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42600000040

第40章 兵智精选(4)

【原文】秦伐韩,军于阏与。赵王问廉颇:“韩可救否?”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问乐乘,如颇言。及问赵奢,奢对曰:“道远险狭,譬之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乃遣奢将而往。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边批:主意已定,不欲惑乱军心也。秦军军武安西,鼓噪勒兵,屋瓦皆振。军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奢立斩之。坚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边批:坚秦人之心。秦间来人,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奢既遣秦间,乃卷甲而趣之,一日一夜至。边批:出其不意。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奢曰:“内之。”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不然必败!”奢许诺。许历请就诛,奢曰:“胥后令。”至欲战,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奢纵兵击之,大破秦军,遂解阏与之围。

孔子曰:“反间者,因敌间而用之。”又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为争地。”阏与之捷是也。许历智士,不闻复以战功显,何哉?于汉广武君亦然。

【译文】秦国为攻打韩国,先进军赵国的阏与。赵王首先召见廉颇,问道:“寡人想派兵救援阏与,依贤卿看能否救得了?”

廉颇回答:“路途遥远再加上道路艰险陕隘,难以救援。”

接着赵王又问大臣乐乘,他的意见也和廉颇相同。

最后赵王再问赵奢(战国赵人,因破秦军,赐号马服君)。赵奢回答说:“阏与确实离国都很远,地势也确实艰险狭隘,派援军与秦军交战,就好像是两只老鼠在洞穴里打斗,不过大王如能派一员勇将,仍旧能击溃秦军获得胜利。”

于是赵王命赵奢率兵营救阏与。

赵奢率军行进到距邯郸三十里的地方时,突然下令:“凡敢以军事进谏者,不论官阶高低,一律处死〔主意已定,不欲惑乱军心〕。”

当时秦军驻扎在武安的西方,战鼓响彻云霄,士兵喊杀的声音,几乎把武安城内的屋瓦都震落下来。

有一名斥堠建议赵奢:“请将军发兵救武安。”

赵奢立刻将他处死。下令全军加强防御之事,一连二十八天按兵不动〔坚秦人之心〕,只是一味加强整饬防备。

秦军派间谍混入赵营,赵奢招待他吃喝后,又送他回去。间谍回到秦军后据实以告,秦将十分高兴地说:“赵军刚离开国境三十里,就畏惧不敢前进,只是筑垒挖沟,看来赵国是要把阏与拱手送给我国了。”

赵奢在送走秦军间谍后,却突然下令士兵整装疾速向阏与推进〔出其不意〕,仅一天一夜,大军就在距离阏与五十里处扎营,部署阵势。

秦军接到情报,就下令全军进攻。

军士许历请求发表意见,赵奢答应他的请求,许历说:“秦人绝对料想不到我军兵马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到达此地,他们此次的攻击一定来势凶猛,将军一定要严阵以待;否则,这一仗必败。”

赵奢说:“你这话很有道理。”

许历请处以死刑,以明违令进谏之罪。

赵奢说:“听候命令即可。”

到了邯郸,许历又说:“两国军队谁能先占领北山头,谁就胜利,谁迟一步谁就失败。”

赵奢认为许历的见解很高明,就派一万士兵占领北山头,秦军也想攻占却迟了一步。这时赵奢下令全面攻击,秦军大败,成功地解除了阏与之围。

〔梦龙评〕孙子说:“反间的意义,是在善于利用敌人派遣的间谍。”又说:“所谓兵家必争之地(争地),就是我军占据对我有利、敌军占据对敌有利的地方。”

“阏与大捷”就是体现上面两句军事原则的实例。许历这位智谋之士,没听闻曾以战功受赏,这是什么缘故呢?汉代的李左车(广武君)的遭遇也一样。

李牧

【原文】李牧,赵北边良将也。尝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幕府,为士卒费;日击牛飨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如此数岁,匈奴以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乃复请李牧。牧固称疾。赵王强起之。牧曰:“必用臣,臣如前,乃可奉令。”王许之。李牧如故约,匈奴终岁无所得,然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以数千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不敢近边。

厚其遇,故其报重;蓄其气,故气发猛。故名将用死士之力,往往一试而不再,亦一试而不必再也。今之所谓兵者,除一二家丁外,率丐而甲、而立者耳。呜呼!旭也,丐也,又多乎哉!

【译文】李牧(战国赵人,以功封武安君)是赵国戍守北方边境的大将。他曾经驻守雁门,防御匈奴,他喜欢依现实的情况设置官吏,租税都缴入幕府,做为犒赏士兵的费用,每天宰杀牛只为士兵加菜;又加强训练士兵骑马射箭的技巧,留心敌人动向,常派间谍刺探军情。并与士兵约法:“匈奴即将入侵,要加紧保护牲畜,但不可与匈奴人正面冲突,违者斩首。”

因此每当匈奴人侵扰边境,李牧的兵士就驱赶牲畜回营,不肯作战。

如此过了几年,匈奴人都认为李牧胆子小,不敢与匈奴人交战,甚至连赵国本身镇守边境的士兵也这么认为。赵王下令责备他,李牧仍一如往昔。赵王终于生气,派其他的将领取代他。一年多来,每次出战都失利,损伤众多,边境多事根本无法耕种、畜牧。

不得已赵王只有再度任命李牧,李牧称病推辞,赵王再三的请托,李牧说:“如果大王一定要用臣,必先请大王准许臣如昔日一样的做法,臣才敢受命。”

赵王答应他。

李牧来到边境后,又如以往般和士兵约定不可与匈奴冲突,匈奴虽几年间都一无所获,但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士兵每天都得到李牧的赏赐,却没有立功报答的机会,都希望能上战场作战。

李牧见时机成熟,就挑选坚固的战车一千三百辆,良马一万三千匹,能擒敌杀将的勇士五万人,神箭手十万人,要求他们加强训练;一面又任意放牧牲畜,要百姓四散于郊外,当前来侵扰的匈奴人少时,就装退败让数千人被擒。

单于听到消息,以为良机可趁,遂率领大军入侵,李牧排列许多奇阵,指挥左、右二军夹攻,大破匈奴十多万大军。单于奔逃而去,往后十多年间,不敢再侵犯赵国边境。

〔梦龙评〕对待部属愈是仁厚有如自家人,部属报答之心也愈是深切。能凝聚士兵奋勇作战的士气,才能一发而气势威猛。古代名将明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所以往往只须一次的战役就能定胜负了,不必一战再战。反观今天所谓带兵的将领,除了拥有一两名亲信部属外,其余的士兵都是带人不带心,有如外借之兵,唉!兵多又有什么用呢?

周亚夫

【原文】吴、楚反,景帝拜周亚夫太尉击之。既发,至霸上。赵涉遮说之曰:“吴王怀辑死士久矣。此知将军且行,必置人于淆、黾厄陿之间。且兵事尚神密,将军何不从此右去,走蓝田,出武关,抵洛阳,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太尉如其计,至洛阳,使搜淆、黾间,果得伏兵。

太尉会兵荥阳,坚壁不出。吴方攻梁急,梁请救。太尉守便宜,欲以梁委吴,不肯往。梁王上书自言。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亦不奉诏,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后。吴兵求战不得,饿而走。太尉出精兵击破之。

吴王之初发也,其大将田禄伯曰:“兵屯聚而西,无他奇道,难以立功。臣愿得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此亦一奇也。”边批:魏延子午谷之计相似。吴太子谏曰:“王以反为名,若借人兵,亦且反王。”边批:何不谏他勿反。于是吴王不许。少将桓将军说王曰:“吴多步兵,利险;汉多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咸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固已定矣!大王徐行,留下城邑,汉军车骑至,弛入梁、楚之郊,事败矣!”吴老将皆言:“此少年摧锋可耳,安知大虑!”吴王于是亦不许。假令二计得行,亚夫未遽得志也。亚夫之功,涉与吴王分半。而后世第功亚夫,竟无理田、桓二将军之言者,悲夫!○李牧、周亚夫,皆不万全不战者,故一战而功成。赵括以轻战而败,夫差以累战而败。君知不可战而不禁之,子玉之败是也;将知不可战而迫使之,杨无敌之败是也。

【译文】汉景帝时,吴、楚等国谋反,景帝派太尉周亚夫(周勃的儿子,平七国之乱后,官至丞相,后因景帝听信谗言,绝食五日,吐血而死)带兵平乱。

大军来到灞上,赵涉(周亚夫攻吴、楚,任命赵涉为护军)暗中游说周亚夫说:

“吴王一向以怀柔的方式招抚敢死之士,这次他知道将军率兵而来,一定会在殽、渑等狭隘的山道间埋伏狙击。作战、打仗讲求的是出其不意,将军为什么不由此地朝右进发,经蓝田、武关到洛阳,其间不过相差一两天的路程,将军直接率军入军械库,诸侯们听到将军部队所发出的军鼓声,会以为将军是从天而降呢!”

周亚夫接纳赵涉的建议,等到了洛阳后,派人到殽、渑等山道四处搜查,果然逮捕到吴王的伏兵。

太尉在荥阳会兵,正碰上吴国攻击梁国,情势危急,梁国好几次派使者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却坚守营垒不出兵;梁国又派使者向景帝求救,景帝命周亚夫出兵救援,周亚夫却不接受诏命,只派人率领轻简的骑兵,把吴、楚等军的后路绝断了,阻断吴、楚运粮的粮道。

吴军粮食一被断绝,士卒饥饿,好几次向周亚夫挑战,周亚夫都不出兵应战,吴楚的士卒中有许多人因饥饿而死,不得已吴王只好退兵。这时周亚夫才出动精兵追击,大破吴、楚军。

〔梦龙评〕吴王在刚开始发兵时,他的大将军田禄伯建议:“屯聚大军一起向西推进,若是没有奇妙的战略,是不容易战胜成功的。臣愿意率领五万士卒,另外沿着江、淮上游前进,收复淮南、长沙;进入武关,和大王军队会合〔与魏延子午谷之计类似〕,这也算是一支奇兵呢!”

吴太子劝阻说:“父王出兵已有谋反的罪名〔何不谏他不要反叛〕,在这情形下不能轻易的把军队交由他人,因为别人也有谋反父王的可能,那时怎么办?”于是吴王没有答应田禄伯的要求。吴少将王将军游说吴王说:“吴国多步兵,步兵擅长在险地作战;汉多骑兵,骑兵擅长在平地作战。希望大王不要攻占沿途所经过的城市,直接向西攻占洛阳的军械库,夺取敖仓的粮食,凭恃山河的险阻号令诸侯,如此则虽还没有入关,但已能完全掌握天下的形势了。但如果大王因攻占城市而沿途逗留,汉军的骑兵一到,快马进入梁、楚的郊野,那大势就不妙了!”

吴王征询老将们的意见,老将们都说:“这只是年轻人为求表现而随口说说,怎知道如何考虑大局呢?”于是吴王也没有采纳少将的意见。

假使当初吴王同时能接受田禄伯以及少将所提的看法,或许周亚夫也不能顺利的平定乱事了。周亚夫平乱的事功,严格说起来,赵涉与吴王要占一半的功劳,但后世仅只推崇周亚夫,却遗漏田禄伯、王将军的建言,令人觉得遗憾、可悲。李牧与周亚夫都是没有十足致胜的把握,不轻言出战的人,所以每战都能成功。

赵括轻敌而败,战国时代吴王夫差因长期征战而亡。君王明明知道不能得胜的战争,却一定要打,这是当年楚国大将子玉失败的起因。为将者,明知不可以战,而强迫他出征,杨无敌的失败,就是一个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

周访

【原文】贼帅杜曾屡败官军,威震江、沔。元帝命周访击之。访有众八千,进至沔阳。曾等锐气甚盛。访曰:“先入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使将军李常督左甄,许朝督右甄,访自领中军,高张旗帜。曾果畏访,先攻左右甄。曾勇冠三军,访甚恶之,自于阵后射雉,以安众心。令其众曰:“一甄败,鸣三鼓,两甄败,鸣六鼓。”赵胤兵属左甄,力战,败而复合。胤驰马告访。访怒叱,令更进。胤号哭复战。自旦至申,两甄皆败。访闻鼓音,选精锐八百人,自行酒饮之,敕不得妄动,闻鼓响乃进。贼未至三十步,访亲鸣鼓,将士皆腾跃奔赴。边批:出其不意。曾遂大溃,杀千余人。访夜追之。诸将请待明日,访曰:“曾骁勇善战,向之败也,彼劳我逸,是以克之,宜及其衰,乘之可灭。”鼓行而进,遂定汉、沔。曾等走固武当。访出不意,又击破之,获曾。

先委之以两甄,以敝其力,以骄其气,卒然乘之,乃可奏功。然兵非素有节制,两甄先不为尽力矣。

【译文】晋朝时贼帅杜曾(初为镇南参军,永嘉之乱杀胡亢,兼并胡亢部众作乱,后被周访平定)屡次打败官兵,威名震惊江、沔等地。晋元帝派周访(字士达,谥庄)出兵剿灭。

周访有八千部众,进军到达沔阳。杜曾军队士气十分旺盛,周访说:“善谋者的第一步,是先一步鼓舞起部队必胜的意志力和决心。”

周访命将军李恒指挥左军,许朝指挥右军,周访自己亲自率领中军,高举旗帜,杜曾果然畏惧周访的声势,先攻打左、右两军,锐不可当,周访见杜贼气势勇猛,亲自在阵后射箭来安定官军的心理。下令说:“一军败,击鼓三次;两军败,击鼓六次。”

赵嗣居于左军,奋力作战,阵势被贼人冲散了,又立即会合在一起继续奋战,赵嗣骑马驰告周访战况,周访生气地大声命令他再进兵,赵嗣哭叫着应战。战事从早到晚未曾停歇,左右两军都战败了。

周访听到鼓声,挑选精兵八百人,亲自倒酒请他们喝,严格要求不可轻举妄动,只有在听到鼓声后才能前进。贼人进逼到三十步距离外时,周访亲自击鼓,将士都奋勇杀敌,于是杜曾大败,死了一千多贼兵。

周访下令趁夜追击,其他将领却请求等到天亮再追,周访说:“杜曾勇敢善战,刚才他们战败,是因我军以逸待劳,所以才能战胜;现在更是机不可失,应该趁着他们士气衰微的时候,一举消灭他们。”

于是击鼓前进,平定了汉沔地区。杜曾往武当,周访出其不意又攻武当,擒获杜曾。

〔梦龙评〕周访先以左、右两军消耗杜曾的战力,使杜曾因胜而骄,再出其不意的以精兵迎战,于是建功。但若不是军士们平日训练有素,左右两军怎能奋战到底,消耗敌人战力呢?

陆逊陆抗

【原文】昭烈率众伐吴,自巫峡至夷陵,连营七百余里,而先遣吴班将数千人,平地立营以挑战。吴诸将皆欲击之,陆逊不许,曰:“此必有谲。”坚壁良久。昭烈知计不行,乃引伏兵从谷中出,凡八千人。逊谓诸将曰:“所以不听击班者,正为此也!今而后吾知所以破之矣!”乃敕于暮夜,人各持茅一把,每间一营,辄攻一营,同时火举,首尾不能相救。于是四十余营,一战俱破。

魏文帝闻昭烈树栅连营状,谓群臣曰:“备不知兵,必破矣!岂有七百里连营,而可以拒敌者乎!包原隰险阻以营军者,必为敌擒,此兵忌也!”后七日,而孙权捷书至。以昭烈之老于行间,而识不及曹丕,何也?岂所谓“老将至而髦及之”乎?

昭烈之伐吴,苻坚之寇晋,皆倾国之兵也。然昭烈之谋狡,故宜静以待之;苻坚之气骄,故宜急以挫之。狡谋穷则敌困,骄气挫败敌衰,所以虽众无所用之也。按:淝水之役,苻融攻硖石,坚留大军于项城,自引轻骑八千就之,朱序私于谢石曰:“若秦兵尽至,诚难与为敌,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败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石从之。

同类推荐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世界大师侃幽默人生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世界大师侃幽默人生

    本书收录了伏尔泰和马克·吐温的探讨人生的文章。包括了《天生的性格》、《常识与理智》、《先知的痛苦》、《变化的地球》、《宗教起源》、《尊敬的女士》、《劳动骑士团》等。
  •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鬼谷子(约前390年~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蝉,春秋时期卫国朝歌人。世人皆认为他常进入云梦山(今河南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又隐居于清溪之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有《集解》徐广曰:“颖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鬼谷子是先秦诸子之一,他精通数门学问,创立了纵横一派学说,并由弟子发扬光大,与当时文化衍生的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合起来称为九流十家。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曾隐居云蒙水帘洞箸《鬼俗子》书三卷,流传于世。
  • 禅的哲理

    禅的哲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心无挂碍。无挂碍故,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离一切诸相。应无所住。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万法无滞。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本来洁净。本书中的佛陀故事,是李文明君写的。本书谈不上有什么思想,只是作者个人的一些人生体验,与佛学没什么关系。但之所以要写这本书,当然是缘于对佛陀智慧的尊崇。此书起源于我之佛心。因此读者只要把这本书与《金刚经》、《心经》结合起来看,亦可见如来。
  •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左手李叔同右手南怀瑾

    佛家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儒家说:“人人可做尧舜。”道家说:“人人皆有仙缘。”这就是说,每个人天然是一座宝库,一旦发掘出来,价值何等惊人!然而,多数人身怀异宝,却庸庸碌碌了此一生,最后埋于荒丘之下,这又是何等浪费! 而李叔同、南怀瑾两位大师却凭着他们那一点点素心慧眼,做了一世高人。为什么多数人不能充分实现生命价值呢?本书将为你指点迷津!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热门推荐
  • 祖宗万万岁

    祖宗万万岁

    穿越成陆家的祖宗陆诚,眼睁睁看着儿子败光家产,成了上门女婿,孙子去乞讨,系统一再故意刁难,陆诚终于忍不住发威了。。。。。。给我一起喊,祖宗万万岁。
  • 开元战记

    开元战记

    一个普通善良的宅男,在“世纪”交替之时,凭着一己之力,竟然教会了人类什么是善,什么是仁心!他挽救了人类,令上帝也刮目相看!激烈的打斗,精彩的智慧比拼,眼花缭乱的杂耍技艺,令人神往的美女爱英雄!一切尽在《开元战记》!
  • 网游天涯明月刀

    网游天涯明月刀

    这是个剑与刀的世界,武学之天下,功法之圣堂。武林之神话,再次横空傲世。挑天下英雄,潇潇洒洒快活人间。
  • 有一种霸气叫青涩

    有一种霸气叫青涩

    那些年,曾经无知,曾经荒唐,曾经抗争,曾经上进……
  • 还珠格格之紫燕逢春回

    还珠格格之紫燕逢春回

    夜已深,曲未终,人已散,情未了,缘已断,流年逝逝,漫长时光里谁不曾为谁等待!在绵亿满月之后,永琪在午夜子时动身离开皇宫,踏上旅程去大理找那个还在等待他的小燕子,他要完成和小燕子之间的两年之约。在大理,彼此等待对方的两个人在花海中相遇········
  • 穿越和自己的另一半灵魂融合

    穿越和自己的另一半灵魂融合

    第一次创作不喜勿喷,欢迎大家入坑看,谢谢大家!!!
  • 文赋

    文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国修仙志

    三国修仙志

    当此修界纷乱、凡间疾苦的东汉末年,却有东吴宗少年栖身青俊辈之翘楚,被身怀厚望的他却不料惨痛中一夜散功,自此受尽家族冷眼、修界欺凌,又如何?身负血海深仇却大道在心,白发出少年,他总有成长的那一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空落下蒙蒙细雨

    天空落下蒙蒙细雨

    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我该怎么选择。有时候这何尝不是一种令人烦恼的问题。但是如果用心去感受,我想那一定会是一种历练。该放手就放手休要藕断丝连。天空下起蒙蒙细雨为我伴歌,抉择出爱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