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居6年期间,茹科夫斯基写了20篇诗歌,在这些诗歌中,茹科夫斯基的感伤主义色彩得到进一步发展。比如在《黄昏》这首哀歌中,他阐述了自己的创作目的和方向:赞美恬静的俄罗斯风光,歌唱造物主和朋友们的爱和幸福。应该指出的是,茹科夫斯基虽在早期写的哀歌中有了消极浪漫主义的因素,但是并没有神秘、迷信的色彩,它们反映的只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幸福的人的悲哀和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没有激起他的反抗,却使他退隐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追忆逝去的幸福,或者幻想在一个不可知的地方找回幸福。
1809年,茹科夫斯基应卡拉姆辛的邀请,迁居莫斯科,编辑《欧罗巴导报》,并在该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浪漫主义作品——故事诗《柳德米拉》。故事诗是浪漫主义作家常用的一种体裁,它篇幅不长,内容多为离奇的故事、历史传奇等。《柳德米拉》这部作品是根据德国诗人毕格尔故事诗《莱诺尔》改写成的,它通过叙述少女柳德米拉失去未婚夫的不幸遭遇,告诫人们要服从命运的安排,对自己命运的任何抗议都是罪过,因为命运是上帝注定的,全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神秘色彩。故事虽取材于德国诗人的作品,但作者力图在作品中增添俄罗斯民族色彩,他给女主人公换上了俄国名字,地点与时间也移到16—17世纪的莫斯科。《柳德米拉》在俄国文学史中第一次向读者揭示了一个浪漫主义的世界,这里有月夜、荒原、鬼魂、坟墓和离奇的情节,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
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罗斯,卫国战争爆发,茹科夫斯基投笔从戎。这时,他在爱国主义激情的鼓舞下写了一首颂诗《俄国军营中的歌手》,颂扬英勇的俄罗斯民族。茹科夫斯基在诗中回忆俄国历史上的英雄统帅彼得大帝、苏沃洛夫等,并一再举杯为当今的英雄库图佐夫、为复仇、为友谊和爱情干杯,激发俄国军民的爱国热情。这是一首庄严的颂诗,然而又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诗中描写的主要不是军事行动,而是一个爱国歌手的内心感受。但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又在诗中宣扬战火能迅速解脱一个人在人世间的辛酸,使他“飞向最美好的世界”,因此评论界又称此诗为哀歌体颂诗。
两年以后,茹科夫斯基写了一首《致亚历山大皇帝》的诗篇,引起了宫廷的兴趣。从1815年起,茹科夫斯基被任职为玛利亚·费多洛夫娜皇后的御前朗诵诗人。一年之后,他又担任大公夫人亚历山大·费多洛夫娜的教师,并于1820年护送夫人出国,在国外居留4年。1825年,茹科夫斯基担任皇太子亚历山大二世的殿前教师兼导师,任职达14年。在这期间,茹科夫斯基写了许多篇赞美诗献给尼古拉一世。普希金曾写过一篇讽刺诗描写茹科夫斯基这时的情况:
他脱下了寿衣穿上了官袍
以自己的桂冠去换取绶带
再也不模仿格雷的诗
他带着教鞭混入宫廷
那么,他到底做出什么事情
在显贵面前屈着头
向宫内侍从握手致敬——可怜的诗人!
1813年,茹科夫斯基发表了故事诗《斯维特兰娜》,这是他全部创作中最着名的一部作品。斯维特兰娜是一个温柔多情的民间少女,在圣诞节之夜,她按照民间传统的仪式,怀着焦虑、期待、忧愁和恐惧的心情独自一人拿着镜子为心爱的人占卜。忽然之间,她看到面色苍白得像死人一样的未婚夫骑马归来。他一言不发,抱起她,骑上马,向茫茫黑夜疾驰而去,最后来到一块墓地。原来是死去的未婚夫要将爱人带进坟墓,原来这是斯维特兰娜占卜时睡着了所做的一个可怕的梦。一觉醒来,未婚夫当真回来了,少女忠实的爱战胜了死亡的恐怖,“对上帝的信仰”给斯维特兰娜带来了一个幸福的结局。这首诗完全用浪漫主义手法写成。离奇的内容、恐怖的气氛、民歌风格、凄婉抒情的格调以及顺从天命的宗教观点使它成为俄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此后他又写过两篇着名的故事诗:《风神的竖琴》(1815年)、《捷昂与艾斯欣》(1815年)。作为一个诗人,茹科夫斯基的创作全盛时期是19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十二月党人运动”兴起和俄国社会革命情绪高涨时期,他的消极浪漫主义作品显得与时代精神脱节而逐步销声匿迹。1820年,普希金的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问世以后,茹科夫斯基在当时俄国文学中的权威地位就被自己的学生取代了。但是茹科夫斯基并没有搁笔,他专心从事翻译,在向俄国读者介绍西欧作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翻译了歌德、席勒、格雷、拜伦、司各特等人的大量作品。他认为一个诗人在翻译诗歌的时候,不应当是作者的“奴隶”,而应当是一个“竞争者”,甚至可以超过作者,他自己就遵循着这一原则。别林斯基称颂他“没有茹科夫斯基就没有普希金”,说他译的诗歌将永远是一种典范。
1841年,茹科夫斯基辞去宫廷职务,侨居国外。同年他和一个德国画家的女儿结婚后一直在德国定居。1852年10月12日病逝于巴登,遗骸被运回俄国,安葬在彼得堡公墓里卡拉姆辛的墓旁。
3.俄罗斯民族“诗圣”普希金。
普希金,一个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他不仅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还是现代俄罗斯标准语的奠基人,伟大的剧作家、小说家、童话家,可以说他是俄罗斯文学的象征。沙皇年代里,他在短短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用智慧的头脑和充满灵气和人性的语言写下了长诗《波尔塔瓦》,剧作《鲍里斯·戈杜诺夫》《石客》,童话《死公主和七个勇士的故事》《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小说《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及《杜布罗夫斯基》等传世之作。
普希金的一生虽然只有37个春秋,但围绕着他的看法有很多。有人认为他是个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大作家,可私生活的不幸使他英年早逝;有人善意地认为正是由于他内心深处对爱与自由的渴望,才使他面对专制和奴役,写出了无数境界高超、艺术精湛、思想深刻、语言优美的作品;而女性读者却在他的一生中看到一位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对爱充满幻想与追求的男子;看到这位男子汉如何在黑暗统治下被裹挟与摧残而依旧执着地追求真爱与真自由。可是最终这位男子——俄罗斯的诗圣,却在欺诈、孤寂和伤痛中倒下。写作可能很偶然地成了他的生活方式,追求真爱才是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1799年6月6日,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出生在一个古老、冷漠而又衰微的俄国贵族家庭。妈妈和保姆是他童年唯一的依恋,她们时常为他讲述一些动人的民间故事,这潜移默化地使他掌握了活泼、丰富的民间语言。童年孤寂的环境使成年的普希金敏感、极度渴望爱与被爱,但又缺乏自信。1811年,普希金来到彼得堡,就读于为贵族子弟办的皇村学校。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反对专制制度、致力于解放运动的“十二月党人”,这对普希金的思想产生很大影响。后来他自己也参加过“十二月党人”组织的活动,并写了不少歌颂自由、抨击专制制度的政治诗,他因此而被流放到南俄。
很多女性是普希金的崇拜者,而他本人丰富的感情也不难从作品中读出。也许,爱情就是他抒情诗创作的源泉。他的很多情诗是与他的私生活分不开的,如《是的,我曾经享受过,也曾经感到幸福……》,是献给同学的姐姐巴库尼娜的。大家最熟悉的一首诗《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则是写给一位56岁将军的19岁夫人凯恩的。这首诗是普希金创作高峰期的代表作,是他爱情诗中最感人的一首,后来许多作曲家为它谱了曲。
1923年起,普希金开始创作长诗《叶甫盖尼·奥涅金》。这是普希金的代表作,是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名着,其影响十分深远。在俄罗斯可以说无人不知奥涅金,绝大多数俄罗斯人都能背诵这部诗体小说的着名章节。
诗人29岁那年,遇到了他追寻一生的挚爱,美丽的莫斯科姑娘娜吉丽娅·冈察罗娃。当他第—次看到她时,就被她的百般柔情缠绕住了,从此无法摆脱她的身影,更摆脱不了对爱情的渴望,似乎冈察罗娃的出现使他的创作力大增,意志变得坚强了,想象力变得无比丰富,灵感也不再枯竭,生命的原动力已被激发。冈察罗娃,一个正期待着柔情雨露滋润的女人,在普希金的进攻下很快就全线瓦解了。三年后他们结婚了。拥有爱情的普希金显得更加英俊、健康,充满自信,过去的不幸与阴影也似乎一扫而光了,他的创作才能更显现出非凡的活力。他写下了深得民心的文学作品《普加乔夫起义史》和颂扬彼得一生的叙事诗《青铜骑士》。但这也为他日后的生活埋下了祸根,宫廷和贵族对他恨之入骨。从此厄运不知不觉地追随着他。
1834年,沙皇任命普希金为宫廷近侍。从表面上看,皇帝宽仁厚德,附庸风雅,实际上却是加紧了对他的控制。更主要的是使他那爱好上流社会交际活动的妻子能经常出入宫廷,以便制造暧昧事件,激怒并侮辱诗人,伺机加害于他。沙皇在舞会上纠缠冈察罗娃,波旁王朝的余孽、近卫军军官丹特士不顾一切地追求她。于是,流言四起,一封封辱骂诗人的匿名信接踵而来。普希金忍无可忍,终于向丹特士提出决斗。虽然这是拿“鸡蛋”砸“石头”!结果在意料之中,身负重伤的普希金在决斗的两天后,在心痛和伤痛的双重打击下死去了,他与妻子只共同生活了6年。诗人在弥留之际还回忆起他与冈察罗娃快乐的6年,在他的眼里冈察罗娃永远是完美无瑕的,他曾对妻子说:“我爱你的心灵,胜过你的容颜。”
诗人的短暂一生中有着挚爱、柔情和生命之火。普希金在《致恰达耶夫》中,有着一段脍炙人口的诗句:
同志,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星辰,
就要上升,射出光芒,
俄罗斯要从睡梦中苏醒,
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
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
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的象征,别林斯基认为:“从普希金起,才开始有了俄罗斯文学。”高尔基称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之始祖”。果戈理说,“在普希金身上,俄国大自然、俄国精神、俄国语言、俄国性格反映得这样明朗,这样尽善尽美,正像风景反映在光学玻璃的凸面上一样”,其崇高地位可想而知。普希金不仅在俄罗斯,在世界文坛上也享有盛誉。郭沫若说他是“俄罗斯近代文学的开山,他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类似于意大利的但丁、英国的莎士比亚、德国的歌德”。
4.莱蒙托夫与他的“毕巧林”。
米哈伊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生于1814年10月15日。他生活的年代,被赫尔岑称为“专横暴虐、沉默无言的时代”。当时俄国贵族革命力量已经被粉碎,市民知识分子的民主思想还在“沉默”中酝酿。
莱蒙托夫的文学创作既表达了反专制的倾向,也反映了当时先进人士的孤独、痛苦、愤懑和追求。在莱蒙托夫的家庭里,彼得和尤里这两个名字世代交替,但是他的外祖母,伊丽莎白·阿列克谢耶芙娜坚持要外孙叫米哈伊尔,为的是纪念死去的外祖父——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阿尔谢尼耶夫。
诗人的父亲尤里·彼得罗维奇·莱蒙托夫是一个退伍军官,他出生在一个古老的但已经衰落的小地主家庭。他们是西班牙公爵莱尔马的后代。在同摩尔人斗争时期(11—14世纪),莱尔马被迫离开西班牙,逃往苏格兰,后来又辗转来到俄罗斯。
莱蒙托夫不到3岁就失去了母亲。外祖母是一个富有的地主,她瞧不起自己的穷女婿。他们之间围绕着米哈伊尔由谁抚养的问题争吵不休,最后外祖母许诺,只要孩子让她抚养,她可以将全部家产由外孙继承。父亲为孩子的未来着想,决定离他而去。
童年时莱蒙托夫经常看到外祖母和邻近的地主欺压农奴的情景,这使他看到人间的不平,从而产生了对农奴制度的憎恨。同时他又从外祖母的几个弟兄以及其他亲戚朋友那儿听到关于卫国战争、关于“十二月党人”等等的故事,这些故事所表达的热爱祖国、追求自由的思想,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很大影响。
1827年,外祖母把他带到莫斯科,随后他考入了莫斯科大学附设的贵族寄宿中学,并开始写诗。1830年考入莫斯科大学,他虽读的是伦理政治学,但他仍热衷于文学创作,写诗、写剧本。1832年他离开莫斯科大学,随外祖母到了彼得堡。因无法转学入彼得堡大学,他考上了近卫军骑兵士官学校,过了两年纪律严格的军营生活,但他仍笔耕不止。从1829年到他去彼得堡的几年中共创作了300余篇诗歌和剧本。当然这些早期作品主要是习作性质,但其中《乞丐》《天使》《帆》《一八三一年六月十一日》等后来也成为传世佳作。
军校毕业后,莱蒙托夫被派往近卫军骠骑兵团服役。1835年发表长诗《哈吉·阿勃列克》,这是诗人首次正式发表作品,受到社会的关注。随后他又创作剧本《假面舞会》等。
1837年,莱蒙托夫所崇敬的大诗人普希金决斗身亡,消息传来令全俄震惊。人们普遍认为普希金实际上是被宫廷和上流社会所杀害,但上流社会中的一些人却为凶手开脱并诽谤普希金。莱蒙托夫满怀悲愤地写下了着名诗篇《诗人之死》,向统治者和上流社会发出抗议。他认为,谋害普希金的是整个统治集团而不只是那个法国流亡贵族丹特士,他直指“蜂拥在宝座前的一群人”是扼杀“自由、天才、光荣”的屠夫。《诗人之死》在人民中激起巨大反响并很快以手抄本形式传遍整个彼得堡,同时也传到了沙皇手里。沙皇十分恼怒,下令拘捕莱蒙托夫并将其发配到高加索,以原阶职在高加索的军队中服役。但是《诗人之死》却成了莱蒙托夫的成名之作。
在纪念抗法卫国战争25周年之际,《现代人》杂志刊载了诗人的新作《波罗金诺》。那时他正好在流放去高加索的途中。评论界认为《波罗金诺》的发表标志着莱蒙托夫的创作步入了成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