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晓人情世故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离不开“人情”二字,不懂不察人情是不可以的,因为人情是无形的东西,要想掌握人情世故,就必须下功夫努力研究和读懂它,并在生活中活学活用,这样的人才能受人欢迎,才能有人缘。
通晓人情,就是要有一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情感体验的态度。从正面讲,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好像肚子饿了要吃饭,应该想到别人肚子也饿了,也要吃饭;身上冷了要穿衣,应想到别人也与你一样。懂得这些,你就能“推食食人”“解衣衣人”。刘邦就知道这种道理,所以他在韩信眼中是个通晓人情的人,并且刘邦还使韩信欠下自己的人情债不忍背叛。
汉王四年,韩信平定了齐国,他向汉王刘邦上书:“我愿暂代齐王。”刘邦大怒,转而一想,他现在身处困境,需要韩信,就答应了。韩信力量更加壮大。齐国人蒯通知道楚汉相争的胜负取决于韩信,就对他说:“相你的‘面’,不过是个诸侯;相你的‘背’,却是个大福大贵之人。当前,刘、项二王的命运都悬在你手上,你不如两方都不帮,与他们三分天下,以你的贤才,加上众多的兵力,还有强大的齐国,将来天下必定是你的。”
韩信说:“汉王待我恩泽深厚,他的车让我坐,他的衣服让我穿,他的饭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的车要分担人家的灾难,穿人家的衣服要思虑人家的忧患,吃人家的饭要誓死为人家效力,我与汉王感情深厚,怎能为个人利益而背信弃义。”
过了几天,蒯通又去见韩信,告诉他时机失去了便不再来,韩信犹豫不决,只因汉王对他情深义重。
姑且不论刘邦以后为什么处死了韩信,但就人情世故而言,刘邦很成功,他能令韩信在想到背叛时心中产生愧疚,不忍去做。
通晓人情从反面讲,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爱面子,就别伤别人面子;你要尊重,就不能不尊重别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事,也不是没有人做。
项羽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他有“霸王”的美称,却只有霸者的习气,没有王者的风范。他自己想称王,却想不到手下的弟兄也想做官。该赐爵的时候,爵印就在他手中,棱角都磨损了,他还是舍不得颁发下去。
因此,与其说项羽败给刘邦,还不如说他输给了人情。
通晓人情还不够,有的人既通又晓,但自视清高,懒得做。人情是做出来的,需要有广泛的人缘。
有人缘的人,才会广交朋友受人欢迎。
话虽这样说,但人情的“通”,人缘的“有”,是不能守株待兔的,天上不会掉下一块馅饼,而且刚好掉到你的嘴巴里。人情要去做。
做人情,前提便是察言观色、消息灵通。
察言,便是“闻一知十”;观色,便是“见面明意”。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让你的朋友欠个人情给你,简直太容易了。
李先生与赵先生在一家商场相遇,赵先生带着他的独生女,两人边走边谈些生意上的事情,当经过时装柜台时,李先生注意到赵先生的女儿目光专注地盯着一件红色的款式很新颖的衣服,露出欣喜、羡慕的表情。第二天,李先生来到赵先生的家,送给赵先生的女儿一件红色的礼物。赵先生的女儿很开心,却没想到,她的父亲有一天要礼尚往来,将这个人情还上。
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区别通晓人情世故与世故圆滑的区别。世故圆滑的人多表现为玩世不恭、逢场作戏、使手段、弄权术、八面玲珑、无视原则等。而通晓人情世故的人充分地了解人的本性、人性的弱点等,他们知道人们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从而能扬长避短、恰如其分地处理好人际关系,也会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成就己事。所以他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能做到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2.学会了解对方性格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因此也就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的性格都会有所不同,正是这种个性的差别,才使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才会演绎不同的人生。
我们在与别人打交道时首先就要了解对方的性格,以便对症下药,对于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此才能把事办对、办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办事的学问非常深奥。试问,你不会办事,怎么可能成事?当然,办事首先要充分了解你面前的人的性格。
对一些特殊人物,比如十分聪颖的人或十分虚伪高傲的人,要想能操纵他、制服他,首先就要了解他的性格,以此找到突破口。
勃伦狄斯曾向我们讲过芝加哥巨商费尔特测验他的情形:
为了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年轻的勃伦狄斯向费尔特自荐。费尔特有一种习惯,就是对所有求职自荐的人都亲自接待,一一洽谈。
后来勃伦狄斯惊讶地说:“我从未见过像费尔特这样细心的人,他问出的那些细小的问题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费尔特知道我曾在家乡的小镇当过骡夫,于是他连我饲养过的骡子的名字也细细过问。”
费尔特如此细心地去品评、洞察他人,主要是要了解他所雇用的人的特点。正如他本人所说:“如果我不亲自去品评、了解、认识他的性格、特点及能力,我能把什么事情交给他做呢?我又怎样去借助他们为我的公司效力呢?”
大凡伟人或名人,都常使用许多很巧妙的方法,去考察、了解别人的性情和能力。
在此我们所要了解的是领袖人物究竟凭借着什么对他人做出正确的判断?换句话说,他获取于人的,究竟是些什么?
不少有能力的人,常怀有一种神秘而高深莫测的技术,以品评他人的性情、了解他人的特点、掌握他人的苦乐和嗜好。这种技术,在一般人看来很玄妙,其实也很平常。伟人或一般的精明强干的人,只不过对别人常常忽略的细节,都非常留心与注意罢了。而事后他们所依据的,便是人们性情中表现出的这人过去做过什么,现在在做什么,将来会做什么,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制胜于他人。
总而言之,他们要把他人在一定环境之下的行为细心地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这种对细微之处的特别留神,用心的良苦,是常人难以做到或者不愿去做的。
当我们观察一个人时,应当留心:他全神关注的是什么?他常常忽略的是什么?他喜怒忧愁的是什么?什么事情能使他震惊?他骄纵或发脾气又是为了什么?倘若我们能将他人上述的这些特点发现总结归纳出来,我们就能了解、掌握或操纵这个人,明了在某种环境之下,这个人可能会产生怎样的想法和行动。
比如说,某人面对困难,他害怕吗?他会战胜它吗?他想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吗?他的名誉观念会让他勇于承担责任并想方设法来保护与此事有关的旁人吗?所以,这人究竟如何去做,我们一下子是很难断定的。但是,如果我们事先对此人就有所观察和了解,至少可以在对他以往的情况有所了解之下,根据他所经历的或者干过的事情寻找线索,找出他对此类问题的可能反应。
一般的人都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之处,他的动作、表情以及情感已形成某种特殊场合下的固定习惯,这些习惯还可能是控制他的为人的条件。这些习惯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常常包含在他的动作、姿势、变化的面部表情以及语言与声调里。有的时候人们虽然极力掩饰自己,但他们常在不知不觉中把真正的情感流露出来。
我们曾见到过一个人,每当他要发脾气时,总是张口打呵欠,或者假装打呵欠,而旁人一见他这个样子便大笑或微笑起来,因为人家早已知道他要发脾气了。还有些人,每逢烦闷或不顺心时,总喜欢将手放在衣袋里,旁人一见此情景,便知道了他此刻的心境,也避免与他做更多的谈话,以免他烦中生烦。
还有些聪明的人,常常将他的天性和情感藏而不露,可是有时候当他们自己还未意识到的时候,早已被细心的观察者看得一清二楚了。人们也从中找到了突破口。
现实的社会生活具有复杂性、矛盾性同时也折射出人的性格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努力揣摩、了解对方的性格,以便有的放矢,真正做到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3.如何看穿别人
西方有句古谚:“人有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魔鬼固然诡诈多端,天使也复杂难测。人就是矛盾的复合体,世间最复杂、最难懂的莫过于人本身,况且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戴着假面具生活,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真实的一面隐藏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看穿别人的心。惟有如此,才能分清哪些人是可以利用的,才能明了他们有哪些地方可以被你利用,才能决定应当采用什么样的办法去利用他们。否则你就将处处碰钉子,不可能达到办事成功的目的。
看穿别人的心,特别是看穿初次相识的陌生人的心,说难也不难。再高明的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暴露出来,只不过暴露的程度、方式有所不同罢了。因此,你应当学会利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通过观察、分析形形色色的表象,抓住问题的实质。
下面介绍几种在第一次见面时如何看穿别人心灵的方法。
(1)从他打招呼的方式看他的内心。即使只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打招呼,也能给你制造了解对方内心的机会。你可以看看,以下列举的外在表现与所分析的内心世界是否一致。当然这种分析总会有一些出入,但大体上应该是准确的。
一面注视对方,一面行礼的人,对对方怀有警戒之心,同时也怀有想占尽优势的欲望。
凡是不敢抬头仰视对方的人,大部分都是内心怀有自卑感的。
使劲与对方握手的人,具有主动的性格和信心。
握手的时候,无力地握住对方的手,表示他有气无力,是性格脆弱的人。
握手的时候,手掌心冒汗的人,大多数是由于情绪激动,内心失去平衡。
握手的时候,如果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方,其目的是要使对方在心理上屈居下风。
虽然不是初次见面,但始终都用寒暄的客套话向人打招呼或问候,这种人具有自我防卫的心理。
(2)从他的眼睛窥视他的心灵。初次见面的时候,首先将视线朝左右瞄视者,表示他已经占据优势。
有些人一旦被别人注视的时候,会忽然将视线躲开,这些人大体上都怀有自卑感,或有相形见绌的感受。
抬起眼皮仰视对方的人,无疑是怀有尊敬或信赖对方的意思。
将视线落下来看着对方,表示他有意对对方保持自己的威严。
无法将视线集中于对方身上,很快地收回自己视线的人,大多属于性格内向者。
视线朝左右移动得很厉害,表示他还在进行频繁的思考活动。
(3)从他的举动看他的潜台词。人的一举一动,特别是下意识的形体动作,也能向你泄密。
交臂的姿势表示保护自己的意思,同样的,这种动作也能表示可以随时反击的意思。
举手敲敲自己的脑袋,或用手摸着头顶,表示正在思考的意思。
摸头的手在不自觉地抖动,即表示全心全意在思考。
用双手支撑着下腭,大多数情况都表示正在茫然的思考中。
用拳头击手掌,或者把手指掰得咯咯直响,就表示要威吓对方,而不是在进行思考的活动。
(4)从他的癖习看他的特性。搔弄头发的癖习,是一种神经质。凡是涉及有关自己的事情时,他们马上会显得特别敏感。
一面说话,一面拉着头发的女性,大体上是很任性的女人。
说话时常常用手掩住自己嘴巴的女人,是有意要吸引对方。
拿手托腮成癖的人,即表示要掩盖自己的弱点。
不断摇晃身体,乃是焦灼的表现,这是为了要解除紧张而表现出来的动作。
双足不断交叉后分开,这种癖习表示不稳定。如果女性具有这一癖习时,就表示她对某位男性怀有强烈的关注之意。
学会看穿别人,你就能掌握充分的主动权,可以避免走许多的弯路,从而轻松达成自己的目的。
4.学会洞悉对方的意图和心理
我们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要想赢得别人的好感,就必须时刻留意对方的兴趣、爱好,充分领会对方的意图和心理,这样方可投其所好,“对症下药”。然而,对方的意图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看穿的,必须下功夫用心去揣摩他人的心理,然后尽量顺应他,甚至还可能抢先一步,将对方还没说出口的话先说了,要办而未办的事先办了。这样对方一定会很高兴,因此你一定会给他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待人处事也应做到知己知彼,“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不同的人运用不同的交往之道,随机应变,才能事事顺利。比如,在和领导相处时,就要根据领导的性格特点和其好恶,对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做一些必要的修正,以便迅速赢得领导的好感,建立起一定的感情。在此基础上,领导才会有兴趣深入了解和考察你的才干,并使你“英雄有用武之地”。
刘某为人热情大方,很善于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调到一个新单位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赢得领导的好感和赏识。在做了一番调查后,他得知领导为人保守就毅然舍弃了长发、牛仔裤等时髦装束,而以循规蹈距的形象出现在领导面前。
在初步赢得领导的好感后,刘某想发挥自己乐于助人、慷慨大方的优点,主动与领导交往,建立友谊。不料,领导为人孤僻多疑,喜欢独处,对刘某的热情颇不习惯。刘某碰了几次壁后,就决心改变策略,去顺应领导的性格特点,不再经常围着领导转。
后来,刘某发现领导有一个最大的爱好——打乒乓球,于是他苦练了一段时间的球艺,然后频频在领导常去的一家俱乐部露面,并每次都是和领导对阵,切磋球艺。此举果然奏效,在球来球往中领导渐渐放松了心理防卫,与刘某成为了朋友。
经过一番交往,领导顺其自然地了解了刘某身上的优点和才干,在工作中对他予以重用。刘某投其所好,出色地把自己推销给领导,从而赢得了事业上的成功。
由此可见,投其所好,是一门高超的处世艺术。
能充分了解对方意图,掌握他人心理的人,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会来事儿”的人。生活中没有谁不喜欢会来事儿的人,他们办起事来往往是得心应手,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受人欢迎的人,难道你不想成为这样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