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黼的话,惊出了宋徽宗一身冷汗。宋徽宗心里很感谢王黼的提醒,但他不能说出来。他缓了一会儿神,恢复了镇静:“朕对童太师是放心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过,童太师已经六十八岁高龄,年老体衰,需要给他安排一个助手方好。你看谁最合适?”
王黼心领神会,早就想好了,脱口说道:“蔡攸。陛下,以臣看,蔡节度担任宣抚副使最合适。”
王黼知道,蔡攸是皇上最信任之人。深入揣摩皇上心里,并及时提出建议,这是王黼快速提升的一个秘诀。财有财路,官有官道,自古至今,皆是如此。
蔡攸是蔡京的大儿子,这年四十五岁,比宋徽宗大五岁。宋徽宗与蔡攸可算是老相识了。早在宋哲宗元符年间,宋徽宗还是端王的时候,每次下朝,他都会在路上遇到一个眉清目秀的青年。那青年每次见到端王都下马拱手而立,毕恭毕敬,谦恭有礼。端王很好奇地问身旁仆隶:“这是谁家公子?”
仆隶回答说:“这是蔡承旨的大儿子。”
那时,蔡攸在裁造院作监守。裁造院是专门给皇上裁制服饰的机构,属于基层部门。蔡攸那时不过二十二三岁,但他已经懂得寻找靠山、好好表现、努力往上爬这些为官之道了。
宋哲宗驾崩后,端王赵佶继位登基。不久,便赐蔡攸进士出身,拜为秘书郎。此后,蔡攸就鸿运当头,不断高升,宠信有加。蔡攸与宋徽宗两人私交甚好,私下里,二人时常不拘君臣之礼。蔡攸的妻子宋氏,进出皇宫也像在自己家一样,很随便。
蔡攸、王黼、李邦彦都是宠臣,宋徽宗时常在宫中开设曲宴,招待他们。所谓曲宴,就是皇上的私人宴会,是皇上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参加者一般是皇室成员和近臣密僚,他们常在酒席上赋诗、赏花、演戏、歌舞等等。
蔡攸头脑很聪明,善于临场应对。有一次,曲宴刚开始,宋徽宗出了一副上联,让蔡攸对下联。上联是:相公公相子。蔡攸眼睛眨巴了几下,巧妙地对曰:人主主人翁。宋徽宗一听,龙颜大悦,满座也都称赞不已。
现在,王黼提议让蔡攸给童贯当助手,宋徽宗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蔡攸去担任童贯副手很合适。于是,下诏书任命少保、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蔡攸为河东河北宣抚副使。
蔡攸未曾担任过军职,他对于此次任命有些兴奋,又有些不安,他来到崇政殿,对宋徽宗说:“臣去河北边防,不知如何行使职务,还需陛下明示。”
宋徽宗说:“童太师年老昏耄,行为时有乖谬,真相常常隐匿不闻,一旦边事有变,朝廷害莫大焉。卿是朕所依靠之臣,无人能比,所以,卿名义上为副宣抚使,实际上可行监军之职,但军旅之事,卿不必参与,只专任民事,以及监察童贯之所为。”
蔡攸恍然大悟:“陛下请放心,臣定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这天,蔡京闻听大儿子蔡攸被皇上任命为副宣抚使,即将出征北上,急忙赶到崇政殿,垂泣顿首,对宋徽宗说:“陛下,北伐大事,臣都不敢胜任,自甘闲退,蔡攸更是无知懵懂之辈,让其挂帅,岂不误了陛下恢弘大志?万万不可,愿陛下保全老臣。”
宋徽宗微微一笑,说:“蔡太师过虑了。大公子英才俊爽,到边界磨砺一下,是有好处的。”
蔡京跪地不起,流着眼泪说道:“那么,臣请仿效扩母,请皇上赦臣无罪。”
扩母,即赵括之母。春秋时期,赵括之母听说赵国国王要让儿子赵括带兵作战,立刻上书劝谏说:“不能让赵扩担任大将。”赵王不听,扩母便对赵王说:“将来他要失败了,你可别怪罪我。”
宋徽宗明白蔡京的心意,他是怕这次出兵失败连累自己。其实,宋徽宗也知道蔡攸并不是将帅之才,但用他秘密做监军,还是能够胜任的。宋徽宗不想把事情真相挑明,所以对蔡京所言,只是一笑了之。
蔡攸很快便做好了出征的准备,他很得意地穿着一身戎装,来到延福宫向宋徽宗辞行。
宋徽宗正在写一幅千字文,他抬头看了看蔡攸,说:“一身戎装,果然像个出征的统帅,朕等你凯旋而归。”
“臣若凯旋,陛下有什么赏赐?”
“卿家想要什么?”
蔡攸见宋徽宗身旁站着两位美女,便嬉笑着说:“陛下,如果臣讨燕成功,就把这两个美女赏赐给臣吧。”
宋徽宗哈哈一笑,并没答应。
这时,蔡攸拿出来一首诗,交给了宋徽宗。
宋徽宗看了看,问:“这是谁写的?”
“是我老父亲写的。”
蔡京在诗中写道:老懒身心不自由,封书寄与泪横流。百年信誓当深念,三伏征途曷少休。目送旌旗如昨梦,心存关塞起新愁。缁衣堂上清风满,早早归来醉一瓯。
蔡攸走后,宋徽宗停下笔,反复品味蔡京这首诗。过了一会儿,他对张迪说:“你去传旨,请蔡太师到崇政殿去,朕有话要对他讲。”
蔡京接到圣旨后很纳闷,他不知道皇上要对自己说什么话,但他明白这肯定跟出兵北上有关。对于出兵收复燕京,蔡京以前是支持的,甚至还很积极,可是后来,他态度发生了转变。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他已经察觉到大宋军政腐败不堪,如果发生战事,胜败不可预料。他多次劝宋徽宗放弃燕云之梦,但宋徽宗不以为然。宋徽宗觉得,蔡京年龄越老,胆子却变得越小,所以令其致仕,让年轻的王黼接班。
有一次,宋徽宗对蔡京说:“当年,太师一再劝朕收复青唐,结果就把青唐给收复了。可现在,太师怎么变得缩手缩脚了?”
蔡京苦笑一下说:“陛下,不是老臣变得胆小,而是形势不同啊,如果当年也是今天这样的形势,老臣也不会主张收复青唐的。”
听了这话,宋徽宗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从此,他不愿再搭理蔡京了。
蔡京一路步履蹒跚,忐忑不安地来到崇政殿。
宋徽宗说:“太师,你写给蔡副宣抚使的送别诗,朕已看过。朕以为,“三伏征途”不如改为“六月王师”,你以为怎样?现在将诗还给太师吧。”
蔡京很愕然,他脸色一会儿灰,一会儿白,神情尴尬。他没想到蔡攸这个逆子,竟然把这首诗交给了皇上。诗中流露出很明显的反战情绪啊,所幸皇上很大度,并没怪罪自己。
蔡京闷闷不乐地回到太师府。他越想,心情越沉重,他在庭院里走来走去,泪眼婆娑的。这时,蔡京最喜欢的歌姬小桃红,跑过来,搀着蔡京的胳膊问:“太师,您这是怎么啦?”
蔡京停住脚步,仰望着天空,自言自语道:“吾将哭师矣。”
哭师的典故,来自春秋时期的秦国老臣蹇叔。秦穆公不听蹇叔劝阻,执意出兵进攻郑国。蹇叔知道秦军将一去不回,遂哭送秦军,结果秦军果然在崤山遭到晋军伏击,全军覆灭。
蔡攸已经整军出发,他带着一队人马刚走到陈桥驿,就发生了一件令他很不愉快的事。那天黄昏时分,突然跑了两个执旗兵,还把飘扬在队伍中写着少师、节度使和宣抚副使的两面大旗也拐跑了。官兵们私下里议论纷纷,都说这是个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