利众生令从颠倒得脱。”

“譬如幻师化作数千亿万人,以若干百种味食,皆食若干化人令饱满,令饱满已大欢喜言:‘我今日所作福广大。’于舍利弗意云何?颇有得饱满者不?”

舍利弗言:“不也,世尊。”

佛言:“舍利弗,菩萨亦如是,从初发意以来行六波罗蜜、四禅、四等、四空定,行三十七品法,行十八空、三脱门、八惟无、九次第禅,行佛十种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至佛十八法,具足菩萨道以净佛土教授众生,而不见法可得降化者。”

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菩萨摩诃萨道可教授众生净佛国土者?”

佛告须菩提:“菩萨从初发意以来,行六波罗蜜乃至佛十八法,教授众生净佛国土。”

须菩提白佛言:“何等为菩萨行檀波罗蜜教授众生?”

佛报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自布施教人布施,言:‘善男子,当习布施!可得大富,可得离生死苦。莫著所施,莫著施者及其受者,是三法性空,空法亦不受亦不不受,无受性,空。’”

佛言:“是为菩萨行檀波罗蜜施与众生,亦不见所施物,亦不自见,亦不见受者。檀波罗蜜者是无所倚度也,持是三无所见法建立众生于三乘,是为菩萨摩诃萨行檀波罗蜜。教授众生自行布施,劝助人令布施,见人布施赞叹代其欢喜,菩萨作如是施者,得生四大姓家,得为遮迦越罗,便以四事摄取众生——一者、惠施,二者、仁爱,三者、利人,四者、同义。是为四事。以是四恩布施,建立众生于尸波罗蜜及禅波罗蜜,建立四禅、四等、四空定,建立三十七品、三脱门,劝助令求三乘道,教人言:‘善男子,当逮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众生所系颠倒法中无所有。当自脱于颠倒,转复教人离于此缚。当自受祐利,亦当祐利余众生。’”

佛语须菩提:“菩萨当作是行檀波罗蜜,作是行者从初发意已来不堕恶趣,所在常得遮迦越罗福。何以故?随其所施而受果报。有从圣王所求索者,圣王念言:‘我所以求作转轮王者,但为众生故。’语求者言:‘我所有者,尽汝所有。’所有福祐皆施众生,常持大悲饶益众生,亦不见众生,但以俗数有众生名,名号之事譬如响也。须菩提,菩萨行檀波罗蜜,肌肉尚不爱惜,何况外物?但欲度脱众生生死。何等外事?六波罗蜜是,乃至十八法,奉行是已度脱众生。”

“复次,须菩提,菩萨住于檀波罗蜜布施众生劝令持戒。‘汝持戒者,我使汝无所乏,随汝所欲当给足之。人但以财故专行犯戒,汝持戒者,我断汝贪。’以戒因缘,三乘之法度令脱苦。”

“复次,须菩提,菩萨住于檀波罗蜜,若见众生瞋恚争者,菩萨问言:‘善男子,汝何为争?汝等若欲有所得者,金银宝物从我取之,莫得共争。’菩萨于檀建立众生行羼波罗蜜,语众生言:‘汝等共争,空无有实,皆无有本。莫得争空而相贼害以成怨结,莫以空无之事堕三恶业。起怨恚者尚不得复人身,况值佛世?人身难得,佛世难值,莫舍佛世而堕无极之罪!’菩萨行忍劝人令忍,见行忍者赞叹欢喜,建立众生行羼波罗蜜,以三乘之法而度脱之。须菩提,菩萨住施劝立众生行羼波罗蜜如是。”

“何谓菩萨住檀波罗蜜劝令众生行惟逮波罗蜜?”

佛言:“菩萨见众生懈怠,菩萨问言:‘汝何以懈怠?’众生报言:‘以无所因故懈怠。’菩萨住檀波罗蜜语众生言:‘善男子,有所乏短我当给汝。汝当精进,我以布施、持戒、忍辱与汝作因缘。’众生闻是便以身口意行精进,便具足诸善法,便得贤圣无漏之意,随其善法以三乘法令得解脱。须菩提,是为菩萨住于施与,劝助众生行惟逮波罗蜜如是。”

“何谓菩萨住于檀波罗蜜建立众生行禅波罗蜜?菩萨语众生言:‘汝等何以不学禅法?’众生言:‘我等无因不能学禅。’菩萨报言:‘我当与汝共作因缘令汝念断。’菩萨便与众生作无念因缘令其念断,便得四禅、四等念、三十七品,以三乘法而度脱之,至阿耨多罗三耶三佛不耗于道事。须菩提,是为菩萨住于施与劝立众生行禅波罗蜜如是。”

“何谓菩萨住檀波罗蜜劝令众生行般若波罗蜜?菩萨语众生言:‘何以不念般若波罗蜜?’众生报言:‘无所因由。’菩萨复言:‘我为汝等作御,汝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行禅,令汝等具足是事。’菩萨念言:‘颇复有法可得人者不?众生、吾我及寿命者及诸三界为可得入不?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为可得入不?须陀洹至罗汉、辟支佛及佛为可得入不?’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住,不见诸法有可得者、有可入者、可得处者,得无所入已不见法有生有灭、有著有断,虽无所见亦不分别,亦不言是天、是人、是三恶趣,亦不言是戒无戒,亦不言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是阿罗汉、辟支佛,亦不言是如来无所著等正觉。须菩提,是为菩萨住于施与劝立众生令行般若波罗蜜。”

“何谓菩萨住于六波罗蜜劝立众生令行三十七品?菩萨以方便摄取众生,令行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品道,有受是者便脱于生死。须菩提,以是贤圣之法摄取众生。”

“复次,须菩提,菩萨劝恤众生言:‘诸贤者,我长夜布施今受其福,我所有者皆是诸贤所有,欲得金银、七宝、衣被、财谷,有所欲者我当相给足,是所有可得长夜安隐。汝等当住六波罗蜜,并劝余人令住六度。汝等当建立众生令行三十七品、佛十种力及十八法,当复转教一切众生三乘之道无漏之法。’须菩提,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当作是教化众生令度三恶趣及生死难。”

“复次,须菩提,菩萨住于尸波罗蜜教化众生言:‘汝等住于犯戒之地,当为汝作净戒因缘。’便行布施随其方便而诱进之,劝令众生普行十善,持是十善住于无瑕,不犯贤圣之戒,渐以三乘而得尽苦。尸波罗蜜为首如檀波罗蜜说,余四波罗蜜亦如是。”

建立品第八十二

尔时,须菩提意念言:“菩萨摩诃萨住于何道能作无畏坚誓?”

佛尔时知须菩提所念,便告言:“六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道,三十七品及十八空、八惟无、九次第禅、十力、佛十八法,须菩提,是诸法是菩萨道。于意云何?颇有法菩萨所不学者不?若不尽学诸法者不成萨云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法皆空,云何菩萨当尽学诸法?亦无所有,云何作念言是道、是俗、是漏无漏、是有为、是无为、是凡愚人法、是声闻辟支佛法?云何是佛法?”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诸法实空。假令诸法不空,菩萨终不逮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以诸法空故菩萨逮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告须菩提:“云何作是问:假令诸法空者,菩萨云何作念是道法、是俗法?于须菩提意云何?若众生知一切诸法皆空,菩萨不逮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以众生不知一切诸法皆空故,菩萨逮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为诸法作处为众生说法。”

“须菩提,菩萨行菩萨之道当作是观言:‘诸法不可但尔空得,皆当游行观诸法之所有亦不有所入,亦不入六波罗蜜,亦不入三十七品,亦不入三乘法。何以故?诸法所有各自空故。空亦不入空,空尚不可得,何况入空者?’是故菩萨于诸法无所入,住于学法以观众生作无端绪事。菩萨念言:‘众生虽作无端绪事易度耳!’以沤和拘舍罗住于般若波罗蜜而度脱之,语众生言:‘行布施者可得饶财,亦莫于财贡高,财无坚固。’建立众生于戒、忍、精进、一心、智慧皆悉如是,虽住三乘者亦莫贡高,亦无坚固。菩萨作是劝助已,虽行菩萨道亦无所入。何以故?诸法无所有故。诸法无有可入处,菩萨之道无有住处,行六波罗蜜亦无所住,行四禅亦无有所住。何以故?禅者各自空,行禅者亦空,禅事亦空。四等、四空定、八惟无、九次第禅亦无所住,得声闻法亦不于中住。”

“何以故不住?”

答言:“以二事不住。”

“何等二事?”

答言:“道无有住处,亦无能住于道者,亦不欢喜言‘我当得须陀洹’,不于中住,‘我当得阿罗汉、辟支佛’亦不于中住。‘我当逮觉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我从发意以来初不向余道,志常在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菩萨发意已来至于十住亦不在余道,但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菩萨身口意但志于道,菩萨住于道不生因缘。”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诸法适无所生,云何菩萨得生道意?”

佛言:“如是,如是,诸法无所生。诸有无所作者,便于诸法无所生。”

须菩提言:“世尊,有佛无佛法性常住耶?”

佛言:“如是,有佛无佛法性常住。以众生不知法性常住,是故菩萨生道因缘欲度脱之。”

须菩提言:“世尊,以生道意故得道耶?”

佛言:“不也。”

“不生道意得耶?”

佛言:“不也。”

“亦从不生不灭得耶?”

佛言:“不也。”

“若不尔者,以何因缘得道?”

言:“道亦不从度,亦不从不度。须菩提,道则是度,度则是道。”

须菩提言:“若道则是度、度则是道者,菩萨为已逮道,为已得度,云何言是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种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四等、四空定、佛十八法?”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佛为逮道耶?”

言:“不也,世尊。”

“佛则是道,道则是佛,须菩提,云何作是言‘菩萨为逮道’?菩萨具足六波罗蜜,具足三十七品,以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四禅、四等,具足十八法,于金刚三昧一相之智逮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以是次第故名为如来,于诸法得自在。”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云何能净佛土?”

佛言:“菩萨从初发意已来常净身口意,并化余人净身口意。”

须菩提言:“世尊,何等为菩萨身行恶、口言恶、意念恶?”

佛言:“菩萨身口意犯十恶、嫉妒、犯戒、瞋恚、乱意、懈怠、恶智。须菩提,是为菩萨意念恶。戒不净是亦为恶,离三十七品、离三脱门是亦为恶,近须陀洹道至辟支佛是亦为恶,是为菩萨之恶行。

“复次,须菩提,菩萨有五阴、十二衰相是亦为恶,有男子女人之相,有三界相,有善恶相,有有为无为之相,是为菩萨身口意恶。是故菩萨舍众恶已,自行六波罗蜜,亦劝进人使行六度,持是功德与众生共求佛国净,自持三千大千国土其中七宝施与三尊,作誓愿言:‘令我国土其中所有尽是七宝。’”

“复次,须菩提,菩萨以持伎乐乐佛世尊及精舍讲堂,复誓愿言:‘令我佛国常闻天乐。’”

“须菩提,菩萨以三千大千刹土所有众香施于三尊,复誓愿言:‘使我佛土常有天香。’”

“复次,须菩提,菩萨持百味之食供养如来及弟子众,复誓愿言:‘我作佛时,诸弟子众饮食自然百味之饭。’”

“复次,须菩提,菩萨以涂身之香施佛及众,复誓愿言:‘我作佛时,使我国人身体细滑香洁皆如天身。’”

“复次,须菩提,菩萨诸世所有五乐善愿施佛及众,复誓愿言:‘我作佛时,令我国土一切众生,随意所愿五乐善愿皆令得之。’”

“复次,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复誓愿言:‘自行四禅、四等及四空净,劝助众生令行四禅、四等及四空净;自行三十七品,复劝众生普令行之。’复誓愿言:‘我作佛时,我国众生皆悉不离四禅及四空定、三十七品。’”

“须菩提,是为菩萨能净佛土。菩萨行道满足诸愿,诸愿不具终不止行,自具足诸善法亦复满足众生善愿。作是劝教行者身得百福功德之相,诸受教者亦复如是。”

“是故菩萨净佛国土。何等为净?亦无三趣处,无有邪见,无淫怒痴,无有二地之名,无有无常,无我苦空,无有家业亦无吾我,无有伺便处,无有果报处。但闻空、无相、无愿之声,所闻内外音声譬如风过所出音声,如诸法之相,有佛无佛诸法常空,空者无相,无有相者,亦无有愿,所出音声其教如是,昼夜卧觉若坐若行常闻是音声。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时其刹如是:十方诸佛称叹其佛功德名字,一切众生闻佛名者必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尔时如来普说法时,其有闻者无有狐疑是法非法。所以者何?诸法之法无有非法皆是正法。诸无德者,亦于佛及弟子众不种善本,又亦不与真知识会,便作吾我见,有吾我已便入于六十二见,入诸见已便住边际,住边际已便著有常,著有常已便著既尽,于不平等有等觉想,于平等觉更无觉想,法言非法,非法言法,便诽谤法,诽谤法已便坏人身,坠其恶趣堕泥犁中。菩萨诸佛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已乃度脱之,得度脱已,甫当建立三乘法不复堕恶趣。”

“须菩提,是则为菩萨摩诃萨净佛土,净佛土已,一切众生亦无是法,亦无非法、有漏无漏、有为无为,必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毕竟品第八十三

于是,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毕竟耶?为不毕竟?”

佛报言:“菩萨摩诃萨为毕竟,不为不毕竟。”

“世尊,为毕竟何乘?”

报言:“不毕竟于二乘,毕竟于佛乘。”

“世尊,毕竟佛乘者,是初发意菩萨耶?是十住菩萨耶?”

佛报言:“初发意菩萨亦毕竟,阿惟越致亦毕竟,十住菩萨亦毕竟。”

须菩提言:“世尊,毕竟菩萨趣恶趣不?”

佛言:“不也。于须菩提意云何?四双八辈至辟支佛为生恶趣不?”

对曰:“不也。”

佛言:“菩萨初发意行六波罗蜜诸恶则灭,若生恶趣是事不然;亦不生长寿天,亦不生边地无佛法处,不生邪见家,若生彼处是亦不然,终不生无道见家。须菩提,新学菩萨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者,终不复犯十恶之事。”

须菩提言:“世尊,若有菩萨能于一法便为具足不随恶者,云何世尊自说宿命所可经历——或堕鹿中,堕猕猴中、马中、象中,亦遭勤苦?是事云何?”

佛告须菩提:“菩萨不作恶行自生恶趣,随众生方便而受其身,欲祐利众生故。”

佛问须菩提:“声闻、辟支佛颇有是沤和拘舍罗——入畜生中度脱众生,还为所害其意不起,以大慈大悲续度如故——汝诸声闻颇有是不?以是故,当知菩萨具足大慈,以沤和拘舍罗入畜生中,救护众生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住何等善本功德法,能得是辈随意形像?”

佛报言:“于诸功德法皆当具足成就,尔乃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从初发意至坐道场无有善法不具足者成阿惟三佛。菩萨发意当学具足诸善功德,作是学已当逮萨云若尽诸习绪。”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具足善法尽得贤圣无漏之法,而生恶趣至畜生道耶?”

佛问须菩提:“如来者,为是贤圣无漏法不?”

须菩提言:“是也。”

佛言:“如来为自化作畜生像而作佛事耶?”

“尔,世尊,如来者化作畜生像而作佛事。”

佛言:“如是,如来为是畜生受畜生苦耶?”

言:“不也,世尊不受诸苦。”

佛言:“菩萨以受贤圣无漏之法,善权变形教化众生。如阿罗汉能变化作罗汉事,令众生欢喜不?”

须菩提言:“世尊,能尔。”

佛告须菩提:“菩萨已受具足贤圣无漏之法,随众生意而受其形,为众生作福田亦不受形苦。”

佛语须菩提:“譬如幻师或现象马若干变化。于意云何?是象、是马不?”

言:“不也,世尊,非象马也。”

“菩萨如是以沤和拘舍罗祐利众生,随类而入而教化之,以是故,不复受众苦之恼。”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者善于大方便。所以者何?谓菩萨具足贤圣无漏之慧,所在所在随其习俗形貌之法,安立众生而为作本。世尊,菩萨住何善法,乃能作是善权方便不与同趣?”

佛言:“菩萨住于般若波罗蜜者,能作是沤和拘舍罗,持是方便为十方恒沙众生作本而不与同归。何以故?亦不见法有能近者,亦无有法而污染者。何以故?诸法所有皆空故。是故空不污染空,空亦不污人,人亦不污空。何以故?空空不可得,是故无所得空,菩萨住于无所得空成阿惟三佛。”

须菩提言:“世尊,菩萨但住般若波罗蜜不复住余法耶?”

佛告须菩提:“诸法颇有不入般若波罗蜜者不?”

须菩提言:“世尊,世尊自说般若波罗蜜空无所有,云何诸法入般若波罗蜜中?世尊,空亦无所入亦不不入。”

佛报言:“云何诸法不入?诸法空耶?”

须菩提言:“世尊,实空。”

“若诸法空者,诸法亦不入空。”

须菩提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云何住于空具足神通之慧,以神通慧过东方恒沙刹土见诸如来,植众善本听受法教?”

佛报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见恒边沙诸佛皆空,但以名号示现其处,诸假名号之处皆空。若诸刹土、诸佛不空者空为有偏,以空不偏故诸法皆空。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沤和拘舍罗具足神通,便得天眼、天耳、神足、知他人意、自知所从来生死之事。菩萨不得神通者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故般若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之道,当作是求道,以道天眼自见诸善之法,并见余人住于善法,亦不入善法。何以故?诸法皆空,空无所入亦无有入空者,亦无乐空者,空亦无所乐。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得天眼见诸法空。若无是法,亦不能作佛事为众生说法,亦不得众生之处;以应无所得便得神通,所应作者便能作之。”

“菩萨天眼见诸十方,飞到诸刹祐利众生,或以六度,或以三十七品,或以诸禅、惟无,或以空定,或以声闻、辟支佛法,或以菩萨法,或以三耶三佛法,为贪嫉者说施之德,说贫苦之法,‘贫者,世间之苦,尚不能自饶益身,何能益余?是故贤者当念惠施,既自安隐复安余人,莫以贫故转相食啖,而不能得离三恶趣’;为犯恶者说戒法,言:‘为恶者苦身自陷恶,何能安余?犯恶之报不离三苦。汝等自堕三恶趣中,那能拔余?是故仁者不当恣意,莫随恶趣后自烧身’;若见众生有瞋恚意相贼害者,为说法言:‘汝等莫争,莫随恚意入三恶趣’;为懈怠者说精进法;为乱意者说禅定事;为恶智者说智慧法;淫者为说欲之不净;有邪见者指示正道令住三乘,为说法言:‘诸仁者所入者皆无所有,空无之法亦不可入,空无所入’。”

“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住于神通,为众生作善本,菩萨不住神通不能为众生说法。譬如众鸟无有翅者不能高翔,菩萨如是,不住神通者亦不能为众生说法。是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学神通,已得神通便能祐利一切众生:以天眼见恒沙国土,尽见众生悉知其意,随高下应而为说法,或说六波罗蜜,或说泥洹法;菩萨天耳闻一一音声,又闻东方恒边沙佛所说教法,广为众生说如所闻,随意为说,或说六度,或说泥洹;以清净意知众生念,自知本末所从来生及他人事,以是通慧忆识,过去诸佛如来弟子名号皆悉识知,又知众生宿命所行而为说法,或说六度,或说泥洹;复能飞到恒边沙刹土,往见诸佛植诸善本,复还本土净漏尽之慧,复以是慧为众生说法,或说六度,或说泥洹。”

“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知神通如是,得净神通已随意所欲能变其形,三界苦乐不能污染,譬如佛所化人在所能办无有苦乐。”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游戏神通净佛刹土教化众生。不具神通,不能教化净佛国土。菩萨不净佛国教化众生者,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肢节不具足者,便无有道。”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为菩萨肢节具足而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佛报言:“诸所善法是菩萨肢节。”

“何等善法是菩萨肢节?”

报言:“从发意已来行檀波罗蜜中诸善法,不晓施为,不能分别于中生念‘是者可与,是不可与’,分别及念皆空无有,持是具足波罗蜜,自度彼岸复度他人,度脱众生于生死,是为菩萨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善法肢节。过去、当来、今现在菩萨从是得度,亦复持是度脱众生,六波罗蜜亦复如是。四禅、四等及四空定、三十七品、十八诸空、八惟无、九次第禅、陀邻尼门、四无碍慧、佛十八法——是诸善法者,菩萨道之径路,具足是已便逮萨云若,逮萨云然已便******。”

同类推荐
  • 元史纪事本末

    元史纪事本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友古词

    友古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清华园诗谈

    小清华园诗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

    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介石智朋禅师语录

    介石智朋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女界鬼域记

    女界鬼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命大可违

    天命大可违

    我本善良,奈何世人欺我!我本弱小,奈何他人笑我!世间没有什么是天注定,更没有什么不公,我挣扎努力,不是为了改变社会,而是不让社会改变我。勿忘初心,我命由我不由天!
  • 赤玉长明

    赤玉长明

    看着令人头疼和向往的换届大会,卫赤玉只想要马上脱离这样的状态,回到宿舍煮一碗面吃。……清明重逢节,清明遇雨节。在祭拜完卫松寒后,卫赤玉做梦也没想到她能回到八年前的早晨,从杏色的课桌上醒来,旁边站着她一辈子最好的朋友,耳朵里重新听到久违的话语和歌曲。“肯定是卫赤玉吧?”这样一句疑问又肯定的话。……前世的所有人都匆匆不见。除了血亲和最好的朋友以外,卫赤玉身边的所有人都变了。高傲而注定临界在众人之上的男生;与她有着天生默契和相通的女生;永远高高在上要把其他人踩在脚下的魏姓人;十九年未见的弟弟;还有、还有……前世擦肩而过,干净透明、澄澈之心永生不灭的男孩儿。
  • TFBOYS之我的未来有你

    TFBOYS之我的未来有你

    不急不慢的我们相遇了,也许是天注定吧,又或许我们有某种缘分,我们越走越近……少年和女孩们的故事即将开始……
  • 忘乎所以

    忘乎所以

    这是一个年轻人在北京寻找成功的故事,也是一个平凡人在人世不断认识自我的故事。在追求的过程中,他逐渐意识,人生未必能找到所谓成功,甚至未必能清楚完整地认识自己。生命太短暂,不给人机会来从容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人到底会付出什么,失去什么,得到什么?每个人的命运,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每个人最终都会发现一个面目全非的自己。
  • 快穿宿主撩了就要负责

    快穿宿主撩了就要负责

    作者写文不管逻辑,如有过分脱离现实请联系作者~——纵使这世间再过繁花似锦,也抵不过你回眸一笑。余生很长,你是我永远看不够的光。——清冷竹马在线卖萌,好像有点……可爱?“余生,你陪我好不好?”*冷血锦衣卫,其实是个气管炎。“喂,听说你们很无情?”“谣言,不可信。”*#惊!一位女私生饭天天缠着影帝#“季影帝,请解释一下网上的流言。”“对象反了,不是她缠着我,而是我缠着她。”*“我生病了,给我一包西普酞兰。”“不,我要你。”……小位面九个,寓意长长久久,加上主位面十个,寓意十全十美。女主:茶染男主:君御所以内容自己想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1V1甜宠】【喜欢加书架叭】
  • 战长沙之战国红颜

    战长沙之战国红颜

    实习医生宁白薇在下一个夜班之后看了一集战长沙之后她悲剧的发现,她居然在战火中的长沙居然还成了战长沙里面的胡湘湘,这年她十六岁中学学生。战火纷飞的婚姻战争让家里面的人迫切的使她远离战场,而她固执报名考试考私立湘雅医学院成为医学生之后的一个月却被姐夫拉出去相亲。可是她有事,学校就要迁往贵阳了她申请不学预科的事情对我来说的真的很重要,所以她偷偷的出了门她害怕被人看见所以三步一回头结果被带着士兵在抓逃兵的顾清明看见,战争时期人心叵测他怀疑这个鬼鬼祟祟的年轻女孩子的确是有问题就把她抓了起来没想到他居然是舅舅安排的相亲对象·······
  • 观澜之黑水绕城

    观澜之黑水绕城

    --将军可曾登临过这阅江楼一览我疆域的广袤?-不曾--那今日将军与朕一同观览这豪疆广域又有何种想法?-想法?陛下是想问臣下的是跟何种景致有关的想法?--哦?爱卿对不同景致还有不同见解?-不知陛下想听的是有关这漫山间如血的枫红,还是山下那绕城的黑水,亦或者是水那边千倾一碧的农桑?……又或者是那如黛的远山?--朕的疆域可不是仅仅局限在那黑山的这头喝。-当然,陛下的疆域还有山那边那连天的沧海!--呵呵,爱卿所言极是,起风了……爱卿可知,朕的所思所想?-臣下不敢妄自揣测。--朕此刻,只希望朕的天下能一直像现在这样,笼罩在这晴空万里的苍穹之下!
  • 渴望星星的天使

    渴望星星的天使

    当所有的人都在天堂时,只有我一个人在地狱,那是何等的绝望,我也希望有星星
  • 这肯定不是求生游戏

    这肯定不是求生游戏

    一个男主意外被泡面滑倒穿越后无限作死的故事。来啊,造作啊,不作死何以称男主?大家都是道上混的,谁还不是霸道总裁了怎么滴,凭什么人家穿越一个个都是龙傲天,我还是一个屌丝?我今天就把话放在这边了,我,丝子,是一个要做作死王的男人。什……什么,下一个还是A级任务?我错了,我刚刚在放屁,我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