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把教师比喻成一支默默无闻的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教育工作是艰苦和复杂的,教师必须要有责任感,勇挑重担,树立坚定的理想,克服教育教学上的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以及不负责任的行为。
好学乐教,不是靠他律,而是发自个人内心的需求和愿望,积极主动、满腔热情地去学习探索、去承担某项工作或某种责任。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较工作贵贱,不计较职位高低,对工作不挑剔,不讲条件,所做的事都是很平凡的,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创举,但对每件事情都做得很认真,对每件事情都力争做好。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不患得患失,不挑肥拣瘦,把本职工作做好。
一位教师在班主任工作总结中这样写道:
我是八年级接手这个班的,到现在整整3个学期了。因为我教物理,只能中途接班,而且刚好是别人都不愿意带的一个最差的班,九门功课中没有一位“名师”和中层领导愿教这个班的课,从这就可知道这个班的“份量”!我接了这个班后,有一些老师说我笨,有的在看我的笑话。但我比较自信,一开始就跟别人的想法不同,我要把它当作自己的一个很不出众的孩子一样,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来拯救她、培养她,让她更好的成长,树立自信,赶超别人!
任何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班级工作也只有根据本班的实际去做,才能做得最好。通过了解,发现我班的实际就是:学习不突出、智商不高、情感不丰富。我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把这个缺点当优点来看待。智商不高,反应在行为习惯上就是安分守己,逆反性不强。于是我就从学生的这种普遍心理和性格入手,从纪律和行为习惯抓起,再从学生的一般性发展即思想道德、学习能力、个性和情感、交流与合作能力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塑造和培养,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环境整洁、文明守纪、师生和谐、自强不息。
案例中的教师,在遇到差班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承担起了责任,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扭转了该班的班风和学风,用自己的学识和才智不仅征服了学生,也赢得同行的赞誉。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就需要这种好学乐教,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在工作和困难面前,敢于身先士卒,起模范带头作用。
全国模范教师窦桂梅出生于吉林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的清苦生活练就她坚韧的个性。窦桂梅15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林师范学校,并获得了留校工作的机会。她的理想是站在讲台上做一名真正的老师。几经周折终于被分配到吉林实验一小,但还是做行政工作。其间学校缺什么老师,她就教什么,带课的经历让她喜欢上了语文课。
为了能从同辈人中脱颖而出,她主动请领导听课、评课。一般老师都不愿上公开课,不自信、怕麻烦,窦桂梅却主动争取上公开课,让大家对她一起评头论足。直到今天,窦桂梅在她的示范课后,还是专注地接受来自不同人、不同角度的批评,并且心存感激。就是这样,她得到了更多的上大舞台的机会,成就了“一代名师”的传奇。有时候我们常抱怨别人不给我们机会,或埋怨教育大环境不好,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窦桂梅的经历给了我们启示: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重要的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所作所为。
窦桂梅在谈到自己是如何备课时是这样说的:“每个学期的寒暑假,我总是利用较长的时间来通读下学期用的教材,把参考书前面的说明和指导思想吃透,明确教材编排体系、研究各单元之间和各篇课文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每组课文、每篇课文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花大力气,认真钻研每篇课文。”她为了备《秋天的怀念》这一课,仅一个开头,竟然十易其稿。
她说:“我的备课,每一次都如《秋天的怀念》那样,“好好儿备课”,这似乎成了我必须的生活。……每一次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思路,每一次授课后,我都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收获……”
把备课当作生活,在生活中备课,窦老师是在用自己的一生备课啊!这样全身心的投入,备出的课怎能不令人叹服!这样精雕细琢的揣摩与思考,上出来的课怎能不令人震撼,不令人耳目一新呢!
积极主动、敢于尝试,敢于表现不等于爱出风头,不等于邀功请赏,就是从讲好第一节课开始,就是从认真上每一次公开课起,就是从改每一次作业做起,踏踏实实,不计得失用一生的时间学习,才能在教学岗位上不断成长进步。
实干还要巧干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过河,首先要解决桥和船的问题,桥和船没有解决,说要过河,那只是一句空话。(《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39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强调的是方法问题。如果没有找到方法之前,就算工程再好,目标再明确,决心再大,也只能隔河观火,望“岸”兴叹而已。
教师的工作也是如此。只懂得埋头苦干,不讲究方法策略,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如教学目的已明确,要求也已清楚,而且对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都已了如指掌,但方法不对头,其教学效果还是事与愿违,甚至一团糟。正确的做法是:在上课之前,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首先确定以哪几种方法进行教学较好,然后再进行讲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什么是实干,实干就是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但是实干并不等于蛮干,这就是会干和不会干的区别了。有多少教师,一心扑在工作,起早摸黑的工作,匆匆忙,一副来晚了的样子再加一副很努力的样子。教师辛勤工作是一件好的事情,无可厚非。但是问题就在于,很多教师只是一味的埋头苦干,没有思考和反思的时间,更别谈研究什么方法和策略了。
所以,在这里有必要阐述一下实干、苦干和巧干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实干而且必须强调实干。
说一千道一万,还得实干。什么是实干?其核心是个“干”字,所谓“干”,就是“实践”。当然干就包括苦干和巧干了。苏中栟茶中学不断创造着闻名全国的高考神话,人们在破解“栟茶神话”时发现,他们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拼命而已),只在于“严要求,勤钻研,苦字当头”!我们还必须坚持苦干不动摇,只有先苦干了才谈得上巧干和实干。此外,便是强调一个“实”字,所谓“实”,至少包含以下几层意思:一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二是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三是实实在在的本领。讲到底,实干的含义:实干精神就是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说白了就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实干很大程度上就是责任心。“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能够把教学的工作看作是构造学生成长,构筑成绩攀升的发展通道,同时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提升生命质量的场所和自身获得发展的平台我们就会乐于去干。
其次,实干不能蛮干,苦干更要巧干。
仅仅是苦干是不行的,因为实干不等于蛮干,苦干更要巧干。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蛮干,如果讲究教育教学的方法不仅省时省力,而且效果会更加的显著。
第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厚积而薄发,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的名言也是他的口头禅:“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要把这句话渗透到学生的灵魂中去,让班主任、家长和学生从思想上松绑,为自己教学方法上改进提供条件,把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是教师永远的追求。
我们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简言之,就是“笃实”。可见,抓好一个“落实”是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和关键,目标能否实现关键也在于落实。要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第一要务,必须狠抓落实。怎么实干出成绩呢?教师要有三意识。就是要能够吃得准——(教学方向)年级精神、高考导向,教材大纲,班级学生;坐得住——(时间保证)多思教法,深入钻研,认真批阅,勤于辅导;靠得实——(工作作风)全力以赴,真抓实干,调整状态,舍得投入;教得活——(教学方法)调动状态,激活气氛,提高效率;谈得来——(感情投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争取学生;盯得紧——(中心工作)多提问,多面批,多检查,多指导,多督促;管理严——(课堂纪律)小处着手,严格要求,不随便,不马虎;练得勤——(教学手段)重视练习巩固,加强纠错整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工作方法的简单粗暴、工作作风的松懈懒散和工作态度的敷衍塞责等现象会害人害校害自己。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坚持写三年反思笔记则可能成为名师。”立足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对我们专业化成长最有现实意义。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不等于唯书、唯上,多读少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所以要当好一名教师必须要有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教给学生最实用的知识,假如在教学中不分对象,不分内容,照本宣科,千篇一律,如此教法只能收到“对牛弹琴”的效果,上课时自然有学生睡觉,从而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善于反思的精神。
深挖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多讲究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达到既实干又巧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