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新课标”对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教师对课改精神领悟的深浅,课程内容的生成与传达是否独特、教师教学语言是否生动有趣,直接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效果。
国家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主体要素。“让课堂张扬个性、展示生命历程、体现人生价值;让课堂唤醒自我、张扬自我、成就自我、超越自我”。有人说,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才会感受到学生的喜怒哀乐,师生才会成为朋友,教师通过平等对话和沟通,自然而自觉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倾听学生心声”,感受学生感情,体验学生所体验的一切。教师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情感反映,形成了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在这种平等和谐的交流中,学生敢想、敢说、敢议,敢于把自己的见解毫无保留地表达出来。
“在师生的实质性交往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正在点燃的‘火把’;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而是‘乐队中的首席’”。从教学的角度,新课堂是基于批判思维和选择、决策的一个动态过程,课程的内容不再只是一门课程的“木”,学科教学也不再是一“木”支撑,而是多门学科整合的“林”。
在新的堂上,教材是“的”,教师和学生用审视和探究的目光来对待它,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认同或标新立异,师生一起思考、辩论、探究,打破了“本本世界”,而使“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是以及学生的心灵世界有机沟通的”。
学生是禾苗,知识是甘霖,课堂是园地,教师就是为禾苗播撒阳光雨露的人。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吸收到充足的养料,那么,有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的教学语言、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教师就有了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教学内容就成为播撒向学生的甘霖。
“科学性”的关照
科学性是指教师讲授的基本知识,要求真实、确切。所谓确切,就是要求上课用严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来表达概念,叙述原理,不能含糊笼统,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表达上的科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体现在教师要用科学的名词术语进行教学,不滥用习惯用语、口头禅等来替代科学的名词概念、原理。教师的教学语言首先是学科的教学语言,富含着学科领域的知识信息,频繁使用学科专有的名词术语,以“精确、严谨、符合逻辑要求”的语言达成学科知识的传输,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和教学语言形成高度完美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中的逻辑演绎过程,就是科学的探究和实践过程,再现的就是一种发现、发明、创造过程。这种过程是符合科学探究精神的。所不同的是,之前的学科教学,目标瞄在本学科的知识“点”上,只注重教师的演示和阐释,忽略学生联想、想象、猜想、类比、归纳及洞察领悟等非逻辑活动的参与,忽略学生认知能力在同一层面上的演绎和拓展。因此学科教学是平面的,学科教学语言是单一的和单调的。
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决定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科学性是学科教学语言的主要特征。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例,新课标有这样的描述: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语言首先是数学的,数学语言内有大容量的学科信息。但同时,数学学科又具有科学化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一则案例,“小数性质”教学。
教师让学生观察下列小数等式:
0.7=0.70
6.13=6.1300
7.2=7.2000
……
要求学生把观察结果定出来。
于是学生有了下面的发现:
(1)“小数末尾无论添上几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末尾可以添一个0、两个0、三个0,也就是需要添几个0,就添几个0。”
(3)“小数的末尾无论去掉几个0,小数的大小都不变。”
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大家共同发现的小数的性质(板书学生总结的小数性质)和数学家们总结归纳的(板书教材中的小数性质)意思一个样。同学们真了不起!”
听课老师质疑,学生对于自己的发现,表述语言与教材中经典性质的语言非常接近,此时,教师是否还要出示教材中的经典语言、是否一定要将学生的语言拉到教材中去?由此大家也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生活语言”能否取代“数学语言”?如在课堂中遇到类似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做呢?对此教育专家各有所见,并且莫衷一是。
其实,数学首先是一门科学,科学知识讲究科学、准确,叙述语言要求严谨、精确、全面,孩子们用自己生动的生活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主要之点是正确并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但“生活语言”的表达不能取代教材中经典的性质的描述与提示,“数学语言”是科学化的而非生活化的语言。
从语言学自身的角度看,教学语言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准确、凝炼、规范
准确,含有语音与遣词两方面的准确要求。科学的概念界定、严密的判断推理,不允许教师的表述模棱两可、含义不清或言不及义;而要求必须触及事物的本质,有时还要穷尽各种特征。如对于“人”的概念性描述,科学的描述回避了关于外貌特征的揭示,转而强调其“会思维,能说话”的特征,除此还不够,还要强调其“能够制造和生产劳动工具”。同时要求语言发音的准确性,吐字清晰,合于语音基本要求,便于克服语言障碍。
凝练,教学语言为传达信息服务,教师驾驭语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语言传达信息的质量。教师在设定语言时主要考虑的是传达信息的可受性,富含有用信息、必要信息、最新信息的语言是主体的科学的语言。
“准确”是要求所传递的信息具有“明晰性”和“确定性”,而“凝炼”是要求所传递的信息具有“简单性”和“节约性”。为了传递信息的高效率,在不影响“准确”的前提下,信息传输方式要尽可能“简洁、明快、直捷”。
“准确”与“凝炼”,是教学语言内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推动教师教学语言臻于完美的一种内在动力,而语言的规范性则是教学语言符合科学性的一般标准。一切载体在传递科学信息首先都必须“准确”,否则信息传递过程中会出现杂散信息的侵扰,造成信息受体的诸多困难与疑惑,甚至会影响到信息的交流和反馈。
规范,教学语言符合科学表述与语法规律,是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样板。例如,语文老师上课,学生在做阿Q形象描述时,说“他戴一顶瓜皮帽子,头上有一块耀眼的疤瘌”。老师说:“前后句顺序倒过来,符合逻辑规范,‘耀眼’换成‘惹眼’,符合语言规范,瓜皮帽变成毡帽,符合人物形象规范。”我们平时习惯于把皮肤浅层的静脉叫青筋,把鸟类的喙说成是嘴等等,生物老师指出,上课时也如此表达,不符合教学语言的科学规范。
再如前例(“小数性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抓住时机,对学生“生活化语言”给予科学的概括和提升,引导他们对课堂上的这一“重要发现”多一层思考,用准确、凝炼、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经过内化后的再思考,经过对语言的再提炼,学生或许能严谨、科学地表述出来。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教师的数学语言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精确凝炼并富有情趣。
2.生动、形象
教学语言的准确、凝炼、规范,与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抽象的概念,枯燥乏味的公式定理,无所依赖、没有生活过程参照的判断的推理,一些结论性的知识表述一般比较抽象枯燥,深奥难懂。因此,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科学准确地阐述是一回事,符合学生科学的认知规律的表述或描述是另外一回事。正如朱煮所言“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教学内容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等,是前人探索、实验、总结出来的,具有相当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有些并含有深奥的哲理,这就给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困难。运用恰当的典故,生动的比喻,形象的事例,既可增加教师授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形象是学科教学中抽象化信息可资直觉的载体。有助于打开思维之门,给学生一片风清月朗的想象空间;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与创新欲望,给予学生美的陶冶与享受。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平面的、呆滞的,缺乏表现力、感染力,没有动感与色彩,学生的积极思维就会受到抑制,课堂就没有活力,就会是死水一潭。
案例描述:
物理老师通过实验验证了楞次定理,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楞次定律所反映的感生电流的方向规律,用了如下形象化的描述:
“线圈是一个具有‘冷酷’和‘多情’双重性格的特殊人物。当磁极接近时,线圈近端产生同性磁极,对意欲接近磁极进行排斥,以抗拒入侵者,表现得冷酷无情,孤僻异常;当磁极离开时,线圈的近端又立即产生异性磁极,对原磁极产生引力,以挽留远方的来客,表现得热情好客,亲热有加。”
楞次定律反映的感生电流的方向规律,一是“原磁场与感生电流磁场反向”,一是“原磁场与感生电流磁场同向”。老师把这种抽象而难于理解、记忆的东西,进行一番拟人化的表述:“来(近)则抗之”,“走(离)则拉之”。用了“抗拒”、“冷酷无情”、“孤僻异常”、“挽留”、“热情好客”、“亲热有加”等生动的具有形象色彩的词,使得一个原本难于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就变得易于理解、便于掌握了。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写文章讲究文采。如果语言干瘪,缺乏生动、形象,缺乏美感,就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也就不能更好地达到写作目的。这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运用是一个道理。语言优美的表达,给受众留下的印象是如饮美酒,品之愈细,其味愈绵,香醇诱人,久而弥笃。
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指遣词用句的独具特色,表达方式的丰富多样,而且还指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内在韵味,一种“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红”的境界。
案例描述:
高一历史教材,在总结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时,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结论,历史老师用下面的语言来表述:
“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腐朽的清朝统治。洋务派引进的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好比是一朵美丽的鲜花,而腐朽的清朝统治就好比是一堆牛粪,一朵美丽的鲜花插在牛粪上,鲜花最终能有好结果吗?”
老师形象地说明了洋务派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嫁接到腐朽的清朝统治之上的荒谬和无效。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又形象直观地解释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教师教学语言要实现“科学性”,“生动、形象性”的统一,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一、教师要将需要讲授的知识点理解透彻,烂熟于心,并能运用自如。
在“准确”的原则基础上借题引申,趁势发挥,尽力避免生拉硬套,附会牵强,故意显露“文采”。
二、弄清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点所在,瞄准靶的,以靶的划圆,有选择地适当延伸。
避免在浅易处天女散花、多点延伸,或者老牛爬山、延时费力;而于繁难处蜻蜓点水、轻描淡写,或者信马由缰、平铺直叙,把需要认真分析、解决的关键问题淹没在啰嗦的叙述之中。
三、根据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难点与所要讲授的概念、知识特点选用方法。
严谨的论证、严密的论述、严格的逻辑推理,可用形象的举例、类比,不可用花拳绣腿,左撞右突;不可天马行空,云遮雾罩,不着边际;不可用没有章法的旁征博引与广泛想象、联想。有些知识,点到为止,有些提示性的东西,“欲言又止”,留思维空间给学生,有些要反复论证、证明直至学生掌握为止。“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乱抓多把钥匙乱开多把锁,不仅不能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而且还有可能使知识在传递过程中产生变异信息,影响教学效率,甚而至于误导学生。
(第二节)新课堂对教学语言
风格多样化的要求
现代语言学强化语言的个体价值与社会功能,认为语言不仅体现个体素质,还反映现实、塑造现实、塑造社会,塑造群体乃至多个个人的生存。人类依靠语言建立秩序,借助语言定义世界与自我,根据语言展开我们最重要的行为活动。
新课堂教学语言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传道、授业”、组织教学所使用语言,一是在教师引导、提示、规范下学生对自己内心认知活动与真实情感的表达。从语言方面进行功能性定位,可以这样认为:教师的教学语言更多地要体现在社会功能方面;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及运用的语言,更多的要体现在个体价值定位、把握与提升方面。
从另一角度看,课堂语言是多种语言风格的融汇,是科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是一种美的创造。王力先生指出:“语言的形式之所以是美的,因为它有整齐、抑扬之美,回环之美。这些都是音乐所具备的,因此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音乐美。”有魅力的教学语言能以声传情,以言传情,产生如音乐绕梁不绝的艺术效果;有张弛有致的抑扬美,缓急相间的节奏美。有能够让学生加深理解,触发思维,激发想象与联想,情绪处于亢奋状态的强大功能。
新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新课堂的空间一部分属于教师,一部分属于学生的。要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质疑、讨论、论辩、表达。也就是教师通过语言启发,给学生制造一个平台,让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那么,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有如万斛泉源的语言积累,也有随物赋形,千变万化的语言能力。
那么什么是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指语言运用的一系列特点的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