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2900000008

第8章

道可道章第一

疏:此章明妙本之由起,萬化之宗源。○義曰:此者,斯也。章,明也,分判科段,使義理彰明。《說文》曰:樂歌竟為一章。章字從音從十,謂一至十數之終。謂書言章,蓋因風雅凡有件段,皆謂之章焉。明者,皎净之義,顯出之謂也。妙本者,道也,居經之首,明道之由。由,從也。起,興也。萬者,數之大也。化者,應變之謂也,言萬有變化從道而興也。宗,主也。源,本也。萬化既從道而興,則知道為萬化之宗本也。起自此章,出生諸法,如水之源流,注無竭也。

疏:首標虛極之強名,將名眾妙之歸趣。○義云:首者,元也,始也。《爾雅》云:初哉首基,始也。標者,舉也。虛極,妙本也。強名,道也。此章先標可道為體,可名為用。末篇歸眾妙之門,攝迹歸本。趣,向也,復歸向於大道之本也。就此門中分為七別。一曰可道可名者,明體用也。義云:體用者,相資之義也,體無常體,用無常用,無用則體不彰,無體則用不立。或無或有,或實或根,或色或空,或名或象;互為體用,轉以相明,是知體用是相明之義也。體者形也,膚也;用者資也,以也。二曰無名有名者,明本迹也。義云;本迹者,相生之義也。有本則迹生,因迹以見本,無本則迹不可顯,無迹則本不可求,迹隨事而立以為本迹。本者,根也。迹者,末也。老君謂仲尼曰:六經者,先王之陳迹也。迹者,履之所出,而迹豈履哉?迹出於履,以迹為履而復使人履之,愈失道矣。明迹為末也。三曰明有欲無欲者,明兩觀也。義云:觀者,所行之行也。以目所見為觀,音官。以神所鑒為觀,音貫。悉見於外,凝神於內,內照一心,外忘萬象,所謂觀也。為習道之階,修真之漸,先資觀行,方入妙門。夫道不可以名得,不可以形求,故以觀行為修習之徑,謂有欲歸於死,無欲契於生也,是觀其生死,歸趣不同矣。四日同出異名者,明樸散而為器也。義云:大樸者,道也。道散為神明,流為日月,分為五行,生為萬物。器者,有形用也。《易》曰:形而上者曰道也,形而下者曰器也。五曰同謂之玄者,明成器而復樸也。義云:神明、日月、五行、萬物有形有器,皆合於道,故云復樸也。六曰玄之又玄者,辯兼忘也。義云:為器之時必存其樸,復樸之後此樸亦忘,乃契於道爾。故謂玄之又玄也。兼忘者,器樸俱忘也。七日眾妙之門者,示人行了出也。義云:器樸兩忘,了然契道,復歸生化之始,眾妙之門也。人與萬物同稟於道,有為有欲則失道傷生,除欲守和則歸根復本。是謂知道要之門戶也。了出者,出世也。

道可道,非常道。

疏:道者,虛極妙本之強名也,訓通訓徑。

義曰:道者,至虛至極,非形非聲,後劫運則不為終,先天地而不為始。圓通澄寂,不始不終,聖人以通生之用可彰,尋迹而本可悟。故以通生之德,強名為道也。

疏:道一字,標宗也。

義曰:經首道之一字,標舉為宗也。

疏:可道者,言此妙本通生萬物,是萬物由徑,可稱為道,故云可道。

義曰:標宗一字,是無為無形,道之體也。可道二字,是有生有化,道之用也。三字之中自立體用,體則妙不可極,用則廣不可量。故為虛極之妙本也。

疏:非常道者,妙本生化,用無定方,強為之名,不可遍舉,故或大或逝,或遠或返,是不常於一道也。故云非常道。

義曰:散為萬物,不拘一方,故用無定方也。但宗一道,故明萬物皆資道化,故不在遍舉。高而無上,無不包容,大也。高而無上,不滯於上,大而無外,不滯於外,逝也。逝,往也。窮於無窮,無所不通,遠也。虛心守一,道復歸之,返也。返,還也。此引《道經》第二十五有物混成章,以證此義。以此推之,不常厥所,是謂非常道也。

名可名,非常名。

注:道者,虛極之妙用;名者,物得之所稱。用可於物,故云可道;名生於用,故云可名。應用者無方,則非常於一道;物殊而名異,故非常於一名。是則強名曰道,而道常無名也。

疏:名者,稱也,謂即物得道用之名也。首一字,亦標宗也。

義曰:名者,正言也。標宗一字,為名之本。可名二字,為名之迹。迹散在物,稱謂萬殊,由迹歸本,乃合於道。是知道為名之本,名為道之末。本末相生,以成化也。

疏:可名者,言名生於用,可與立名也。非常名者,在天則曰清,在地則曰寧,在神則曰靈,在谷則曰盈。得一雖不殊,約用則名異。是不常於一名,故云非常名也。

義曰:無用則道凝,有用則名立。天得道垂象清明,地得道確然安靜,神得道變化不歇,谷得道盈滿無虧。此引下經第二章以明其義。名散無極,是為非常名也。

無名,天地之始。

疏:無名者,虛極妙本,未立強名也。妙本之始無有無名,從本降氣,開闢天地。天地相資以為始,故曰無名,天地之始。

義曰:大道吐氣,布於虛無,為天地之本。始無有無名者,《莊子?天地篇》曰:泰初有無,無有無名。言泰初者,無之始也。無既無名,不可詰之以名,混漠寂寥,邈為化主,元氣資之以為始,玄化稟之而得生,故曰無名。天地始無名無氏,然後降迹,漸令兆形,由此而天地生,氣象立矣。

疏:《易》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三才,三才生萬物。按《爾雅》云:權輿,始也。

義曰:太極者,形質已具也。形質既具,遂分兩儀,人生其中,乃為三才也。《爾雅》者,周公所造,以教成王,多識鳥獸草木之名,通詁訓之指歸,辯同實而殊號者也。成九流之津梁,涉六藝之鈴鍵,學覽者之潭奧,擒翰者之華苑也。蓋興於中古,隆於漢氏。言中古者,亦五帝之後,三王之間。故《易?繫》曰作《易》者其在中古乎。

有名,萬物之母。

注:無名者,妙本也。妙本見氣,權輿天地。天地資始,故無名也。有名者,應用匠成,茂養萬物,物得其養,故有名也。

疏:有名者應用,應用匠成,有強名也。萬化既作,品物生成,妙本旁通,以資人甩。由其茂養,故謂之母也。母以茂養為義,然則無名有名者,聖人約用以明本迹之同異,而道不繫於有名無名也。

義曰:萬化者,舉其多也。品物者,眾物也。眾物之中,道無不在,秋毫之細,道亦居之。故能生三才,母萬物。萬物道存則生,道去則死,含養之至,不曰母乎?大道無異無同,無本無迹,強立言教,而本迹彰矣。

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注:人生而靜,天之性;感物而動,性之欲。若常守清靜,解心釋神,反照正性,則觀乎妙本矣。若不性其情,遂欲而動,性失於欲,迷乎道源,欲觀妙本,則見邊徼矣。

疏:欲者,性之動,謂逐境而生心也。言人常無欲,正性清靜,反照道源,則觀見妙本矣。若常有欲,逐境生心,則性為欲亂,以欲觀本,既失冲和,但見邊徼矣。徼,邊也。

義曰:夫機械之心藏於胸中,即純白不粹,神德不全,存身者不和,此有欲也。若欲害之心忘於中,即虎尾可履,而況於人乎!此無欲也。有欲者任耳目以視聽,勞心慮以為理,視聽逾迷,為理愈亂,可謂見邊徼矣。無欲者神合於虛,氣合於無,無所不達,無所不通,與天地同功,乃合乎大通,可謂觀其妙矣。觀者外以目周覽,內以神照微。目覽則辯乎有無,神照則契乎冥寂矣。人生而靜天之性者,《樂記》篇之詞也。言性本清靜,無欲無營,為物所感,因境生欲,感於外而動於內,得不慎其所感哉?故聖人制法以檢其邪,制禮以檢其亂,制刑以檢其過,制樂以檢其淫。以道制欲,所以教民之崇德務善也。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注:如上兩者皆本於道,故云同也。動出應用,隨用立名,則名異矣。

疏:此指上事也。兩者,謂可道可名、無名有名,無欲有欲,各自其兩,故云兩者。俱稟妙本,故云同出。自本而降,隨用立名,則名異也。

義曰:夫一氣分而萬化生,形兆立而萬有作。三者之變,各而兩之,有出於無,斯之謂矣。道顯而名立,名立而欲生,此乃有道可言,有名可謂。有欲之機,興於此矣。是迹從本而生也。若攝迹者棄欲忘名,復歸妙本,於道忘道,於名忘名,是謂還本矣。徇情者,逐欲忘本,以至淪滑,能返乎物初,可與言乎至道矣。

同謂之玄。

注:出則名異,同則謂玄。玄,深妙也。

疏:玄,深妙也。自出而論則名異,是從本而降迹也。自同而論則深妙,是攝迹以歸本也。歸本則深妙故謂之玄。

義曰:有欲無欲之人,同受氣於天地。稟中和滋液則賢聖而無為,稟濁亂之氣則昏愚而多欲。苟能洗心易慮,澄欲含虛,則攝迹歸本之人也。人能修鍊,俗變淳和,則返樸之風,可臻太古矣。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注:意因不生,則同乎玄妙。猶恐執玄為滯,不至兼忘,故寄又玄以遣玄,示明無欲於無欲。能如此者,萬法由之而了出,故云眾妙之門。

疏:攝迹歸本,謂之深妙。若住斯妙,其迹復存,與彼異名,等無差別,故寄又玄以遣玄,欲令不滯於玄,本迹兩忘,是名無住。無住則了出矣。注云意因者,《西昇經》云:同出異名色,各自生意因,令不生意因,是同於玄妙。無欲於無欲者,為生欲心,故求無欲。欲求無欲,未離欲心。既無有欲,亦無無欲。遣之又遣,可謂都亡心。

義曰:夫攝迹忘名,已得其妙,於妙恐滯,故復忘之,是本迹俱忘。又忘此忘,脗合乎道。有欲既遣,無欲亦忘,不滯有無,不執中道,是契都忘之者爾。

疏:正觀若斯,是為眾妙。其妙雖眾,皆出此門。故云眾妙之門也。

義曰;眾妙門者,天門也。天門者,萬法所生之總名也。無有也,言萬物出乎無有,入乎無有,聚散隱顯,故有出入之名爾。徒有其名,實無其門。故謂之無為之門,則無門也。無門無房,四達之皇皇,是歸於妙道矣。正觀者,因修之漸,證道之階也。前所謂目見者,為觀音官覽之觀也。神照者,觀音貫行之觀也。道以三乘之法,階級化人,從初發心至于極道,捨凡證聖,故有一十四等觀行之門。小乘初門有三觀法。一曰假法觀,謂對持也;二曰實法觀,謂心照也;三曰遍空觀,入無為也。中乘法門觀行有四。一曰無常觀,二曰入常觀,三曰入非無常觀,四曰入非常觀。大乘門中觀行亦四。一曰妙有觀,二曰妙無觀,三曰重玄觀,四曰非重玄觀。聖何門中復有三觀。一曰真空觀,二曰真洞觀,三曰真無觀。以此觀行修鍊其心,從有入無,階麤極妙,得妙而忘其妙,乃契於無為之門爾。無為有為,可道常道,體用雙舉,其理甚明。今於體用門中,分為五別。一曰以無為體,以有為用。可道為體道,本無也;可名為用名,涉有也。二曰以有為體,以無為用。室車器以有為體,以無為用。用其無也。三曰以無為體,以無為用,自然為體,因緣為用。此皆無也。四曰以有為體,以有為用,天地為體,萬物為用,此皆有也。五曰以非有非無為體,非有非無為用,道為體,德為用也。又於本迹門中,分為二別。以無為本,以有為迹。無名,有名也。以有為本,以無為迹。互相明也。萬物自有而終,歸於無也。夫以玄源澄寂,妙本杳冥,非言象可求。非無有可質,固亦討論理絕,擬議道窮,而設教引凡,示玆階級。然在於冥心感契,漸頓隨機,不可滯教執文,拘於學相。澡心浴德之士,勤乎勉哉。

同类推荐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停骖录摘抄

    停骖录摘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大孔雀王神咒经

    佛说大孔雀王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皇清书史

    皇清书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人事典眉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眉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刀破虚空

    刀破虚空

    我若化仙,必当引导世人,步路正途。我若化魔,必当屠戮苍生,绝杀天下。化仙,却招世人妒忌与坑害,化魔,又招世人唾弃与记恨。仙路渺渺,魔路坎坷,何路能让我踏足。悠悠岁月,天道难寻,我路艰难,时间不曾陨落,我路便不曾消散,世人的妒忌,世人的唾弃,都将凐灭在时间的长河中,唯我独存。傲视天下,谁能与我一战?
  • 恋爱如昙花一现

    恋爱如昙花一现

    两个高中的学生相遇、相识相知。在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之下,他们该怎么办?
  • 走进科学丛书: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

    走进科学丛书:开拓进取的大科学家

    本书介绍了42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包括推动18世纪化学革命的拉瓦锡、给元素王国立法的门捷列夫、发现大气压力的托里拆利、被命名为频率单位的科学家赫兹、星学之王第谷以及发现海王星的天文双杰等内容。
  • 蓝冰玉链之月灵女

    蓝冰玉链之月灵女

    月之灵女,十二魔灵,天下归一!月灵之女,世使如山,她双凤在身,得链寻灵,破除天轮,终与孤离!
  • 光血之战

    光血之战

    赵信在临近祖安的边境被抓到底是有意闯入还是无辜被囚?在诺克萨斯的竞技场中上演的到底是一场旷世大秀,还是政治阴谋?8岁小女孩到底有着怎样的身世,她手中的古琴是音乐至宝还是杀人利器?德玛西亚的后世们能否担起重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残梦帘星

    残梦帘星

    本书纯属虚构,不喜误喷,不要当真,更不要信
  • 我在深渊当NPC

    我在深渊当NPC

    【全服公告:玩家“只要钱到位裤衩全撕碎”,完成了100级隐藏唯一转职任务!游戏即将升级!请所有玩家在三十分钟后下线!】【全服公告:系统升级即将开始,资料片:“中古时代-猎巫行动”即将开放。】作为游戏中人族大军战败的罪魁祸首和二五仔,路西穿越到了他刚转职后的游戏角色里成了一名NPC。 但是问题来了! 他要怎么在等级为1,玩家普遍等级为50的情况下顺利转化神格,然后重回巅峰呢! 而面对因为他的骚操作,进入中古时代黑暗时期的游戏大陆。 他要怎么才能摆脱成为奴隶的宿命呢! 与此同时,另一个消息也引爆了游戏论坛!【有一男子连续爆肝《深渊》,猝死家中!】
  • 成功学大师话成功:创造卓越(成功人生的素质解析)

    成功学大师话成功:创造卓越(成功人生的素质解析)

    本书循着成功学大师的引导,着重剖析成功人士的成功素质,书中理论精辟,案例生动、取材广泛。
  •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

    《享受父爱》是一个父亲平凡一生的写照。他生活在大山之中,经历了人生的几大苦痛。战乱时,痛失妻女;坎坷再婚后,次女又因贻误病情离他而去..承受了一连串打击的父亲,始终以开朗坚忍来面对命运的挑战,精心培养几个儿女,撑起了一个遭受了太多不幸和坎坷的家,并让这个家火热着每个孩子的心。小说地域色彩鲜明,父亲的形象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