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开罗来。”
“什么?开罗?你从那么远,那么富有的城市,到我们这鸟不生蛋的伊斯法罕来干什么?”
“因为我梦见神对我启示,到这里来可以找到成千上万的金币。”开罗人坦白地说。
警卫队长大笑了起来:“笑死我了,我还常做梦,我在开罗有个房子,后面有7棵无花果树和一个日晷,日晷旁边有个水池,池底藏着好多金币呢!真是胡说八道,快滚回你的开罗吧,别到伊斯法罕来说梦话了!”
开罗人衣衫褴褛,一无所有地回到了开罗,邻居看他的可怜相,都笑他疯了。
但是,回家没几天,他成为开罗最有钱的人。
因为那警卫队长说的7棵无花果树和水池,正在他家的后院。
他在水池底下,挖出成千上万的金币。
开罗人有没有白去伊斯法罕这一遭?
当然没有。虽然金币就在他自己家里,但是他不去,就不会知道。
我们的一生不也是这样吗?你确实会听见老人说:“人生不过如此,一转眼就过了。”
我们的一生好像四季,也仿佛一天,春天与秋天同样是太阳移到赤道的位置,日出与日落同样是太阳位于地平线的地方。
当我们老的时候,体力差了、记忆力差了,我们的动作变得像是幼儿,用的词语愈来愈简单。有一天,我们吃不动了,只能吸流质的食物,确实好像回到了婴儿时期。
问题是,秋天毕竟不是春天,日落毕竟不是日出。
难道就因为我们有一天会死,就因为知道有一天自己会看开一切,我们在少年时就不必努力,我们就干脆留在开罗,不必去伊斯法罕了吗?
没有春发、夏荣,怎么会有秋天的丰收?
没有那一生的奔波、历练,怎么得到生命的启示?
如同没有警卫队长的一番话,开罗人如何知道财富居然就在自己的后院?
不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有一天,我们会发现“道不远人,就在身边”。
会顿悟,其实这一生所追的不过是个虚幻。
只是,能悟到虚幻,就是一种实在。你不寻找,如何找到?你不困惑,如何顿悟?
正因为年轻,所以我们要把握这冲力,把握这浪漫,多看多学,以不辜负上天赐给我们的青春。我们要做骆驼,超越与生俱来的惰性,忍着不吃、不眠、不懈怠,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也就因为我们达到了目标,所以要好好实现少年时的梦想,在人类历史中,留下属于我们的脚印,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的东西。
属于我们这一代的东西,必然是承先启后的,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站在古人的肩上高瞻远瞩,而不是顶着古人的头颅作为标榜。
“承先”是我们学到的传统,“启后”是我们自我的创造。因为,凡只会守成、师古的人,再成功都算不得狮子,只称得上是只会吃苦的骆驼。
由于医学的进步,上个世纪初,平均50岁的寿命,今天已经延长到近80岁;再过50年,更可能增加到130岁。
所以,过去几千年,古圣先贤思考的模式和价值观都可能得改变了。过去50岁的人已是“半百老翁”,而今正是“春秋鼎盛”;过去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而今常讲“人生七十方开始”;过去50岁的学者,已经教我们“放下”,今天50岁的我们,却可能正要“拿起”。而且正要走下这个山头,去攀登另一个山头。
生命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当下”,因为一切古往今来,都是由“当下这一瞬间”累积的,不把握当下,就不能创造永恒。
人生是要积极超越与创造,才能被肯定的。我们的一生,都在寻找,寻找生命的道理,寻找我们自己的定位。
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的那一刻,由“望尽天涯路”到“走向天涯路”,我们都在找。
然后,找到了,我们为那理想“衣带渐宽终不悔”。尽我们的力量,把今生的理想实现。
最后,我们人老,如同秋天,是丰收也是凋零的季节,因为每个成熟的生命,像成熟的果实,都得告别枝头。
经历了积极的一生——超越自己,使我们不再是初生的自己,我们得到了精进;创造自己,使我们没有白来,我们有了自己的下一代,且为下一代铺了路;肯定自己,我们回首前尘,历历在目,有好的、有坏的、有悔的、有悟的,我们做完了这一生的功课。只有“不负生”的人,能够坦然地“面对死”。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不断地为难自己
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穷的,连他自己都无法察觉,关键在于是否善于强迫自己、经营自己。
音乐系的卡尔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卡尔翻看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失殆尽。
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他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
勉强打起精神,卡尔开始用十指奋战、奋战、奋战……
琴声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位很著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卡尔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卡尔练习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也没提。卡尔再次挣扎,向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卡尔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无论如何也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因此,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卡尔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教授没有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卡尔。
“弹奏吧。”他用坚定的目光望着卡尔。
不可思议的结果出现了,连卡尔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精湛!教授又让他试弹第二堂课的乐谱,他依然发挥出超高水准的技艺……
演奏结束后,卡尔怔怔地望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自己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达到如今这样的水平。”……
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其实,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穷的,连他自己都无法察觉,它如同一座金矿埋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命中,一个人是否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这座金矿,关键在于是否善于强迫自己、经营自己。人们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审视,就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不停歇难度渐升的环境压力,不也就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诸般能力吗?
成功路上的相对论
无论与你的目标之间有多远,也要学会轻松地走路,只有那样,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才不会感到烦闷,才不会被遥远的未来吓住。
美国专栏作家弗兰克·A·格拉顿年轻时深受英国作家威廉·科贝特的影响,辞掉了报社的工作,一头扎进创作中去。由于没有收入,连房租都交不起。白天,为了躲避房东催交房租,只好漫无目的地在马路上走来走去,何时才能写出自己的鸿篇巨制呀,他感到有些绝望。
一天,在42号街遇到了他当记者时曾采访过的俄国著名歌星夏里宾先生,没想到这位名噪一时的人物还记得他。格拉顿忍不住向夏里宾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夏里宾听过之后,对他说:“我的旅馆在103号街,跟我一同过去,好不好?”
“什么,103号街?我怎么可能一下子走这么远的路?”
格拉顿惊叹道。
“是呀,从这里到103号街要过60个街口,少说也要走上两个多小时!”夏里宾换了一种口气说,“我们不到我的旅馆了,咱们向前走,过6条街,到贝里射击游艺场玩玩怎么样?”
夏里宾的这番话打消了格拉顿的顾虑,他们到了游艺场门口,看了一会儿两名屡次射击不中目标的水兵。然后继续前进,不一会儿就到了长纳奇大戏院,“现在离中央公园只有5条横马路了,我们去看看那只奇怪的猩猩吧!”
夏里宾愉快的话语让格拉顿感到说不出的轻松……就这样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已到了103号街。原该精疲力竭的他,却并没感到一点累。格拉顿掏出怀表看了看,时间已过去了将近4个小时。
夏里宾先生满意地对他说,“并不大远吧。现在我们到我旅馆附近的餐馆去吃饭吧。”在餐桌上,格拉顿听到了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席话,“今天走的路你要记在心里,你无论与你的目标之间有多远,也要学会轻松地走路,只有那样,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才不会感到烦闷,才不会被遥远的未来吓住。”
后来,格拉顿把自己的这番经历写成文章,发表在当地的一家晚报上,从此开始了他的专栏作家生涯,并写出许多像《莫德》、《交际》、《利格斯的档案室》等数百部名篇佳作。
格拉顿去世后,他的后人在一篇纪念他的文章里这样写道,我们的目光不可能一下子投向数十年之后,我们的手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触摸到数十年后的那个目标,其间的距离,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快乐的心态去完成呢?那样,我们就不再会为自己的付出感到丝毫的累。
事实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我们可以每天都能尝到成功的甘甜,体味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只有这样,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我们才不会感到是一种付出,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
卡耐基面对批评
避免所有批评的惟一方法,就是只要做你心里认为是对的事。
美国心理励志大师卡耐基先生多次讲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很多年以前,我所在的成人教育班和示范教学会中,多了一个从纽约《太阳报》来的记者。他毫不给我留情面,不断攻击我和我的工作。我当时真是气坏了,认为这是对我极大的侮辱,不能容忍。我马上打电话给《太阳报》执行委员会的主席古斯,特别要求他刊登一篇文章,以说明事实真相,而不能这样嘲弄我。我当时下决心要让犯错的人受到应得的处罚。
“现在我时常为我当时的举动感到惭愧。我现在才了解,买那份报的人大概会有一半人不会看到那篇文章,看到的人里面又有一半会把它只当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来看。而真正注意到这篇文章的人里面,又有一半在几个礼拜后就把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卡耐基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虽然你不能阻止别人对你做任何不公正的批评,但你可以做一件重要的事,你可以决定是否要让自己受到那些不公正批评的干扰。
“尽可能做你应该做的事,然后把你的破伞收起来,免得让批评你的雨水顺脖子后边流下去。”
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也曾告诉过卡耐基她在白宫的行事原则:避免所有批评的惟一方法,就是“只要做你心里认为是对的事——因为你反正是要受到批评的。做也该死,不做也该死”。
任何人好像都有批评你的权力,无论你做任何一件事,你要把握好的就是:哪些是听都不要听的,哪些是礼节性地应付,哪些是真正有益于你的工作的。
世界不再等待我们对一件事,如果等所有的条件都成熟才去行动,那么当条件成熟之时,机会却失去了。
1973年,英国利物浦市一个叫科莱特的青年考入了美国哈佛大学。常和他坐在一起听课的是一位18岁的美国小伙子。大学二年级那年,这位美国小伙子和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32Bit财务软件,因为新编教科书中,已解决了进位制路径转换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