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
卫青:在下年方三十八,不是三八是三十八,至今未曾娶亲。
平阳公主:妾身新寡,唯愿嫁列侯之人。
左右: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重要的话说三遍)
如果问题不在卫青这儿,难道是平阳公主不愿意嫁?那她前面闹出那么多的事情又是为了什么呢?
先得看一下平阳公主到底是什么时候二嫁的。
史书上有关平阳公主再嫁的时间,这个应该有,可是真没有。当然,褚少孙曾提到:卫子夫被封为皇后,卫青三子被封侯,天下都在传唱“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就在这个时候,平阳公主寡居,想要为自己选婿,最终选择了卫青。卫青三子封侯发生在公元前124年,也就是说,平阳公主应该是守寡七、八年的时候嫁卫青。故事可能是有的,但时间也实在差得太远了吧。夏侯颇是平阳公主的第三任丈夫,他死于公元前115年,公元前124年左右,平阳公主估计没有这个能力和特权一女两嫁。前段时间,网上倒是有一个传说,说是国家立法,女子可以同时拥有两个老公了,最后,官方出来辟谣了。现在女权这么厉害,都没这个本事,平阳公主在那个“以夫为天”的时代,笔者可以确定以及肯定她没有同时拥有两个老公。也就是说,褚少孙绝对是记错了。
平阳公主二嫁很可能是两个时间节点:
1、新寡之时。以平阳公主不甘寂寞,连嫁三次的频率来看,她做得出来在曹时去世之后就立即再嫁给了夏侯颇。
平阳公主新寡之时是公元前130年左右,那时候,卫氏一族还未曾出人头地,虽然卫子夫进了宫,但进宫已经快10年了,生倒是蛮能生的,只是光生女儿不生儿子,3个都是丫头。陈阿娇仍然在位,而且帝后之间虽然有着种种矛盾,刘彘对这个结发妻子却还是非常有感情的(后文将具体讲述)。
要面子的平阳公主如果在这个时候出嫁,她很难选择卫青。卫青可是公元前129年,通过龙城之战才脱颖而出的。而夏侯颇是在公元前134年嗣侯的。公元前130年,平阳公主最合适的老公人选怎么也得是夏侯颇。
估计女同胞们会喜欢平阳公主在公元前130年出嫁这个假设的,因为这样就可以假想卫青是受平阳公主嫁人的刺激,奋发图强,拼了命要去前线打仗,要建功立业,要出人头地,目的只是为了和平阳公主站到同一条起步线上去。卫青本身是个低调性子,不是过于贪图权势的人,否则也不会十年沉寂,结果十年后“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其实卫青也有可能是为了卫子夫去拼命杀敌的,当然,也有可能两者兼而有之。
2、二是儿子成人之时。儿子成人了,母亲的责任也尽到了,该为自己好好打算了。
平阳公主给儿子娶的是卫长公主,如果平阳公主是等儿子娶了卫长公主之后再把自己嫁出去的,那她就是在公元前123年左右出嫁的,这倒是和褚少孙说的平阳公主守寡7年后出嫁有点相符,因为卫子夫是公元前138年怀孕的,卫长公主很可能是公元前137年出生,她成婚总得十四、五岁,也就是大约公元前123年前后,恰好能对上褚少孙平阳公主守寡7年嫁人这个说法,只不过她嫁的不是卫青,而是夏侯颇。
公元前123年左右,卫氏一族已经是如日中天的气势,为什么平阳公主会在这时弃卫氏而去呢?
前面说过,曹时很可能对平阳公主中意卫青一事有所觉察,而曹襄又很可能因此对妈妈表示不满。平阳公主只生了这么一个孩子,总得要考虑这唯一的儿子的感受吧。这里必须多一句嘴,平阳公主的孙子曹宗和卫氏一族关系非常的好,但要知道,曹襄去世时曹宗年纪应该非常之幼,如果卫长公主15岁生孩子,公元前115年的曹宗应该不过8岁。卫氏有一大把的时间把他从姓曹变成姓卫。
从平阳公主为自己儿子求来卫子夫生的大女儿为妻可以看出,她必然是希望曹家和卫家好好相处的。而且曹襄娶了平阳公主,那平阳公主已经为自己原先的投资拿到了一笔丰厚的利润--卫长公主,这笔买卖也不亏了。如果她再嫁给卫青,那曹襄和卫青的关系就太复杂了。
曹襄一死,平阳公主第二任老公夏侯颇就出了事,平阳公主顺利脱身,立即三嫁给了卫青。就这个故事来看,平阳公主当年照顾儿子的情绪而选择放弃卫青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话说平阳公主二嫁嫁给了夏侯颇后,夫妻感情不好,这从夏侯颇和父妾私通可以证明。夏侯颇如果重视平阳公主,就不会长期与父妾私通。父妾也就是父亲的小老婆,这可是违反人伦的,哪个正妻能容易这种事情?
公元前115年,曹襄去世,夏侯颇与父妾私通的行为也被人告发。夏侯先生很自觉,立即自杀了,国除。要知道,夏侯颇已经嗣侯十八年,也就是说,他的父亲已经死了18年,那他与父妾私通行为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先前都压制得好好的,突然在这个时候爆发,很有可能是平阳公主实在不想再替他压制这消息了。反正儿子死了,她嫁给卫青的最后一层障碍已经没有了。
夏侯颇去世后,平阳公主三嫁前的故事非常耐人寻味。
根据褚少孙的记载,平阳公主三嫁之前,主动向身边左右的人咨询,问长安城中有什么列侯可以做她丈夫。列侯应该还是蛮多的,当年刘彘一下子就以酎金案罢免了100多个侯。问题是公主出嫁,总得选个名气比较好的列侯,还不能做小老婆吧。平阳公主已经嫁了两次,儿子都生了孙子了,年龄怎么也得40左右了,在这个年龄段还没结婚或死了老公的列侯肯定很少。平阳公主还给剩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列侯再下了一个标准,必须是长安城的。分析一下,平阳公主实际上提出的要求是:贤能、身居列侯这个高位,没有大老婆、必须居住在长安城内。这四个条件摆出来,大家这一比划,也就是卫青这朵奇葩了。换话句话说,平阳公主这是量身定做,萝卜招聘。好吧,这个标准只有卫青一人符合。左右的人都不是傻子,公主的话已经摆在那儿了,还不顺杆子爬啊,因此都推荐卫青。可是平阳觉得怎么也得忸怩一下,有些话自己先说出来要比别人说更好一点,便先甩出一句:“他是我从前的下人,过去是我的随从,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立即来劝:“大将军已今非昔比,他如今是大将军,姐姐是皇后,三个儿子也都封为侯爵,富贵震天下,哪还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左右劝过之后,平阳才羞羞答答地答应了,但还觉得不够面子,还是怕别人说闲话。于是,平阳又去找了卫子夫,让她去和皇帝说说这事儿。卫子夫当然愿意,吹过枕头风之后,皇帝下诏赐婚,皇帝的命令,总归不能不遵守。这样一来,平阳公主面子里子都有了,天下人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是时平阳主寡居,当用列侯尚主。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皆言大将军可。主笑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耳,奈何用为夫乎?”左右侍御者曰:“今大将军姊为皇后,三子为侯,富贵振动天下,主何以易之乎?”于是主乃许之。言之皇后,令白之武帝,乃诏卫将军尚平阳公主焉。《史记。外戚世家》)。
话说,如果平阳公主没有事先考虑过想要嫁卫青,弄这么多的夭蛾子干什么?听过哪家的公主嫁人需要左右的大臣来指手划脚出主意没有?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是因为大臣喊“在一起”就在一起的?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也是皇帝决定的嘛。这汉朝的大臣们凭什么劝一个公主嫁你嫁他的?除非有皇帝的授意。但很明显,皇帝是听了大臣的话才知道这事的。其实前面造那么大的声势,可不就是不方便自己主动说想嫁给卫青?
卫青与平阳公主的结合是强强联合,成亲之后,平阳公主晋为长公主,爵比诸侯王。而卫青,也在皇后姐姐之外,得到更多一重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