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安娜·克里斯蒂》的同时,奥尼尔创作了一部兼有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戏剧《毛猿》(1922)。主人公扬克是一艘远洋轮船上的司炉,以身强力壮得到同伴的敬畏而自豪,但遭到旅客中一个有钱的女人的侮辱,便到处去寻找他的生活地位,最后只好与动物园的一只大猩猩结交朋友,结果却死在它的大力拥抱之中。剧本表明在冷酷无情的资本主义社会,像扬克这样的工人只能忍受非人的待遇,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只会遭到更加悲惨的结局。
奥尼尔运用各种创作方法反映社会问题,1925年完成的《榆树下的欲望》则是他在创作中又一次取得的重要的现实主义成就。这个剧本描写资产阶级家庭争夺财产及其后果。75岁的伊弗拉姆·卡博将前妻的田庄据为己有,希望他的新婚妻子艾比能够生一个孩子继承这一产业。艾比因此去向卡博和前妻生的儿子埃本调情,两人生了一个孩子,同时也产生了真实的爱情。埃本向父亲说明了事情真相,卡博也向埃本透露艾比和他生的孩子将继承遗产,埃本大怒。艾比为了表明她对埃本的爱情,把孩子杀死。埃本不得不去报警,并承认自己也参与了这一罪行,和艾比共同接受法律的惩罚。这部剧作的主题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从中也可看出古代希腊悲剧的影响。
1926年,奥尼尔又发表了一部象征主义戏剧《伟大之神布朗》,描写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在资本主义社会所经历的失败和痛苦,但内容比较抽象,象征性的东西很多。作者运用面具以表现人物的双重人格,运用独白以表现他的内心活动。这种表现手法在他的剧作《拉撒路笑了》(1927)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拉撒路笑了》写拉撒路从坟墓里回来以后的生活。他是征服死亡的爱情和快乐的象征。剧中有许多时代不同的人物和各种合唱队,使用面具,场面奇特。这表明作者越来越脱离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它企图表现死亡把人们从现实生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而进入永远快乐的境界。
在《奇妙的插曲》(1928)中,奥尼尔力图反映人们所经历的痛苦的生活。这是一部九幕长剧,主要描写一个女人和几个男人之间的关系。女主人公尼娜由于父亲的阻挠,不能和心爱的人结婚,和她结婚的人,她又不爱。她和情人生下了一个孩子,却不让他知道谁是他的父亲,以后她也百般阻挠儿子和他心爱的女子结婚。她的父亲和丈夫先后逝世,儿子也离她而去,她对生活已感到十分厌倦,只求安静地等待死亡。剧本着重表现了人物的情欲以及内心活动和痛苦,进行了种种心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对作者的影响。
在此以后,奥尼尔又完成了一部著名的长剧《哀悼》(1931),这是套用古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的三部曲《奥瑞斯忒亚》的格式写的一个三部曲。古希腊英雄阿伽门农及其一家被改为美国将军曼农及其一家。剧情发生在新英格兰,时间在美国内战以后。奥尼尔通过曼农家族复仇的故事,企图表现个人理想和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冲突。古希腊人的命运观念和复仇观念被个人情欲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所代替,妨碍人们实现理想的各种阻力,使曼农一家遭到悲惨的结局。这也表现了作者的宿命论观点。
《哀悼》曾经引起美国评论家和广大观众的兴趣,一般评价都很高。但从此以后,奥尼尔的创作力逐渐衰退,作品的数量与质量都不能和过去相比。他计划写的剧本,有的没有完成,有的则被他撕毁。
1933年,奥尼尔写了一部喜剧《啊,荒野!》,它描写20世纪初美国一个小城市的故事。作者称它为“回忆的喜剧”,其中可能包括他本人童年时的某些生活。1940年他写了一部重要的自传体戏剧《直到夜晚的漫长一天》(1956),描写一个家庭的不幸的生活。奥尼尔在剧中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种不幸和痛苦有什么意义?谁应该对这种悲剧负责?奥尼尔始终为这类问题所困扰。
1939年,奥尼尔写了一个比较重要的剧本《卖冰的人来了》(1946),写一群失业者终日喝酒聊天,无路可走,充满幻想,等待着一个五金推销商的到来。有一天他终于来到他们中间,却劝他们放弃幻想,面对现实,以得到平静。剧本反映了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之后所出现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以及作者的消极悲观的态度。这个剧本于1946年上演,打破了作者自1934年以来在美国剧坛上的沉寂状态。但这时他已在经受疾病的折磨,生活不能自理,几乎无法创作。
奥尼尔是美国戏剧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剧作家。美国戏剧真正成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分,在20世纪20至30年代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局面,获得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首先应该归功于奥尼尔在戏剧创作中所取得的成就。
奥尼尔的大部分作品是剧本,也曾发表过一本诗集。他从1916年正式登上剧坛以后,曾4次获得普利策文学奖。1936年,奥尼尔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奥尼尔严肃地对待戏剧事业,他一贯反对美国商业性质的戏剧,对于美国的戏剧改革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作品取材于他所熟悉的现实生活,特别是海上生活和美国新英格兰的生活;他又深入研究了美国社会问题的病根,对它们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因此他的创作内容具有普遍意义。但他看不到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途径,愈来愈感到烦恼、痛苦和失望,因而给一些作品涂上了悲观主义和神秘主义的色彩。
奥尼尔的作品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但是,奥尼尔基本上是一位现实主义家,也是第一个把心理研究成果结合到自己作品中的作家。他的早期作品对于美国资本主义社会中心丑恶现实作了一定的揭发和批判,但又表现了过多的变态心理描绘。有人说他受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实际上他并不是弗洛伊德的热情追随者。他注重人物的性格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不是从正确的阶级观点出发去认真研究各种关系之间的复杂矛盾。奥尼尔多才多艺、兴趣广泛,在剧本主题、形式以及舞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尝试,促进了现代剧的发展。
米勒
米勒,1891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市。1909年进入大学学习,两个月之后辍学,在各地流浪,从事过各种工作。1930年迁居法国,开始文学创作。1942年回到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定居,并继续从事写作。
米勒的小说大部分带有自传性质。他的代表作《北回归线》(1934),是根据他在巴黎的生活写成,描写主人公放荡不羁的生活,刻画人物极为生动,对性生洁的描写十分露骨。小说描写主人公在当教员期间由于生活枯燥而陷入精神崩溃的边缘。
《南回归线》(1939)是他的又一部重要作品,记述了他早期在纽约的生活,他的家庭,他最初对知识的追求,以及他的移居欧洲,写得平稳凝重,淫秽描写较少,但除米勒的父亲的形象外,人物刻画都比较平淡。
他的著名的《马洛西的大石像》(1941)是一部近于游记的作品,颇受评论家的赞赏。他的其他作品还有《黑泉》(1936)、《在玫瑰色的十字架上受刑》(三部曲,1949、1953、1960)等。
米勒的作品涉及许多哲理和社会问题,并喜欢谈论“人类的倒退”,他曾说人失去了“生活的艺术”。他在作品中对性的问题的大胆处理在同时代作家中显得非常突出,自称深受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希望能像惠特曼一样歌颂肉体的美。实际上,他描写的是性变态和性生活的丑陋方面,因而受到一些评论家的指责。他的一些作品一直被认为是黄色书籍,美国政府曾列为禁书。如《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在巴黎出版后,美国政府明令禁止在美国出版,也禁止将这两本书带进美国。米勒曾希望到英国访问,英国当局宣布他是不受欢迎的人。直到60年代,他的代表作品才获准在美国出版。
米勒对美国文学方面有一定的影响。50年代中期兴起的“垮掉的一代”作家,在生活方式以至作品的内容、风格方面,都从米勒的作品中汲取了不少东西。
米勒于1980年逝世。
肯明斯
肯明斯,1894年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父亲是哈佛大学教授,唯一的神教牧师。肯明斯自幼喜爱绘画和文学,191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其毕业演说以《新艺术》为题,对现代艺术,主要是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绘画,作了大胆的肯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加救护车队在法国战地工作,进过集中营,后用超现实主手法法把这段经历写进《巨大的房间》(1922)一书。
战后在巴黎和纽约学习绘画,并开始写诗。第一部诗集《郁金香与烟囱》(1923)收有短歌和咏爱情的十四行诗。以后陆续发表《诗四十一首》(1925)、《1922至1954年诗选》(1954)等12部诗集。1957年获得博林根诗歌奖和波士顿艺术节诗歌奖。
肯明斯有些诗集的题名离奇古怪,诗行参差不齐,在语法和用词上也是别出心裁。词语任意分裂,标点符号异乎寻常,除了强调一般不用大写,连自己的名字也是小写。他认为在科学技术发达的时代。人们用眼睛吸收外界的事物比用耳朵多。他在解释为什么要使用文字做特技表演时说:
“我的诗是以红玫瑰和火车头作为竞争对象的。”
在奇特的形式外壳上下,肯明斯显示了卓越的抒情才能和艺术敏感。他的小诗,如《正是春天》、《这是花园色彩多变》,勾画出儿童的天真形象,散发着春天的清新气息;他的爱情诗,如《梦后的片刻》、《我从没去过的地方》,在温柔中含有凄怨;他怀念父母的诗《如果有天堂,母亲(独自)就在那一方》也真挚感人。
同时,他也善于用辛辣的讥讽表达他对现实生活中丑恶面的蔑视和挑战,他把现代资本义社会中野蛮的争夺、感情上的冷漠、行为中的伪称为“非人类”或“非世界”,加以嘲弄和鞭挞。
肯明斯作为美国著名诗人却被有的人称为为“打字机键盘上的小丑”,并指责他的诗是肢解了诗歌语言的“假实验”。但又有些文字批评家却认为他是“最有成就的城市诗诗人之一”。
肯明斯于1962年逝世。
罗宾逊
罗宾逊,1896年出生在顷因州加德纳镇。1891年进入哈佛大学,后因家境贫困,2年后辍学,去纽约谋生,曾做过地下铁道的稽查员。1896年自费印行诗集《急流与昨夜》(后易名《夜之子》),引起轰动,受到老百姓的喜爱。1902年,诗集《克莱格上尉》出版,一向欣赏他的诗才的西奥图·罗斯福总统帮他在纽约市海关谋得一个较为清闲的差事,使他有充裕的时间写诗。1916年,诗集《天边人影》出版,获得好评,并确立了他在诗坛的地位。他后来出版的重要作品是长篇叙事诗三部曲:《墨林》(1917)、《朗斯洛》(1920)与《特里斯丹》(1927)。他曾于1922、1925、1928年三次获得普利策奖。
罗宾逊的诗歌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后期以中世纪亚瑟王传说为基础写成的长篇叙事诗,用抑扬五步格的无韵体。它们不是古老传说的刻板复述,而是根据现代诗歌的特点进行了再创作。在这些诗中,他用人物各自独特的激情来解释他们的行为,而不象以往那样用超自然的因素来说明。他的叙事诗中人物的心理描写比较深刻。他的另一类诗歌更为一般读者所喜爱,都是用传统的诗体写的短诗,特别是其中一组“人物肖像”诗,每一首描画了蒂尔伯里镇上一个人物的肖像。他们大多是郁郁不得志的失败者与畸形人。如“比国王还富有”的理查·柯瑞,他受到全镇的羡慕,却偏偏要开枪自杀;又如米尼弗·契维,他鄙视金钱,却又无法离开金钱;还有年老的伊本·弗洛德,他孤苦伶仃,只得借酒浇愁。这些诗反映了当时新英格兰小镇上的真实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观察细致深刻,语言淳朴、简明。诗中所写的一些人物形象,在美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带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罗宾逊的诗力图摆脱维多利亚时期浪漫主义诗歌的传统,追求构思与意象的新奇。把激情、冷嘲与幽默熔于一炉,并注意挖掘人物心灵深处的东西。这些特征与稍后的美国现代派诗歌相一致,因此他常被看作现代派诗歌的先行者。
罗宾逊于1935年逝世。
菲茨杰拉尔德
菲茨杰拉尔德,1896年生于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一个商人家庭。普林斯顿大学毕业。1917年入伍,但没有上过战场。1919年退伍,在一家商业公司当抄写员,业余致力于创作。他的创作倾向与“迷惘的一代”相似,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年轻的一代对美国所抱的理想的幻灭。1920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一举成名。小说出版后他与柳尔达·赛瑞结婚。柳尔达对他的生活与创作影响很大,他的小说里许多女主人公都有她的影子。1925年,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菲茨杰拉尔德称他所处的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经济危机爆发这10年间是“爵士时代”,他的作品反映了中产阶级青年在那个时代中的感受,尤其是对于上层资产阶级又羡慕又不满的情绪。他对上层社会醉生梦死生活的描写深藏着幻灭感,他曾说他“脑子里浮现出来的故事都有点灾难感”。《人间天堂》描写一个名叫阿莫瑞·布莱恩的青年成长过程中的幻想和失望,感情真挚,其中的人物被称为大学生中间的“迷惘的一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表现了“美国梦”的幻灭。青年商人涅克·卡拉威在纽约结识一个邻居,名叫盖茨比。盖茨比在战争期间与涅克的表妹苔西相爱,但因为他当时贫穷,苔西嫁给了有钱的托姆,而托姆却另有所欢,苔西的生活并不幸福。战后盖茨比因经营非法买卖致富,天天设宴以吸引苔西,最后通过涅克的安排与苔西重温旧梦,托姆对此十分妒忌,利用一次车祸陷害盖茨比,置之于死地。这部小说谴责以托姆为代表的美国特权阶级自私专横,为所欲为,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盖茨比的悲剧,并指出他的悲剧来自他对生活和爱情的幻想,对上层社会人物缺乏认识。小说采取印象式的描写手法,常用美丽奇特的比喻,作者的描写既热烈又冷静,在欢乐的故事后面隐藏着一股哀伤的细流。
他的另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夜色温柔》(1934),描写一个年轻有为的医生狄克,在欧洲研究神经病原理颇有成效。他爱上一个亿万富翁的女儿尼柯尔,她患有神经病,狄克与她结婚后,为了照顾她,毅然放弃工作,最后使她恢复了健康,但她却将狄克抛弃。狄克痛苦万分,回到美国,流落在纽约州一个小镇上行医。这部小说成功地表现了上层资产者的自私与腐化,对主人公的沉沦满怀同情。但评论界对它反映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