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这条道路再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将发现一个人在担忧时所运用的心理方程式也是一种“渴望”。担忧时,我们首先会在想象中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一种不希望出现的后果或目标,这是一种正面渴望的逆袭。在担忧中,我们忍不住地对它思来想去(仔细地思考亦即渴望),把它作为一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描绘给自己。
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当然是我们反复地认为它真的有可能发生,结果就像墨菲定律:当你害怕出现某种情况时,它一定会发生。这种不断重复、对可能性的不断思索,会让最终结果变得似乎越来越真实。
当我们在某种渴望心理下的一段时间过后,潜意识就会自动地产生与其相对应的情绪,制造相应的潜意识,比如恐惧、焦虑、沮丧。所有的这些情绪都与我们不想看到、所担心的那一个最终的结果对应。所以说,现在我们要想在人际场上改变自己的轨迹,让渴望产生积极的结果,就必须改变目标的图像,换掉负面的恐惧、消极、焦虑、沮丧,换以乐观、自信,以便从此同样容易地产生“美好”的情绪,制造快乐的潜意识。
我们需要不停地为自己描绘某个想要的最终结果,并对其深思熟虑。这样做,也能使美好的可能变得越来越真实可信,继而你就会产生相应的潜意识,潜意识催生的就是与其对应的情绪如热情、快乐、鼓舞和幸福。否则,当担忧的渴望形成我们的内在声音,并成为输送给潜意识的命令时,产生的结果就是灾难性的。
渴望既是感性的,同时又是理性的,就像潜意识的自动机制,它既能作为一种失败机制,也能作为一种成功机制,成为二者的难易程度一样。在理性与感性之间的转换,总是如此轻易,这取决于我们为潜意识提供什么样的数据让其加工、为它设定什么样的目标,以及能否真正地控制内心,掌握潜能量的释放。
从本质上讲,理性是一种潜意识对于目标的追寻机制。它将要实现的目标取决于你的思考性质,你输入积极的信号,它导出积极的结果,你输入悲观的代码,它给出失败的结果。我们需要理性,但同时,许多人都无意识地、不明智地通过怀有消极态度、习惯性地在想象中向自己描绘失败,来设定失败的目标,这就是感性的失败。潜意识的自动机制对我们提供的数据并不进行推理或提出质疑,她只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别让恐惧控制你
现实中,很多人在公众场合都会有怯场的心理。无论是在让你表演才艺的舞台上,还是在展现口才的讲台上,只要是处在有很多观众关注的“台上”,任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都可能会产生恐惧感。
大量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怯懦是所有人共有的最常见的三四种恐惧症状之一,怯懦足以让人在公共场合呆若木鸡。心理学家普遍的看法是,恐惧感来源于人们对自己犯错后可能受到的惩罚的种种想象,而不是某一社交行为本身让人恐惧。举例说,一个恐惧演讲的人,他所恐惧的不是演讲本身——相反他可能很享受演讲的感觉——而是演讲不好后被人嘲笑的“惩罚性”后果。
在思维意识的内在关系中,很不幸,多数人都会低估自己,并高估所面临的困难。他们虽然内心有渴望,但更多是“渴望”目标的反方向:把事情做糟后的可怕惩罚。这种想象,转化成了一种心理自动设障机制,它使得人虽然渴望交际,但又恐惧交际失败的结果。一个与美女搭讪的渴望,必然对应着一个搭讪失败很窘迫的心理设障。其实这种心理感觉是可以调整的,你带着良好的潜意识上前去搭讪,即使失败了也不觉得怎样。这种搭讪的感觉,一定比带着糟糕的、认为自己一定会“完蛋”的潜意识上前搭讪要好得多。
当你能够击败内心诸多的对渴望的抵制因素时,你就可以成功地走出第一步。第二步,是站在交际的舞台上,自信地去面对朋友、异性朋友、客户、同事,增强自己的人脉魅力。
曾有一位著名的高尔夫球手在谈及心理状态对打球状态的影响时,列举了4条值得关注的精神危险。如果把高尔夫球象征为我们心中的目标,他列举的这几条精神危险是很值得我们每个人了解的:
第一危险:陷入对于恐惧的恐惧。陷入这一危险困扰的高尔夫球员,他在开始一个回合之前,总会体验到预期的焦虑,在击第一杆时就已经战战兢兢,而在关键时刻他又会“卡壳”。
第二危险:失态。体验到这种感觉的高尔夫球员会把球杆扔到地上、扔进某个水障或者将其挂到树上。
第三危险:大喜大悲。这些高尔夫球员总是突然瞧不起自己。他们的情绪可以从打出一记困难的标准杆之后经历狂喜,一下子转变为击中球座后使打出的球无法进入下一个球洞。这些高尔夫球员在打完一轮比赛后,可能连续好几天得意洋洋或垂头丧气(当然,这要根据他们往常的表现来判定)。
第四危险:担心别人怎么想。这种人在高尔夫球场害怕陷入窘境,容易产生自卑感,对别人的玩笑非常敏感,觉得别人老在密切注视他们,或对他们评头论足。
这四种危险像极了我们对于人际交往的恐惧,因为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所以我们的潜意识会为了杜绝这种风险的出现,干脆让我们“关门大吉”,不迈出脚步。这就像因为害怕跌倒,所以停止走路一样。
我们举一个生活中的普通例子来说明一下:在你的工作中,你的办公室新来了一位同事,你的潜意识感知到他的性格跟你很合得来,你很想跟他结识,成为好朋友。但是你感觉他有些冷漠,对你还存有戒心,有几次你走上前去准备跟他打招呼,却又止步不前,退了回来。终于,在几周后,通过发生的一些其他事儿你们认识了。聊过几次后你发现跟他特别投缘,很多话题聊得特有共鸣感。当你说起自己一开始就想跟他结识时,他也说当时自己也很希望你能上前与他结识。于是,你回过头来发现,之前的几次止步不前是多么没必要的担心。
这只是一个普通朋友交际的案例,相信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有过类似的经历。但假设把这个新同事,换为一个漂亮的女性新同事,而你又是众多单身男同事中的一位,你几次的止步不前,可能就会被别人捷足先得,而你错过的可能就是你一生中最合适的另一半。
在我们这种心理机制中,自动设障并且是过多地设些莫须有的障碍的反应,在心理学中被称为过度反应。生活中很多饱受过度反应这一坏习惯折磨的人,他们距离狂郁症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了。在他们的一生中,这些人至少有一半的时间会处在深深的然而毫无来由的极端痛苦之中;他们会慢慢地让自己的自我意象相信:“啊,我真的没有一点自控能力。”“我很渴望,可是我最终还是害怕了。”
这样的结果是导致别人避免与他们交往。同时,这还能使其他的危险变得更加危险。比如,本来你就是一个不被同事欢迎的人,他们觉得你这人像个“闷葫芦”,平时不爱说话,什么事都憋在心里,像个双重性格的人。这时正是你为了证明自己,果断采取开放政策、释放潜能与激情的时候,你却由于害怕,选择了继续封闭。继续封闭的结果是人们对你的坏印象继续加深,你的朋友会更少,最终你还可能得到一个“怪物”的绰号。
你要对交际有渴望,你要克服心理的自动设障,这样才能走出我们意识的“黑房子”,走到人群中,用热情去感化对手,建设我们的人脉宝库。
多数人每天都会受到这些消极的暗示,你,我,大家都会遇到此类的信息。但如果我们的潜意识此时正在积极地工作,我们就不必盲目地接受这些不良的有害健康的暗示。相反,我们在面对这类意识误导时,要学会反驳:“我很好,我没有问题!”
宽恕待人
西方有句名言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
仔细体会这句话,可以得出这样的心理蕴含:评价别人是一种思考后的评判,就是你在自己的意识中得出一个心理结论。你对别人的想法是你自己的,源自自己心理的,你的想法具有创造性,你的想法和评判不等于被评判的对象。实际上,你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及自己的所想、所感来创造对别人的感受和看法的。你给别人的评判,也就是你给自己的评判,你建议别人怎样,就是建议自己怎样。
当你为别人设立标准时,你也就在自己的潜意识里设立了这些标准,然后,这些标准会被用到你自己身上。所以,如果你对人苛刻,就会在心中建立起苛刻的潜意识习惯,在评判别人时,所获得的潜意识也都是苛刻的,这样你就很难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了。现在你知道了这个法则并明白了潜意识的工作方式,现在你是否觉得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别人思考,以宽容大度的心态来对待他们呢?如果你这么做了,你也就是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拥有正确行为、感受和思想的环境。
如果你想让别人也为你考虑的话,那请你一定以同样的方式考虑一下别人。
如果你想让别人理解你的话,那么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去理解别人。
如果你想让别人以某种方式对待你的话,那么你就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好了。
意识总是相互给予反馈的,你对待他人的态度,也正是那个人对待你的态度。比如,你在表面上可能对办公室的某人彬彬有礼,但当他转过身时,你的潜意识却对他颇有微词,甚至恨不得踹他一脚。
这种负面的想法对你来说是极具破坏性的,它就像是一副致命的毒药,会一点点地剥夺你的精力、热情和善意,让你在人际关系中找不到舒适的位置。而且,这些消极的情感一旦进入你的潜意识,就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各种难以预料的苦恼,包括让你失去朋友——最好的朋友也会因为你的刻薄离你而去,他们不会在你制造的夹缝中勉强和委屈自己,你所给他们造成的潜意识,一定是非常糟糕的潜意识。
一个能宽恕别人,容纳别人瑕疵的人,才能被别人所容纳。试想,谁没有需要被别人容纳的瑕疵呢?如果瑕疵、缺点都不被宽容,那么,还有谁能和谁交朋友呢?可以这么说,谁拥有了宽容的品质,就等于拿到了一张人脉库的入场券。就像英国的海尔普斯说的:“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对于真正的朋友,就该听取他们的真话,不管那话多么尖锐。而对于无关紧要的事,我们也不要斤斤计较。把细枝末节的小事当作天大的事,是因为我们的潜意识总是坚持成见的缘故。我们应当在朋友真正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要在事情已经没有希望之后再说闲话。如果彼此之间有什么误会,应该当面讲清,不可以在背地里乱骂。假如发现某人有什么过错,也应当当面加以规劝。
宽容不仅是交友的基础,更是一种赢得人心的技巧。
有一个“29分钱”的故事,是这样说的:
那是一天傍晚,德兰修女独自一人行色匆匆地走在加尔各答贫民区脏乱的街道上。在加尔各答的贫民区,几乎所有人都认识德兰修女。因为,专门救助穷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就是她创建的,更何况她赢得了世界人民的爱戴,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其实,不只是穷人崇拜她,世界各国许多富人也都心甘情愿地给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捐钱。
突然,一个瘦骨嶙峋、蓬头垢面的乞丐不好意思地拦住了德兰修女,然后吞吞吐吐地说:“每个人都很敬重你的事业,都愿意为你做出奉献。我虽然没有能力,但也想给你奉献29分钱,以表我的心意。整整一天,我只讨到这29分钱。如果你不嫌弃,就请你都收下!”
客观地说,尽管德兰修女的全部个人财产,不过只有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但仁爱传教修女会却有4亿多美元的资产。这29分钱对于修女会的资产来说,确实微乎其微。
于是,德兰修女将随身携带的还没来得及吃的晚饭,即一块面包和一瓶水,送给了他,同时伸出双手,恭恭敬敬地收下了那29分钱。当德兰修女收下这29分钱时,她惊喜地看到,拘谨的乞丐竟然笑了,而且笑得那么开心、那么满足、那么灿烂。
德兰修女想:“这个穷苦的乞丐,在炙热的太阳底下,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乞讨了整整一天,才讨到29分钱,却全数奉献出来。29分钱虽然微不足道,但其中饱含着无价的爱心。”
后来,德兰修女多次在演讲中说:“穷人没有钱,没有地位,但不缺少互相帮助和体谅的爱心。这正是穷人的伟大之所在。只要愿意的话,我们每个人,即使是一个卑微的乞丐,也可以对他人献出爱心,对他人有所帮助。”
中国有句老话叫“伸手不打送礼人”,一个人送你礼物,你会因为对方的礼物不够好,就表现得苛刻和不屑吗?如果是这样,那你就永远得不到宽容的回报。同样地,如果一个人做得不够好,这不正跟送你的礼物不够好是一样的本质吗?一个送礼不够好的人,跟一个做得不够好的人,都应该得到我们的爱和接受。就如乞丐的29分钱,你已经无法要求他付出更多,因为这已经是他的全部。如果交际中,一个已经对你做到最好的朋友,你会对他仍旧苛责其不足吗?如果是那样,相信你不会有几个朋友的。
我们在交朋友的时候,如果别人不喜欢你,是因为我们还不够让人喜欢。如果无法说服他人,是因为自己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能力。当你可以这样思考问题时,你就明白了自己以前的错误:你为别人设立标准时,你也就在自己的潜意识里设立了这些标准,然后,这些标准一定会被用到你自己的身上。
宽恕的心理能够帮助你把所有的人视为自己所爱的人,在这种潜意识之下,当你对其他人不友善时,一定会感到不自然,这不符合你潜意识所提示的,不符合你友善的、爱人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