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职场中的你来说,要想成功,就必须能掌控下属的心,多注意观察下属,关心下属,分析下属的情况,只有掌控下属心,下属才能更加尽心尽力为你效劳。一个真正的成功老板,不仅会识人、认人、通晓人际关系,而且活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还会用关心来体贴下属。跟下属处好人际关系,也是赢得职场的关键。
1.懂得尊重下属
经营管理一家公司是件复杂的工作,会面临种种烦琐的问题。来自客户、来自公司内部巨大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影响你的情绪。因此,首先我们需要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上司和周围的人,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同情那些努力去执行工作的下属。
下属会很轻易地失去对你的信任和敬佩,如果你不注意,一旦让他们占了上风,你就会变得非常被动。一旦让他们找好了借口,你就会失去一个企业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核心力量——人力。
从实质上分析,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较之管理技能更为重要,这里更多涉及的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具备一个正确并客观的待人方法,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应对企业所面临的各项挑战。尊重人才也是塑造管理者人格魅力的有效手段,要从几个方面做起:
一、下属是你的合作者。我觉得企业是由大家组合而成,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与员工,大家应该是平等的,在工作上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离开谁都难以成事,因此,对待下属;我们应以“同事”来称呼他们,这不仅仅是称谓的问题,更是尊重的问题。
二、随时肯定下属的成绩。下属在工作中,偶尔会出一些小问题,如果采取严厉责备的态度,就会造成双方的对立,员工从心理上受了委屈,对立的情绪很难消除,在今后的工作中心理上就有了排斥情绪。对下属没有了起码的尊重,你和他们的关系就只有命令和无奈的接受,充满火药味的工作关系迟早会爆发危机。
三、给下属自己的时间。许多公司里,大家下班后都不愿很快离开,有些人即使下班后没有事做也要在办公室里多留一会。当一天的工作没有完成是应该留下来做完,但没有事情也留在办公室里,表现出一种以公司为家的样子,是和老板的喜好有关。其实,不要一味地要求员工有着同等的工作热情,老板总是希望员工们加班(因为老板就是这样),希望员工晚上带工作回家做(因为老板就是这样),还希望员工可以为了工作牺牲家庭(因为老板就是这样),甚至希望员工能将工作视为生命的重心(因为老板都是这样)。是的,身为管理者当然要以身作则,树立典范,但是不要忘了,以身作则并不代表要以此暗示员工,要求他们做到你所“示范”的每一项事务。大部分员工都希望享受工作,有高度的工作效率及贡献,能力受到肯定,得到应得的薪水;而下班之后他们也可以暂时忘掉工作,享受家庭的温馨,与三五好友聊天,参与某些活动,他们不希望一天24小时时时挂念着工作。我想我们应该尊重员工这个人性的需求,在下班后要求员工工作上的事项尽可能避免。员工自然不会找借口拖延时间,也同样在你为他们创造的宽松的环境中尽快完成工作,相反会提高效率。
四、尊重和包含差异。在我们的工作场所,总是充满形形色色的人,我们要尊重个别的差异和不同并要找出共同点。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能包含不同个性,塑造共同价值观的。人人生而不同,但对我们工作都会有独特的贡献,切不可只用一种人,用一种方法来做事,身为管理者的你要学习用不同的方式管理不同的人。要承认人的最大特点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克服自己的偏见,这样才能使公司更和谐,也更具效率。
五、尊重下属的不同意见。管理者不愿听取下属的意见,大致原因是认为下属能力不足,意见不具备参考价值,这实际上是个误区。下属能力较你弱或许是事实,但并非他们的每个意见都不高明,有些意见可能对方案有补充作用,或者可以通过这些意见本身了解下级在执行中会有什么心态及要求。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有必要认真倾听不同意见,因为一个人考虑问题不可能十全十美,况且,就怎样做成一件事来说也很少有标准答案,我们要的是结果,如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一个任务,这不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吗?
六、尊重下属的选择。员工有选择工作的自由,不可将员工的辞职视为背叛于你,气愤过后千万不能在你的心中留下任何不好的印象,这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你的下属产生不信任的态度。员工辞职本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也许是你的企业的目标和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相悖,也许是员工个人价值趋向的改变,你都不能过多地去强求他们和戴上有色眼镜。员工选择了来公司工作,那么帮助他们个人成长就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切不可把员工的成长当成我们给予他们机会的某种结果,并要求员工不断地给予回报,这会让你在人格上不尊重他们,认为他们应该为你工作,或者他们应该全部听从于你。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接受员工的选择,对员工的离职完全可以做到“人走茶不凉”。下属的辞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这为你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提供了借鉴,你可以因此而调整自己的领导方式,而管理者是否有雅量可以从对待离职员工的态度中去发现。
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到了何种水平,下属得到了更多的空间和尊重,就会踏实工作,不会找借口和理由逃脱工作和责任。在企业管理中,我们要本着爱心去经营企业,以积极的心态、平等的态度、关爱的语言与员工交流,创造优良的企业氛围,而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对人才“尊重、尊重、再尊重”。另外,尊重下属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对待下属就像对待自己一样。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的下属的过失耿耿于怀呢?以前总是认为员工太懒惰,太缺乏主动性。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看待问题的方式。其实,借口是员工自己找到的,但是我们是否给了他们找到借口的机会呢?
成功守则中最伟大的一条定律——待人如己,也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当你是一名下属时,应该多考虑老板的难处,给老板多一些同情和理解;当自己成为一名老板时,则需要多考虑下属的利益,多一些支持和鼓励。
这条黄金定律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法则,它还是一种动力,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你试着待人如己,多替下属着想时,你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善意,影响和感染包括下属在内的周围的人。这种善意最终会回馈到你自己身上,如果今天你从下属那里得到一分理解,很可能就是以前你在与人相处时遵守这条黄金定律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做上司的应该多反思自己的缺陷,给予下属更多的同情和理解,这样会赢得更多下属的拥护和支持,自然就不会发生辞职的可能了。
2.如何对待下属犯错
当下属犯了错,你认为最有效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当你犯了错,你认为领导什么样的态度能使你容易接受、有利于工作改进。
其实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让管理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体验批评与被批评时的感受。很多管理者认为既然是下属的错,就该由下属承担,自己没有责任,并不懂得一起去承担错误这个很简单的道理。尤其在上司面前,如果只顾推卸责任说这全是下属的错,这只会令上司反感。上司认为既然你是“头头”,下属等于是你的错,起码你做了监督不力或用人不当的错,怎么会全是下属的错呢?你只会在上司面前留下不负责任的印象。以福慧论的观点来看,这种管理者智慧低下,只会积累“祸位差”。
有智慧的管理者,是站在下属一边,在上司面前勇敢地承担责任,检讨自己是否有疏忽的地方?是指导不到位还是监督不力?认真思考并积极改善,这样的管理者才会让领导满意。
对待下属犯错,最重要的就是“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宽厚待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其实当做不好一项工作时候,最难受的是下属。而作为管理者,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批评,这样只会让下属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我们应该帮助下属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如果发现下属确实不适合这个岗位,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寻找擅长的工作,完成角色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福位差”。
试想一下,一个处处为下属着想的管理者怎么会不受到爱戴和拥护呢?当下属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批评他,而是和他站在一条战线上,帮助他寻找工作没有做好的原因。这样,下属才会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做一个智慧的管理者,下属犯了错,不要急于批评,而是找到原因去解决问题。好的上司会好好对待下属,做到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宽厚待人。得到下属的拥戴,你的事业才会越来越成功。
3.给下属自由的空间
给下属自由的空间,也是一个“度”的问题。给予他们自由的权利,会使他们发挥自由的天性,而不会在你的管制下有任何“造反”的可能。这同样是如何进行有效授权的问题,也是摆在众多管理者面前一个突出的难题。
给下属自由的权限多少为科学呢?给予他们80%的权利。
通过对自己的工作盘点,我们可以发现,80%的工作都是可以授权的。下属只需做事关企业命运和前途的20%的工作即可。具体包括:企业战略决策、重要目标下达等。其他可以授权的80%的工作主要有:日常事务性工作、具体业务工作、专业技术性工作等等。因此,作为上司,必须对自己的职位职责有一个明确,按照责任大小把工作分类排队,自己只做最重要的工作就行了,其他的都可以给下属,让他们自由支配时间。不过,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无论自由到何种程度,有一种东西你是无法下放的,那就是责任。如果管理者把责任都下放的话,那只能说他是退位而不是放权。领导者在此常犯的错误就是:他以为责任同权利一起交给下属了,一旦工作中出现了问题,便落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根据下属的个性进行放权,是得以成功的关键。对待下属,以功授权,以资历授权则会贻误大事。企业可以通过素质测评、观察、访谈等方法对下属能力进行排序。比如,不定时交给下属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时给他们相当的工作支持,这是希望每个下属都能发挥他们的个性。不过让其自由发挥,上司此时还需握住缰绳,别让其跑偏轨道。
适当的给下属一些自由的空间,好好地对待下属,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你很多的工作,还会使你的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管理者给下属适当的放权,给予下属适当的自由空间。让下属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有助于下属才能的发挥,也有助于搞好下属的关系。
4.发挥下属的天性
许多年轻人,大多是茫然的。他们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他们从不思索关于工作的问题:什么是工作?工作是为什么?可以想象,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只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他们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创造性地、自动自发地工作。
我们没有想到,我们固然是踩着时间的尾巴准时上下班的,可是,我们的工作很可能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当我们的工作依然被无意识所支配的时候,很难说我们对工作的热情、智慧、信仰、创造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了,也很难说我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我们只不过是在“过日子”或者“混日子”罢了!
其实,工作是一个包涵了诸多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和创造力的词汇。卓有成效和积极主动的人,他们总是在工作中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热情、信仰、想象和创造力,而失败者和消极被动的人,却将这些深深地埋藏起来,他们有的只是逃避、指责和抱怨,并成天想着找任何借口逃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