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因过错而失败时,不要气馁,不要自责,更不要逃避。是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你才能进步,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有一些人明明是错了,却始终不愿承认,以为这样就会丢人现眼。这正是一种心高气傲的表现,而且这也暴露出了他内心的怯懦。这种做法不仅于事无益,还会让人鄙视。
其实人即使再聪明也总有考虑不周的时候,都会不可避免地犯错。有错误就会导致决策失误,行动失败。
然而,如果能够诚实认错,知错则改,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姑且不论犯错所需承担的责任,不认错和狡辩对自己的形象有强大的破坏性,因为不管你口才如何好,又多么狡猾,你的逃避错误换得的必是“敢做不敢当”之类的评语。最重要的是,不敢承担错误的行为会成为一种习惯,使自己丧失面对错误、解决问题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所以,不认错的弊大于利。
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希望自己是对的。当我们得出正确的结论时,我们会感到特别高兴。当老师对学生说你答对了的时候,学生会觉得骄傲和快乐。相反地,如果老师说:“你答错了!你没有通过考试”,那么学生就会因此害怕自己又答错,反而会答错得更多。但是,在人们所做的事情中,很少有人能说哪些事情是百分之百正确或百分之百错误的。然而,不管是在学校也好,公司也好,还是从事政治活动或是在运动场上,我们所有的社会系统都只能接受我们做出正确的事情。结果很多人都在充满防御的心理下长大,而且学会掩饰自己的错误。还有一种人,他们在被指出错误之后,因为害怕再犯错,干脆就什么事情也不做——他们会变得既紧张又有抵触的心理。
当然,如果对任何事情都认定我对你错,这也是不明智的。一句俗话讲的好:“或许你会因此而赢得某场战役,可是你最后可能会输掉整场战争。”有些人不仅坚持认定自己时时刻刻都对,而且他们在辩赢了之后,还会对别人幸灾乐祸,自我吹嘘一番;这种人是典型的令人无法忍受的,他的为人和装出什么都懂的样子,只会让别人讨厌而已。
对这些人我们要奉劝:与其装出一副自己什么都对、洋洋得意的样子,倒不如做错事情的时候勇敢承认比较明智一些。如果有人在你做错事情的时候贬抑你,你内心应明白这个人的心理大概有问题。同样的道理,对于那些斩钉截铁地说自己对,并常常要证明自己是对的人,人们也会对他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人不可能永远都正确,也不需要永远都正确,犯错在所难免,失败也总是会不时地光顾,但只要我们内心不放弃对正确的探索与追求,只要我们犯了错误之后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我们就可以是一个具有崇高品德、受人敬仰的人,我们最终也必将迎来属于我们的那一份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