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要将个性管理寓于学生的实践。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开展的能力训练活动;也可以是结合学校某中心工作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的活动;还可以是为大学生的成功设计开办的有步骤、有系统的专题讲座、研讨。只要对各类实践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指导、有反馈、有强化,学生就会通过学习实践,逐渐感受自己个性心理的进步。
最后要将个性管理寓于学生的文化娱乐中。凡是能伴随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形式,都是对大学生进行个性管理的好方法。如美术、体育、文艺、手工艺等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能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增强他们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爱老师、爱同学、爱集体的利用意识、崇尚真善美的成就意识,从而真正使自己的个性完美起来、成功起来。
总之,只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能够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制定出一套管理策略和具体措施,使之规范化、经常化;并把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活,那么,大学生将走出个性心理的误区,真正成为合格的跨世纪人才。
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智商高
眼下时兴顾家爱孩子的“新男性”,这不但是妇女之福,孩子也受惠。美国耶鲁大学精神科临床教授普鲁厄特说,当父亲与孩子很亲密时,孩子会很有安全感。
美国密西根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雷丹说,父亲和母亲接触孩子的方式不同,父亲倾向与孩子玩耍、做体能活动、引进新奇有趣且令人兴奋的打仗游戏。母亲多半以温柔、情感内敛的方式抱着孩子并和孩子说话。另外,母亲会挤捏发声玩具并对孩子轻声细语,父亲则是对婴儿搔痒,并把孩子向空中举起。
小儿科医生布拉哲顿观察到孩子在3个月大时,对父母的反应有别,当父亲靠近时,他耸肩并挑眉,就好像期待玩耍似的。当听到母亲的声音时,他的目光到处搜寻,脸部柔和下来,双足双肘移动的速度也会放松,似乎期待喂养、抱抚。
因此,双亲不同的育儿方式,给予婴儿不同的刺激,且扩大其经验范围,不但会塑造出孩子日后的独特性格,也对儿童健康有平衡作用。
研究显示,父亲对孩子有下列影响:
独立感。孩子生下来的前几周,多半由母亲照顾,这时父亲成为婴孩生活中的“最重要他人”,透过父亲,孩子才体验到转换、分离、来来去去。
儿童常视父亲为“刺激冒险的来源”,在和父亲玩游戏时,儿童学会冒险,解决体能问题,强化他对外在世界的控制感觉。
社交应酬能力。和双亲联系良好的婴孩,较只和母亲紧密联系的婴孩,对新奇的事物更有兴趣。常和父亲在一起的婴孩,社交能力较高——较常发出声音、爱玩游戏且更急于要人抱。
自信心及弹性。和父亲一起的儿童,较易适应新环境。
心智发展。雷丹研究显示,敏感且感情丰富的父亲,其孩子智力测验的成绩比父亲冷淡权威的孩子高。和父亲亲近的女儿,其数学成绩比较高。
这是一种“仿效行为”,如果儿童希望像爸爸,也会仿效爸爸的行为及思考方式,亦即父亲解决问题的方式,使用的语汇及追求目标的努力。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特质。和父亲相处时间愈多的孩子,长大后也愈能设身处地为人着想。如果父亲敏感又会照顾人,孩子也能起而效法。
研究显示,父亲鼓励女儿参与体能活动及其竞争性,女儿的成就也较高。另外,父亲如果教导女儿从事传统的男性活动,那么父亲无异在帮女儿发展自信心及拓宽女性本质的定义。
此外,社会学家普雷克发现,投资愈多时间在孩子身上的父亲,也愈快乐、生活愈完整。
(陈坪松 摘自《青年参考》)
假如这样运用你的大脑
许多青年学生经常抱怨自己记忆力差,不能应付学校繁重的功课。一般人也经常对自己的记忆力失去信心。其实,人脑是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的。据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人的记忆容量非常惊人,平常人们在有生之年只使用百分之十以下,你如果能用上百分之三十,那么,你一定是个一个举世无双的天才。所以别小看大脑,就算你的课程再艰深十倍,大脑的应付能力也是绰绰有余的。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大脑的记忆功能呢?科学家们提醒你注意以下几点:
1.自信
如果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没有信心时,脑细胞的活动能力无形中就会受到压抑,其作用也随之低落。因此,在记忆前,一定要充满信心:“我的脑子记忆容量很大,一定能记住。”
2.决心
只要立下决心,自然什么都能记住。强烈的意志作用,可使脑细胞活动速度加快,同时排除了主要心理障碍,方便记忆。
3.兴趣
一般人都相信“记忆力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并把它视为生理上的必然结果。其实不然,主要是年龄大的人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相对降低的缘故。当我们对一件事物缺乏兴趣时,头脑的反应就非常迟钝。相反,兴趣愈高昂,头脑的活动就愈灵活。
4.理解
要先“理解”再“记忆”,记忆才会持久。“死记硬背”之所以效果最差,是由于“死记硬背”者对记忆对象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当某事对你有特殊意义时,你的印象一定很深刻。反之,要记住一件毫无意义的事物,真是难上加难。所以,记忆的关键在于理解。
5.观察
细心观察要记忆的事物,留意它的特征,可帮助记忆,原因是:当一个人观察事物时,头脑也同时在工作,忙着吸收新情报,并维持其活泼的程度,无形中就把事物记住了。
6.多用感官
尽可能运用更多感官去感受事物。比如大声朗读要背诵的课文,这样大脑可以同时接收视觉和听觉的信息,在脑海中留下更深的印象。再如阅读时,可以边看边做笔记,以便大脑接受视觉和触觉的刺激,使记忆的时效更持久。
7.形象化
把要记忆的东西经过理解后,化成脑海中的影像。比如读《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时,可想象郑和在行程中的所见所闻,像看电视一样浮现在眼前。
8.选择
选择重要的东西来记忆。比如,老师经常提到的资料,通常是比较重要的,要特别留意,再如,参加高考的学生可以参考以往各年的高考题,找出较为重要的部分。此外,阅读时要留意标题以及标题有关的部分。
9.打稳基础
基本的东西要学好。如果基础打不好,往下的东西就很难弄懂,当然也就记不住了。
10.第一次
第一次的印象通常是最强烈的。所以,一旦学了一些错误东西,以后就很难纠正过来。因此,遇有不肯定的事情,要尽快向书本或老师询问,然后把正确的资料记下来。
(戴文琪?供稿)
不公平感的自我调节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总会碰到不公平的事,以致产生不公平感。不公平感会产生十分有害的消极作用,它压抑了一个人健康向上的良好心境,使人一蹶不振,扼杀了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的发挥。因此必须积极进行心理上的自我调节。不公平感的自我调节方法有如下几种:
1.瞻前法
即平时所说的“向前看”的意思。这可以使人用理智战胜情感,振奋精神,从不公平心理的阴影中走出来。
2.横向低比法
将自己与条件相当,但待遇比自己更差的人比,这会使人产生一种“我并不是最不幸”的感觉,从而达到“自我安慰”,降低不公平感的心理效果。
3.纵向自比法
即将自己的现状与自己的过去比。通过这样比较,自己会发现在物质待遇等方面还是比过去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从而产生一种知足心理,这样也可以冲淡不公平感的心理效果。
4.自我激励法
即自己勉励自己奋发进取,争创佳绩,相信下一次会好。这种方法可使人从患得患失的心境中开脱出来,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使不公平感在工作的热情中消融。
(李伏忠摘自《大众心理学》)
疏导“中等生”心理障碍的若干尝试
美国心理学家克龙巴齐提出:“学生的任何行为型的形成,在客观方面乃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结果,差异于常态的则需追溯各种因素的影响是否适当。”
这里讲的心理障碍,实际上都是外因条件下,加剧了已有的心理障碍的极端表现。因此,要疏通这些障碍,使学生心理得以健康发展,就必须搞清外因及内因的个体差异,才能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达到预期教育效果,以清除“中等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内部原因,扭转心理变态。
按人数比例划分,“中等生”各种心理障碍以精神欲求不足为主,各种心理变态中以自卑心理为主,因此应把树立“自信心”作为主攻目标,把增强“自我意识”作为突破口,下面谈两点具体做法:
1.发挥优势,打开局面,培养自信
进学校按分划线,分班级按分划,等级森严,一般学校的中等班学生也因此没精打采了。
时效论的观点认为,“均匀地分布在钟表针盘如日历、年历上的时间,在现实中都始终保持着瞬时值和非均匀的本质,”也就是说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可以获得较大教育效果的一段时间或一种机遇。教育者必须抓住这最佳教育时机。当然“优势”一定要摸准,局面才能打开,最佳教育时机也可获取,这就是靠班主任的基本功了。
2.有的放矢,具体帮助,热烈期待
“中等生”这个“中”字,既说明了他们在各方面有一定基础、教育起点不低,又说明了还存在各式各样的差距,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付出艰苦的劳动。
对偏科现象严重的要求制订短期目标,逐步把弱科补上;对学习凭借小聪明、学习态度敷衍者则要求制订学习计划并争取家长配合,逐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意志品质较差、成绩波动较大的同学则要求坚持写自检自查日记逐步学会自我约束;对学习方法欠缺的则加强指导与交流等等。在整个工作中,强调两个字即“自”与“查”。“自”是指自订目标,自定步调,自定计划,意在启发自我教育,保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查”是指具体帮助、随时指导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不断激励,促其升华,意在充分发挥老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这两方面缺一不可。
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表明,如果教师具有一颗热爱之心,对学生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班主任可能都有这种体会,对差生的教育在短期内比较容易见效(当然还会出现反复),因为他们差,所以他们能做到诸如不迟到、不旷课、上课遵守纪律等就是一个进步,学习成绩由0分上升到20分、30分比由60分上升到65分、70分要容易。因此,对“中等生”的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除具体帮助、严格要求外,还要热切地期待,期待中善于体谅、同情和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暂时还没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善于体察宽慰并帮助学生消除在老师面前的手足无措、紧张不安的自责感,这样学生就会不失信心地继续努力。
摘自《教学基本功》(个性培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