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8日,第二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布赫,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孙孚凌,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原中顾委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徐信上将,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胡珍,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等有关领导出席大会并为获奖者颁奖。我有幸赴京参加了颁奖仪式,对于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来说,从国家领导人手里接过获奖证书,内心真是说不出的激动!这次随行的还有《河北日报》的两名记者。第二天,《河北日报》专门发了消息。遗憾的是,阎涛同志,这位从平山走出的著名作家,在两个月之前不幸病逝,他永远地停下了手中的笔,但那些凝结着他的心血和精神的作品将永传后世!
获选全国人行系统先进离退休人员离休后,我还一直担任着省人行老干部第一支部的支部书记。我们这个院里离退休的干部职工不少,不管以前是当领导的还是普通职工,退下来了,都和普通百姓一样。我是从农村出来的,一直保持着农民真诚质朴的品格,跟单位的同事们感情很深,我也愿意和大家交往、为大家服务,这也是大家选我当支部书记的原因吧。我们的老干部活动室我经常去,一是在那里比家里热闹,有说话的、谈心的;二是我也会在那里了解许多信息,以便更好地发挥支部的作用为大家办事。好多事情其实现在也都不是我管,但总需要有人管,我就向单位提出来让他们想办法。单位领导常采纳我的意见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我们家属院里以前有一个水泥凉亭,年久失修,不仅没有使用价值而且很危险,大家都知道,可总没人反映。我就想办法找到物业部门的主管直接跟他说了这件事。后来他们专门重修了凉亭,还在周围栽了紫藤,夏天紫藤长得很茂盛,使院子有了绿意,有了生机,枝叶覆盖成荫,成为老人和孩子们休闲玩耍的好去处。另外,我们楼里的电梯、电灯、防盗门等公用设施出现故障,也多是我想办法找人处理,我只是觉得这些事情虽小但会影响很多人,总得有人管,也是我作为一名老党员为大家尽一份责任,一份关心吧。离休后我坚持学习、为群众服务尤其是为家乡建设出力的事情,被反映到总行。2004年12月,在中国人民银行第十三次离退休干部工作暨"双先"表彰会议上,我作为全国离退休先进个人受到了表彰,还给我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杯。这也是大家对我的付出的一种肯定吧。
回乡琐记重访川坊村(右一为现任村支书刘新录)人老了,总是会想家的。回想起来,我这一生在老家包括在平山县城待的时间也不过五分之一。可闲下来的时候总是想起老家的样子,想起滹沱河畔的中山故国,想起灵山脚下的村庄,想起儿时的伙伴……家乡的记忆让人伤感而又温暖。
想家的时候,就想回家看看。可是毕竟岁数大了,行动起来不如以前方便,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我也不愿麻烦他们。再说,回家看什么呢,我的小院和那三间小屋,自从老伴带着孩子们出来,有几十年不住了,荒凉一片;我儿时的伙伴也都相继去世,我最要好感情最深的亲人包括我的小叔叔王吉春也走了好几个年头了,回去也没个说话的人了。回家,也就是想想而已。
然而让我高兴的是,常常有家乡的人们邀请我回家看看,包括张家川和川坊村的乡亲们。他们让我到村里坐坐,尝尝家里的饭菜,叙叙村里的生活,看看农村的发展。这倒是不错的主意,我备足了劲儿欣然前往。
回乡的心情总是激动的。更何况现在坐着汽车奔驰在西柏坡高速公路上。只是司机怕我岁数大,不敢开得太快。家乡的发展日新月异,高速公路修到平山,这真是大手笔。车程大大缩短,效率大大提高,人与人的距离感觉更近了。但愿家乡的所有道路交通更加畅通,更加优化。
最近我回平山看了张家川的水库。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的体力超乎我的想象:环绕水库从最下游走到最上游,饶有兴致地边走边看,三个半小时的路程(包括一段山路),竟然没有觉得累。站在70多米高的大坝上,一边是崇山峻岭,一边是湖水荡漾,大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里很舒坦。村里的老支书拉着我一边参观一边介绍:水库和水电站自建成到今日,一直正常运转使用,每年定期维修,水电站上李葆华行长题的字每年粉刷一次。让我高兴的是,老支书介绍说,近些年逢年过节,各家各户都会收到村集体发放的福利:每人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八月十五还有月饼呢。老支书一直不停地跟别人说,"王行长是个好人,是我们的恩人,是他帮了我们的忙。"我想说的是,他们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勤劳和智慧修建了这样巨大的工程,不仅富了一个张家川,还带动了整个一条沟共十来个村庄的发展。所有的农产品都是绿色的,没有任何污染。我还听说他们还打算依托这里的水库和自然植被开发山林游和农家乐。我对这片太行深处的大山充满希望。
回乡最让我感动和受教育的是去川坊村。虽然川坊村离我老家不远,但我还是好多年没有去过了。这里以前叫寺沟,就在万寿寺后面的山沟里,川坊村从富庶的滹沱河畔的鱼米之乡搬到这里的沙土丘也有几十年了,听说自从打了机井,有了水浇地,生活比刚来时好了很多。
我这次真的是眼见为实。去的时候正值秋收,满地的玉米棒子很大很饱满,花生、豆子都收得很好,满眼的果实、满眼的金黄。川坊村的老支书听说我要回老家,因为腿不好,怕走得慢,早早就去现任支书家里等我。宽敞的屋子干干净净,他们很讲究地将自己种的苹果、花生放进果盘摆上茶几,茶壶茶碗也代替了先前的大茶缸,我感觉自己像是受到贵宾般的待遇。他们的真诚、朴实、勤劳深深感染着我,在这里就像回到我自己的家,彼此都感觉很亲切、很开心。
有这两次的回乡,我就很知足了,也放心了。我相信乡亲们的日子一天会比一天好,平山的发展一天会比一天好!
二、一生不变的爱好--学习
学习,是知识之源、做人之本,是成长进步的基石。只有不间断地学习,才能强能力、长本领。我能从一个普通山村的农家子弟逐步成长为一名厅级干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一生坚持的两个字:学习。
学习成了一种习惯我自知上学的时间短,只上到高小一年级,即现在的五年级,就参加了工作。以这样的文化薄底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抱定了刻苦学习的态度。书读得少,就多读书,把文化知识逐渐补起来;经验不足,就跟着老同志学,跟身边的同事学,跟自己的工作实践学。在我们参加工作的年代,成人教育、职工教育、远程教育还很不发达,出了学校的大门,便很难再接受正规的教育,加上工作任务繁重,也没有时间脱产进修。其实,当时也有上党校或是一些阶段性培训班的机会,或脱产去上大学,自己却是因为领导的挽留和岗位的需要,不能离开前往。所以,我的学习之路只能是一条"干中学、学中干,边干边学,逐步提高,不断成长"的道路。所谓学无止境,学习养成的习惯伴随了我的一生,至今仍勤于思索,把读书学习当成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自20世纪40年代后期参加工作,到70年代初期的近30年里,我是只身在外工作,并且很少回家,有时春节都回不去。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学习,没有任何其他的业余爱好,不打扑克、不打麻将、不喝酒、不闲逛、不聊天,也没有其他任何消遣和娱乐项目。星期日,到书店看书、找书,常常一站就是几个钟头,饿了才回单位食堂吃饭。发现好的书就买下来,随时读。
我的年轻时代是非常幸运的年代。新中国成立的最初十年,是我国长篇小说创作出版的一个高潮期,有大批作品问世,其中《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红旗谱》、《暴风骤雨》、《战斗的青春》、《吕梁英雄传》等数十部影学习资料响广泛,盛极一时。我便利用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拿来读。这些作品的热情和质朴,以及作品中主人公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战斗精神,以其特有的魅力,深深地鼓舞和影响了我,成为我以后做人做事的强大动力。
除了读书,我还坚持向报刊杂志学。在机关工作,报纸是不缺的。
我最爱看的是《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参考消息》、《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现在又增加了《燕赵晚报》),其中《人民日报》,我已经看了五十多年。过去单位里有,离休后就自己花钱订阅。孩子们参加工作并当了领导干部后,就订阅他们工作地的党报。《陕西日报》、《黑龙江日报》、《贵州日报》都订过。每年订报刊用钱都在千元以上。
离休后,我的学习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看电视。每晚7点的《新闻联播》是雷打不动必须要看的。所有事情一律放下。别人都知道我这个习惯,如果有谁打扰了这事情,我会不高兴的。《新闻联播》可以让你了解当前的国家大事及世界风云。之后就是看中央一台的其他节目,那些反映党的历史和国家建设发展历程的电视剧,我都很爱看。二是读报纸。离休后我自费订了十几份报纸。每天一定把报纸看完。饭前来报纸就饭前看,顾不上吃饭;饭后来报纸就饭后看。阅读时先把报纸的主要内容浏览一遍,重要文章挑出来准备详读或保存,一般内容看过就算了。特别好的文章我都剪裁下来,作为进一步学习的资料。每次外出归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外出期间的报纸找来阅读浏览。这样的习惯离休后一直坚持到现在,二十多年如一日。后来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阅读文章有些困难,我就让家人或朋友每天给我读报,和每天吃饭一样,不能耽误。三是阅读书籍和杂志。书籍方面,我爱读一些名人传记,《毛泽东传》、《周恩来传》、《李先念传》、《胡耀邦传》、《习仲勋传》、《一个革命的幸存者》等都是我爱看的,并受益匪浅。另外,我还订阅了一些杂志,主要有《炎黄春秋》、《中华儿女》、《百年潮》、《作家文摘》等五六种。阅读方法是先粗看一遍,发现重要内容再仔细地阅读,好文章自然要剪下来,保存好,预备以后使用时作为资料。总之,饭前、饭后都要阅读,午睡、晚睡前也要读些书报才去休息。四是对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给予重点关注。比如,2012年底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和2013年春召开的全国"两会",我都是全程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所做的政治报告、新当选的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新中央机构的构成,以及温家宝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吴邦国委员长所做的人大工作报告、贾庆林主席所做的政协工作报告、新总理的答记者问等全部重要内容,我都是在电视直播的第一时间认真看完、听完的。会后,我把相关的报纸、文件汇编等资料保存起来,准备细读、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