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八年的十月二十日,天色阴沉,潮湿闷热,早饭刚过便下起了绵绵细雨。一切事务办妥后,在外漂泊了二十多年的李扬,结束了一生为之自豪的戎马生活,带着碧玉般的夫人和刚满周岁的儿子登上了告老还乡的火车。万万没想到,火车上的一个误会差一点使夫人携子返回山城,直到后来回到老家后仍心有余悸。
火车刚刚过一个车站,这是一个小站,上车的旅客寥寥无几。有数的几个旅客上车后,散坐在了李扬前后的空位子上。当最后一位旅客擦身而过的时候,李扬眼的余光发现,这位旅客怎这么眼熟?无意间说出“好面熟呀。”。
小江正在哄孩子睡觉,听到李扬的说话声,马上问道:“怎么碰见熟人了?”
“只是面熟,想不起来在哪见过。真可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老同学吧,或者是张帆。对就是她,你的初恋情人张帆。”小江猜测着。
“不可能,她刚转业怎么到山城来了呢,也许是一位长得跟她相像的一位。”
“不对,应该是她。她是不是到山城找你来了,你们俩这两天约会没有。不行,我得过去问问她。”小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油然而生。想站起来到车厢后边找到那位酷似张帆的女士。可连张帆长得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怎么找人家,没等李扬拽又回到了座位上。
“我也不对质了,你说实话刚才过去的那个女子是谁?”
“小江,咱们的心里都干净一些好吗?我说了只是有点儿面熟,根本不认识。”李扬说完,心里也是没底,他不自觉地回头看了看,正好与隔着两排座位的女子双目对视,并向李扬嫣然一笑。
这个场面被小江看个正着,她压了压心中怒火,悄声说道:“李扬,那位女子好像对你有点儿意思,还不过去聊聊,以了人家旅途寂寞。”
“这是你说的,我可过去了。”说完就站了起来,朝那位女子走去。
小江不动声色地看着,如果是张帆追到了这里,没什么可说的,下一站抱孩子回山城。否则,就另当别论了。李扬过去没几分钟就笑着走了回来,还没坐下便告诉小江:“那位女子是北京某单位聘请的微笑大使,见谁都乐,这是她的职业,但长相确实与张帆有一拼。”
“这回一块石头落地儿了,别惦着了,还是看看咱们的宝宝吧。”小江看到他无功而返,盗笑于心。
火车到站的时候正值中午,行人很少。换乘的汽车就停在了路边。为了尽快看到年迈的父母,无心浏览面貌一新的县城,李扬提着行李,小江抱着孩子,三步并作两步地登上了开往李各庄的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停在了村口,三口先后下了汽车。眼前的景象让李扬惊呼:“这是久违的李各庄吗?应该是,村东口的大槐树仍然枝繁叶茂,只不过周围又多了几排同样的树。”
小江看着李扬惊呆的样子,说:“北方的农村也不错嘛,依山,哎,傍水吗?”小江问。
“依山就傍水,就是傍的水没有塔林江那么多,那么汹涌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