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外戚世家》:及卫后色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为齐王。王夫人蚤卒。而中山李夫人有宠,有男一人,为昌邑王。李夫人蚤卒。。。。。。。他姬子二人为燕王、广陵王。其母无宠,以忧死。及李夫人卒,则有尹婕妤之属,更有宠。然皆以倡见,非王侯有土之士女,不可以配人主也。
刘彘和卫子夫都已经斗到了这个程度,却始终没有撕破脸皮,最主要的原因是,帝国只有卫子夫之子刘据最合适当皇子。事实上,卫子夫年老色衰之后,刘彘还是宠幸过其它女人的,可是这些女人几乎无一有好下场,所生的儿子也都或死或废。前面曾提到过的赵国的王夫人,生下儿子刘闳之后,很快就死了,刘闳也英年早逝;中山国的李夫人生了昌邑王刘髆后,早早就死了,刘髆身子骨一直不好,死的也很早。还有一个李姬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李姬因为不受宠爱,自己把自己给气死了,所生的两个儿子倒是活了下来,可是都是废材。另外还有尹婕妤之类的,虽然受宠,却因为出身太差,配不上刘彘,所以连生育的资格都没有。很奇怪,卫子夫和李夫人的出身难道很高贵?好吧,啥也不多说了,反正刘彘宠幸过的女人,要么就是没有生孩子的资格,万一有资格生了儿子,那肯定是在生了儿子之后就英年早逝(当然,后来还有一个钩弋夫人是例外,不过人家生了儿子没久,卫子夫就死了)。老婆死得多,死得快也就罢了,这好不容易生了六个儿子,除了刘据健康长大,其它的要么是混蛋,要么就死了(刘弗陵例外,他生下来没多大,卫子夫就死了,没来得及变成混蛋或死人)。看来如果不是卫子夫和刘据的存在,刘彘就得背上克妻克子的罪名了。
第五十四节 凡事反常必有妖
野史:
刘彘:你们说与郭解无关,那杨家还有其它仇人不?这全家都被灭了门可不是个小事。
官吏:杨家只得罪过郭解,不过那是别人替郭解打抱不平杀杨家的,郭解自己不知道。
刘彘:哦,郭解真贤德啊。这灭杨家满门的人与杨家无冤无仇,居然就路见不平一声不吼,只管杀人了。
公孙弘:皇上,是连续有三起路见不平就杀人的命案,而且这些路人实在是够意思,只是因为替郭解感到委屈,居然跟到皇上您面前来杀与他们不相干的人了。
正史:
《史记》中曾经提到一个叫郭解的人,前面简单地介绍过这人。话说刘彘为自己在茂陵修陵墓,发现茂陵缺人气,于是就把全国的“家产三百万钱”的大户强制性迁徙到茂陵去,由于一个杨县掾的提名,郭解虽然没有什么家产,但也在被迁之列。
他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找到了卫青,于是卫青为他求情。刘彘觉得奇怪啊,卫青是个大将军,郭解是什么人?居然能让卫青关心?于是亲自派人查一查郭解的底细,这一查,发现这人不简单,原来是个黑道人物,但后来通过几起事件,成功将自己运作成为大侠,名气很大。
事件一:郭解的侄子和别人喝酒时,依仗着郭解的权势,态度蛮横,强灌人酒。结果被灌酒的人一时气愤,拔刀把郭解的侄子给杀了,杀了人之后就逃了。郭解的姐姐气啊,把儿子的尸体丢在路上,不肯埋葬了,想以此来羞辱郭解。郭解没办法,派人暗中查到了谋杀者的去处。谋杀者就自己跑回来请罪了。郭解很大气,直接说:“是我的侄儿做事不地道,你杀的好。”于是把侄子给埋葬了。
事件二:郭解出入,别人都得避开。只有一个人很没礼貌地双脚张开坐着(踑居)看他。郭解于是就派门客去问这人是谁。门客想杀这个没礼貌的家伙。郭解劝道:“他对我不尊敬,是我的德行还不够,他有什么罪呢。”于是就偷偷地嘱咐尉史说:“这个人是我所看重的,麻烦免除他的徭役。”于是每次要赋徭役时,那人总能躲过。他奇怪啊,一打听,竟然是郭解帮他说话,于是就脱了上衣跪在地上向郭解谢罪。
事件三:雒阳有两户人家有仇,打人打去的,谁劝都不听。于是有人就来请郭解了。郭解连夜见了这两户仇家,这两户人家愿意和解。于是郭解说:“我听说雒阳不少贤能的人都劝过你们了,你们都没听,很感谢你们愿意听我劝,不过这样一来,原来那些劝解的人太没面子了。你们不要对别人说,等我走了,那些贤能之辈来劝你们,你们再和好。”
。。。。。。
诸如此类的故事还有,就不一一列举了。反正一个个故事都是为了证明,郭解是一个厉害的豪侠。
刘彘听了郭解的故事之后,觉得这人不简单,是个厉害角色。大笔一挥,郭解必须移民。这皇帝都发话了,郭解再牛也牛不过刘彘啊,没办法,只能乖乖去了。临走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家都纷纷给他送钱,一下子就敛财一千万,远远超过“三百万”这个底线啊。
郭解走了之后,提名让他移民的杨县掾倒了霉,被砍了脑袋,据说是郭解的侄儿干的。随后,杨县掾的老父亲也被人干掉了。杨家的孤儿寡母也很硬气,没有被吓着,直接去长安告状,可是他们遭遇了同样的命运,竟死在未央宫门外。
未央宫是什么地方?这就挑战了皇帝的权威了。刘彘被激怒了,下令缉拿郭解。
郭解在全国抓捕的情况下,居然还能躲了很长时间,还拉上了垫背的人,为了放他逃跑而宁愿自杀,可见真是一个牛人啊。
不过普天之下,莫非皇土,郭解最后还是被抓到了。
可是拿获郭解之后,棘手的事情发生了。审案的官吏一查,郭解虽然干了很多坏事,但是那都是在刘彘大赦天下之前的事,之后他就金盆洗手了,也就是说,他虽然原来有罪,但都被刘彘给赦免了,这皇帝金口玉言的,说赦免就得赦免,不能反悔的。当然,刘彘本来也不是纠结于郭解先前的案子,刘彘气的是杨县掾一家人居然在他眼皮子底下被杀。可是,审案的官吏发现,虽然这些凶案他是得利者,但所有的凶案都是其它人干的,是其它人打抱不平,与郭解本人都不相干,他都有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明。
问题来了,郭解是被刘彘亲自写在死亡簿上的人,可是,官吏却只能告诉他,按法律没法给郭解定罪。虽然刘彘是皇帝,但皇帝总体来说也得遵纪守法啊,要不怎么让别人遵纪守法呢。
刘彘很是恼火啊,气了得抓耳挠腮。好在丞相公孙弘看懂了皇帝的心思,说:“郭解以平民身份,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判处郭解大逆无道的罪。”(《史记。游侠列传》: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郭解翁伯。)这个意思就是说,围绕着郭解发生了那么多的凶案,虽然郭解自己说不知道,但也足以说明了很多问题,比他自己杀人还狠。
这个借口好,比张汤那个腹诽罪要好多了,刘彘大喜,也不管什么法不法了,反正有借口就行,终于把郭解办了,而且灭族。
事实上,刘彘和公孙弘看得是比较准的。
回过头来分析一下郭解大侠身上发生的故事的真相。
第一个故事,郭解的侄儿被杀一案,如果郭解真是一个大善人,他的侄儿怎么可能骄横到仗势欺人的地步。更搞笑的是,郭解的姐姐居然觉得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弃尸,丢的是郭解的脸。这都什么逻辑?
第二个故事,不过是有一个人在郭解到来时,没有避开他表示尊重,居然就被郭解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个故事后面的话是,郭解已经骄横到人人看到他都会避开了。所以,在这个故事里,郭解后来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搏名声而刻意为之。更要命的是,到了最后,居然没避开他的人要肉袒谢罪。见到郭解到来没有避开,这是一个大罪吗?我读书少,反正也就听过《将相和》的故事里廉颇向蔺相如肉袒谢过罪,可人家那是国家大义。
第三个故事,两户人家愿意听郭解劝而尽释前嫌,有两个可能性,一个是郭解真的很贤德,讲的话在道理上。二是郭解很牛叉,不听话可能会死的更惨。好吧,我也不知道真相是什么,我只知道,明明郭解说让他们把这个功劳给别人的,可怎么到头来这功劳还是自己给戴上了,而且还捞了个让贤之名,故事就传得连司马迁都知道。。。。。。
至于说什么杨县掾全家的那三起命案郭解全都不知晓,我只能呵呵了。
之所以讲郭解的故事,是因为围绕着卫子夫,也发生了不少神秘的事件,而在这些事件中,卫子夫本人都是既得利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