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皋
在欠发达的省区工作,常有事倍功半之感——花了比别人大的力气,成效却不及别人。发达省区当然也有困难,但我们的困难肯定比他们更大一些。所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困难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从多方面要求全区的干部、群众要保持和发扬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承认落后,不甘落后,奋力拼搏,实现跨越,全区正在形成一种开拓进取、你追我赶的局面。但是,长期形成的思想惰性还在起作用,部分同志总认为宁夏底子薄、基础差、困难多、事难办;有的由于畏难情绪产生懒惰情绪,宁愿苦熬,不愿苦干;有的不为发展想办法,只为落后找理由,甚至怨天尤人、失去斗志。
怎样面对前进中的困难?最近,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同志推荐一本名为《部长与国家》的纪实文学作品,要求全区县市厅局以上干部认真阅读、学习。仔细阅读、学习了这本28万字的作品,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和激励。深深地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新中国建设者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的坚忍不拔、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所感动。那种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主义气概,征服一切困难而决不被困难所征服的大无畏精神,对工作、对事业的由衷热爱和高度责任心,不计个人得失,为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一切的高贵品质,永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动力。
《部长与国家》的主人公,前石油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同志在中国石油工业局面最严重的时候,对他的部下说了一段很值得我们深思的话,从我们石油部的实践看,对待困难,一般有三种态度:一种是看到困难就调转方向,在困难面前躺下来;另一种是不利条件看得多,有利条件看得少,当伸手派,不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持这种态度的是少数人。第三种,也是我们石油工业中绝大多数同志的态度,就是把困难看成是客观存在的,要依靠群众去克服的,使之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我多次提出要做克服困难的勇士,而非做困难面前的逃兵!困难越大,干劲越大,办法越多!没有干劲,不动脑筋,必然步履艰难,一事无成。这段话不但掷地有声、壮怀激烈,还富于深刻的哲理。虽然已经过去了50年,但仍然是激励我们勇往直前,克服困难的精神财富。
要说困难,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工业建设,尤其是石油工业建设可真是困难,几百吨的钻井设备下了火车要运往几十公里之外的井位,没有路,汽车走不了,硬是靠着人背肩扛以最快的速度到位。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奋战在松辽平原的石油大军一度只能靠每人每天3斤野菜加少许杂粮充饥。那种困难是难以想像、难以言表的。但凭着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宁可少活二十年,誓死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情壮志,使中国很快甩掉了贫油的帽子,有力地推动了石油的现代化建设。
和余秋里、王进喜他们相比,我们现在的困难绝不是不可克服的。
人总是要讲一点精神的,中国共产党人尤其讲精神的力量。我们要知难而进、自强不息,以小省区能有大作为的豪迈气魄,把差距看作潜力,把压力变成动力,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勇于赶超的精神,不甘落后、奋起直追、排除万难,实现宁夏的跨越式发展。
(作者系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