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27200000019

第19章 北京的钱(4)

在清代的稳定时期,政府向农民征收的税费并不多,统治者的想法是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然而,商业被抑制,则社会分工落后,无法创造更多的财富,导致政府用度艰难,难以维持庞大的官僚体系。最终,不得不放松管理,让各部门自己想办法,导致苛捐杂税遍地,农民苦不堪言。小农经济本身又很脆弱,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只有走向破产的边缘。

老北京的买卖交税多还有一大副作用,即抑制了本地人的创业冲动,由于缺乏资本,他们宁可走街串巷,也不愿冒险投资,寻求更大发展,所以老北京著名的商铺多是外地人开的,他们在专家积累了一定资本,更适应老北京“高门槛”的商业环境。

老北京的“章鱼哥”

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让那只名叫保罗的章鱼成为明星,被球迷们尊称为“章鱼哥”。事实上,“章鱼哥”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它的“预测”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如果不是有专业团队在背后操作的话,那么,只能说“章鱼哥”的运气特别好而已。用章鱼预测未来,只能作为游戏,不能当真。

其实,这样的游戏在老北京也曾很盛行,其中掺杂了不少封建迷信、愚弄他人的鬼把戏。

算命是一个古老的职业,但从业者有一定文化,因此被尊称为“先生”,过去普通人家小孩起名、新娘出嫁、修房子、出远门等,都要请算命的测字或挑选吉日。农耕文明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界缺乏把握能力,容易产生命运无常的感受,而算命先生通过心理暗示等手段,可化解人们的不安情绪,因此拥有了一定市场。

老北京从事算命业的,多是家道中落的子弟,也有少数世家,但并不多,因为算命技术含量并不大,关键是要能言善辩,社会阅历丰富,而这只能依靠积累,无法传授。

算命者并非有什么法术,而是观察力强,善于揣摩他人心理,此外注重语言技巧、反应要快,遇到对方质疑时能自圆其说。

老北京算卦一般都雇“贴靴儿”,一则招揽客户,二则渲染气氛,帮算命先生圆场。算命先生必练的功夫是“把簧”,即根据客户服装、动作和表情,猜出他的职业、性格等特征,能当场说出来的,叫“把现簧”,这样的算命先生更容易骗取信任。

其实“把现簧”并没想象得那么难,过去人们流动少,不同地方人到北京,从事的基本是同一行业,比如山东蓬莱人大多开粮店、饭馆,河北定兴人大多干浴池、煤铺,山东章丘人当铁匠的多,山西临汾、寿阳人开票号的多,河北三河人一般从事木匠等。只要对不同地方口音熟,对方一张口,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除了摆摊算卦外,老北京还有所谓“点痦子”的,看谁脸上有痦子,就以相面为名,告诉你这个痦子怎么有害,会妨碍你走运,然后再用烈性药物帮你去除它,并收取高额费用。

此外就是“黄雀叼扑克”,乍一看,没有人工操作的痕迹,是小鸟在挑牌,吉凶天定,欺骗性很强,但实际上,这种黄雀是算命者从小养大的,算命者只需做一个小暗示,它就明白该叼什么牌,每次叼对了,它都可以获取相应的食物奖励。所以,绕来绕去,还是算命先生控制着局面,其实,用同样的原理,人类也完全可以操纵“章鱼哥”。说黄雀是老北京的“章鱼哥”,也不为过。

王府井是谁家的井

老北京名气最大的商业街,非王府井莫属,外地人刚听到这个名字时往往会有些奇怪:哪家王府的井这么有名?

王府井大街本名“十王府街”,亦称“王府街”,因明代这条街上有10座王府、3座公主府,清依明制,亦在此街上建王府,据朱启钤先生回忆,以豫王多铎府最大,今协和医院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连帅府园箭厂当年也包在其中,乃王府卫队的操练场。多铎战功卓著,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地位特别尊崇,故清代多称此街为“王府街”。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重新厘定地名,因街的南端有一甜水井,故与王府合称,改名为“王府井”。

据光绪十一年《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当时北京内外城共有1258口井,绝大多数是苦水井,做饭不香,洗衣服不干净,洗头发黏手,甜水井是稀缺资源,故名声特别响亮,王府与井并称,这就标明了街道首尾的标志性建筑,根据清代地图,此井为该街唯一的一眼井。

王府井的繁华,得益于老东安市场,那里原本是明代一座王府,清初封给吴三桂,改称“平西王府”,“三藩之乱”后,王府改成神机营的操场。清初内城为八旗驻扎,不允许汉人居住,一直少有买卖,但末期东交民巷使馆区已成国中之国,清政府禁令事实上已经失效。1903年,经善耆、那桐奏请,慈禧批准,废弃已久的神机营操场被迫开放给游商,一举打破了老城区原有的宁静,由于顾客密集,距离适宜,各国商号也来此街经营,王府井商业街迅速走向繁荣。

新中国成立前,老东安曾有两次大失火。

一是1912年,袁世凯当上大总统,各方催促他南下就职,他指示手下士兵抢劫商户,四处纵火,表示发生了“兵变”,他不得不留在北京弹压。这一把火几乎将老东安彻底摧毁,为平息商家的愤怒,重建老东安时,向南扩充了不少面积。

二是1920年,锦益兴玩具店老板文焕章因欠债甚多,自行纵火,制造事端,将东安电影院、中华舞台等全部焚毁,东来顺、稻香春、吉祥戏院等大户联合出资,请来消防队,才控制了火势,此次大火虽小于几年前,损失却也非常惨重。

有趣的是,王府井大街还有一个英文名,叫“莫理循大街”,莫理循是澳大利亚人,著名记者,1894年来中国,后被《泰晤士报》聘用,1897年起他长住北京,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等,1912年被袁世凯聘为总统政治顾问,曾力主中国参加“一战”,被段祺瑞采纳,取得了较好的结果,1920年去世。莫理循在王府井大街上住了很多年,由于他在西方知名度很高,当时外国人记不住“王府井”这么复杂的名字,故地图上标为“莫理循大街”。

街是无数故事的组合,而王府与井组合起来,便成就了老北京的一段传奇。

从拨驷达局到老邮局

北京邮传的历史,源远流长,西周燕国就已建“芦”、“室”、“馆”等分级通信组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秦时始建全国的邮驿制度,北京有地方机构,历代相沿,其目的不仅有军事意义,更是政令上传下达的枢纽。

然而,与近代邮政相比,老的邮递系统差距颇大。比如服务不规范,投递时间长,费用较高等,经常丢件,业务承揽能力也比较薄弱。早期的官方机构中馆驿不分,驿站主要承担官员往来住宿的工作,信息传递多以呈送奏折为主,效率很低。

鸦片战争后,国门渐开,外国公司纷纷设立“客邮”局,不仅冲击了市场,且带来安全隐患,比如甲午战争时期,大量日本浪人到中国刺探情报,很多信息就是通过“客邮”来传递的,清政府对此无可奈何。1903年,清政府照会各国要求撤销在华客邮,以后又多次照会,但无人理睬,不了了之。

1878年,在赫德建议下,清政府试办新式邮政,称海关寄信局。两年后,业务发展迟缓,又换了一个洋名,叫拨驷达局,系Postal的译音。直到1896年,北京“拨驷达局”仍只是1间办公室,两名工作人员。

1897年,在张之洞的大力呼吁下,大清邮政官局在北京正式开办,总部设在台基厂附近的一座庙中,下设四个分局,分别在隆福寺内、骡马市庙内、崇文门蒜市口和广济寺内,共有员工13人。至此,北京邮政才真正走上了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1905年,北京邮政总局迁往小报房办公,1909年,最终迁到东长安街,以后建筑虽不断改变,却一直留在了这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再度提议撤销“客邮”,结果被大会拒绝,反而将德国在山东的“客邮”权利转让给了日本,这也成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之一。

在“客邮”竞争的压力下,北京本土的邮政业发展艰难,抗战结束后,“客邮”渐次退出中国,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邮政权方被彻底收回。

抗战时,日军完全把持了北京邮政,北京寄往东京的信函居然按“国内信函”计费,堪称是北京邮政的一段痛史。

如今,老“拨驷达局”的遗址早已找不到了,广济寺等地虽在,但邮政办公的痕迹也已无处可觅,所幸小报房保留了下来,自北京邮政总局迁走以后,这里成了东单牌楼支局,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仍为邮电所,1959年后才成了民宅。1996年,这里被改建成邮政博物馆,成为北京邮政发展的见证。

清朝皇后拿多少“工资”

王熙凤说过,“大有大的难处”,对传统大家庭来说,经济是件麻烦事,皇帝作为天下第一家,自然难处也最大。

后宫人员多,靠吃“大锅饭”,无节制地花销,再厚的底子也受不了,必须引入“工资”制,在清朝,那不叫工资,叫宫份。

宫份是多少呢?分不同等级,据档案记载,皇太后年金二十两、银两千两,皇后年银一千两,少得可怜。

除了现金,还有实物工资,比如皇后每年可得大卷江2匹、妆缎4匹、倭缎4匹等等布料,此外还有棉花40斤、里貂皮40张、乌拉貂皮50张等等,非常具体。最神奇的是,皇后每日发猪肉16斤、羊肉一盘、小牲口2只,连萝卜、白菜给多少,都有明文规定。

皇后一天能吃这么多东西?其实不是她一个人吃,所有服侍她的人都在吃。清宫御膳房多达百余处,各宫分头开伙,皇后食堂每天配给的食物就这么多,如果不够吃,就算贵为皇后,也只能减少侍从。

传说慈禧一顿饭100多个菜,这确实不假,但慈禧只吃靠自己近的几个菜,其他的菜不过是摆摆样子,有的已经馊了,仍然端上餐桌。到溥仪时,这样的排场也讲不起了,只能一大炕桌加一小炕桌,皇帝、皇后带妃嫔同一张桌子吃饭。

清宫收入低,但皇后除了打点下人外,没什么花销。妃嫔则不同,权力不大,收入又低,不足以打点太监,不免会想些“盘外招”,比如珍妃就曾利用光绪的宠信,私下卖官鬻爵,据胡思敬《国闻备乘》记载,珍妃一次收贿赂多达4万两。

为什么后宫工资这么低?这与清袭明制有关,明代朱元璋起于草莽,痛恨贪腐,奉行官员低薪制,终明一代,甚至皇帝赐给大臣的奖赏,也多是不值钱的东西。清代吏治模仿明朝,官员收入也很低,既然大家都是低工资,皇帝自己也要做表率,所以后宫工资少得可怜。

后宫工资低,还有一个原因,与硬通货缺乏有关。明代和清代货币不稳定,流通只能靠白银这样的硬通货,货币不足的问题很严峻。后宫多用“实物工资”,较少硬通货,也是无可奈何。

然而,事实证明,低薪没能真正抑制贪腐,权力作为稀缺资源,总能找到寻租机会。到清中后期,受贿行为已半公开化,甚至大臣觐见皇帝,都要给太监塞“红包”,否则要等很长时间,甚至见不到。对于这样的情况,皇帝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的工资数量也被“祖宗家法”规定了,拿不出更多的钱给太监发工资,太监干活没积极性,皇帝也没辙。

同类推荐
  • 难忘的沽河人

    难忘的沽河人

    朋友,你若足踏胶东,就能叫你吃之不尽的享受,就能叫你产生走之不舍的心情。胶东真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呀!上有天宫,下有胶东的美称呀!真是不愧为之。
  • 章嘉国师论中观

    章嘉国师论中观

    白玛旺杰青海省贵南县人,198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藏文专业,留校任教,授西藏佛教、历史、文化等多门课程。1998年初到美国加州柏克莱攻读博士学位,现与家人定居北加州,从事西藏佛教教学研究与翻译工作。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之最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热门推荐
  • 文举人

    文举人

    融四岁能让梨,融二十便能以文为举贤才东汉末年,乱世将临。手中三尺青锋,脚下步步生梨。
  • 极恶空间

    极恶空间

    一个普通人在电影位面的循环堕落轮回之旅新人第一次写世界也不是很多更新会很少慢慢来吧
  • 快乐心灵的童话故事

    快乐心灵的童话故事

    童话,如破晓的晨风,吹动轻纱似的薄雾,在心灵的原野上展开一幅瑰丽的图画。云海最深处,射出万道金光。金色的波澜,在翻腾、闪耀,光彩夺目,变幻无穷。它是多么的美丽诱人啊
  • 谁携春水揽星河

    谁携春水揽星河

    时至今日,首届“引路者”颁奖典礼仍被拿来津津乐道,类似演员奋力追求的金像奖,“引路者”是专门为娱乐圈经纪人量身打造的奖项,优秀艺人身边少不得他们付出与陪伴。但那时,弄这个典礼确实争议颇多,甚至主办方专门邀请当红演员爱豆为自家经纪人助威以博求关注。各大直播平台――灯光剥离成细碎星辉,穿搭知性的萧何登台领奖,丝毫不输气场。感言说到一半,突遭停电,主办方都懵了。这时,从台下传来个男声,不知他从哪儿抢来话筒,语气颇为不耐:“等了半天,接下来感言呢?”自个孤零零站在台上,听见熟悉腔调下意识地询问:“什么?”“感谢我的话呢!”像个闹脾气的孩子反正停电直播早断了,萧何扬起微笑对话筒道:“接下来感谢我最亲爱的家属,我致余生的定义始于你。”灯光骤然亮起,电路修好,辛颛站在第一排嘉宾席,笑得开怀。网友1:“卧槽,那不是星河娱乐总裁辛颛吗!”网友2:“前段时间不是盛传他跟旗下影后温梵笙谈恋爱?”网友3:“楼上你家刚通网吗?辛总晒出婚戒辟谣,钻石那老大!”网友4:“传辛总赞助此奖并到处坑人入伙,向媒体放话必定盛装出席,敢情在闹名分呗!”众人:你是不是总裁雇的水军,不就我们质疑过这小破奖,至于非要酸死我们吗?
  • 孟婆的汤又臭了

    孟婆的汤又臭了

    她身为黄泉之主,黄泉人称漫的孟婆 居然因为一个女魂失了记忆 还要被无良的系统拉去做任务 要以前打死她都不信,但现在…真香啊… 做任务就做,请你告诉我为啥每个世界的男配都想把她这个单纯的小姑娘拐上床… 关键还这么帅…不说了…口水流下来了 (双洁,1v1。另外,本文应该不虐。欢迎小可爱入坑)
  • 全职法师之签到系统

    全职法师之签到系统

    一觉醒来,林风穿越到全职法师的世界,还变成了一个16岁的孤儿?!当还好,林风有一个签到系统。“第一次签到,获得森林系魔法!”“第二次签到,获得亡灵之戒!”“第三次签到……” ———————— 设定太多,又太跟原著,移步新书《全职法师之宇智波》 嗯哼?
  • 小螺庵病榻忆语

    小螺庵病榻忆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名剑

    一名剑

    一心,一剑,既是一生
  • 九王殿

    九王殿

    世间九国和平安祥时,象征着和平正义的九王殿就会出现,命定的殿主灵者已觉醒,他们将追随着王殿移动的方向踏上另一个界,从而完成殿主传承,成为新的一任殿主。
  • 我的校花师傅

    我的校花师傅

    一个美丽的女人突然闯入了秦武的生活,一场不为人知的上古大战慢慢走出迷雾!父亲的消失,突如其来的爱情!还有一个不知名的母亲。亲情or爱情,秦武该如何抉择?一次偶然的机会,死于枪下的秦武绝地求生,成功复活,觉醒天赋血脉,走上巅峰之路。寻找前世之旅就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