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于易先是顺带被黑,降了些念力值,等到晚上视频上线,靠着宣传争议的热度,用歌曲的质量狠狠的捞了一把。然后又是在不知不觉中,靠着网络上的争议战斗收割了一波念力。
当然这些念力都是通过《同桌》得来的,基本上没有曝光度的于易本人即使有粉丝,也是通过《同桌》这首歌转化来的,个人粉丝所能给予的念力值可以忽略。
事情闹得纷纷扰扰,这场网络上的争论蔓延到了整个华语音乐圈,业内的知名评论者都开始坐不住了,一个个发文表明态度。
或支持《同桌的你》,或声援《还爱》。
不过因为罗靖身后背靠百代公司,在公司的力挺之下,业内人士或碍于人情,或因为红包,《还爱》在评论上面一直稳稳压制着《同桌的你》。
这让在网络争论中渐渐处于下风的罗靖的粉丝们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
“看见了没,我们家罗靖的歌可是受到音乐界业内人士肯定的,我们不能只从表面看一首歌,还要在从音乐的角度来,从音乐性上面看。《还爱》在这方面明显要比《同桌的你》这种高中生的作品强上一百倍……”
此类言语渐渐成了罗靖粉丝团体的支柱语言,不管别人为《同桌的你》辨别什么,他们都用“业内评价”当做万能药。
在这种情况下,一篇标题为“听了旋律我有种为它写词的冲动,看了歌词,却让我有中从此封笔的感觉。”的长评没有任何征兆的出现,并被所有媒体疯狂转发。
能让媒体如此追捧的原因在于此篇乐评的作者名为卢进旭。作为华语乐坛三大作词人之一,卢进旭二十岁入行,至今三十年间,为歌曲作词超过两千首,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华语乐坛中,因他的词而红的歌手要超过三十位。在中歌风云榜的总榜中,前一百的金曲中,由他作词的歌有十二首,进入总榜前十的歌曲有两首。
这样逆天的成绩让他在音乐界的地位超然。
在音乐界以外或许他还不如一名一般的一线歌手出名,可在业界内,就是站在最顶端殿堂级歌手也要对他客客气气,一线的歌手见了他都需要恭恭敬敬的喊一声卢老师。
再加上卢进旭为人低调,基本上从不出席活动和节目,出现在聚光灯下的时候少的可怜。所以当媒体知道这样一位大咖竟然出声了,一时间都如饿了三天的狼一样,眼冒绿光的扑了过来。
卢进旭能够听到《同桌的你》也拜两首歌的争论,竟然在央视春晚屠版的时候占据了新闻头条所赐。
带着好玩和好奇的心态
听完了《同桌的你》和《还爱》,他静坐片刻,长舒一口气后,回到书房,提笔写道:
“听完《同桌的你》突然感觉自己真的老了。据说首歌的作者高中还没毕业,可它却是让我听了旋律我有种为它写词的冲动,看了歌词,却又让我有中从此封笔的感觉。不得不说,这首歌的歌词完全不亚于我当年灵感巅峰之作《夕阳》,
毫无疑问,这首歌给我的触动很深,深到我的心里有种不吐不快的冲动。
《同桌的你》歌唱的是属于青春年代特有的爱情,很含蓄,很婉约,或者说是一种暗恋的感觉,有着好感却没有说出口,而长大以后回想起来感慨万分。
干净低沉的嗓音下,让眼前浮躁的迷雾被拨开,遭到世俗的灰尘蒙染的记忆被冲洗,配合诗意美好的歌词,如潺潺溪水般牵引人们回到那最纯真美好的青春时光。
安静的聆听歌曲,心灵会被歌曲给涤荡的铅华尽去,那些沉在心底的种种总会突然涌上心头,模糊了的面孔开始清晰,陌生了的声音渐渐熟悉,于是人们的青春记忆便在歌声中被唤醒。
简单的吉他旋律,浅白的歌词,却正是暗藏了许多人心底的暗涌。
我相信大多数从校园出来的人,即使在多年后再听《同桌的你》,依然会感触万分,而在感触之余才发现,原来最令人怀念的依然还是校园的生活。
这首歌曲无论是歌词还是配曲,都没有大多数流行音乐所充斥的商业味道,低沉沧桑的诗情演绎,让这首歌曲必将成为不亚于《夕阳》的经典之作。----卢进旭。
夕阳就是卢进旭四十五岁时创作出来,由刘焕演唱的歌曲,也是中歌风云总榜排名第六的歌曲。
这样的评价让整个音乐界的水潭都起了风浪。
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桃李满天下的华夏音乐学院教授,顶级音乐制作人的胡晓也破例动了笔。
胡晓本人身为音乐学院的教授,教学超过三十年,教过的学生数以百计。不过他真正收为弟子只有一男一女两人,而他顶级音乐制作人的身份也是通过为两名弟子制作专辑确立下来的。
他的两个弟子分别是一代天后巩若,另一个是走向传奇之路的令风。
“音乐,它带给了人们许多可供追溯的回忆。它淡化了生活的无奈与失意。因此我喜欢它,
罗靖经常来听我的课,他的音乐才华毋庸置疑。即使令风在大三的时候也只是写出一首这样等级的歌曲。这首《还爱》比他之前成名曲还要抢出一些,是他目前的巅峰之作,很好,很棒,不管词曲都做得无可挑剔。
我很想支持他,可是我却在《同桌的你》中听到了的净化灵魂的魔力,这让我无法开口。
《同桌的你》让我感觉到了温馨美好中淡淡的失落,让我记起几十年前自己的青春。
我在课上解析过许多经典歌曲,可以确定,《同桌的你》这首歌已经属于那一类可以被当做案例解析的歌曲。而《还爱》在蕴含的情绪和对社会的思考上要略差一筹。
《同桌的你》中有着浓郁的怀旧情绪,会牵动了许多人的心,还有那份永不褪色的情感。
尽管在某些方面来看,这首歌曲本身并不复杂,简单的两段体,音域也不宽,仅仅六度。
可就是这样简单优美的旋律,还有丝绸一样绵长而细腻的歌词,发掘了我们一直深藏在内心的情感,使我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以及久久不能退去的回忆。
它是曲调悠扬,旋律清新的歌曲,很好地反映了学生时代纯真而又朦胧的情感。
这首歌可以说是一首回忆的歌,是一个每个人心中的故事,一个可以用来祭奠我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故事。
最后要对写这首歌的于易同学说一句,尽管这首歌的曲风跟令风写的歌不同,可我曾经在令风的歌曲中看到的东西,似乎又出现了。这也让我那种好为人师的冲动再次出现,期待下半年能够在这个地方见到你!”---华夏音乐学院,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