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那是刊登在《高加索日报》上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小说反映了吉卜赛人的生活,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十分满意,于是通知作者到报馆去。
当编辑见到高尔基时大为惊异,他没想到,写出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着褴褛的流浪汉。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应当署名才行。”高尔基沉思了一下说道:“那就这样署名吧:马克西姆·高尔基。”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从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而他的原名是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可夫。
青少年时期漂泊流浪的生活,使高尔基亲眼看到并亲身体验到俄罗斯劳苦大众在沙皇统治下的艰难生活。高尔基对腐朽的旧制度充满厌恶和憎恨。他在作品中抨击了沙皇制度的黑暗,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他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沙皇政府对此十分害怕,曾几次监视、拘禁和逮捕高尔基,并将他流放。镇压不但没有使他屈服,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斗争的意志和决心。
1884年,高尔基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其间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于1889年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1898年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
早期创作多为短篇小说。其中,《马卡尔·楚德拉》《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等作品以黑暗与光明的强烈对比,歌颂向往光明及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献身的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切尔卡什》《柯诺瓦洛夫》和《因为烦闷无聊》等小说,则着力真实具体描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表现他们对现实的愤怒情绪,艺术上属于现实主义。收入两卷集的短篇小说《读者》和评论文章《保尔·魏尔兰和颓废派》等,还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就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鲜明的反颓废派艺术立场。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完成的《福玛·高尔杰耶夫》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
从1900年起,高尔基参加并主持知识出版社的工作,通过出版《知识》丛刊团结了当时俄国大批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1901年,他在圣彼得堡写传单揭露沙皇政府镇压示威学生的暴行,号召推翻专制制度,同年发表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充满革命激情,被认为是“革命的宣言书”;这一年他还受革命政党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
20世纪初高尔基接连写了几部剧本,其中的《小市民》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塑造了活生生的工人形象;《底层》深刻批判对幸福的消极等待思想,剧中的一个人物宣布:“人这个字听起来多么自豪”。《避暑客》《太阳的孩子》和《野蛮人》三剧则及时揭示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分化,鞭笞抛弃革命理想的人。1905年革命爆发初期,他曾以目击者的身份写了讨伐沙皇政府枪杀请愿群众的传单,号召人民奋起斗争,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工党的《新生活报》和《战斗报》的出版,多方努力为起义者筹集经费和武器。这期间他还发表大量政论,其中《谈谈小市民习气》一文深刻分析小市民习气的社会根源、心理特征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
1906年初,高尔基秘密离开俄罗斯到美国,在那里宣传革命,为党募集经费。同年在美国写成剧本《敌人》和长篇小说《母亲》。前者通过一个工厂的工人群众同工厂主面对面的激烈冲突,成功地表现了工人阶级不怕牺牲的团结战斗精神;后者取材于1902年索尔莫沃工人五一游行事件,突出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巴维尔及其在现实的教育下由逆来顺受转变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两部作品都渗透着对历史进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表现现实的创作原则,是公认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在美国期间,作家还写了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政论《我的访问记》和特写《在美国》。
革命暂告失败后,高尔基于1906年秋从美国到意大利,定居卡普里岛。翌年5月,和列宁一起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此后几年里,他创作了《没用人的一生》《夏天》和《奥古洛夫镇》等中篇小说,《最后一代》和《瓦萨·日烈兹诺娃》等剧本,以及《意大利童话》和《俄罗斯童话》等一批优秀作品。在此期间,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他同当时担任党中央委员的鲍格丹诺夫比较接近,参加了以后者为首的前进派活动,并受其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他的中篇小说《忏悔》宣扬明显的造神论思想,当时他发表的一些论文以及专着《俄国文学史》等,也包含不同程度的“观念复合”、“经验组织”和造神论等错误观点。经列宁的批评帮助,他逐渐提高了认识,脱离了前进派集团。
1921年夏天,因病复发出国就医,直到1928年基本上住在意大利索伦托。他一边治病休养,一边通过书信和会见来访者尽力抵制拉普等一些团体的极“左”和宗派主义错误,为培养青年作者及团结不同风格的作家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努力创作,发表了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和特写《列宁》,完成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走向革命道路,劳动者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历程。1924—1925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在从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到十月革命的广阔历史背景上描写一个家庭三代人的变迁,从心理和道德角度表现了资产阶级的必然衰落。
1928年回国后,高尔基曾两次到全国各地旅行参观,写了长篇报告文学《苏联游记》。1931年起定居莫斯科。晚年的创作中,剧本《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和《陀斯契加耶夫等人》表现了资本主义的没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写了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40年的历史变迁,以一个个人主义知识分子为中心人物反映出革命力量的壮大。他还发表《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一系列论文,倡导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高尔基既是大作家,也是反对沙皇制度的坚强革命者,一生中曾经多次被捕,长期流亡国外。1902年,高尔基被推举为俄罗斯科学院名誉院士,但被沙皇否决。1934年,在高尔基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高尔基当选为苏联作家协会主席。
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他的许多小说、剧本和论着都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过重要影响。
7.索尔仁尼琴与《古拉格群岛》。
2007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颁发俄联邦2007年国家奖的总统令,《古拉格群岛》《癌症楼》的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获得人文领域杰出成就奖。
苏联伟大的自由作家索尔仁尼琴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37年后,88岁的他终于在自己的祖国获得了肯定。索尔仁尼琴一生大起大落,他上过前线,当过教师,立过战功,也曾沦为阶下囚,曾在苏联的劳改营中度过8年,并流亡海外长达20载,1994年才重返祖国。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1918年出生于俄罗斯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1941年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数学物理系,大学期间参加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函授班。卫国战争期间应征入伍。1945年2月,索尔仁尼琴因“批评斯大林”而被捕,监禁在劳改营整整8年;1953年刑满后,被流放到哈萨克斯坦。1975年他被平反恢复名誉,并在梁赞省的一家中学担任数学教员。1962年,索尔仁尼琴发表描写斯大林时代劳改营生活的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得到赫鲁晓夫的肯定,并获列宁文学奖提名。1965年,他又因小说揭露社会阴暗面而遭到批判,1969年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但是他却于197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自此,他的一系列遭禁长篇小说,如《古拉格群岛》《癌症楼》《1914年8月》等作品陆续在巴黎出版。特别是1973年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古拉格群岛》在法国巴黎问世,轰动了世界文坛。索尔仁尼琴用该书的全球版税成立了索尔仁尼琴基金会,给科学和艺术界人士发放索尔仁尼琴奖金。
1974年,他被苏联政府驱逐出境,先是在西德的法兰克福,接着前往斯德哥尔摩补领诺贝尔奖金,1976年定居美国。1994年6月,索尔仁尼琴结束长达20年的流亡生活返回俄罗斯。
索尔仁尼琴代表作之一是《癌症楼》,小说主人公的原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作者本人。索尔仁尼琴从流放地到塔什干治病的坎坷经历和所见所闻,构成了《癌症楼》这部小说的基本素材。主人公科斯托格洛托夫在部队里待过7年,又在劳改营里待过7年,之后是在流放地度日。就在这时他得了癌症,直至奄奄一息才好不容易住进了“癌症楼”,经X光照射他病情好转。但是下一步的“激素疗法”将使他“失去体会什么是男人、什么是女人的能力”,这代价在他看来“是太残酷了”,他愤而反抗。表面上看来,科斯托格洛托夫过于粗鲁,喜欢嚷嚷,实际上他比较随和一点也不傲慢,只是他生活中充满了不幸,以致性格扭曲、性情暴躁。作者正是通过典型人物性格的扭曲,揭露和抨击了极权主义和一次次政治运动的罪恶,及其对千千万万人心灵的损害。
索尔仁尼琴最着名的作品是《古拉格群岛》,这部小说在全世界引起过巨大轰动,也为他赢得了伟大思想家的荣誉。人们为索尔仁尼琴铸造塑像,用音乐歌唱他,用芭蕾舞演绎他,用诗歌赞颂他。他是许多讽刺喜剧、长篇小说和数十部科研着作的主人公,是美国各种学位论文钟爱的研究客体,他曾在无数不可思议的组合中被援引和诠释。如果不看影响的深度,而单从广度来说,索尔仁尼琴的影响是其他任何一位现代作家都无法比拟的。索尔仁尼琴及其作品是极为复杂的一个突出现象,目前,仅就其文学作品来说,他无疑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继承和发扬了俄罗斯文学的经典传统。就索尔仁尼琴的深沉、阴郁、悲怆的创作基调和力度来说,他与陀思妥耶夫斯基颇为接近。
所谓“古拉格”,即“劳动改造营管理总局”,原是苏联劳改制度的象征。作者将其比喻为“群岛”,意在指出这种制度已经渗透到前苏联政治生活的每个领域,变成了苏联的“第二领土”。全书分监狱工业、永恒的运动、劳动消灭营、灵魂与铁丝网、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后7个部分,既以“群岛居民”的经历为线索,又穿插了苏联劳改制度发展史中的大量资料,结构宏大,卷帙浩繁,充分显示了其驾驭材料的能力。
追溯“古拉格”的历史,它产生于20个世纪20年代初期。1923年,苏联政府在索洛维茨基群岛上建立了第一个特别劳改营,用来关押那些反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与苏维埃政权为敌的政治犯、不同政见者或政治异议人士,其中包括社会革命党人、孟什维克及宗教界人士。自此之后,这种“古拉格的模式”在全苏各地越建越多,1935年已有14所,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已达85所。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许多犯人戴罪上了前线,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古拉格的数量减少了30所,只剩下58所,但到1947年又升到了70所。1953年斯大林去世前夜,古拉格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全国共有170所,遍布各个地区和角落,织成了一张大网,罩在苏联的版图上。1954年,斯大林去世之后,极权统治结束,很多人被平反,离开了集中营,古拉格的数量一下子减少了102所,只剩下68所。另外,在1948—1953年期间,苏联内务部还建立了12个政治犯特别集中营,这些集中营的监狱管理制度更加残酷。
古拉格里的犯人们生活在严酷的条件之下,没有自由,但又无法逃离这个岛。作家借以来比喻苏联人民生活在失去自由的残酷制度下,从而抨击苏联政府的极权统治。
古拉格群岛虽是虚构的,但前面提到的索洛雅茨基群岛却是实在的,岛上修道院中古拉格遗址今天依然阴森森地矗立在那里,散发出一阵阵潮湿的霉味。索尔仁尼琴的另一部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就是以这里为蓝本写的。这里曾流放过十二月党人,关押过社会民粹党人。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苏联于1920年2月攻下阿尔汉格尔斯克,两个月后攻占了索洛维茨基群岛,关于在岛上建立集中营的想法是当时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党的领导人伊凡·波戈沃依提出来的,紧接着就送来了第一批犯人。在索洛维茨基集中营里关押的犯人数量,从1923年的3000人上升到1927年的1.3万人。犯人们在这里被强制劳动,他们从事木材采伐、泥炭开采、建筑生产、渔猎和海产品加工、修筑道路等等。1937年在集中营的基础上建立了索洛维茨基特别监狱,将一些重要政治犯人关在城堡的地下室里,其中就有着名的苏联科学院院士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犯人们的生活环境极其苛刻和恶劣,只要被关了进去,就很少有人能活着出来,哪怕是十几岁的无辜少女。
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12号,这就是索尔仁琴住过的老房子,当年他在这里被驱逐,如今他和夫人娜塔利娅·索尔仁尼琴娜安静地生活在这所老房子里。他们极少接受外界的采访。索尔仁尼琴曾告诉来访者:“大家说,我活着是一件好事,不仅可以听到大家说什么,还可以跟大家一起承受痛苦。可惜,现在没多少人愿意听我说话了。所以,只要我活着,就要给国家开药方。”如今,索尔仁尼琴的《关于二月革命的思考》一文以单行本形式在俄罗斯发行,并被收入地方行政官员必读书目。这篇文章尽管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被认为在今天仍然极具现实意义。
8.帕斯捷尔纳克与《日瓦戈医生》。
1958年,世界上最有影响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但是这位作家却拒绝领奖。原因何在?原来《日瓦戈医生》的问世在苏联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