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地说,新课程强调的“问题语言”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便于当堂性生成、时空性延展。
问题生成在当堂课上,然而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所运用的知识、技能却超出了当堂时空的限制。教师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或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设问诱导启迪学生,使教材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结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知识。例如:
师:维纳斯是一种真正美的东西,她的手的残缺会影响她的美吗?
老师介绍一下维纳斯的残缺情况:曾经有人探索她的原形,她断了的两只手臂原来是什么姿势?是拿着金苹果,是扶着战神的盾?还是拉裹在下身的破布?
(让学生读课文第五段开头三句),其实还可以有更多更美好的想像,比如……
她的残缺不影响她的美,理由如下:
(1)西施
从“东施效颦”这个成语我们可以知道,西施有胃痛,而且据说她还经常咳嗽,难道仅仅因为她有这些毛病,就没人喜欢她了吗?(生笑笑说:“不会,很多人抢着呢!”)为什么老师既不会胃痛,也不会咳嗽,反而没人要呢?学生不敢说,那我就自己说了,关键的因素就是本质上美与否,对吗?
(2)还可以举圆明园的例子(略)。
……
师:就“维纳斯的双臂为什么必须失去?”作者认为手的残缺,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一是神秘气氛,二是无胜过有,即无手比有手好,你们认为呢?
以千手观音为例:“我们古代神话中有一个女性,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手多,(学生大致都能说出)她有这么多的手,这些手都在干什么呢?有的手也许在托着一个花瓶,有的手也许在捏着佛珠,有的手也许在拿着一部手机,因为手太多了,”因此,有的手没东西可拿,只是在迎风招展,但是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发现,即使她有一千只手,也数得尽,看得透,但是如果她把手遮起来,藏在她的衣袖里,又有谁知道她有多少只手呢?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和老子“大象无形、大音稀声”。还有金庸、古龙里武侠人物,说“整天把武器挂在身上的人,与从不让人看见他的刀的小李飞刀比起来,那个给你冲击更大呢?”又说:现在如果你按照你心目中最完美的样子去复原,满意的是你个人,别人未必会喜欢,但如果不复原,则皆大欢喜,对不对?
……
短短一个教学片断,当堂生成的教学内容有:“西施病心”的病态美,圆明园残迹的悲壮美,“思彼伊人”的朦胧美,与之形成对照的有:千手观音“出手平凡”,“整天把把武器挂在身上”的小说人物浅显直露,这些跨越时空的东西,被教师分别用两个问题“她断了的两只手臂原来是什么姿势?”、“维纳斯的双臂为什么必须失去?”链接起来。
2.便于在有限时间内求最大效能。
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设置问题情境,对问题的相关内容做出描述,一般要求言简意赅,以清晰,准确、明了为主要表达形式,以限制性启发、可控制引导为主要手段,以寻找关键点、关键环节为主要目的。不要求叙述原原本本,过渡繁杂冗长,结论拖泥带水。例如:
师:如果真有人去把她(维纳斯)的手臂补上了,结果会怎样呢?
课本说“一种恐惧、空虚的感觉袭上心来”。
为什么找到她的手,会让人感到恐惧,空虚呢?
一种很微妙的审美心态,用两个例子轻松搞定:
(1)上网聊天
两个人未曾谋面,却在网上相知相交,情深日笃,直至朝思暮想,此时此刻,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办呢?是希望和对方见面吗?
生:害怕,恐惧。
生:怕来了一只“恐龙”!
(2)近乡情更“怯”
假如你三十年,没能回家,今天你终于可以回家了,你越走近家乡,你就越害怕,家乡变了吗?亲人还好吗?这些都是你怕的理由!
“恐惧、空虚的感觉”竟然是因为有人试图去给维纳斯把手臂补上。“为什么找到她的手,会让人感到恐惧,空虚呢?”这是个复杂的心理问题,也是一个抽象的审美领域的问题,但老师这里直接地设置两个问题情境就“轻松搞定”。
3.便于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穿插渗透
学科渗透是教师有效利用跨学科的语言,信息和知识串联成具有一定问题情景的知识网络。设计此类问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判断、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既要关注学科知识,同时也要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关注自然的命运,真正体现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以语文课堂为例:
案例描述1:
火星上探测证实,火星上的过去有过水,但现在没有了,那么火星水哪里去了?有人这样推断:
A、温室效应使火星表面温度极高,水因此被全部蒸发,消失在茫茫的宇宙中。
B、磁场毁坏在火星水的消失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C、火星引力较小,维系大气的力量相对较弱,这对水的消失也有一定影响。
D、火星逐渐变冷,大气中的水经过冷冻之后降到地面,因此,火星上的水可能像冰川一样藏在地下。
上面四种推断,你觉得哪一种最没可能。
此问题看似是地理学科知识问题,实际考察的是学生的语言理解、运用能力。教师巧妙运用“问题”提示,实现语文与地理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
案例描述2:
除涉禽中的鹭,游禽中的鹈鹕和猛禽中部分鹰隼(这是些在树上筑粗陋大巢的鸟)外,编织巢几乎全部为雀形目鸟类所造。它们长于鸣啭,巧于营巢,故根据分类上的说法,我们又称它们为鸣禽。雀形目是新鸟亚纲中种数最多的一目,其庞大数量占现代鸟类总体一半以上。
根据以上解释,你能解释什么是“鸣禽”吗?
此问题涉及的是生物学科知识,但实际是语文老师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对关键词语的把握及信息的筛选而设计的问题。
案例描述3:
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20世纪初,他提出了一种理论,任何物质都可以转变成为有用的能量,并推出了着名的公式:E=mc2其中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光速。你怎样用现代汉语把它准确地表示出来?
汉语表述应该是:“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此问题是语文知识与物理学科的渗透,显然提示学生怎样简明、准确地运用语言。
案例描述4:
萤火虫呼吸的时候,氧气从小气管进入细胞,和荧光素结合,在另一种物质荧光酶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发出光来。可以写成一个简单的公式:+→(宜昌市2001年中考题)
此问题是语文与化学学科的渗透。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对知识的提取归纳,在了解知识的同时能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归纳其规律。此类问题往往从分析内容入手,找准几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取出相关词语,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知识,得出公式:
“荧光素+氧气→荧光酶发光。”
以其他学科知识为背景,设置语文教学的问题情境,涉及广泛,取用方便,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政治、经济、自然、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同时也能引发广泛涉猎各种学科知识,开阔知识视野,扩大知识范畴的兴趣,不断开发直觉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和想像思维等创新思维的能力。
(三)有利于通过及时反馈实现课堂教学优化
“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信号“回馈”现象。这个概念用到心理学领域,指人的神经冲动由中枢神经系统传到效应器官,引起效应活动,效应的过程和结果,又形成了对有机体的刺激,引起传入神经冲动。心理学把这种效应活动所引起的传入冲动也称为“反馈”。
课堂反馈,指一节课或一个教学时段内,学生对课堂输入信息所做出的反应,包括参与学习意识、学习中的合作情况、知识掌握情况、发生的情感变化等。
布克(Kook,N.F)与诺维尔(Norvell,L)的实验表明: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者的学习动机要强,学习积极性高,进步较快,因为学习结果的反馈具有信息作用,通过结果反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学习的态度和手段得到加强,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树立克服缺点的决心,继续努力。
新课堂要求信息传输的多渠道、多向性及多元性,要求信息交换的畅达与及时。在新课堂信息传输中教师定位为信息传输的“中枢”,其所承担的任务实际是两个,一是组织信息传输,一是接受反馈信息并及时对新的传输做出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反馈与传输同样重要。“尝试教学”与“问题教学”,激活课堂每一个神经元的是“问题”,对每一个神经元进行有效控制的也是“问题”。所以“问题”就像电话中的讯号一样,是带电的。也就是说,输入课堂的“问题”,既是系统能量,又是系统信息,对输入与反馈都起促动作用。
下面是特级教师夏青峰关于两个相近的数学教学片断的反思:
(老师出示例题:草地上有9只白兔,5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教学片断一:
师:同学们会列式吗?谁来试试?
生:9——5=4(只)
师:真好!(板书)谁能说说这里的数字9表示什么吗?
生:9表示9只白兔。
师:不错。那5表示什么呢?
生:5表示5只黑兔。
师:同学们,这里的5并不是表示5只黑兔,而是表示5只白兔。
(学生有些诧异)
师:我们看:这里面是谁和谁在比?
生:白兔与黑兔。
师:是的。因为白兔多,所以我们可以把白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与黑兔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就是比黑兔多的部分(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贴上示意图)。
(学生跟着老师重复刚才上面的话)。
师:这道题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应该怎样想呢?
生:9减5。
师:就是把9只里,去掉哪一部分,剩下的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
生:同样多的部分。
师:也就是从9只白兔里面,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5只白兔,剩下的就是多出的只数了。
师:所以这里的5,表示的是与黑兔同样多的白兔,而不是黑兔。明白了吗?
谁来说说看?
……
教学片断二:
师:谁知道白兔比黑兔多几只?
生:多4只。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5只再加上4只就是9只了。
生:从9里面去掉5,就剩4了。
生……
师:如果要列成算式,该怎样写呢?
生:9——5=4
生:5+4=9
师:如果换成6只白兔与12只黑兔呢?
生……
师:如果是3朵黄花与8朵红花呢?
生……
师:你们自己也能改换一下数字和东西吗?
生……
师:做了这些题目后,有什么体会吗?
生……
教师反思:
关于片断一:一节课,教师共提105个填空式问答(由低到高设计),记忆问题占74.3%,简单推理占21.0%,小步、多练、快进,未留思考空间给学生。关于片断二:教师“讲是给学生知识,问是看他们收到没有”。
如果我们关注数学的结构与算理多于关注孩子们的认知现实,如果我们总试图训练孩子们的“专家思维”,那么“老师不教我还会,老师越讲我越糊涂”的现象就会逐渐增多,所谓的“数学差生”也就普遍了。本来为孩子们发展服务的数学,竟然让孩子们越学越玄乎……摈弃那些人为的“烦琐分析”,让数学回归本真与简单吧。有价值的数学一定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信心与乐趣。
两个教学片断为新课堂中所常见,从中不难看出教师设计“问题”用心之独到。可以说,均注重强化了“问题”在师生双边交流中信息的反馈作用。但夏老师对教学的反思认为,片断1存在的问题是:“105次填空式问答”,“问则问矣”,但“关注数学的结构与算理多于关注孩子们的认知现实”,“总试图训练孩子们的‘专家思维’”,“未留思考空间给学生”。而片断2“让数学回归本真与简单”,才是“有价值的数学”。夏老师反思的立足点就是学生在师生互动中的信息反馈:前者“老师不教我还会,老师越讲我越糊涂”,后者“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信心与乐趣的”。
三、“问题语言”的艺术运用
教师不是搬运者,不能把教材内容强行搬运到学生身上,学生不是盛物的器皿,不能教师给什么盛什么,给多少就盛多少。成功的教师往往通过技巧化、艺术化处理,把教学内容转换成一种可供品尝享受的美食,供学生主动积极地取用。问题情境以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思维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欲求”设计出来的模拟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