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桥上,高十多米,四周道路交错,车辆却并不是很多,阳光明媚却并不热辣。冬日的阳光配上微微寒风,有些冷清,有些寂寥。一个人一辆车矗立在桥头之上,那人二十余岁,穿一身休闲服。全身唯独一双鞋子风尘仆仆,似乎三月都没有洗过一样。红白相间的书包懒散的靠在桥的护栏上,自行车停靠在路边,车头挂着一瓶2。5升的矿泉水,水还剩一半,随着微风轻轻的摇晃着身子。那人微闭着眼睛,享受着宁静的微风吹拂,六七个小时的连续奔波,他并未有多少疲惫之意,伸了一个懒腰,转过头正准备启程。一个头戴骑行安全帽,身穿运动紧身服,骑着一辆看上去很是专业的自行车飞奔而来,看到休息的丁文俊,对着丁文俊比了一个大拇指。然后说了两个字:“加油。”那声音随着微风很快消失在了空中,而那骑行的影子,随着前行的道路,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在地平线。
“好潇洒的旅行。”丁文俊怔怔的看着那个疾行而去的背影。拎起那红白相间的书包,踏上那低矮破旧的凤凰自行车,脚下的速度不知不觉间便越来越快。那一个大拇指的手势,一声加油给了丁文俊说不清的动力。路边是两排树,它们不断的退后。丁文俊照着自己预想的道路南下,并不急着看地图。
“嘿。”就在丁文俊埋着头不断前进的时候。一声若影若现的声音叫住了他,他回过头。看见刚才那个给自己比手势,鼓励自己的家伙正在一个超市门口停下了脚步,自行车正停在一边,他在喝水休息。丁文俊把车停在路边,等他过来。
那人见丁文俊停了下来,很快便追了过来:“兄弟,你准备去哪儿?”
丁文俊回答:“去邯郸。你呢?”
“我啊,去郑州。”
他不喜欢看别人的表情,并不清楚对方此时正想着什么,丁文俊很震惊,语气却很平淡:“从这里到郑州还有600公里左右吧。”
那人回答道:“是啊,我准备三天时间骑过去。”
丁文俊早知道这些人骑车很快,只是没想到这么快,以他的经验,每天平均两百公里的话,时速至少得24左右,还要以这样的时速连续骑8-9小时。他从早上8点半出发到现在一共用了7小时,也不过骑了120公里不到,如果自己要骑六百公里,至少要一周。丁文俊再也不敢想象这些人是怎样骑车的了。
见丁文俊不说话,那人接着问道:“对了,你是第一次骑车么?”
“是啊,从来没有远行过。”丁文俊回答到。
“你胆子也挺大的嘛。”路人似乎有些惊讶,有些佩服。
丁文俊自己也挺自豪,临行前,陈春阿姨再三叮嘱丁文俊,是不是所有东西都带了,吃的喝的,修车的工具,电筒等等。但丁文俊只带了换洗的衣服和钱,其余什么也没带,包括修车的工具,因为丁文俊根本不会修车。“还好还好,我相信路上应该没什么事情。”
“那你东西都带齐全了吧。”
“什么东西?”丁文俊疑惑问道。
那人没有看丁文俊,他看着前面的路:“就是修车的,还有路上要用的基本药物什么的。”
“好吧,我什么都没带,就带了一颗说走就走的心。”回答的很自然而然,他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丁文俊是在阿姨问起他之后才决定去邯郸,那时离放假不到二十天,当丁文俊决定去邯郸之时,便已经骑车去。可他依旧什么都没有准备,时间本还足够充裕。甚至陈春阿姨还再三劝导过他,可他依旧不在乎,潇洒旅行。丁文俊他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如此疯狂,还挺喜欢这样的疯狂,至少这样可以让别人不懂。
却听旁边骑车的那人说道:“说得好,人就应该说走就走,当你什么都准备好了,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阻断你。不要总给自己找理由,想做,就立马去做。不过既然你这是第一次骑车一定要注意分配体力,不要前面骑太快,后面就没体力了。”
这句话让丁文俊感觉到很温暖,他第一次骑车远行,而且是他一个人。他不知道这路上有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群人,他们甚至疯狂到去川藏公路奔腾,我草原穿越,去沿海兜风。但那句人就应该说走就走,在这时候特别有力量,和在网上看别人的无声言论完全不同,所以此刻的他很热血。
丁文俊蹬脚蹬子的腿更加卖力,而旁边的他却非常的轻松,车子与车子之间的差距太过明显了:“是啊,确实如此,当什么都准备好了,可能自己忽然就不想做了。”丁文俊附和道。
那人继续说道:“当初我去秦皇岛的时候,就是因为上半天骑车太快,第二天差一点就骑不动了。”
“那次你去秦皇岛用了多少时间?”
“一天半吧。”那人回答到。
“有300多公里吧。”丁文俊对这人开始佩服起来了,在他看来,这大哥太厉害了。
“350公里。”
无语……丁文俊只能用无语来表达此时的心情。
那人看了看前面的路,转而说道:“兄弟,我看这段路挺好走的,咱们飚一段如何?”
脚下的腿突然一软,丁文俊一脸黑线:“哥,我这破车飚不起来,你这是要累死我么?”丁文俊说完,苦笑的看着前方的路,破旧的自行车吱吱呀呀摇晃着前行。那和丁文俊一起行走一段路的大哥最终因为要急着赶路,一个人先行而去。
“下次远行,我一定要买辆好车,如果体力允许,老子也要去西藏飊一圈,回来。”丁文俊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脚下并没有停止踩踏。从丁文俊第一次买自行车上下班开始,他便只把自行车当过代步工具,他很少骑车超过三十公里,他并算不上喜欢骑车。这一次,他决定一个人骑车前往邯郸在于他计算过自己的速度,就算他每小时14公里,到邯郸也不到40个小时,每天十小时,他4天还是可以到达袁利朋家里,正好是春节。而除了计划可行之外,长时间骑车,对于体力和意志力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磨练。丁文俊从小到大都没有被磨练过,虽然穷困,但他并没有自己顶天立地过一次。
他想要把自己丢在一个进退不能的位置上,好好逼迫一下自己。这是他说走就走的旅行的最初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很多地方不足,很多地方做的不好。他也想要去改正,进取需要动力,他的动力,他自己没有找到。
之后,他还遇到过两个骑行回家的家伙,一个是专业的,一个是业余的,他们的速度都比丁文俊快,匆匆几句话的寒暄便各奔东西。不过有一点让丁文俊觉得很温暖,无论是路边超市的老板还是一起骑行的路人,都很和善。网上一些遇到坏人的帖子,她们或许运气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
一直到夜里10点半丁文俊才从北京骑行到保定,一日奔波,丁文俊很疲惫,屁股很疼,腰很酸。他在保定市找了一个宾馆住下,本想玩一会手机,却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充电宝沉沉的睡去。第二日,再不如第一日精神百倍,坐上自行车的时候,屁股便觉得很不舒服,一系列的情绪扑面而来。坐火车还是骑行,一直在丁文俊的脑海里不断碰撞。
他穿越了定州,望都等地。终于到达了离新乐市不远的郊区,此时的他身心疲惫,已经是晚上九点半。即使刚从饭店出来,依旧四肢无力。
丁文俊感觉脚下越来越重,发现车胎漏气,他拿起打气筒,打好气之后再走,没多远,又没气了。
当丁文俊最终明白是车胎被扎破了而漏气时,他知道完了。因为他不会修车,他也不会补胎。更让他无奈的是,他修车工具也没有戴。他在一个工厂大门口停下了车,把车子倒在一边,拨弄着软绵绵的车轮胎。
寒夜的冬风,在十点的时候变得有些刺骨。他坐在工厂的门口不知所措。他有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想过会在这种时候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个郊区很偏僻,很久也遇不到一辆车,不要谈出租车,就连普通的车也没有。他把后胎拨弄了半个小时,最终只把内胎弄出来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地方都弄不出来,更可恶的是,他弄出来之后,想要塞回去都不能了,他笨手笨脚的撕扯那软绵绵的后胎,眼睛有些酸,他知道不是风冷。
焦急在弥漫。
何去?何从?
他最终下了决心,弃车。
他推着车走了一段路,一边走一边分析着目前的状况。距离最近的新乐市还有11公里,如果推车前行,那至少得午夜一点才能到达新乐市,因为带着自行车,打车到新乐市绝无可能。困倦和疲惫的他,第三日还得继续接受长途跋涉,距离邯郸还有至少350公里,两天的时间,绝不是目前一辆破车所能到达的。在这两天的旅行中,丁文俊自认为在意志力和心性磨练上已经有所进步,至少,这两天的苦,他有发言权。想着想着,他把自行车推到在了路旁,背上书包轻装前行。
天无绝人之路,在路上,他终于找到了去新乐市的出租车。翌日,他坐车去石家庄,买了去邯郸的火车票。500多公里的旅行,他慢慢骑行不到三分之一,丁文俊对自己的自行车很不满意,他一定要换一辆好车,因为,他要完成一次真正的远行,有始有终,丁文俊对着自己默默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