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个冒冒失失闯进自己办公室的小伙子,有些其貌不扬,但他的勇气着实让拉克鲁瓦有些不知所措。
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自己说自己作品不好的人。如果这样说,结果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的书被判处终生监禁,而不能出版。不过,拉克鲁瓦倒是为佐拉的这种勇气感到震惊,他竟然向别人,尤其是向他这样的出版商承认自己碰壁,这是需要一定勇气和魄力的。
正是佐拉的这种勇气和魄力,引起了拉克鲁瓦极大的兴趣,他决定要看一看佐拉的书稿到底写得怎么样。最后的结果是他很痛快地就与佐拉签下了出版合同,并就有关事宜进行了详细的谈判。
佐拉没有在三次碰壁以后完全气馁,他及时地调整了自己寻找成功的途径,采用了向对方坦言作品真实遭遇的做法,避免了再次碰壁的难堪和尴尬,最终使书稿得以顺利出版。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遭到他人的拒绝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一时的拒绝并不代表永远的拒绝,也不意味着这件事没有办成的希望和可能性了。最主要的是不要因为被拒绝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破坏自己的心情。
求人办事遇到挫折时,要想办法静下心来,仔细认真地分析对方为什么会拒绝自己,他拒绝自己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然后再根据自己得出的结论,结合实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这样,事情就有可能会出现新的转机。
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出现的拒绝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临时拒绝。对方的拒绝并不是事先就早已决定的,也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是临时决定的。在他们能力许可的范围内,有想帮助你的愿望,但由于彼此之间不太熟悉,他们对你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顾虑重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在瞬间可能就会作出不予帮助的决定。
出现了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求人办事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因为对方的心理是处在一种矛盾的状态中,他们的决定随意性很大,容易决定也容易改变。为了使对方由不帮助转变为帮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很自然地接近他们,让他们了解你,并把你优秀的一面展现给对方。让他们对你有充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对你的信任感,消除疑虑。这样,随着了解的加深,对方很可能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先前的决定。那么,等到机会成熟,你再旧事重提,事情就很容易办成功。
(2)执意拒绝。这种拒绝是对方在事前就早已作出了决定,而且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得失以后作出来的。对方可能在此之前对你有了比较深入、具体、详细的了解。他们之所以拒绝帮你,可能是因为帮助你对他自己没有多大的好处,或者没有必要帮,或者认为不值得帮,或者是他们对你不感兴趣……
要想使这样的人改变态度,由拒绝变成同意,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但难度相当得大,成功的概率很小。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尝试着去争取,用自己的真诚和坦率去感动对方,让他改变主意,不过这个过程会相当漫长。如果不想放弃的话,最好是“骑着驴找马”,另想其他办法。因为你没有必要死守着一个未知数,还是两手准备比较安全一点。
(3)隐蔽拒绝。这种拒绝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最常见的,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对方不明确说出拒绝你的真正原因,而是找其他一些理由或借口来搪塞你。对方不愿意说出真正理由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没有具体的理由,就是不想帮助你,但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你所提出的需要帮忙的事情,办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对方又怕你怀疑他的能力;对于你所求助的事情,可能被求的当事人答应帮忙,但他的家人却极力反对,迫于家庭方面的压力。
遇到这种隐蔽拒绝的情况,首先要大致分析对方不把真实情况告诉你的原因,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或解释说服,或是等待适当的时机,或是转移目标,向其他人求助。
一个人有恒心、有毅力,做事坚持到底是没错的。但是固执己见,一条道走到黑,十头牛也拉不回,那就有些不可取了。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做事需要灵活机变。在发觉眼前的道路阻塞时,你可以不放弃原来的那种方法,但你必须还要积极地去寻找其他的解决办法,多管齐下,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情办好。
63.变通去做事好汉不吃亏
在人的一生当中存在着许多个选择,而在当你面对选择执著与变通的时候,你应该想到这样的选择是否是为了最后的执著。适当的执著与变通是人生的一种学问,它会使人的一生改变。越王勾践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国家他愿意为夫差养马,卧薪尝胆,直至最后重新崛起。其实,做人就应当像他那样,适当的变通是为以后更好的执著。
单纯的执著与单纯的变通都是不尽完美的。只有二者相辅相成的时候才能达到最终的成功,我们要能够学会执著与变通二者兼顾。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天,有一只狮子建议9只野狗同它一起去猎食。它们打了一整天的猎,到了最后一共打到了10只羚羊。狮子说:“我们得去找个英明的人来给我们分配这顿美餐。”
一只野狗说:“10只本身就很公平。”狮子很生气,立即将它打昏在地。
其他野狗都吓坏了,有一只鼓足勇气对狮子说:“不!不!我兄弟的意思是,如果我们给您9只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来就是10只,而我们加上一只羚羊也是10只,这样我们就都是10只了。”
狮子听了这话之后感到十分的满意,说道:“你是如何想出这个解释的?”野狗答道:“当您冲向我的兄弟把它打昏时,我就立刻增长了这点儿智慧。”
变通是一种本领,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关键在于能否做到审时度势,灵活地去掌握。首先,需要根据各种各样的信息去作出判断。能不能变通,变通的条件具备不具备,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其次,要选择变通的内容与方式,解决变什么、如何变、如何通的问题。再次,要能够把握变通的时机与正确的操作,做到神机妙算,得心应手。所以,变通绝不是随意而为的,其运用的妙处也正是一种高超的艺术。
凡事不能墨守成规,也不要只用一条法则来行走,我们都有无限的竞争空间,没有人能设定你我的界限,一切都是我们自己设限。
眼光代表阅历,代表经验,代表能力,代表智慧。有着与众不同的眼光,因而有着与众不同的成功。
潘石屹出生于甘肃天水麦积山附近的一个贫困的村子里。恢复高考后,他考上了北方一所“不颁发学位”的大学,毕业分配到石油部某局工作,有雄心想干一番大事业的他却辞职下海经商了。
潘石屹和几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万通”的前身——海南农业高科技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他们基本是炒房地产起家,想办法找到了北京的一家集团公司,向该公司借款500万人民币,利息是20%,这笔钱被另一方派人监控,利润五五分成,这是他们第一笔种子资金。
当他们通过炒房地产赚到了第一桶金,便果断地撤出海南,北上京城重新创业。1992年潘石屹创办北京万通公司。初到北京,连北京那几座大立交桥的名字都叫不上,就到处找地盖房。后来有人介绍了一块地,他一看不错,就拿了下来,开始做万通新世界广场。
由于当时不大懂房地产,他给自己请了位刚刚从香港北上京城淘金的老师,将香港比较成熟的市场营销、策划包装手法带到新世界广场,立马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万通新世界的销售,可以说是创造了北京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奇迹,每平方米3600多美金,是当时市场价的3倍。广场12月24日才动工,11月初就销售了百分之七八十了,在开售的6天内拿到了5个亿港元的回款,可当时连一方土还没有挖呢。
万通赚钱后大量投资一些不了解、不熟悉的行业,盲目扩张,使公司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之后,潘石屹作出重大决策:离开万通,自立门户。不久,潘石屹成立了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现代城”,在现代城建设期间,右手边的国贸立交桥正在改造,门前的京通高速公路已开通,脚下的地铁国庆前后也正式运营。更让潘石屹兴奋的是,经国务院批准,北京的中央商务区(CBD)从2平方公里扩为4平方公里,现代城又圈进去了。未来北京的CBD如同巴黎的拉德方斯、东京的新宿,一定是最现代、最繁华、最有人气的地段。现代城创造了北京房地产史上多个奇迹。这就是潘石屹与众不同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