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长子县享有“铜乐器之乡”的美誉,是我国最早生产响铜乐器的地方。长子县手工制造响铜乐器的历史悠久,至少可以上溯至唐代。据《长子县金石志略》记载,唐贞观元年(627)在今长子县西南呈村所在区域范围的手工铜业作坊制作的响铜乐器就已遍及各地,享誉天下。
长子响铜乐器与地方戏剧、宗教音乐关系密切。乐器适合于晋剧、京剧、评剧、梆子腔等戏曲和道教、佛教音乐伴奏。地方戏剧和宗教的多样性使响铜乐器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
新中国成立后,长子成为国家轻工部定点生产各种打击乐器的主要产地之一。1945年,由民间聚股投资,有了12盘铜炉。1953年,由崔发盛代表长子响铜乐器行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铜乐器生产交流会议,当时参加的同类厂家仅有八家。1956年进行公私合营,由“民众”、“大众”、“互助”、“同益”、“聚众”五座铜炉合营,转为县营企业。1978年后,西南呈村陆续有将近20余家生产经营,年产响铜乐器200余吨,销往太原、内蒙及其他各省,甚至远销东南亚。2008年,长子响铜乐器制作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制作工艺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是手工作业的典型代表。产品以铜锡为主要原料进行配比,熔炼制坯,再经过反复锻造等多道工序逐步完成,需要具备多年的手工实践操作经验。
主要工序包括:
1.热锻:(1)在土制火炉中将铜坯升温至600多摄氏度取出进行热锻。钳工1人,锻工4人,将铜坯打薄延展,约需重复退火锻打12次,方可达到所需厚度。(2)根据不同乐器,将打薄的铜坯继续锻打成乐器粗型。(3)剪边,规整外轮廓。
2.淬火:(1)将热锻好的粗型蘸入盐水。(2)升温至450摄氏度,投入凉水中。
3.冷锻整型、校音。使用各种型号的铁锤和铁砧子加工乐器粗型。由于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乐器各自有固定的音阶,所以要在锻打过程中不断锤打校音,定出乐器的基本音调和音质。
4.第一次定音。在抛光之前,随时定音。即使用锤子敲打乐器各个部位调整材质厚薄程度,在基本统一的厚薄均衡情况下再不断有区别地拉紧和放松分子间的组织结构,使乐器产生理想的音色。
5.抛光。使用传统刮刀将乐器正反两面铲平刮亮,旨在铲平锻打过程中泛起的铜皮等杂质。如果不刮平,则会直接影响乐器的音响效果。
6.打孔,系绳。穿绳入孔,便于提携而且不影响音质回声。
7.第二次定音。完全抛光后,继续深入调整音色、音质和音调,做到同类乐器音响效果一致,不同类型乐器音响个性鲜明。
主要作品有:平调大锣、蒲剧锣、高调锣、云锣、大头镲、小头镲、小京镲、腰鼓镲、水镲等,以及“绛州鼓乐”、“威风锣鼓”、“太原锣鼓”及本省和其他省区各种民间锣鼓的成套乐器。
重要价值
长子响铜乐器历史悠久,唐代已成规模。如今,它的形制与古代造型差异不大,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着古代乐器文化的特色,借助它与考古发现的乐器进行纵向的对比研究,有助于解读相关的传统文物。
地方戏剧和宗教音乐的多样性使长子响铜乐器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长子地方艺术形式繁多,源远流长。源于西汉时期的乐户吹打乐;以打击吹奏乐为主的长子八音会;明末清初传入且至今经久不衰的上党梆子;民间闹戏的上党落子以及秧歌、鼓书、道情等。地方艺术形式的多品种更加丰富了响铜乐器的覆盖范围,也使得乐器逐渐多样化,适合于晋剧、京剧、评剧、梆子腔等戏曲伴奏。长子寺庙音乐主要有道教和佛教音乐,从北魏时期统治阶级就在长子不断建立寺庙,历代累建累修,境内较大的寺院都有寺庙音乐,供奉神佛时打击吹奏乐并举,在此响铜乐器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是典型的民间手工艺,主要通过家族传承和师徒的言传身教,需要学徒自身悟性和长期操作实践才能掌握,很多工序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尤其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定音技术更是需要高难度技艺。这些制作技艺是中国民间匠人在长期劳动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是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
目前,长子响铜乐器制作的代表性人物有闫改好、崔桃命、崔希增,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砌炉、铸造、煅打、成型、淬火、整型、抛光、定音等响铜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