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人毕竟是人,不可能万事俱周全,处处有防备,那岂不是活得太累了?
攻其不备就是兵法上说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谋略,原意是说,在对方失去戒备、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动突然袭击,使对方不知所措,在慌乱中作出错误的判断,采取错误的行动,以致上当失败。这一谋略在军事上的运用,早已十分普遍,像日本偷袭珍珠港,德国突袭波兰等,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同样在幽默中,“攻其不备”的谋略也常被人们所采用,而且还能产生颇为幽默的效果呢!
作为一种幽默技巧,攻其不备的目的是引人发笑,予人启迪。它不同于战争或谈判中置对方于死地的险恶用心、服人之术。它仅仅是创造幽默,妙语调笑,给人带来轻松和惬意。攻其不备幽默术就利用人的一些特点在适当的时候“攻”其一把,给生活添点乐趣,给人生加点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不要以为出色的幽默大师总是攻于心计、巧于言词,难于匹比。不要紧,经常爱开玩笑,善于创造幽默的人,他也会有防不胜防的时候,只要你有自信心。鼓足勇气,抓住时机,同样可以反幽一默。所以你的文化基础并不是你的主要障碍,关键是要保持充分的自信,敢于发挥你的幽默的天分,要相信自己:幽默我可以创造!
攻其不备幽默术的主要方法就是在对方不知不觉中转移主题,然后挥“剑”一击,对方往往还依原来的思路来回答问题或做出反应。这就导致一种逻辑上的交叉,对方在你的突然转向前,没有及时做出相应的思路调整,于是“乖乖”地进了你的圈套。当然,攻其不备必须要抓准时机:对方“不备”时。即心理上放松警惕或毫无防备时,猛然出击,不要让对方事先觉察而起戒心,否则你的幽默就很可能失败。
记得有段相声说的是,甲方的回答必须与乙方的问话牛头不对马嘴。乙问:“你多大了?”“我孩子三岁”乙再问:“你住那儿?”甲答:“我二十八。”乙再问:“你结婚了吗?”甲答:“我想去看海棠花。”乙接着问:“几句了?”甲答:“三句了。”
前三句都过了,第四句甲却“栽了”。乙在这里运用的就是攻其不备幽默术。前三句无非是麻痹对方意志,让甲形成思维定式,第四句忽然转题,甲便防不胜防,以为是题外话而忽略了要求。乙知道甲在答话时肯定比较集中注意力,若连续问下去,不易使对方上当,便故意轻松地问了一句很迷惑人的话:“几句了”,甲正把注意力集中到乙的考题上,没想到这正是乙设的陷阱,甲随口就答,以为下边还有问话。谁知这正是乙的问话。因此乙的攻其不备幽默术非常成功,把甲打了个“措手不及”,待明白上当后,已悔之晚矣!幽默的趣味就在甲上当时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