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9月,起义的烈火如燎原之势遍及保加利亚各地,马林同伊格纳托夫一起领导鲍罗沃村人民进行武装起义,他们逮捕了作恶多端的南科。马林由于缺乏领导革命斗争的实际经验,对南科的反动本质和累累罪行认识不足,没有把南科列为他们斗争的主要对象。甚至在约尔丹把南科被捕时仍唆使其走狗对起义队伍开枪一事告诉马林后,马林仍把南科放走了。
起义后,马林和伊格纳托夫根据上级的命令带领队伍向邻村转移,但路上却遭到敌人的狙击。由于起义队伍仓促上阵,马林本人又缺乏实战经验,所以对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他不用革命的暴力来对付持枪的敌人,不顾伊格纳托夫的多次劝阻,只身挺立在埋伏的敌人面前,宣讲革命道理,结果中弹身亡。
残暴的敌人缩小了包围圈,伊格纳托夫决定自己留下来掩护大家突围,顽强地打击敌人,伊格纳托夫的死,换来了起义队伍成功撤离。结果南科一伙镇压了瓦西列夫的新政权,枪决了20多人,面对如此的恐怖形势,对革命抱一点同情的万科也被赶出了家门。
霍乱
《霍乱》是保加利亚作家斯托扬诺夫的一部中篇小说,写于1935年。
《霍乱》以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为背景,控诉了发动战争的资产阶级统治集团的罪行,描绘了士兵们革命意志的形成过程。其故事梗概如下:
队伍里粮食吃光了,现在正饿着肚子淌着冰凉的河水过河,此时霍乱也在队伍里流行,好多人因此而死,没死的人也在苟延生命,这种状况令士兵们不满。
队伍里有个知识分子受了伤,他不得不拖着沉重的步履自个儿去找卫生员。绷带所简直是一座人肉作坊,到处是呻吟、叹息、谩骂、诅咒和断残的肢体。他被包扎后,又往团部诊疗所治疗,一路上不断传来垂死者喑哑的呻吟声。此时,霍乱菌也侵入了他的肌体,他几天几夜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好不容易到了诊疗所,又被拒之门外,卫生员要他去皇村霍乱病院。
那儿一堆堆地躺着不幸的人们,陈尸所里挺着两长列僵硬的尸体,由于知识分子是医生的远亲,于是他住进了军官病房。几天后,医务人员听说军队打了败仗,便丢下病人逃之夭夭,病人们也一窝蜂地只顾逃命,重病号则在泥地上辗转反侧,奄奄待毙。公路上拥挤不堪,来往车马匆忙而过,喊叫声和咒骂声连成一片。
知识分子又经过种种困难到了黑岩霍乱营,这里与其说是医院,不如说是坟场,死人比活人还多。看护长直言不讳地说:“这里有活人,也有死人,但他们中间谁活着,谁死了,连魔鬼自己也分不清。”
停战协定签订后,士兵们和知识分子都热烈欢腾,示威的人群高唱着国际歌聚集在国民议会广场,演说者慷慨陈词,人们的运动显示了排山倒海的力量。
儿媳妇
《儿媳妇》是保加利亚作家卡拉斯拉沃夫发表于1942年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富农尤塔兰是个专横、贪婪的守财奴。他整天盘算有什么活要干,应当怎样干和什么时候干,忙着拟计划、下命令。他对待雇工十分苛刻和吝啬,活要他们多干,结算工钱时,却分文计较,连饭也不给吃饱。甚至他把妻子、儿子也看作是日常雇佣的奴隶,驱使他们成天领着雇工们干活。他像蛇一样张开大口,恨不得把全村的田产都吞下去,连他哥哥的地也被他刮去了。
一天,尤塔兰发现一个小孩在地里偷他的包米,便怒不可遏地把小孩砸死,连夜同儿子一起偷偷把尸体埋掉。不几天,村里对小孩失踪议论纷纷,尤塔兰又放出空气,假装同情孩子的父亲,叫他去普罗夫迪夫寻找。
尤塔兰的大儿子斯托柯是个干练的小伙子,在父亲的严厉管教下,每天起早摸黑地干活。他爱上了贫农女儿谢芙达,同她结了婚,两口子亲亲热热。
谢芙达是个勤劳、善良、美丽、活泼的姑娘,一嫁到斯托柯家,所有的家务就落到她的肩上。她做家务很拿手,善于烹调和缝纫,干活总是到深夜。夏忙时,为了让雇工们多干活,公公总是吩咐她要干得最多最快,把她累得精疲力竭,头昏眼花。
婚后几年,谢芙达没有生育,又遭受公婆的白眼,她感到非常痛苦,虽想方设法治疗,仍不见效。公公变得愈来愈忧郁和严厉,老是忙着算账、订契约和拟订新的计划,一心想着赚钱,婆婆叽里咕噜地埋怨个不停。谢芙达整日提心吊胆,对家庭这种死气沉沉的环境感到厌烦。
乡长潘杜洛夫夺走了尤塔兰的一块好地,使尤塔兰变得更加寡欢易怒,他觉得打官司打不过精明老练的乡长,于是决定参加乡公所竞选。他仰仗自己在村里的势力,满心指望得到多数票,但村里许多人做过他的长工、短工和佃户,或借过他的债,吃够了他的苦头,都不投他的票。竞选失败后,他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小儿子的升学上,然而小儿子偏又留了级,这对尤塔兰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谢芙达出嫁已经8年,尤塔兰家苦闷而单调的生活,使她难以忍受。她心头的苦楚,只好回娘家对妈妈倾诉。
斯托柯一场病后,面色苍白,无精打采,他对任何事情都变得漠不关心,对一切都感到灰心失望。父亲对他不是打,就是骂,说他是二流子、懒骨头,想做家里钱袋的主人,并认为都是儿媳妇挑唆的。经医生检查,发现斯托柯病情严重,医生给他规定了饮食,要他休息和多呼吸新鲜空气。
尤塔兰对此怎么也不相信,反而越发怀疑儿媳妇从中捣鬼,他亲自去医生那里打听,医生说确实病情严重,他仍觉得医生是受了贿赂,对儿媳妇更是怒不可遏。他又带儿子去城里医院检查,诊断结果完全相同,但他还是不信,认为医生们相互串通,想敲他的竹杠。
从此,他对儿子怨不离口,觉得他是个累赘,对儿媳就更加刻薄了。冬天,斯托柯病情好转,可是到了春天,由于起早摸黑过度地劳动,病又复发,谢芙达只能痛苦地流泪。
乡公所听差奉区长之命来传尤塔兰,他以为杀人的事已经败露,万分紧张。但区长的意思是要他做乡长的帮手,竞选乡董。尤塔兰觉得是个发财的机会,整天忙于竞选,迟迟不给儿子治病,致使斯托柯一命呜呼。谢芙达万分悲痛,觉得是公公害死了她丈夫,心里充满了对尤塔兰的怨恨。
斯托柯死后不久,公婆就蓄意撵走谢芙达,对她百般挑剔,无事生非,硬要把她逼回娘家,村子里对此议论纷纷,责备尤塔兰狠毒。为了遮人耳目,尤塔兰趁追悼儿子之机,花言巧语地哄骗谢芙达,不料儿媳妇不吃他这一套,当面揭露了他打死小孩的罪行。
尤塔兰生怕此事败露,接连几次去谢芙达家求情,企图用田地、财产笼络她,但遭到谢芙达痛斥。尤塔兰觉得希望破灭,纸已包不住火,便狡诈地盘算如何抵赖自己的罪行,精心地假编一套供词,自首去了。
他们成为勇敢的人
《他们成为勇敢的人》是保加利亚作家科拉洛夫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45年完成。
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1918年,加林的父亲和许多在3年前被赶去打仗的人回来了,勇敢的索柯尔也是其中一员。加林的父亲以前曾是宣传反战而被学校开除的教师,现在,他鼓励孩子们要敢于反对战争,做一个勇敢的战士。
斯塔明诺夫又受聘做本村教师。他这时已是个社会主义的战士。农民们见教师战前说的话都已应验,就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他的周围。索柯尔家里赤贫如洗,只好回到财主杜马诺夫的瓦厂做工。晚上,他常常和许多青年在斯塔明诺夫家听他讲《工人报》上的新闻、俄国革命故事和建立党组织的必要性,大家心里豁然明亮起来。
一天,一群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妇女在商店门口等候购买食品时哭诉自己的苦难,咒骂不管穷人死活的村长。
可是商店门户紧闭。愤怒的妇女们捣毁了店门,冲进仓库,随后又冲进杜马诺夫的家,砸开地窖的锁,纷纷把食品装进篮子和口袋,并与杜马诺夫及四个警察展开了搏斗,结果有几个人被捕,斯塔明诺夫的侄女米尔卡也在其中。这件事迅速传遍全村,人们议论纷纷,加林和索柯尔的弟弟儒夫柯积极支援妇女们的斗争。
斯塔明诺夫让索柯尔把全村人集中到广场上,召开群众大会。村长见此情景,只好释放被捕的人。斯塔明诺夫激昂陈词,揭露政府和财主们压榨人民的罪行,号召大家团结一致跟党走。过了几天,在比斯特里察的工人、农民和青年中间建立了党小组。
米尔卡已是别尔柯维察中学的学生,后来加林和儒夫柯也去那里上学,碰巧和杜马诺夫的儿子谢苗在同一班里。他俩看到自然教师季莫夫敢于藐视财主杜马诺夫,处罚破坏纪律的谢苗,心中对他十分敬佩。
索柯尔在村里的威信仅次于斯塔明诺夫,选举前,杜马诺夫想拉拢他,但遭到索柯尔的拒绝。索柯尔识破了杜马诺夫企图把他套住的阴谋,便与斯塔明诺夫决定抓住时机,要求杜马诺夫增加瓦厂全体工人的工资,杜马诺夫害怕工人罢工,被迫同意,从此,他对索柯尔恨得咬牙切齿。
选举临近了,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一天课间休息时,加林和儒夫柯在黑板上写了几条拥护共产党的标语,谢苗气得满脸通红,扬言要报告当局,但季莫夫十分策略地平息了这件事。不久,谢苗一伙在学校散发传单时被加林、儒夫柯打得狼狈不堪,气急败坏的谢苗要去报告警察,季莫夫又力主正义,再一次打掉了谢苗等人的嚣张气焰。
选举过去了,共产党在全国获得了很大胜利。米尔卡、加林和儒夫柯现在常到党组织的俱乐部学习,季莫夫也常在那里。全国铁路和邮电职工总罢工爆发后,教师们也积极响应,别尔柯维察中学的学生在团委书记叶乔的领导下,参加了游行示威,米尔卡、加林和儒夫柯都是积极分子,他们还积极帮助党组织为罢工工人筹集粮食。
米尔卡参加叶乔领导的学生秘密自学小组已经一年了,加林、儒夫柯发现后,也要求参加学习,于是团委会决定由米尔卡负责在他们中间组织一个小组。加林和杜马诺夫的侄女波扬卡要好,因此,还在自学小组刚成立时,加林就想吸收她参加。3个月后,便对她透露了自学小组和叶乔的情况。为了庆祝五一节,叶乔带领自学小组成员悄悄溜进校长的花园,将他的红玫瑰花采摘一空,用来装饰马、恩、列、斯像。校长对此暴跳如雷,开除了叶乔和斯托扬,在追查过程中,被加林拉去搞花的波扬卡出卖了他俩,加林悔恨万分,从此与她断绝了联系。
米尔卡中学毕业后,在邻村斯潘杰夫察当教员,她对穷孩子们体贴入微,并向农民们宣传革命道理。不久,在叶乔、加林和儒夫柯的支持下,她在村里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小组。
1923年6月,法西斯分子发动政变,篡夺了政权,全国许多城市和乡村爆发了反法西斯武装起义,可是党中央却作了“保持中立”的错误决议。稍后,季米特洛夫回国,纠正了这一错误,决定在全国发动武装起义,人民摩拳擦掌,等待这一天到来。一天晚上,索柯尔带领加林、儒夫柯等,摸到一个财主家,缴获了不少武器。法西斯政权在全国实行白色恐怖,党委书记斯塔明诺夫被捕,索柯尔等逃进了深山。加林和儒夫柯也弃学参加起义队伍,起义准备工作进入高潮时,季米特洛夫来到别尔柯维察检查工作,加林和儒夫柯参加了这次难忘的会见,受到极大鼓舞。
索柯尔在比斯特里察起义,成立了工农政权。起义军打垮了别尔柯维察的敌人,在支援弗拉查的途中,遇到敌人的阻击,这场战斗中,斯塔明诺夫被俘,季莫夫牺牲。
起义军形势转为不利,法西斯重占比斯特里察,起义者家属惨遭杀害。法西斯残暴使更多的人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季米特洛夫的号召,准备加入战斗行列。
加尔乔
《加尔乔》是保加利亚作家达斯卡洛夫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45年。
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加尔乔辛苦一年为地主干活却未领到一点工钱。于是报复了地主之后逃了出来。好心的卡明收留了他,加尔乔做了卡明的徒弟。但是好景不长,地主的诬告,使加尔乔被警察拘捕,最后,在师父的努力下,加尔乔才得以获救。
加尔乔被传讯后,情绪很低落,卡明为了鼓励他,给他讲了许多有关起义者的英雄故事。在村公所受审时结识的木匠邓克也常常来找他,加尔乔从他的谈话中得知卡明曾参加过1923年反法西斯起义,在监牢里受过各种酷刑,英勇不屈。加尔乔联想起师傅对他说的许多话,恍然大悟,决心去干掉那个压迫和诬告他的吸血鬼,邓克劝阻他说,杀死一个财主,世界上所有的财主不会因此而灭绝,加尔乔开始慢慢懂得这个道理。
在卡明的积极支持下,加尔乔进了夜校,教员海杜道夫是全村最受欢迎的人,青年们总是围着他,听他侃侃而谈。
加尔乔勤奋好学,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在海杜道夫的关怀下,他的才智逐渐展开,就像一粒种子被风从岩上吹到了松软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已经长得高出当地的植物了。在毕业典礼上,神甫安德烈依胡诌一通富人帮助穷人的谎言,全场哗然,有几个青年提出了反驳。加尔乔也忍耐不住了,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讲述了自己受压迫受剥削的身世,以亲身的经历揭露了神甫、财主们是如何掠夺穷人的。那个靠告密过日子、已有许多人在他手里丧生的神甫灰溜溜地走了。
兴奋的农民们把加尔乔当作英雄抬了起来。海杜道夫偷偷地向他微笑,邓克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这一夜加尔乔激动得不能入睡。第二天上午,商店门口聚集了一大群人,大家热烈地议论加尔乔如何驳倒了神甫。与此同时,在斯拉达列村最大的饭店里,一清早就聚齐了当地要人,他们正在策划陷害海杜道夫的阴谋。
在漫长的冬夜,农民们常常在阅览室里一直逗留到深夜,海杜道夫给大家讲解各种问题,或让大家听新闻广播,然后进行热烈的讨论,加尔乔默默地倾听各种意见,吸收着新的思想和精神。当局对阅览室又恨又怕,千方百计想搞掉它,青年们对当局的所作所为愤怒万分,加尔乔更是怒不可遏,简直想马上去拼命,由于群众的抵制,当局的阴谋未能得逞。
从此,加尔乔更是把海杜道夫看做自己的亲人了,他觉得阅览室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每天晚上都去。教师为他拟订了详细的阅读计划,他彻夜地阅读有关奴隶造反和人民起义的书籍,他眼前的迷雾逐渐消散了,阳光照亮了他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