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吁自立为国君后,国内局势非常不稳,很多人都对他的统治不满。为了转移国内百姓的视线,他利用宋国和郑国的矛盾联合宋国、陈国、蔡国共同攻打郑国。当时鲁国人众仲就预见到州吁一定会失败,他说:“州吁杀了他的国君,又挑起战争,使百姓饱受战争之苦。一个人不是靠自己的美德去赢得百姓,反而想通过战乱取得成功,是一定要失败的。”
果然,战争并没有挽救卫国的政治危机,国内百姓反对州吁的情绪越来越强烈。州吁为了稳定其统治地位,便让石厚向石碚请教安定君位的办法。石碚早就想除掉这两个祸国殃民的家伙,他见石厚前来询问自己,便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对儿子石厚说:“如今各诸侯国虽已纷纷各自为政,但周朝天子还有他的虚名,因此可以利用朝拜周天子的办法取得州吁的合法地位。”
石厚问:“怎样才能去朝拜周天子呢?”
石碚说:“现在陈国的国主陈桓公正受着周天子的宠信,而陈国又与卫国相好。如果你带着州吁去拜见陈桓公,让他代为请求周天子,就可以如愿以偿了。”
石厚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便跟着州吁去陈国。不料石碚派人先到了陈国,对陈桓公说:“我卫国是个小国,而我年事已高,有心为国除害,但已力不从心。州吁、石厚这两个人,确实是杀害君王、篡夺君位的贼子,希望您能借机帮助我们除掉他们。”陈桓公答应了。
石厚、州吁一到陈国,便被陈国逮捕起来。接着,陈桓公便派人去卫国,请卫国派人前来处置他们。卫国便派来两个人将石厚、州吁分别杀死。
石碚假借陈国之手除掉卫国的祸害,带有为国家安定着想的积极意义,而所诛之人中,又有一个是他的亲生儿子,自然称得上是“大义灭亲”之举,令人由衷地佩服。可见,石碚不愧为一个有智有识之士。
人生在世,在做正义的事情时往往会有些人、有些事阻碍自己的去路,但有时自己又不好出面,这时候就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去掉自己的障碍,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引起竞争以强化信息的做法有时也会收到奇效。
当时是孟尝君已被齐王罢相。冯谖先跑到秦王那儿,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极言孟尝君之才华过人,“用之可得天下,失之天数难定,则难为雄雌尚不可知。”秦王信其言,立即乘车十辆,黄金百镒,东入齐国。这边,冯谖借口前去通报孟尝君,抢先赶回齐国,对齐王说:“臣私下听说秦王厚礼来迎孟尝君。一旦孟尝君入秦,则天下归心于秦,齐国临淄、即墨危不可保。王可在秦使到来之前,恢复孟尝君相位,加大他的封邑。孟尝君感恩,必然接受。秦国虽强,岂可迎请别国之相?因此,只可拆秦国之谋,绝其霸强之略。”这时,秦使已经来到齐国。齐王先前曾把孟尝君疑为妨碍主子的害群劣马,如今经秦国哄抬身价,竟把孟尝君视作保国安民的千里良驹。于是,一方面赶忙拜孟尝君为相,另一方面加封田邑一千户,并答应把孟尝君先王祖庙建在薛邑。秦使见此举动,还以为是迟到一步,错失机会,只好打道回府。
当然,借别人之力办自己的事,还要注意为何而“借”,怎样去“借”。
24.善假于力白手也可起家
巧妙地借用他人的力量,铺就自己成功的道路。在企业商战中,会借才能会赢,它会让你白手起家,也会让你平步青云。包玉刚就是靠借的手段成为了一代船王。
当年的包玉刚,势单力薄,在没有钱的情况下,他运用了“假途伐虢”之计,靠“借”的手段,白手起家,从经营一条旧的烧煤货轮开始发展起自己的事业。
当时,他看到航海运输能赚大钱,就想买条大船,可买船自己又没钱。当然,钱可以从银行贷款,但是,没有信用保障,银行是不会贷款给你的。
包玉刚苦思冥想几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怎样获得信用保证呢?可以先把船租出去,让租户开出信用状,用租户的租金做保障。这样,租户的保证可使银行信任,而银行贷款行动的支持可以实现他对租户的承诺。
一天,包玉刚约晤了汇丰银行信贷部经理桑达士先生。包玉刚之所以选择汇丰银行,是因为它是香港著名的印发钞票的头号大银行。
“先生,您以为英国一度称雄天下,靠的是什么?”
诧异片刻之后,桑达士反问道:“您的意思是船坚炮利吗?”
“船坚最重要。不过,时代在变,当今东方的船已经压倒西方,尤其是日本制造的船。”
“哦,何以见得?”
“日本的机器、钢铁、航海设备,和欧洲船不相上下,但是,他们的船售价便宜1/3,而日本人的生意手法就更公道了,造好了船,送到买主手上,才收取船价,欧洲人则船未坞就索钱……”
桑达士蛮有兴趣地听着:“日本人了不起,可跟我们有什么相干?”
“有!他们能够造船,是世界上第一流的,我们香港是自由港,可以停船。而他们造船但不想拥有船,可必须用船。”
桑达士微笑着,情不自禁地对这位宁波人的智慧产生了敬意,同时也似乎明白了此次约晤的用意。“包先生,这次找我,一定有什么雄图大略,说来听听。”
“先生,我想向日本船厂订购一条新船。计划书做好了,排水量7500吨,船价100万美元,船成后要付足。不过,有一家日本运输公司肯定签第一年的租约,租金是75万英镑,我想向贵行贷款,相当于租金数目。”
桑达士思考了片刻:“我佩服你的雄才大略,只是银行的规矩,你拿什么担保?”
“信用状!承租船的那家日本运输公司,会在他的银行开出信用状的。”
“原来你还没拿到信用状?”
“如果拿到了信用状贷不贷?”
“贷!只要你有信用状,我马上贷给你!”
桑达士并没把包玉刚看到眼里,理由很简单:你的船还没买到,就要人家租它,开一张信用状,作为年租金的保证,这不等于预先付款吗?他可没想到,这恰恰是包玉刚独特的经营方式,他经营航运,必先找好长期租户,然后才购置新船,这不仅能保证可使银行信任,银行的支持则可实现他对租户的承诺。
几天之后,包玉刚果真拿到了一张75万英镑的信用状。桑达士惊讶之后表示信服,他确信包玉刚是个干大事业的人,于是贷款如数开出。
采用这样的方式,包玉刚只用一年的光景,就成为拥有七艘货船的船东。后来,他又与桑达士合作,成立巴哈马世界海运有限股份公司,其中汇丰银行股份占1/3。汇丰银行也从此成为包玉刚的强大后盾。
一个人的智能和阅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不要死拼、硬拼个人的力量去做一件事,要巧借他人之力,行自己之意,从而为自己找到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
25.站在巨人肩膀看得更远
一个人在奋斗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遇。而机遇则孕育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在别人觉得要放弃的地方,也许正是你即将发迹的场所。
孙子说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成功是化繁为简提高效率的学问,一个人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成功,就必须学会抢占制高点,借助各种有利条件迅速实现自己的目标。正像一个科学家所言: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你才能看得更远。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崇祯皇帝已疲惫不堪,当然他也想振兴大明。可是,明朝气数已尽,他已无力回天。1644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占京城,建立了大顺王朝。连年征战已让暂时胜利的李自成产生了休军养兵、尽情享受的思想,尤其起义军首领们渐渐腐化堕落,更使他丧失了应有的战斗力。
此时,明朝名将吴三桂看到明朝大势已去,他想投奔李自成巩固自己的实力。而李自成胜利之后,滋长了骄傲情绪,并没把吴三桂看在眼里,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亲,掳了他的爱妾。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终于投靠清军,希望借清兵势力消灭李自成。多尔衮闻讯,欣喜若狂,认为时机成熟,可以实现多年的愿望。这时中原内部战火纷飞,李自成正沉浸在歌女宵夜的享乐中,于是多尔衮迅速联合吴三桂,进入山海关,只用了几天的时候,就打到京城,赶走了李自成。多尔衮如愿以偿地扶侄儿登上了金銮宝殿,奠定了占领中原的基础。
同样的,马尔克斯在因《百年孤独》成大名之前,已经写出了他最好的小说《格兰德大妈的葬礼》,但他的名气只限于文学小圈子,比起写作时间比他短、年纪也比他小的略萨和富恩特斯,名气小多了。后来马尔克斯结识了一大帮文学出版业的朋友们,在他动笔写《百年孤独》之前,他们就已经向出版社大做宣传,说有一部惊人之作将要出现,刚写了几章。当这部小说快要出版时,各大报刊均刊登了马尔克斯的整版访问,那些文学界朋友们组织的书评连篇累牍,层出不穷。因此,小说后来销量惊人,并成为人人推崇的世界名著也就顺理成章了。
古人常说“时势造英雄”。而在现代的职场生活中想要当一个英雄,就不能坐等“时势”的降临,而是需要自己为自己宣传,创造能使自己有用武之地的“时势”。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借力。生活当中,每个人的辛苦奋斗都是为了获得利益,在正常情况下追求利益,当然会很艰难,但只要学会宣传,就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