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文
欧文,1783年4月30日出生于纽约市华尔街一个富商家庭,自幼爱好文学,阅读大量欧洲古典文学作品,深受英国浪漫主义作家司各特、彭斯等人的影响。1799年,欧文进入一个法律事务所学习法律业务,也曾协助家庭经营企业。1804年,欧文赴英、法、德、西班牙等国参观和旅游。1806年回国后,继续研读法律,1807年担任律师职务。1815年,欧文再度赴欧,遍游英国、苏格兰、爱尔兰名胜古迹。1832年,欧文返回祖国。1842~1846年间,欧文曾被任命为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萨克富等成为知己。欧文的晚年是在美国度过的,1859年11月29日病逝于家中,终年76岁。
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创办一种不定期刊物《杂拌》,沿袭18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菲尔丁以及艾迪生和斯梯尔的《旁观者》的传统,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显露出他的幽默、风趣和含蓄的讽刺才能。
欧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化名狄德里希·尼克尔包克尔所写的《纽约外史》(1809)。作者自称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以逗趣的形式体现我们这个城市的传统;阐述本地人的脾性、风俗和特色;给本地的风光与场所以及熟悉的人物披上一层唤起想象力的怪念丛生的联想”。书中讽刺了荷兰殖民者在纽约的统治,驳斥了殖民主义者为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所制造的荒谬的论据。这部作品受到欧美广大读者的欢迎,英国小说家司各特曾说,他从未读过这样酷似斯威夫特的风格的作品。
《纽约外史》虽风靡一时,而欧文并没有进一步发挥他的文学创作才能。此后10年,除英美战争期间曾于1814年担任过短期军职之外,一直在帮助他的哥哥经商。1815年欧文去英国利物浦在他哥哥所开设的分行工作。1818年分行因战后经济萧条而倒闭,欧文从此留居英国,以写作为生。
1819年,欧文陆续发表许多散文、随笔和故事,共32篇,于1820年结集为《见闻札记》出版,引起欧洲和美国文学界的重视。英国诗人拜伦曾表示喜欢他的作品。欧文自己则说:“我只想在全国协奏曲里吹长笛伴奏,而让别人来演奏小提琴和法国号。”这部作品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其中的散文《威斯敏斯特教堂》、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的传说》等,都是脍炙人口、至今不衰之作。欧文还在《英国作家论美国》一文中回答了一个英国作家以极为轻蔑的口吻提出来的问题:“有谁会读一本美国的书呢?”欧文说:“……荣誉和声望并不单靠英国的意见,广大的世界才能给一个国家的名誉作出公断。”有人认为欧文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美国文学的独立宣言。
继《见闻札记》之后,欧文写了体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庄》(1822)和故事集《旅客谈》(1824),这两部作品都较《见闻札记》逊色。1826年,欧文在马德里任美国驻西班牙大使馆馆员。1828年发表《哥伦布的生平和航行》。1829年发表《攻克格拉纳达》,同年曾到格拉纳达的摩尔人故宫阿尔罕伯拉游览,后出版游记、随笔和故事集《阿尔罕伯拉》(1832)。
欧文在《阿尔罕伯拉》中以优美的笔调描绘西班牙险峻而悲凉的荒山原野,具有南国情调的幽雅的园林,质朴豪爽的西班牙人民及其风俗人情,同时也生动地叙述了西班牙民间和历史上有关摩尔人的神话和传说。在《阿拉伯星占家的传说》里,欧文利用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揭露了侵略成性的统治者阿本·哈巴兹残忍荒淫的面目,以及道貌岸然、以哲人自居的星占家的卑鄙丑恶的灵魂。在《摩尔人遗产的传说》里,欧文塑造了朴实勤劳、见义勇为的卖水的贩子珀勒吉尔,与贪婪暴戾的法官和警察作对比。
欧文又曾担任美国驻英公使馆秘书。牛津大学曾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英国皇家学会也向他颁发了勋章。1832年欧文回到美国,在纽约受到热烈的欢迎。由于读者迫切需要他描写本国的生活,他曾到新开发的美国西部进行考察,写了《草原游记》。他还根据大皮货商约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为这个大财阀写了一部发家史:《阿斯托里亚》(1836)。
1842年,欧文再度赴马德里,出任美国驻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国。晚年是在他曾经描写过的睡谷附近度过。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传记:《哥尔德斯密斯传》(1840)、《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1849~1850)和5卷本《华盛顿传》(1855~1859)。其中以《哥尔德斯密斯传》写得较好。
欧文的作品是中国读者所熟悉和喜爱的。他的几部名著被翻译成中文,其中有《拊掌录》(即《见闻札记》),《旅人达异》(即《旅客谈》)和《大食故宫余载》(即《阿尔罕伯拉》)。解放后翻译的有《阿尔罕伯拉》、《欧文短篇小说选》和《见闻札记》。
欧文是散文大师,是美国文学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他的故事主要以殖民时期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淳朴的人物性格,歌颂了淳厚的风俗人情和美丽的自然景色,创造了美国“童年”的画像。正是与这个“童年”画像相适应,欧文的故事清新闲适,轻松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和浪漫主义奇想。同时,欧文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又是个描写风景的能手;他的笔调诙谐幽默,文字优美精练,读起来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詹姆斯·费尼莫·库柏
詹姆斯·费尼莫·库柏,1789年9月15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伯林顿地区的一个地主家庭,父亲是国会议员、当地法官。1803年库柏进入耶鲁大学学习,到第三年时被学校开除学籍。后来,曾在海军服役。1826年,库柏出国旅游,达6年之久,大约于1833年回到美国。库柏的晚年是在自己的家乡库柏镇度过的,并一直专心致志地从事写作活动,直到1858年9月14日逝世为止。
库柏自幼生活在库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关印第安人的传说,都深深吸引着他。1806年他到商船上学习航海,后来在安大略湖畔一海军基地参加造船工作。并曾被任为海军上尉。1811年辞去海军职务,同一个地主的女儿结婚,并定居在库珀斯敦。
库柏的文学生涯开始于31岁,他的第1部小说《戒备》于1820年自费出版。小说写他未曾经历过的英国上层社会的生活,很不成功。在妻子的鼓励下,他改变方向,写了一部他认为“应当是纯粹美国式的以爱国为主题的书”,即《间谍》。故事发生在独立战争时期两军争夺的要地韦斯切斯特。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爱国的英雄哈维·柏契。他是贫穷的小贩,受起义军总司令华盛顿的派遣会刺探敌方的情报,在极其危险的环境中勇敢地执行任务,革命胜利后仍当小贩。小说在1821年出版后受到欢迎。库柏以后又写了反映边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国文学史上开创了3种不同类型的小说,即革命历史小说《间谍》、边疆冒险小说《拓荒者》和海上冒险小说《舵手》。
《拓荒者》是以猎人纳蒂·班波为主要人物的五部曲《皮袜子故事集》之一。开始时库柏并没有通盘的写作计划。按内容顺序排列,1841年出版的《杀鹿者》居先,依次为《最后的莫希干人》(1826)、《探路人》(1840)、《拓荒者》和《大草原》(1827)。库柏在《拓荒者》中着力描写独立战争后纽约州开发地上的小城镇生活。因使用鹿皮护腿而得到“皮袜子”绰号的纳蒂·班波在森林中以狩猎为生,与印第安人为伍,因两次救过法官的女儿,法官企图把班波置于他所代表的“文明”的保护之下。班波不喜爱这种“文明”,走向西部未开发的土地去过他热爱的森林生活。小说中还穿插描写传奇式的爱情故事。
五部曲中最出色的一部是《最后的莫希干人》,故事发生在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主义者为掠夺印第安人土地而发生战争,印第安人一方面被屠杀或者充当炮灰,另一方面又互相残杀,终于使整个部落绝灭。库柏虽然对印第安人的遭遇往往流露出同情和愤慨,但明显地站在英国殖民军一方,认为亲英的印第安人都是善良的,亲法的则是恶人。这部小说以英军司令的两个女儿前往司令部的经历为线索,展开了在原始森林中的探路、追踪、伏击、战斗等惊险情节的描写。
在《大草原》里,库柏描写班波在90高龄仍充当带路人,后来死在西部草原他视为兄弟的印第安人之中。这套“皮袜子故事”对后来美国的西部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关于海上生活的描写中,库柏也发挥了他擅长写惊险情节的才能。《舵手》以美国独立战争为背景,以当时著名的船长约翰·保尔·琼斯为原型,写“舵手”奉命前往英国海岸绑架英国上校霍沃德时被擒,设法逃脱,后来在海上经过多次战斗终于获胜。作品中有不少惊险情节。此后,库柏又创作了很多海上冒险小说,还写了各种海盗式人物。这类小说大多情节曲折,戏剧性强,描写生动,而且穿插着爱情故事,曾受到梅尔维尔和康拉德等作家的称誉。
1826年,他出任美国驻法国里昂的领事,并到意大利和英国旅行。除了写海上冒险小说之外,他还写了反映欧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1831)、《黑衣教士》(1832)和《刽子手》(1833),表现教权和封建势力在资本主义兴起之前已日趋腐朽和衰落。
1835年,库柏回到美国。这时的美国与他离去时人不相同。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庸俗和报界与政客的勾结表示厌恶,同时又支持联邦派而指责杰弗逊推行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他一方面积极支持英国、法国和荷兰的民主运动,另一方面又对“民主国家误解和增加公众权力的自然倾向”感到忧虑和恐惧。他甚至维护早已过时的荷兰殖民主义者的佃农制,反对在纽约州兴起的农民抗税运动。他在回国后写的小说《归途》和《家乡面貌》(1838)不仅讽刺了美国社会,还讽刺了库珀斯敦的一些人物的伪善和愚蠢,因此而受到舆论的攻击。晚年他甚至支持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战争。1851年9月14日去世。
库柏在30年创作生涯中写了50多部小说和其他著作。巴尔扎克曾说:“如果库柏在刻画人物方面也达到他在描绘自然现象方面的同样成就,我们这门艺术就会以他的话为准。”库柏的小说描写惊险场面和自然景物著称。在他的笔下,大自然的景物被赋予了瑰丽的色彩;而环境描写又总是跟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心理交融在一起。另外,库柏的小说人物众多,结构复杂、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但是由于当时美国小说还处在早期阶段,所以库柏的小说在艺术上难免使人有冗长、沉闷和矫揉造作之感。然而,库柏对推动美国小说的发展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
拉尔夫·华尔多·爱默生,1803年5月25日生于波士顿一个牧师家庭。1882年4月27日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去世。8岁丧父,家境陷入贫困。1817年以前,他为积累学费已备考入高等学校,便在学院食堂里谋得一个侍者的职务,后来进入哈佛大学读书。在这期间,他阅读了当时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柯尔律治、华兹华斯等人的作品。
1821年毕业后,他为帮助几个弟弟求学,教了几年普通学校,然后在波士顿当牧师,属于唯一理教派。当时,唯一理教派在东部地区各教派中居优势地位,它虽然打破了加尔文教僵死教条的束缚,但也保留了不少迷信成分。爱默生出于自己的信念,毅然放弃教职,赴欧洲各国旅行,寻找思想出路。
1833年回美国,专门从事写作和演讲活动。1836年出版《论自然》一书,这部书几乎包含了他所有重要的思想的胚芽。书中认为,精神法则存在于自然的中心、自然对人来说,不仅是物质,也是过程和结果;每一个自然过程都是精神的体现。人的本质不在物质,而在精神,人本身就是有限的造物主,世界之所以缺乏统一,是因为人自身的不统一。每一种自然现象都可在头脑的能力和特性中找到其根源;梦比实验能够更深入地揭示自然的奥秘。书中还阐述了他的美学观。他认为美是上帝给德行打下的印记,美的创造是艺术;对美的爱慕便是趣味,美是诗人追求的主要目的。他在书中还提出摆脱传统的束缚的思想,主张“跟宇宙建立一种直接的关系”,要求建立一种有创见的而不是依赖传统的诗和哲学,要求有“给我们启发的自己的信仰”,反对“在往古的枯骨中摸索或将一代活人套进陈腐的假面具中去”。
1837年8月31日,爱默生在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上以《论美国学者》为题发表演讲,抨击美国社会中灵魂从属于金钱的拜金主义和资本主义劳动分工使人异化为物的现象,强调人的价值;提出学者的任务是自由而勇敢地从皮相中揭示真实,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导人;他号召发扬民族自尊心,反对一味追随外国的学说。他提出“不能永远靠外国宴席上的残羹剩菜过活”,“要用自己的脚走路”,“要讲出自己的思想”。这演讲轰动一时,对美国民族文化的兴起产生重大的影响,被霍尔姆斯誉为“我们的思想上的独立宣言”。
1838年7月15日,爱默生在剑桥的神学院发表题为《神学院致辞》的著名的演讲,指出只要一个人秉心公正,他在一定范围内便是上帝,他也便有了上帝的安全、不朽与威严,他呼吁用原始的真理代替传统的宗教形式。他的这一演讲遭到新英格兰加尔文教派、唯一神教派等势力的抗议和攻击。爱默生的哲学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强调人的价值的积极成分,又吸收了欧洲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思想,发展成为超验主义观点。其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权威,崇尚直觉;其核心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这一观点有助于打破当时神学和外国的教条的束缚,建立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为美国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
自1836年开始,爱默生、阿尔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顿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会讨论“神学与哲学的不良状况”,这可以说是超验主义运动的起点。这一运动没有组织形式,没有具体纲领,通称为康科德作家集团或康科德哲学学派,又被称为“超验主义俱乐部”。他们创办评论季刊《日规》(1840~1844),发表文学作品和主张改革教育、伦理、政治等方面的论文。爱默生一度担任主编,由于爱默生等人的影响日益深广,“超验”一词逐渐失去其贬义,最终成为了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理论上的概括,爱默生也因此成为超验主义思想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