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36100000018

第18章 沉重的舞步(1)

天空虽然利落得没有一丝一缕的云彩,却并不是那种纯洁的幽蓝色,仿佛蒙着一层土黄色的薄纱。悬在当空的太阳,光亮淡淡的,显得缺乏神气。

没有风,空气是凝滞的,褪了色的过街广告横幅静静地悬在那儿,一动都不动。

空间是一种令人窒息的闷热。

杂货店门口,小凤坐在一只小马扎上,目光呆滞地望着对面。对面杂货店的老板坐在一把椅子上,歪着身子,耷拉着脑袋,样子正在睡大觉。马路上,行人匆匆而过,大汽车、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滑来滑去,路上不时腾起团团尘雾。

小凤感觉脑袋沉甸甸的,眼皮打架的时候,头不由得朝前倾一下。小凤很想关起门躺在床上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可又不能,顾客并没有跟她约定,中午来光顾或不来光顾。

咚咚喳,咚咚喳……

耳畔响起鼓铙声,声音由远及近。

一辆大卡车载着穿红挂绿的女人,缓缓驶过。

咚咚喳,咚咚喳……车上的几个壮汉同时擂着自己面前的一只大红鼓。小凤忽然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这不是江彩云吗?江彩云上穿水红褂子,下穿翠兰裤子,腰间挂着一只葫芦状的腰鼓。哎——江彩云!小凤“霍”地站起身喊了起来。江彩云也看到了她,朝他又是招手又是说话。鼓声震耳欲聋,小凤怎么也听不清江彩云对她说什么。两人牛头不对马嘴地乱喊着,汽车一转弯不见了。

小凤与江彩云同村,她俩做姑娘时都是村里的文艺活跃分子。村里有一支远近闻名的腰鼓队,她们是腰鼓队的成员。每逢元宵节、传统庙会等重大节日,腰鼓队总要助兴表演。“莺歌燕舞”的年代里,小凤随村里的腰鼓队多次去公社、县里参加演出。那时小凤真是无忧无虑,日子过得阳光灿烂。后来,小凤跟江彩云都嫁了人,离开了村子。从此以后,她们再也没有在村里打过腰鼓,小凤只听说城里有一个中老年活动中心,还听说那里有腰鼓队、威风锣鼓队和秧歌舞队,没想到江彩云也去了那里。那时小凤的男人跟江彩云的男人都是乡镇文化站的“定补”(县里只给一些生活补助)工作人员,江彩云男人的叔伯表舅舅在省里当着副厅长,没过几年,江彩云的男人就调离了文化站,变成了一名正式国家干部。小凤听说江彩云的男人如今已经是一乡之长了,而自己的男人依然是每月只拿二三百元的乡文化员。

如今,许乐生心里踏实多了,因为他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实体。杂货店的生意虽然不算好,但小凤毕竟当了门店老板,再用不着熬时间,看脸色打工了。况且,刚开业几个月,每个月收入就接近了打临时工的工资,他觉得前景不会错。许乐生想到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很多,比如儿子上大学的费用,跑工作的费用,娶媳妇的费用,盖房子的费用等等。许乐生在某个行政单位当临时工,职责是在办公室写公文,连文化站的工资加起来,每月也不过八九百元,光凭这点钱办那么多大事是不可能的,这样,许乐生就对杂货店特别重视。每天一下班,破自行车还没有立稳,眼珠子早飞到了货架和柜台,仔细打量一番五花八门的东西,盯着小凤平静的脸,问:今天情况怎么样?小凤就将当天的营业情况如实告诉许乐生。不过多数时候,小凤总是苦笑着说:算开市啦,只卖了一只锅盖,两根翰面杖。或者说,卖了两只砂锅,一把勺子等等。每到这时,许乐生马上给小凤打气:别着急,更不能灰心。你没听说这个,这个……若要富,开久铺这句名言吗?得坚持下去呵!许乐生的杂货店开了已经半年多,总算帐,每月的纯收入还没有突破五百元。

小凤对门店的希望持低调态度。小凤说:我看透啦,门市赚头大不了。压这么大的本钱,还不如我打工去呢。许乐生一听,心里立马不舒服。说:你呀,你这个人就是缺乏耐心。小凤先后在私人办的粉丝厂当过粉丝包装工,编织袋厂当过印刷工,玻璃店搬过玻璃,割过玻璃,超市里干过勤杂工。最初每月仅挣二百多元,后来在超市干勤杂工时就挣到了五百元。小凤有家庭观念,又能吃苦,为了帮许乐生维持生活,自跟许乐生结婚到如今快二十年了,几乎没有清闲的时候。上午,老弱病残和有身份的人们还在晨练的时候,她早已走在了上工的路上;下午,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那些土老财、富婆们穿着华丽而时髦的衣服,双双对对,群群伙伙地逛街、逛夜市、买小吃的时候,她才拖着满身的疲倦匆匆赶回。小凤有时也发许乐生的牢骚,小凤说:跟了你算倒了八辈子霉啦,屁点本事都没有,只知道让老婆跟着你受!每到这时,许乐生就像霜打了的庄稼耷了脑袋,少言寡语,比平时老实多了。小凤发牢骚归发牢骚,还是一门心思地帮丈夫维持生计,工照打不误。那天中午,小凤回家时路过一家正在搞开业庆典的门店,门店前的景象很热闹,门窗上方悬挂着长长的红布条,上面写着“中老年活动中心”七个黄色大字。前面的空地上聚了不少人,是在观看打腰鼓表演。小凤是打腰鼓的爱好者,自然忍不住想看,于是将自行车放在一边,挤进人堆里。只见穿着表演服装的女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踩着鼓点,迈着舞步,个个动作娴熟,神采奕奕。她发现江彩云也在里面。江彩云只顾专心一意打腰鼓,并没有注意到人伙里有个小凤。江彩云比小凤大两岁,今年整整四十岁,可看上去比小凤还要年轻。那溢在脸上的笑,那打鼓跳舞的精神劲儿,跟他俩曾在村里打腰鼓时没有什么两样。那个领队,高挑的个子,柔软的腰肢,动作既优美又熟练。在村里做姑娘时,小凤就是腰鼓队的领队,在腰鼓队里当领队,相貌必须是超群的,技艺必须是拔尖的,是腰鼓队的脸面。

咚嘣隆嘣啪啪,咚嘣隆嘣啪。咚嘣隆嘣啪啪,咚嘣隆嘣啪……动作是那么的整齐,舞步是那么的轻盈,仿佛条条彩练随风飘舞,小凤看的眼都直了。小凤猛然想起许乐生最近几天单位加班,午饭没了帮手,便匆匆赶了回去。

谁都知道许乐生是个大忙人。许乐生所在的单位特别有钱,县里、市里、乃至省里的一些部门都想跟这里发生点关系,凡是有什么大的专项工作,必将这里定为检查对象。什么效能建设,三讲教育,三个代表教育,先进性教育,政风行风评议,文明和谐创建等等,花样多得不得了。单位里有几十号公仆,却只苦了许乐生和打字员两个人,尤其是许乐生,写总结、写报告、写简报、写方案还不算,还要补编会议记录,替领导写学习心得、答试卷、抄学习笔记等等,哪一项都得劳驾他的大脑、眼睛、和捉笔的那只手。工作量大,期限又短,加班加点熬夜是常事。许乐生天生睡觉不好,多年的爬格子生涯,使他有了失眠和早醒的毛病,人也面黄肌瘦,跟吃不饱饭或得了什么大病一样。不过此君还是满有精神气的,光看他那几步利落的走和掷地有声的双脚,就断定他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毛病。许乐生对未来很充满希望,他常很小凤描绘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他说儿子一旦上了大学,毕业后不要让他回来,选一个文明优美的大城市发展去,到时咱俩口子也跟着出去,若干年后再买上一套房子,清清静静、潇潇洒洒活几天。许乐生说的时候眉飞色舞,得意的摸样仿佛百分之百要变成现实。因为忙,许乐生跟小凤一样,每年除了过春节能歇息几天,平时几乎没有消闲的时候。别说上网聊天、唱歌跳舞,就连在街上散散步、逛逛商场都很少有过。这样,许乐生就对网上聊天、跳舞和唱歌之类的娱乐活动比较生疏。那回单位来了几个低档客人,职务大于办公室主任的领导人物们赖得奉陪,只让办公室主任招待午饭。办公室主任念及许乐生是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格外开恩让他也跟着陪吃。饭毕,客人提出要娱乐娱乐,办公室主任本来嗜好跳舞,正好找到了理由,欣然领着客人去了一个舞厅。许乐生也跟着去了。

舞厅其实也是歌厅,随着音乐响起,有人吼起了一支五音不全的歌,其余人跟陪舞的女孩子们纷纷涌入舞池。装饰华丽,流光溢彩的舞厅顿时热闹非凡。许乐生还是十年前城里兴起跳舞热时学过双人舞,后来因为忙,就再也没有进过舞厅。多年不曾练习,动作自然生疏,不是跟不上节拍,就是将自己的脚踩在对方的脚上。黯淡的灯光下,他看到对方的目光很异样,挂在脸上的笑也怪怪的。对方问:干什么工作?许乐生说:在办公室写材料。又问:不常跳吗?答:只顾忙,没有时间干这个。许乐生说着,脸不由得热哄哄的。第一支乐曲播放完以后,许乐生再也没有进过舞池,独自坐在那里看别人跳。有人就喊他,问他为什么不跳了,他说有点累,只想休息。从开始到结束,其实也不到两个小时,许乐生却觉得非常漫长,在也不是,走也不行,感受着从未体验过的尴尬滋味。不过,对于这种人生中的小缺憾,许乐生只在心里装着,而小凤爱在嘴上叨叨。小凤经常叹着气说:咱算白活了,什么时候也能像别人那样消闲两天啊!许乐生知道小凤所说的消闲指什么,说:别着急,等咱把大事安顿停当了,咱们也天天上街,逛商场,去中老年活动中心潇洒去。甚至去苏杭二州,香港、澳门、新马泰兜一圈。小凤苦笑一下,说:到了那个时候呀,恐怕我们得有人搀扶着走路啦!

国庆节是男人、女人成双配对的好日子,许乐生一连收到三个结婚请柬。许乐生根据订婚、结婚连在一起办的乡俗,做了一个安排:他自己去两家,一家订婚日去,另一家结婚日去。顾不上去的那一家就把搭礼的任务交给小凤。小凤起初很犹豫,认为替自己的男人参加婚礼有混饭吃之嫌。许乐生却不以为然,说:咱拿着礼钱呢,又不是白吃他家的饭。况且,咱不去人,礼钱怎么能送到呢?去吧,你就去吧,你去了他们会热烈欢迎的。

小凤真的替许乐生参加了婚礼。

同类推荐
  • 中国寓言

    中国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集说理、劝诫、嘲讽、讽刺、诙谐于一体,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 北大日记:从文学、哲学到信仰

    北大日记:从文学、哲学到信仰

    书中详尽记录作者在北大中文系、哲学与宗教学学的学习、感悟、交流、碰幢与心得,兼容文学、哲学与宗教的沉思。本书从一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角度,描绘北大名师的风采,诸如楼宇烈、钱理群、陈平原、曹文轩、……享受一次精神的盛宴。
  • 红楼花影

    红楼花影

    荼蘼是花季最后盛放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这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所以它的花语是最终的美丽。《红楼花影》中爱到荼蘼,没有在生命中最好的年华遇上最好的你,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也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 乘风破浪:解放舟山群岛、苏南诸岛和万山群岛

    乘风破浪:解放舟山群岛、苏南诸岛和万山群岛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已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书林佳话

    书林佳话

    往昔袁叶劝学文曳唱道,院野娶妻莫恨无良媒袁书中自有颜如玉。曰富家不用买良田,袁书中自有千钟黍曰。安居无需架高堂袁,书中自有黄金屋遥冶。其实,袁读书本身就有。福袁何必拿书去做名缰利索,遥倘若达不到这种境。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读过这些文章吗

    你读过这些文章吗

    本书立足学校教育与管理,理论结合实践,是多位教育界专家、学者以及校长、一线教师们集思广益、辛勤笔耕的结晶。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实际,使读者所学知识便于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二是针对性较强,主要面向师范生和一线中小学老师、班主任、校长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三是紧密结合教学实际,尤其与“新课改”联系密切;四是实用性强,重点介绍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与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五是互动性强,既有利于学生学,又有利于教师教;六是注重时代性,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学校教学及其教育管理的最新研究成果。
  • 匆匆爱情

    匆匆爱情

    在平凡生活中辗转,品味别人的爱恨情仇,本以为一叶知秋,平淡为永恒的主题,却始终发现人生有太多的错过和无奈,奈何,人生还是要继续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懂得,一切都是美好的。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我做九叔那些年

    我做九叔那些年

    重生在九叔电影世界,从年轻的九叔开始修道生涯。那年,石坚,麻麻地,四目道长,千鹤道长,都是还同门。秋生文才也只是十二三岁毛头小孩。电影的剧情,将在这个世界慢慢展开。斩妖除魔,从系统任务开始。【NPC任老爷有事邀请您去西餐厅商议,去看看吧。】【您的魅力感染了任婷婷,请与今晚单独传授法术。】【NPC石坚颁发任务,寻找棺材菌。】
  • 残爱13

    残爱13

    由一段网恋引发的爱情故事,经历过生死考验之后的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当小北和小淇走入婚姻的殿堂之后,一切悲痛的故事便发生了。任晓天与陈思雨那段不堪回首的感情经历尘封已久,任晓天在玩弄感情的游戏之中,却被小淇与小北真挚的爱情所吸引,于是便引发了任晓天对小淇难舍的爱恋。遭遇车祸的小北成了昏迷不醒的植物人,在爱情与爱人的抉择中,小淇最终选择了后者。小淇的离开使苏醒之后的小北陷入了无比的痛苦之中,一次巧合的机会小北在网上认识了可爱的柔儿,两人在经历过一段冷战生活之后,柔儿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秘密,于是彼此释然了。可就在两人准备结婚的时候,远去美国的小淇和任晓天却突然回来了,一场草原之行后,遭遇不幸的柔儿变得杳无音讯,而小淇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再次回到了任晓天的身边,并与任晓天再次去了美国生活。当所爱的人都离开之后,孤独的小北最终才明白自己爱的人是谁,可所有的一切都已为时过晚了,小北也只好独自默默的等待!等待着爱人的归来,当等待的希望变为绝望之后,无果的等待将会以生命的终结为终结!
  • 读《论语》学生活

    读《论语》学生活

    总有人看着别人事业有所成而羡慕不已,却不知道自己应该努力学习并积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凭着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现实是公平的。“天道酬勤。”通过学习不断历练自己的人必然会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价值。
  • 多希望是你啊

    多希望是你啊

    青春,初恋,这些都是美好的东西,我不知道怎么去珍惜,还好未来还是你。
  • 你在万丈荣光中

    你在万丈荣光中

    穿越到小傻子身上,爹妈不疼,亲姐嫌弃,还有个处处做对的哥哥!!许俏表示日子没法过就动手吧!!!
  • 陈天运的逆袭之路

    陈天运的逆袭之路

    陈天运是一家销售公司的普通职员,属于混吃等死型。而柳依依则是这家销售公司的天之骄女,入职三月业绩连冠,不但学历高,人长的还漂亮。原本柳依依连正眼都不会看陈天运一下,直到陈天运目睹她走进一个中年男人的豪车,逆袭开始了。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