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故事在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四大名著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从“话本”阶段向长篇章回体过渡的完成,揭开了我国小说发展历史崭新的一页。
在它的影响下,历史演义大量出现,内容几乎从远古传说时代到汉晋唐宋都有涉及。较著名的有《列国志传》、《全汉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等,其中以冯梦龙改编的《新列国志》成就较高,影响也较大。
《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大都是真实的。黄巾起义、董卓之乱、赤壁之战等,在历史上都有其事。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董卓、曹操、袁绍、刘表、刘备、孙权以及关羽、张飞、诸葛亮等,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这就是“七分事实”。但另一方面,小说中有不少内容和情节是虚构的。比如历史上并不存在“吴国太佛寺看新郎”、“献密计黄盖受刑”和“七星坛诸葛亮祭风”等事件。而且,对历史人物如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等人的品评,也不是从《三国志》里照搬到《三国演义》中来。而是作者依据尊刘贬曹的思想给予了加工改造,或加以美化,或加以丑化。《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已是艺术的典型,这就是“三分虚构”。古人曾云:读三国胜读水浒传。水浒文字真,虽较胜西游之幻,然无中生有任意起灭,其匠心不难,但终不若三国叙一定之事,无容改易。而卒能匠心之为难也。且三国人才之盛,写来个个出色,又有高出于吴用、公孙胜等万万者。吾谓才子书之目,宜以三国演义为第一。
《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人物大多非常成功,最著名的有“三绝”。“三绝”指的是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智慧过人。
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中残忍、奸诈的一面被夸大了,在罗贯中笔下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历史上的关羽为一员虎将,傲上而不侮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他“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马超投降刘备后,被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体现了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解白马之围。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了忠义的化身。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人所称道。诸葛亮在历史上作为精神偶像的影响,已超过了他在政治、军事实践上的影响。《三国演义》突出了诸葛亮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并将其无限夸大,把诸葛亮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和忠贞的代表,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对此的评论是“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可谓得其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