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观即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具有正确的自我观,就意味着他能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既不高估自己的能力,追求力所不及的过高目标,也不低估自己,对力所能及的目标不逃避、不推诿;既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各方面的条件,又能正确地把握和对待自身的变化。对于自己的潜能和长处能发扬光大,对于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能努力改正和克服。具有正确自我观的学生还能正确对待成败,既不因取得一点成绩目空一切,忘乎所以,也不因失败而轻视自己,沮丧自卑。
8.人格发展健全
人格亦称个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但其发展不一定健全。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为人诚实正直,襟怀坦白,富有同情心。对学习、劳动、工作认真负责,有创造精神。对自己自尊、自重而又自信。能主动进取,富有自制,意志果断而顽强。在情绪方面,亦能做到既恰当又适度,并能保持个性的独立性,保持认识、情感、意志行动的协调一致。
上述内容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人心理不健康,不一定表现在所有方面,而是往往在一、两个方面表现出严重失调。另外,儿童、青少年身心正处于成长阶段。上述内容是作为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一般要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要求上应有层次上的区别。我们认为,一个学生其心理是否健康,主要是看他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与大多数人特别是同龄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别是否一致,不能搞简单的“对号入座”。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偏离了自己所属的年龄段,往往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同时还应指出,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也不是绝对的,二者之间只有程度的差别,而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应根据个体实际情况,进行小心谨慎的诊断。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在谈到心理健康问题时,人们常常遇到的另一名词术语是“心理卫生”。所谓心理卫生,目前学术界对此有三种理解:一是指心理健康状况,二是指研究如何维护及增进心理健康的学科;三是指维护和改进心理健康的服务性工作。第一种理解主要源于英语中“卫生”一词有健康的意思。但英语“卫生”一词在这里具有动词性质,更准确地说是“保持健康”的意思,实际上就是研究怎样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手段和方法。第二种理解是把心理卫生作为一门学科即心理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来说的。因此,在使用心理卫生这一术语时,一般指的都是第三种理解,即指那些旨在维护和改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种种活动与措施。相对心理健康这一术语,特别从实践意义上讲,心理卫生则是一项工作或活动。如《新编大英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卫生就是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诸种措施”。我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陈学诗教授对心理卫生所下的定义为“研究和讲求心理健康之道”,并指出“心理卫生之要旨,在于培养,促进和增进健康的人格”。
由此可见,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即心理卫生的目的在于维护、改进人们的心理健康,而为了保持、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必须讲求心理卫生,就如同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要讲究生理卫生一样。
心理卫生作为维护和改进心理健康的实践活动,它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保持和增进人们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人们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心理疾病和不良适应行为的发生,使人们的心理得到完善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帮助人们及早发现心理异常,积极治疗心理疾病,加强对不良行为的咨询和处理。一般说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较侧重于积极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医学家、精神病学家则侧重于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心理卫生是一项广泛而普遍的活动,它关系到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心理卫生的活动范围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心理疾病患者需要得到帮助和治疗,而且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一个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使之得以健康发展的问题。每个正常的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可能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困扰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处理,就会损害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工作也涉及了一个人成长的全过程。在人生的各个年龄阶段中,都要注意心理卫生,对于处于发展阶段关键期的青少年时期,心理卫生更不可忽视。维护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主要目标,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
摘自《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标准
人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心理健康与否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判断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相当困难,没有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标准。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提高,在不同时代,不同学者从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出发,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标准。例如:美国学者坎布斯(A.M.Combs)认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
1.积极的自我观念
能悦纳自己,也能为他人所悦纳;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面对并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虽然有时也可能感觉不顺意,也并非总为他人所喜爱。但是,肯定的、积极的自我观念总是占优势的。
2.恰当地认同他人
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既能认同他人又不依赖或强求他人,能体验到自己在许多方面与大家是相通的、相同的;而且能与别人分享爱与恨、乐与忧,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并且不会因此而失去自我。
3.面对和接受现实
能面对和接受现实,即使现实不符合自己的希望与信念,也能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能多方面寻求信息,倾听不同意见,把握事实真相,相信自己的力量,随时接受挑战。
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能对自己及周围的事物环境有较清楚的知觉,不会迷惑和彷徨。在自己的主观经验世界里,储存着各种可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并能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增进自己行为的效率。
此外,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也曾提出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十条标准。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否保护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能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当然,还有其他心理学家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但概括起来,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的认识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它们依次是:①没有精神疾病。②感到精神愉快,有效地对付各种心理压力。③高心理效能,使人们的智力、道德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潜能。显然,马斯洛提出的标准属于第三个层次的标准。
根据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心理健康者首先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性格中的优缺点能够做客观的、恰当的自我评价,既不自傲,又不自卑。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的确定切合实际,不会提出苛刻的期望与要求,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能努力发挥自己的智力和道德潜能,对自己的不足能坦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或自傲、或自卑。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超越现实,对自己要求十全十美又达不到,为此总是自责、自怨、自卑,其结果使自己心理永远失去平衡,因而常面临心理危机。
2.心理健康者正视现实、接纳他人
心理健康者能够面对并正视现实,而不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对生活、工作中的困难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而不敢面对现实。或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无法适应现实。心理健康者乐于与人交往,接受并悦纳他人,也能为他人所理解,人际关系协调和谐。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游离于集体,与周围人格格不入。
3.心理健康者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的,他们虽然因挫折和不幸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悲观的体验之中,更不会在严重打击下而轻生。同时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缩畏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对于自己能得到的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乐观。
4.心理健康者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
能自觉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在挫折的境遇中,仍能坚持不懈地努力从事有意义的事业和遵守社会公德。心理不健康者或者因失去生活目标、生活的意义而郁闷不乐,或者由于理想的生活目标超越现实,因自己能力所限,为达不到目标而心烦意乱、焦虑不安。
5.心理健康者对社会有责任心
他们热爱并自觉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学习、事业,因而工作是有成效的。并且在负责的工作中体验生活的充实、自己存在的价值。心理不健康者则缺乏责任心,因而工作常无成效或失败。常体验到生活的无奈、生活的无价值。
6.心理健康者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
心理健康者对他人有移情性理解,能够给他人以爱。这种爱意味着理解、同情、尊重、关心、帮助等,因而有良好的、稳定的人际关系。心理不健康的人常感叹社会、他人缺乏对自己的关怀、理解,而自己又缺少对社会、他人的同情、关心和帮助,因而少有良好的、稳定的人际关系。
7.心理健康者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他们对事物有独立、自主的观点,不盲目遵从;他们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不过分依赖他人求得安全和需要的满足。而心理不健康则常盲从,依赖他人,也会将责任推诿于社会、父母、他人,或归于命运的不济、童年的不幸。
摘自《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