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40000000004

第4章 思潮与文体(3)

因此散文的神质主要存在表现于三个方面,首先是散文的真实和自然。我们从小读鲁迅的作品,可能《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给大家的影响最深也最亲切感人,就是因为其生活和情感的真实,文字的生动和优美;年龄稍长,读过《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都会令人终生难忘,是因为生命真挚的血和泪铸成的鲁迅个性化的语言,具有强烈的爱与恨的抒情力量。作者写得越是平淡质朴,越是让人感受到内在那深厚的激愤之情,令人无法忘怀,被其精神思想所感染。文学的抒情,不论诗歌、戏剧、小说,都讲求情感的真实,但散文更讲求生活的真实及其情景感悟。屠格涅夫的散文《麻雀》,可能比他的几部小说要流传广、影响大,是什么触动了作者的内在情怀,命笔写下了这样一篇简洁感人的文字呢?是母爱激发出来的老麻雀的勇敢!这样一幕情景出现在屠格涅夫的生活中,看到的那一瞬间强烈的震撼冲击屠氏的心房,深深触动了屠格涅夫。屠格涅夫经历过多少生活的严峻场面,却在面对小小的发怒的老麻雀,唤了自己的猎狗走开。这不是简单的对麻雀和弱小者的同情,是对老麻雀不怕牺牲生命也要保护自己幼儿的母爱及这母爱所激发的勇敢的无言的感动、尊重——甚至是敬畏。这一份内心的感动和敬畏,不着一字,但作者被这情景所打动的强烈感情已经传达给了所有阅读此文的善良与不善良的人们。这真实的一幕,作者是从熟悉的猎狗的习性动作写来,只是简洁生动地记录了那么一瞬间老麻雀和猎狗的对峙,还有小麻雀和我(狗的主人)。对环境事物,对狗与麻雀的描写生动而简洁,没有丝毫的夸张和渲染,却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散文的真实和自然,一方面是情感的真实和自然,另一方面是语言的真实和自然,但并不是说散文不讲究艺术技巧和语言锤炼,散文技巧的洗练在不经意间见功夫,落笔用墨也是一点不苟且,表情达意含蓄而求意境深远。

我们再来看看周作人的《苦雨》,一封给友人孙伏园的信,却成为中国现代散文的名篇,成了周作人的传世之作。这篇散文艺术高超的地方除了曲折有致而又不事雕琢的叙述技巧和简单的涩味,也在于生活感情的真实质朴和行文的随意自然。先说生活的真实,想念着远方的友人,把自己在北京遇雨的种种苦处悠然写来,从自己的苦雨想象朋友的路途遇雨,回想自己曾有过的雨中行船,都是真实亲切的话语,隐显于字里行间的友情也就在自然冲淡之中更见真挚了。再说情感的真实,人们说文如其人,“真诚的作者把自己的生命都投入他的作品里了”。虽然周作人要闭门读书、隐居书斋,作文追求简单的涩味,但周作人散文中对大自然那份天然的亲近却无法掩饰,没有热爱生活的真实情怀,无法领略“冒雨夜行”的水乡住民的风趣,又怎能听出蛤蟆咯咯咯的叫声是喜欢雨水;等不及友人的“秦游记”,而寄出自己写雨的文字,这“意表之外”说明周作人内心同样有着热爱生活的真实情感。不作雕饰而求冲淡之旨,信笔所到,随意而止,不经意间文字的意味却也深永。

当然,也可以看出,散文的真实和自然,更进一步表现为创作主体的独特个性和性情之美,这也是散文神质所在的第二个方面。也就是说散文的自我和个性是散文的艺术生命。

这种情形我们从中外散文的阅读中也多有印证。同样是谈到读书的事,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谈读书》,表现出培根注重读书的功利意识和实用主义的目的和个性特色,也表现出善于思考的理智和作文为人的老练;查尔斯·兰姆(1775—1834)《读书漫谈》是以英国绅士的幽默讲述个人的读书选择和个人喜好,闲散与朴实中闪现作者善良亲切的面目。进取心很强的培根是聪明而博学的,但兰姆是幽雅而温和的、一位真正高尚的散文随笔作家;培根能赢得大众的喝彩,兰姆只能用心去聆听。再看看诗人评论家的威斯坦·休·奥登(1907—1973)的《论读书》,那真知灼见能使人想象批评家的明亮眼光,还有诗人的几分矜持,严正的态度里理性的宽容和读书的认真令人肃然起敬。培根的聪明人人都能发现,让普通大众理解知道读书的好处和重要;兰姆的随笔是有闲情逸致的人才能欣赏的,是拥书自读的、真心喜欢书的人才有的宽厚和清雅;而奥登则有点曲高和寡的冷峻,有着对世俗的批评和理性的深刻。三个人对读书的议论文字,使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们不同的性情在各自的散文里永远活着。散文是无法矫情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蕴涵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不妨再引述一下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精品》中怎样评价柳宗元《永州八记》之一《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作者状形传神,布影设色,笔墨经济,手法高超。结尾以清寂幽邃之境写凄寒悄怆之感,情景交融。全文不独写景状物,直是刘氏人格、心灵的写真。”所以歌德说,读书特别是读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亲切交谈。读散文更是如此。

我们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家贫却是嗜酒,不知何许人也的五柳先生其性情跃然纸上。如漫画取其神,朴实诙谐的短文具有一种空灵之美,细细寻思,其美在文中所写的精神——五柳先生之性情——安贫乐道的洒脱和平和自然的操守。如果结合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了解陶渊明生活时代的真实情况,我们更能理解陶渊明诗文中表现出来的娱情田园的人生伤感和明心澄怀的精神追求及其涵养的情性之美。现代作家冰心,一生的散文创作化作生命的溪流,《寄小读者》和《往事》的冰心,还是一个少女和年轻学子,心地纯洁,沐浴母爱,文笔活泼清新,和蔼亲切中富有热情;《关于女人》的作者,已经有了不少生活经历,但纯洁善良依旧,与生俱来的纯真没变,用“他”心灵的笔回忆记录了那些生活里温柔漂亮的女性,以及她们的善良、美好、坚韧和勇敢,还有对家人对朋友对生活的热爱;完全可以触摸到文字背后一生难以改变的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的纯真、清雅和优美。晚年的杂忆随感,虽然去了绚烂,多了岁月的澄静,但文笔依然是那么温热,心灵是那么干净,纯真美好的冰心奶奶不仅活在几代儿童也活在所有读她散文的人们心中了。九十九个春秋的岁月年轮化作散文的片片轻云,烘托着冰心一生晶莹如月的性情。

散文是情感和心灵在各自的人生与生活里留下的真实投影。生活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作者,只要他们留下文字片语,特别是真情抒写的散文,那么他或她的性情自我也就留存在他(她)的文字作品里了。我们读读秋瑾《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和张洁《我的四季》,两个在不同时代生活,都有着很强的心劲的女性写下的文字作品,作品里除了明显的不同的时代特征,每个人不同的性情也就自然地在她们各自的文章里生动且活显了出来。散文的生命是真实和自然,真实和自然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涵养在作品中作者的个性自我或者说个人性情。伟大和崇高无法直接在散文中表现,但人格的魅力和性情的美好在散文的平凡里孕育伟大,质朴里彰显崇高。越是日常平凡的情理思想,越能见出散文的深挚和精神的崇高。孙犁晚年的散文作品洗尽铅华,他的文学创作和他的生活姿态让他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极有魅力的写作者。……他要彻底清扫落在心上的灰尘,他要回到他自己那里,回到伟大的中国古典传统那里,回到真正的没有扭曲的文学那里。他的沉着,他的高尚,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光荣。不仅仅是诗人与文学家的性情流泻涵养散文之美,只要是崇高善良的心灵,有真情实感的表述和自然抒写,都会成为优美崇高的至情至性的散文作品。林觉民的《与妻书》、朱德的《我的母亲》、方志敏的《清贫》、钟敬文的《黄叶小记》,邱吉尔的二战演讲、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等等。其实,许多优秀散文作品不是像小说、诗歌、戏剧那样蓄意创作的。我们从中外历代散文流传的名篇佳作可以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到了近现代才出现了专门写散文随笔的文人和作家,但不论怎样,真正的传世杰作是作者意兴所至、情感真挚的自然表述,也是个性自我的自然呈现。

散文的语言和抒情要求真实和自然,个性自我的性情之美是散文的极致,更重要的是散文的深层还要达到生活情趣和人文精神的内在整和,这才是散文的深致,是散文神质的第三个方面。

不说《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个性化特色,却也是叙事说理最为生动透彻的哲学渊薮。而要回首上个世纪末的散文,我们很难越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史铁生对自然、人生、母爱的感念和思考,除了语言的自然优美、情思的深微细密,此文感人的还有作者那颗在文字里跳动的灵魂和灵魂扣问生命的思考。在痛苦中坚强和丰富起来的灵魂,能从苦难和泪水中看到阳光的明媚、大自然万物生长的美丽,那么这个人就会走向无畏无惧的乐观和坚强,文字的绚烂和文笔的细致就成为生命深处的聆听。“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大自然四季的风和雨,花和绿叶,还有音乐和艺术,还有母爱,丰富澄静了作者的心灵和生命,史铁生就是那只干净的土地上的烟斗。同样是生命和精神的思考,不像史铁生坐着凝视聆听生命和世界,而是在自我放逐中追问灵魂的张承志,从创作《北方的河》到写出《心灵史》,从青春理想走向了宗教的虔诚,他背负理想和精神追求的执著也就真实地浮现在他的《金草地》《绿风土》《错开的花》和《牧人笔记》里了。“生命像音乐和画面一样暗自挟带着一种命定的声调或血色;当它遇到大潮的袭卷,当它听到号角的催促时,它会顿时抖擞,露出本质的绚烂和激昂。”我们怎能批评张承志的偏执、张扬呢?不论怎样,他的清洁与虔诚以及自我的惕厉谦冲,以他个性精神的独特丰富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散文写作。当代这样的散文作家还有周国平、刘亮程……

我们大家都在说,文学是人学,文学要始终关怀人的处境和人的精神状况。散文也不例外,散文可能没有史诗的宏大,也许无法构成内在结构的完满,但散文却有直逼心灵的真实和质朴。散文无法宣告上帝死了,但他从日常生活里能发现上帝的微笑。人情练达皆文章,世事洞明尽学问,不论是周国平纪念女儿的感伤记述,还是刘亮程关于“一个人的村庄”的回忆描写,散文的朴实在于从生活里去品味人生扣问心灵,而人生体验和自然感悟的深层是哲学意识,散文的大美和深挚恰恰在于生活情理中的哲思感悟。生活并不等于艺术,散文要有生活情趣,但必须有思想感情上的深致,散文不是庸常生活的复制,能从生活的琐碎平庸里洞幽烛微,可能是散文最能精深的地方。

不仅仅是观察和想象,作家在想象之上要有感觉,在感觉的敏慧中要有思想和悟性。行文如水,或明心见性,或名理达观,“散文最重要的还是细节,甚至比小说来得更精,来得更纯;才、识、学,比任何艺术门类都检验的严格。真实的感受,独特的吟味,幽深的寓意”。这是当代作家贾平凹散文创作的经验反思。就贾平凹最受人称道的《丑石》来说,我们的阅读兴趣和愉悦首先来自作品洋溢的生活真实和语言叙述的自然亲切,但更进一步来说,却是此文体物赋情的深挚寓意。文章看似家常闲话,娓娓说来,曲折有致,将丑石的无用及丑陋推向极端,最后说到天文学家的发现,道明真相,极赞“以丑为美”的价值,整篇文章意蕴丰盈。伟大寓于平凡,甚至是丑陋无用之中,丑石早已赋予了人的性情与品格,作者的文笔已经触摸到中华民族传统的感悟天理人情的东西,作者的深心意态了然于读者的心底眼前。有人说这篇散文寓理于物,揭示了一个真理:人们认识美的道路是多么漫长。其实这篇散文引人深思的东西很多。

也是贾平凹写于1981年的散文《一棵小桃树》,同样的情态、同样的写法,都有生活的情趣,但比较于稍后写的《丑石》,《一棵小桃树》感人有余,意味韵致就显得不是那么丰厚。《一棵小桃树》抒情性强,有生活真实的体验,语言生动富有热情,却少了点质朴与自然。《丑石》写得平淡质朴一点,叙述较为沉静却更有力量,作者的自我抒发也浸淫了更为深厚的人文情怀。生活的情趣和人文精神的整合,才是美文的深致。不是简单的“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而是平凡丑陋中孕育了更为深挚的精神情怀,特别是贾平凹对“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品质的心灵感悟和人文思考,使这篇散文成为至文。我们回首前面提到的优秀作品,无一不是生活真实、语言自然、个性自我突出且哲理深蕴的文字。《一棵小桃树》是一篇抒情散文,情感不能说不真挚热烈,小桃树的形象也不能说不生动感人,但抒情意味太浓,反而失去了真淳和含蓄。《丑石》同样体物抒情,行文平静,生活情趣于平淡中更见丰富,感悟也就自然丰赡,丑石的寓意与生活的情趣相契合,所以读来不仅生动自然,而且感人至深。

散文的创作来自作者真挚自然的情思和意兴,只有植入生命中的痛和爱才能催生真淳优美的好散文。因此,我们说散文的神质在于淳朴自然的抒情语言,在于质实而丰富的内容淘洗,在于丰盈而独特的个性自我,在于社会生活的人性关照和天地人生的心灵感悟,而这一切的深层是艺术审美和人文精神的自然交融和整合。

2003年9月初稿写于上海一隅斋

2004年发表于《宁夏大学学报》第6期

当前传记作品的写作形态和批评要求

中国史学传统的渊源非常深厚,给我们留下来的传记作品和研究资料是丰富的。从晚清到20世纪上半叶,白话文的普及加上西方人性解放和人文观念的影响,以及大量外国传记作品的译介,既对中国传记写作产生极大的促进,也对中国史学传统的传记写作产生了冲击。积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倡的传记写作打破了中国传记文体释经修传过于严格的藩篱,使传记成为现代一种普遍的文体写作形式。

同类推荐
  • 乡村词典

    乡村词典

    这是一本写给乡村的书。写给生活在祖国乡村的高天厚土间,为我们创造着土豆、玉米和小麦的人们,写给那些一直对乡村保持着热爱的人们。读者在这里可以找到乡村的一切,包括灵魂样吹过乡村的风、土炕一样温热的土地、血浓于水的乡情、汗一样在土地里潜行的水,以及乡村的男女老少各种各样的事儿,这是一本融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好看的书。这是一本让你震撼,也使你得到抚慰的书。因而,这也是一本可看成《乡村史记》的书。读《乡村词典》,就是用乡村的雨水给灵魂作一次洗礼。
  •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该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专著,是比较文学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的新收获,对于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等相关学科都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作者在探讨文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热点讨论之中,该书中有相当长的篇幅是与另一位学者刘小枫就基督教在中国的文化位置展开的对话讨论。收入书中的相关文章在著名的“文化研究”网站连载后在学术界引起了较为广泛的争论,光明日报等报刊也先后发表有关此书的访谈。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大陆与台湾当代文学语言比较论

    大陆与台湾当代文学语言比较论

    本书稿主要研究目标是通过两岸文学语言比较深入认识大陆、台湾文学语言发展各自的特点,同时通过对汉语文学语言的两个主要支脉的研究,深入认识中国文学语言发展的整体特点,从这个角度出发,本项目分出了三个板块:首先是大陆与台湾个体文学语言比较研究,这个部分从小说、诗歌、散文三个方面对两岸文学语言的发展做了较深入的比较。
  • 情感风铃(校园美文)

    情感风铃(校园美文)

    "生命不是一张永远旋转的唱片,青春也不是一张永远不老的容颜,在岁月的年轮上,没有什么比青春的花朵更艳,在时空的隧道里,没有什么比青春的价格更高,青春是一个永恒的故事,从冬说到夏,又从绿说到黄。……"本书的语言就是如此,清新而舒畅,令人读来,爱不释手,更能深刻的体会到青春的意义、青春的别致!
热门推荐
  • 卡瑞达的圣域

    卡瑞达的圣域

    以卡瑞达大陆中维多克帝国少年的成长为视角,主要讲述了在自由和制度之间的终极博弈。一个兼具着圆滑而血性,理智和疯狂,战争与和平,仇恨与救赎。看主角如何贯彻成而为人的价值。
  • 神与救赎

    神与救赎

    黄昏孕育黑夜,黑夜创造黎明。如果生活在一个周围的人把你当成异类的世界,你的结局是什么?
  • 霸气凌然

    霸气凌然

    盘古陨,洪荒出,无尽岁月悠悠逝然,无尽的岁月已让这方残缺世界进化为一方大世界,而又涎生出千万中千世界及亿万小世界,本书的主角战邪正以一个大道异数的身份于其中一方小世界中凛然崛起,机械文明,异化人中种,洪荒百族,亿万世界,不计其数的各种种族,征战、功法、元素修炼、真气......一路风雨,背叛,爱情、骨肉兄弟情,且看主角战邪剑扫天下,风雨兼程,创绝功,战神魔,携美人,破虚空,斗天地,一路精彩,一路高歌。
  • 咸鱼超人

    咸鱼超人

    “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务,获得新的技能!”元力双手握拳,大声咆哮:“天杀的系统,专业美容美发技能我也就忍了,这专业挖掘机技能是来搞笑的嘛!”
  • 开国亲王

    开国亲王

    君要臣死,臣一统江山,寿与天齐。君者:父、夫、帝王。——————Q群:1107159757。
  • 降临箱庭世界

    降临箱庭世界

    这是诸神汇聚,强者云集的世界。沐子云望着漫天神佛道:“朕为天帝,当肃清一切叛逆。”
  • 三国反

    三国反

    项青穿越三国,从洛阳逃出生天后,发现这儿的大佬有点不太正常? 张角广布教众,竟是为了匡扶汉室?扶危救难? 刘备募集乡勇,竟是为了拥兵自重?称霸一方? 曹操最是搞笑,堂堂三国第一大佬,在这里竟是胸无大志,只好游山玩水,一心只想归隐山林?项青很头疼,想要将他们给掰回来。 (主要诸侯性格都与历史相反,主角武力拉满,智商一般,有系统。)
  • 倾然天下之傲娇女皇

    倾然天下之傲娇女皇

    她,弑亲,穿越到一个神秘的国度。一个神秘的寄灵,寒。一个熟悉的刺客,夜无颜。前生今世,费劲心思,只为她一个转世,可是,今世的她过得并不那么如意。尽管她是墨云女皇,和……【本书更新的时间并不那么稳定,求原谅,我是兼职更文的。还有,此文是一对一的。】
  • 至今

    至今

    从友情走到爱情,要花多少时间?从模糊走到清晰,要等多少日月?……不好意思文艺了,其实这就是个轻松搞笑小白文,大家就当是个笑话看吧,不过或许,也只能是个笑话了,
  • 关于我转生斗罗大陆那些事

    关于我转生斗罗大陆那些事

    一次意外,我居然穿越到了斗罗大陆,在斗罗大陆中开始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