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孩子的注意都是由兴趣先开始的,如果孩子没有兴趣支撑,那么很难长期持续对某样事物的注意。家长如果希望孩子能具备长期保持注意力的能力,从小培养与保护孩子的兴趣是不容忽视的。
孩子的兴趣爱好需要保护
【本节关键词】
强权 横加干涉 主动发现 肯定和支持
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巴不得自己的孩子成为群体中最拔尖儿的那一个。这些父母往往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事,哪怕这些事并不是孩子所喜欢的。比如,孩子不喜欢练体操,家长却硬逼着孩子去练,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拿世界冠军,为自己增光,为国家增光;或者孩子不喜欢弹钢琴,家长却认为弹钢琴有助于陶冶情操,将来学好了可以在一些场合露一手,让父母脸上有光彩。
类似的情况举不胜举,说到底,都是父母希望如何如何,而并没有切实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样一来,有些孩子可能表面上顺从了家长,逼着自己去学,可往往坚持不下来,学的过程中容易走神,容易倦怠,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案例】
松松长得很壮实,从小就能吃能睡,比同龄孩子结实不少。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班里开设了武术课。松松一下子爱上了这门课程,每次都聚精会神地练习武术。老师也发现松松可能是这方面的好苗子,还准备建议松松的父母考虑一下让孩子往这方面发展一下呢!
回到家,松松经常和父母谈论练武术的事,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可哪承想,松松的爸爸妈妈对此却不屑一顾,甚至坚决反对儿子练武术。他们觉得练武术是“粗活”,自己的宝贝可是蜜罐儿里长大的独苗苗,哪受得了那个苦。
为了让儿子打消练习武术的念头,松松的父母特意为他报了绘画和大提琴训练班。这样松松的业余时间就被占去了很多,也就没有什么精力放在武术上面了。
可是,松松对于绘画和大提琴并不“感冒”,每次上课他都是硬着头皮,课还没开始就盼着下课了。可想而知,松松在上这两个兴趣班的时候,是多么无奈,这样又怎么能全神贯注不分心呢?
但松松妈妈却说:“你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学这个比你学武术强多了。你看看邻居家的尧尧,大提琴拉得多好,在市里还获过奖呢,据说中考的时候还能够加分。再说了,学习大提琴和绘画都是高雅的活动,你将来肯定会尝到甜头的!”
就这样,在妈妈不断地唠叨中,松松不得不坚持着绘画和大提琴的学习,可是他一点也不快乐,而且因为上这两个培训班的课,使松松在幼儿园上课的时候都提不起精神,做事情的时候也总是心不在焉。
【爸爸妈妈找方法】
松松的妈妈对于儿子自己的兴趣横加干涉,强迫孩子学习他不喜欢学的东西,最终导致松松注意力难以集中,心情也不愉快。
类似这样的家长在我们的生活中大有人在,他们的观点就是自己要为孩子掌好舵,把握好方向,所以就要管制着孩子不要学那些“不该学”的,而应学习家长们认为好的东西。
正是在家长的强权压制下,一部分孩子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变得唯唯诺诺,思考问题和做事情都缺乏主见,只会麻木地顺从。还有一些孩子因此作出自残、对他人进行人身伤害等极端反抗行为,以此来对抗父母的“强权”。这是何等的悲哀啊!值得父母们好好反思。
要知道,孩子不喜欢,怎么逼迫都没用。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这样,孩子才会比平时更加投入,更加专心,也更加开心快乐。
1.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很多时候,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父母的意愿是相背离的,尽管如此,我们也要对孩子表示理解、支持和鼓励。
对于这一点,强强的妈妈就做得很好。
强强妈妈是一位大学英语教师,强强的爸爸是一位外语教授。周围的人们都认为他们唯一的儿子强强将来会朝着着外语方向发展,可没想到他们从不鼓励儿子学习外语,甚至从来都不教孩子外语。
一次,邻居们在一起聊天,说到孩子将来学什么的时候,强强正好走到一旁,开口便说:“我长大了要做一名园林工人!”旁边的家长们听了,都惊讶得很,他们没想到教授家的孩子竟然要做园林工人。
可强强的妈妈却说:“妈妈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园林工人的!”
听强强妈妈这么说,其他的家长更困惑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支持孩子的这个“不务正业”的兴趣。强强的妈妈却认为,这是孩子自己的爱好,家长没有理由不支持。再者说,孩子一定是观察到了园林工人能够把环境打造得很漂亮,所以才有这样的理想的。
强强的妈妈不强迫孩子,而是支持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一点很值得家长们学习。其实,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也会变得更专注,更认真,做起事情来也能够持之以恒。
当然,对于孩子兴趣爱好的支持也不是没有“边界的”,我们鼓励孩子的前提是他的兴趣爱好必须是正当的,而不能是不良的嗜好。
2.主动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尽早加以培养
男孩们的对于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他们只是本能地在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所以他们的兴趣爱好很容易被父母所忽视,等到发现时再进行培养恐怕已经为时晚矣。
父母们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主动去发现自己的儿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及时确定他们的兴趣爱好,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做一些专业的培养,避免因为自己的不重视而耽误了孩子的远大前程。
3.给孩子肯定和支持
父母需要做的,并不只是发现和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就可以了,而是在发现和尊重的基础上,再给孩子肯定和支持。对孩子来说,他们做出成绩很大一部分动力就是为了让父母肯定自己,父母们对孩子的爱好加以肯定,给他们足够的支持,无疑是孩子促使努力的巨大动力。从而使他能够更专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去。
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
【本节关键词】
好奇心 求知欲 支持孩子
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时刻开始,就对认识这个世界充满热情,他们对什么都感到好奇,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怎么会这样?为什么那样?
其实,这个时候正式培养孩子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大好时机,孩子提出疑问,说明他对某件事情感到好奇并予以关注,表明他对这些事情有学习的兴趣。通常来看,孩子在主动探寻的过程中会有更高的专注力,所以,那些多才多艺的孩子,往往是因为坚持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有所成就。
【案例】
有一个美国男孩,他和很多小男孩一样,对篮球很感兴趣。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自己能够出现在NBA赛场上。
可是,他的身高远远达不到一个篮球运动员的标准。凡是知道他这一想法的人,都嘲笑他简直是异想天开。
NBA赛场的角逐呢?所有的人都嘲笑道格斯的异想天开。
“你的梦想是永远都不可能实现的。”他的朋友这样嘲笑他。
“你看你的身子那么短,你这不是痴人说梦吗?”他的邻居这样挖苦他。
虽然人们都不看好自己,但是男孩依然坚信如果尝试着朝那个目标前进,会令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因为他的父亲曾经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做大家都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才会真正地体现这个人的实力。既然你对篮球这么有兴趣,对NBA赛场这么向往, 那么就努力坚持吧!”
随着男孩渐渐地长大,他的这个梦想却从未动摇。
他一直都在坚持不懈地练习投球、运球、传球等技巧,同时也不忘记对体能的锻炼。几乎每天人们都能看到道格斯与不同的人在比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镇上有名的篮球运动员,从代表全镇参加比赛到成为全州无人不知的篮球运动员,再到最佳的控球后卫,最终他如愿以偿地成了NBA夏洛特黄蜂队的一名球员。他就是着名的篮球运动员道格拉斯。
【爸爸妈妈找方法】
因为不轻易放弃,因为坚持了自己一如既往的好奇心和兴趣,让道格拉斯把愿望变成了现实。
由此可见,面对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父母们不要轻易对孩子说“算了吧,你不是那块料。”我们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利用他的好奇心培养他在某一方面的兴趣和特长。
如此一来,说不定你的孩子也会有朝一日像道格拉斯一样,成为某一领域的精英人物。
1.欣赏孩子的与众不同
没有谁可以拥有预测孩子未来的“先见之明”,包括孩子的父母,所以任何时候,父母只要去发现自己孩子的与众不同,给他们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不要以一个高姿态评论家的身份来拿捏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否与他们自身“门当户对”,在不公正的言辞里,你的孩子最容易迷失自己,所以请不要随便给你孩子的兴趣打“叉”,因为他们正在成长,他们还有无限的潜力。
2.鼓励孩子细心观察生活,大胆地提出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被许多新奇的事物给吸引。父母可以利用这一点,从一些小事、小细节中启发孩子对事物进行较深层次的思考,并鼓励孩子勇于发现问题。我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盛赞“小孩是再大不过的发明家”,他提醒家长:“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公,只在每事问。”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不一定全能回答,但可以这么说:“这些问题我不知道,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找出答案。”
3.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当孩子发现一种新的现象或提出一个问题时,家长应当表现的热情,让孩子感受到家长也和他一样十分兴奋,而不是漠不关心。那么这样孩子就会更加积极地观察周围的世界。当孩子在求知欲当中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父母应当对其进行表扬,以满足孩子的成就感,使孩子的求知欲受到鼓舞。
4.告诉孩子,你很乐意支持他的想法
虽然做家长的会对孩子的一些想法表示质疑,但是这并不妨碍你支持他,不管有多少顾虑都不能与保护孩子刚刚萌芽的求知欲相提并论,告诉你的孩子:“我很愿意拭目以待,我期待你会有好的成绩。”这样的话,孩子不但会很乐意跟你分享他所有的小心事,并且这对于建立一种健康的亲子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的兴趣不是父母的兴趣
【本节关键词】
发展兴趣 不干预 拆弹专家
虽说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很多父母却爱得不科学,甚至不正确。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只知道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教育孩子,经常强孩子所难,对于孩子所具备的天分和兴趣爱好却视而不见。这样,父母便以爱的名义毁了孩子的兴趣,乃至整个人生。比如,为了让孩子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上,很多家长就不允许孩子发展其他的兴趣:孩子喜欢跳舞,家长偏要杜绝孩子看任何和舞蹈有关的影像作品;孩子喜欢音乐,却偏要不让孩子学习唱歌……总之,凡是对学习成绩没什么帮助的事,家长都会进行阻止。
还有一部分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往往在对孩子的性格和爱好尚不了解的情况下,就逼迫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掌握的本领比别人少。
可是结果怎样呢?很遗憾,常常事与愿违,到头来孩子一无所成。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要想让孩子学习好,父母要尽可能想办法保护好孩子的兴趣。只有这样,孩子才真正喜欢学,乐于学,也才能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取得更好的成绩。
【案例】
对于儿子硕硕的学习,他的妈妈可以说比硕硕本人还要“认真”。每天放学后,硕硕的妈妈都要求儿子把当天学过的内容复习一遍,即使做作业到很晚,也不能“幸免”。
尽管如此,可是硕硕的学习成绩却始终中等偏下,没有明显的起色。不过,硕硕对围棋却非常热衷,每当在小区花园里玩耍或者在公园里游玩看到别人在下围棋,或者在电视上看到有下围棋的节目时,都会认认真真地观看,而且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可他的妈妈却看不过眼,每次都狠狠地把他骂走。
实际上,在下围棋方面,硕硕是有一定的天赋的,看得多了,他自己也学会了一些,经常会和小区里、公园里的叔叔伯伯们下两盘,并且经常能够大获全胜。别看硕硕在背诵课文和公式方面没什么天分,但背起棋谱来却既快又准。
可是,硕硕的这一兴趣却因为不合妈妈的心意而逐渐被扼杀了。妈妈给他报了好几个补习班,从那之后,硕硕再也没有精力学习围棋了。
虽然如此,硕硕的学习却没有什么改善,依然和从前那样。
【爸爸妈妈找方法】
在对待孩子的兴趣方面,你是否也和硕硕的妈妈一样呢?现实中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我们一心想让孩子“学好”,取得好成绩,可往往对于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东西视而不见,甚至横加遏制。或许在我们的权威压制下,孩子的兴趣和天分就这样被毁掉了。
其实,作为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真的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就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兴趣,并且鼓励他,让他坚持下来。这对孩子的未来才是最有好处的。说不定他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呢!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兴趣,万万不可让他的兴趣毁在自己的手里。
1.不干预孩子的探索行为
对于孩子的探索行为,有的父母会横加干预,这是很不明智的做法。例如,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对泥沙和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有的父母认为那些东西太不卫生,容易让孩子弄脏衣服,便禁止孩子玩这些东西。这些父母不知道,孩子之所以对泥沙和水有那么浓的兴趣,是因为它们可以在孩子的手中千变万化,比如泥沙可以堆成小山,也可以用来挖洞;干的泥沙可以到处挥洒,湿的泥沙则可以揉成一团。水则既可以是点点滴滴,也可以是一束水柱;既可以变成冰,又可以化作雾。
正是因为泥沙和水的各种变化,使得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强烈的满足。实际上,通过玩沙和玩水,孩子获得了感性经验和相关的知识,并且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还有,家长们常常会注意到孩子都喜欢“不走寻常路”,总对那些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路很感兴趣。其实,这是因为变化的路面走起来能给孩子不同的感觉,不像平坦的道路那样让他们感到单调乏味。见,对孩子来说,他们的不少活动都是探索事物的过程;只有让孩子充分自由活动,才不会扼杀他们的探索精神。
2.给孩子做“拆弹专家”的权利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总希望通过亲手触摸、拆装东西来满足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这一点也体现出孩子对一件事的极大兴趣。其实,在这种拆拆装装的过程中,孩子的专注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只是有一些父母将孩子的这一兴趣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