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川码近港口。城外港口江,潮汐吞吐,黏天浴日,浩然大观,一名「圭海」,盖以圭屿得名。东连中权关,北临溪尾港,船只往来必经之所。西有紫泥洲,西援乌礁、许茂诸洲,又西数里即柳营江,合诸溪处谓之三议河,河口之地谓之澳头,即福河,北岸属水师提标中营防汛。
圭屿在海口中央屹立,为全漳门户。曰钱屿,曰禾屿,为圭屿之左右翼。明天启二年,红夷为寇,邑令刘斯〈土来〉筑铳台于钱屿上,与圭屿、禾屿相呼应,今城址犹存。
青浦界于金门。明迁海门巡检于青浦社,即此。国朝因之。
岛美(亦作岛尾)在县东南,界于厦门。明置巡司,后裁。今属水师提标中营防汛(按方舆纪要,海门、岛尾与南靖之九龙,皆为海防险要)。
浯屿界于同安。康熙初年设浯屿营,后裁。今属水师提标中营分防(浯屿外控大、小担屿之险,内可以绝海门、月港之奸。明嘉靖初迁入厦门,前人以为自失其险;然弹丸黑子,屯聚无多,今聚水师提督于厦门以障金门之海口,而别驻守备于浯屿,盖据内外险而兼收其势也)。
三都距厦门十里许,近板尾寨,海沧距三都十里许,桥梁尾在三都、海沧之交,船只往来必经之所,俱属水师提标防汛。
排头门南临海,新安北临海,俱界同安,属水师提标前营巡防。
月港在县西,南接南溪,北通海潮,形如月,故名。明嘉靖间,于县东北置安边馆,后议设县治于月港,增建清海馆,以通判往来巡缉。隆庆五年,滨港为县城,而安边馆仍为守御处。
濠门在海口镇外。宋绍定三年置巡司。明洪武初设于海沧洋,二十一年移此,后迁县东北之嵩屿。今司裁。
诏安县
北山距八尺门半潮水,东临大海,北风湾泊之所。属铜山营弁兵戍守,并辖苏尖、溜澳角汛地。
铜山水寨在铜山所西门澳。明洪武二十年,置所筑城。三面环海为濠寨,初设于井尾澳,景泰间移西门澳为把总寨,而悬钟受节制焉。北自金石以接浯屿,南自梅岭以达广东,海口要冲。今设参将驻防。铜山旧隶漳浦,后改诏安。
后澳港在铜山水寨旁,可避风。津中有东门屿、铁钉屿、鸡心屿、南屿。悬钟所在县东南闽海尽处,东北接铜山,而南界潮州。明初筑城置戍以备倭。嘉靖季,为倭陷。隆庆间重修。海中有内屿、外屿、蛤洲、獦洲、敏洲、红洲、卧冈洲、陈洲。城外卸石湾市,渔舟舣附,居民贸易处也。所北有梅岭,为戍守处。嘉靖末,戚继光败贼吴平于此。海防考:贼自粤趋闽,则云盖寺、走马溪乃其始发之地,哨守最切者为铜山、悬钟二水寨。今属铜山营弁兵戍守。
走马溪内有东澳,为海口藏风之处,距元钟所二十里。娘宫前有水源一处,倭寇取汲于此。胜澳有水源一处,发汛守汛俱扎于此。皆泊东北风船数十只。
沙洲杏子在铜山东大海中,与菜屿、狂屿、井仔鞍、吧流为五屿。洲门菜屿,南风湾泊必经之所。又狼牙山、溜澳角、畬洲屿,亦湾泊取汲处。俱铜山弁兵巡防。
南澳镇城在漳、潮二州海岛中,四面阻水,可三百里。潮通柘林,漳通悬钟。山高而隩,地险而腴。澳周围六、七百里,有青澳、后泽澳,夷船多泊此,而青澳尤险。明嘉靖末,海寇许朝光、吴平等据为巢穴,勾倭内讧,罢敝二省。万历间筑城。国朝设总兵驻防,左右营分辖东西,西属诏安,东属广东饶平。其左营汛地为草寮尾、西炮台、云澳(即云盖寺)、青澳、洋林湾,俱属广营界。
云盖寺可泊西北风船五、六十只。其地有水源,二穴相联,倭寇出没于此。今属南澳镇左营巡防。
澎屿在闽、粤之交,海面辽阔。有三山,曰中澎、南澎、北澎。中澎有泉,海舶取汲之所。属南澳镇左营巡防。
福宁府霞浦县
三沙港在治东北六十里,形势险绝,最为冲要。外列长表、短表、大目、小目等山。水程至松山后墩约五十里,顺风扬帆,瞬息可到。登陆至郡城,不及十里。明倭寇屡由此入。居民于赤峰筑堡,松山、后墩、金字山等处筑城,设炮台守御,为郡门户。国初设福宁镇标千总防守。嘉庆七年,移陆路福安县驻防左营游击于此,改为水师。道光元年,设巡司,移杯溪巡检置。
东冲口在县南百余里,接连小柘、下浒、罗浮、斗米等汛。外临芙蓉、笔架、马鞍等山,船舶随潮入口。东由莲花屿可至本邑之盐田,西由二蚶可至宁德之金鳌、飞鸾,北由白马门经白石司可至福安,最为要冲。属镇标中营分防。
松山在治东十里,下有港,风涛险恶。后沙汇为径。海中有屿,横列如屏,曰屏风屿(明嘉靖三十八年,倭突入州境,参将黎鹏举击之于屏风屿,即此)。
大金,外洋紧要海汛,设烟台瞭望。洋中岛屿有笔架山,山南系罗湖汛,山北界烽火营。
白匏山在东冲口内,为霞浦、福安、宁德三县交界,内港冲要。
罗浮在县南五十里,与水澳相连,可避北风。
浮瀛在官井洋东,有四澳控压海道,一曰斗未,为最冲要。
浮鹰山,一要地也,距闾峡水程七、八里。宋元间居民甚蕃,明初倭患,江夏侯周德兴奏迁其民于大金,复议置戍,不果。
福鼎县
烽火门水寨在县东南九十里。秦屿北界浙江蒲门,南界罗泊。濂澳为最冲。秦屿与烽火山对峙,矗立如门。外临屏风、筋竹、大嵛、小嵛、七星、四泷等山,内有白鹭、南镇、黄崎等汛,与沙埕、三沙相为犄角,甚为冲要。国初设游击,隶闽安镇。雍正二年,改参将驻防。乾隆三十一年,增置巡检司。嘉庆七年,营改隶福宁镇辖。
峡门与黄崎对峙,为烽火外卫,亦要冲也。
沙埕当县港口,三面临海,与南镇白鹭对峙,上接关山,下连烽火,属铜山营分防。
流江北接沙埕,下接烽火。明嘉靖间设寨于此,与烽火相犄角。流江、九澳、官井诸处,为贼船必泊之所,备御最切。今属桐山营分防。
大嵛山与小嵛山相望,在七都大海中,一名盂山。中有三十六澳。又有青湾、赤屿、白沙,密迩大嵛,风帆出入,防海要区。明洪武间,徙其民内地,后更设嵛山游击。今为禁山,属烽火营扼守。
礵山在闾峡东海中。凡四泷,惟东北可泊舟。又有筋竹屿,洪涛澎湃,舟可暂泊,不可久停。
福安县
白马门在县东南百余里,两山对峙如门,海潮由东冲入。东冲外为大洋,内为内洋,经崎〈山鹿〉山、官井洋、覆釜屿,绕白匏山而进白马门,至黄崎镇,沂流经白沙至县治,亦冲要地;属福宁镇标右营分防。
宁德县
金鳌在县南十里。海潮由东冲口入,经东湖可达城下;由蓝田入,可达金溪;由金华入,可达豪屿;然皆为内港。又二十里为飞鸾汛,亦内港冲要。岛福宁镇标游击分防。
城澳山在县南四十八里。四面环绕,如城郭然。内有南、北、中三澳,可容万人,然四际皆海,人迹罕到。
官井洋在青山下覆釜屿前。洋底有井,风涛易作,又号三江口,巨浸汪洋,孤岛突没。明嘉靖间设义官及哨兵巡缉,与三渡洋、青山洋皆内洋要地。
陈寿祺议:福州则五虎、壶江、庆石、梅花、闽安为会城门户,小埕为连江门户,北茭与定海为唇齿,海坛与南日为藩篱,而连江之竹扈、六澳、镜港、七澳皆濒海之奥区也。兴化则吉蓼、平海、三江最冲,文甲、嵌头、青山次冲,而莆禧、湄洲皆军屯之游汛也。泉州则金门、厦门锁钥险要,深沪、福全哨守最切,围头应援浯屿为扼要,而南安之石井、淗浔、运河三澳资守御也。惠安之獭窟、崇武、小岝、黄崎、峰尾沿海五城倚屏障也。漳州镇门港为郡城之门户,福河堡为诸港之要害,悬钟与南澳对峙,铜山以西门控扼,而海澄之月港、漳浦之凫尾、南靖之九龙皆防御所重也。福宁则三沙、沙埕首冲,秦屿次之,而流江为烽火之犄角,松山、下浒为水陆之分防,官井为盗贼之宿泊,金城为备御之要区。此其大概也。
台湾府台湾县
鹿耳门距县西北三十里,沙屿横亘,形如鹿耳。两岸铁板沙线横伏水底,舟触立碎,出入仅容三舟,其浅处若户限然,土人插标以表港路,名曰「荡缨」;为天险门户,全台冲要。台协中营炮台八,右营炮台七,两营弁兵轮防。
总兵观喜、署道方传穟、署府邓传安上议建炮台于鹿耳门,其略曰:台湾孤悬海外,屏障四省,郡城根本重地,设险豫防,尤为紧要。鹿耳门一口,百余年来,号称天险者,盖外洋至此,波涛浩瀚,不见口门,水底沙线横亘其中,港门深仅丈余,非插标乘潮不可出入,此险之在外者也。口内出沙线二道,横亘南北,为其内户。南线又名北线尾,大船入口更易,小船循线内东南行二十里,过安平镇,为入郡咽喉,更东十里,然后达郡。北线又名海翁线,其内可泊大船。自此至岸亦二十余里,为郡北之洲仔尾及嘉义县地,水深浪涌,舟不能近,无由登陆,此险之在内者也。往时伪郑重兵皆守安平,恃鹿耳门之险不为设防。王师平台,乘潮一入,郑氏面缚输诚。朱逆之乱,郡城已陷,贼亦恃此门不为设备。大兵再入,朱逆授首。本朝定制,台协水师副将驻守安平,以防大港,而鹿耳门口以水师中右两营游击轮巡防守。嘉庆十年,前镇道议准奏添「善」字号梭船三十只,专守鹿耳门,可谓周密。今则海道变迁,鹿耳门内形势大异。道光三年七月,风雨,海沙骤长,北自嘉义之曾文南至郡城小北门外四十余里,东自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门内十五、六里,弥漫浩瀚之区,忽已水涸沙高,变为陆埔。北线内深水二、三里即系浅水,至埔约五、六里。现际春水潮大,水裁尺许,秋冬之后,可撩衣而涉。目前如此,更数十年继长增高,恐鹿耳门即可登岸,无事更过安平。则向之所谓内险,已无所据依。北路空虚,殊为可虑。非于鹿耳门对岸埔上建筑炮台、守以偏师,几无屏障矣。康熙年间,鹿耳门旧有炮台,其后不知何时倾失,遂未再建。考府县志,自乾隆年间至今营制,安平副将所辖中营炮台七座,蚊港汛四、大港汛三,在营炮台七座,安平镇三、笨港、海丰港、三林港、鹿仔港各一,右营炮台五座在打鼓港。而鹿耳门重地独无炮台之设,仅中营有炮台八座、右营有炮架七座。窃疑前人定例,不应疏略。推原其故,盖以鹿耳门口水势浩漫,说者皆谓南北二线,海上浮沙易于陷没,不能建设炮台,亦无处可设营汛。故嘉庆十年新议,亦止添设梭船。然南线旧建天后宫已百余年,其左右文武二馆为台防同知、安平中右营员稽查商船出入挂验之所,至今未见沦陷;况今昔形势不同,宜为百年之计。新长陆埔未久,潮长时海水犹不无渍湿,且地势平阔,未有要隘,应俟三、五年后民居渐稠,地土坚实,移安平右营于此,以当北路之冲。其鹿耳门南线天后宫,请先行建筑炮台,围以土堡,使巡守鹿耳门之兵有所据依,以堡卫兵,以兵卫炮,然后鹿耳门之险庶乎可据。省议不果,今存其说于此。
安平镇在治西,水程七里,陆路二十里;台协水师副将驻防。越里许为大港汛,系新港巡司与台协中营分防。
海翁堀在县西北。海洋浮沙线一条。线南有港,港口一大澳甚深,洋船多泊此候潮避风。
凤山县
硫磺港在县西南,即打鼓港分流。地当入海之道,为水汛所必守,属南路都司驻防(驻札山猪毛口汛)。
打鼓港距县西南七里,旧有番人居之。明嘉靖间,流寇林道干为俞大猷所逐遁此,杀番取膏血以造舟,后从安平镇二鲲身隙道逃占城,其遗种尚有存者。今水师营垒在焉。
东港在县东南三十里,属淡水巡司稽查。打鼓港、东港与北路上淡水三处,可通大舟,俱设汛兵戍守。
沙马矶头在县南三百七十里,与漳州之铜山对峙,南路界尽于此。山形如城,直抵波涛,潮退时有石礁,吕宋商船以此为指南。有澳名龟邦秃,北风大船可泊。
嘉义县
蚊港在治西南六十里,扼要之地,为青峰、阙猴屿港、冬港、咸水港、茅港尾、铁线桥、麻豆港诸处出入之所,属水师协标中营巡防。其兼辖北门屿、马沙沟、青鲲身,俱停泊取汲地,各设炮台烟墩瞭望。大线头有港,外包砂线,可停泊战船;郑氏旧筑炮台于此。
笨港在治西北三十里,扼要之地,南接猴屿港,北接海丰港(诸罗志:东南至县治三十里,南由咸水港至铁线桥六十里,北至他里雾四十里),商贾舟舶辏集,属水师协标左营巡防,兼辖猴屿港,有炮台烟墩瞭望。
彰化县
三林港距县西南四十里,南距海丰、北距鹿港各一潮水,船只湾泊取汲之所,属水师协标左营巡防。
鹿仔港在县西十五里,潮长可纳大船,海口与泉州蚶江对针,亦巡防要地。
台子挖港在县南五十里,汇虎尾溪流入海中,有浮屿可泊舟。又有五条港与嘉义接界;王宫港宽广,可泊巨舰数十。
淡水厅
淡水港即沪尾港,在厅治北二百里。澳港深广,堪泊巨舰千余。其南为八里坌,港口淤浅,仅泊小舟。有炮城在淡水港北,当入港之口,荷兰时筑,与福州北茭洋相对,为鸡笼以南咽喉(稗海纪游云:淡水在台湾西北隅尽处也,高山嵯峨,俯瞰大海,与福州闽安镇东西相望,隔海遥峙,计水程七、八更)。
后垄港在淡水厅治南,港汇诸溪水入海,港口深广,可泊巨舰,为水陆扼要。又有南嵌港距治北七十五里,俱属北路协标右营分防。
竹堑为淡水厅治所。雍正九年置巡司,道光七年创石城。港南北二线可泊舟候潮,从而出入,地与福青、海坛对峙,北路协标右营游击驻此。
八里坌在淡水港之南,雍正九年设巡司。北为炮城,东入干豆门二十里,麻沙翁、内北投、大浪泵、摆接诸番出入之路。南风时,港口有水师游巡轮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