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变通的做事方法会让尴尬的事情变为圆润,会让偏向的事情走回正轨。这就是灵活变通的魅力,大家在运用灵活变通的做事方法时,要结合巧言舌辩的艺术,要言行一起运用,这样的效果更明显。
修炼1找到好方法,比竭心尽力更重要
做事时,方法很重要,找不对方法,只能乱弹琵琶,弹出来的必然也不会好听到哪儿去。找对了方法,必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事时听从别人的安排、一声不响地闷头做事是一种做法;事先考虑清楚,筹划明白,一力寻找最佳的路径也是一种做法。在前者,这些人可能勤劳勇敢,但是他们的付出,很少得到对等的回报,这时候,就应该重新考虑一下自己做事的方式了。
一个身体强壮的年轻人到伐木厂去应聘伐木工,老板看他身体壮实挺适合干这个,就让他留下来了。第二天这个人很早就起床,一天下来伐了20棵树。老板夸奖他:“你真行,你是我们这里一天伐木最多的人。”
第三天这个工人起得更早,但是一天下来伐了17棵树,不过老板说:“17棵你也是最多的了。”第四天这个工人起得更早,结果到最后只伐了15棵树。
这个工人开始疑惑了,为什么我每天伐树的数量逐渐下降呢?
老板就问:“你的斧头磨了吗?”这个工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斧子钝了的缘故。
做事要考虑方法,只按着老套路走,不去思考,只会越走越慢,越做越没有效率。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根据多年的数据分析证明,在所有的失败中,有94%并不是由于人们不想把工作做好,事实上,大多数人想把工作做好。真正让人失败的是做事的方法。
很多人对自己的现状并不甘心,也不缺少信心和毅力,他们之所以还是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主要是没有找到通往目标的捷径,把时间和体力,都用在了劳而无功的事情上。
这就像走路,明明有很多近路,可他偏偏不走,就是一心一意地绕圈子,累得半死不说,而且达不到目的。我们在刻苦的同时,必须选择最近的最佳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通过走近路而节省时间去干其他的事,则将是更大的收益。
年轻人在自己独立生活之前,已经从师长那里得到了许多关于“不劳动不得食”的教育。这话没有错误,劳动创造了人类,在劳动中,我们创造价值并享受劳动的回馈。但是如果你把这句话扩展为“以辛苦换收益”、“多大付出多大回报”,那么就需要再往深层次里思考一下了。这种思维从纯理论角度或者还说得通,但在现实中却是有人打着高尔夫就把钱挣了,有人一天天累得腰酸背痛,却仅仅糊口而已。
光埋怨是没有意义的,为了不让自己也陷入这种怪圈,你最好现在就理顺辛苦与效率、辛苦与价值的关系,力求自己的劳动,能换来最大化的效益。
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者帕列托提出了着名的“二八法则”,对于付出与回报的关系,“二八法则”这么说,你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你所付出的20%。换言之,我们五分之四的努力——也就是付出的大部分努力,几乎是白白浪费的。这一点一定使你大吃一惊!
为了使你的辛苦都收到实效,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更为合理的工作方法。
生活中,销售经理经常对受挫的推销员说:“再多跑几家客户!”父母对拼命读书的孩子常说:“再努力一些!”但是这些建议都是有问题的。就像有人曾经问一位高尔夫球高手:“我是不是要多做练习?”高尔夫球高手却回答道:“不,如果你不先把挥杆要领掌握好,再多的练习也没用。”
正确的方法比执着的态度更重要。我们应该调整思维,尽可能用简便的方式达成目标。无论如何,用钥匙开门都比把它砸开简单,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快找到那把钥匙。
修炼2没有不可做的事,只有不想办法的人
做事讲方法,既包括对自己目标和方向的规划,也需要我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拿出自己的对策来。
我们评价某个人会做事,多是称赞他具有把握重点的眼力和见风使舵的灵活性。事情怎么做,本来没有一定之规,只要他能想办法把事情做成、做好,这就是成功。
北宋有一个边防将领叫种世衡,他曾驻守在延州的清涧城。他下车伊始,发现这里防守力量薄弱,粮草也十分缺乏。种世衡于是拿出官府的钱,贷款给商人用。商人们都争相到清涧城来做生意,而且他们出入时也从不会受到盘查。没用多久,粮仓和官方的供给就都充足起来,边防实力大增。
为了培养边境居民的尚武精神,他还想办法引导边民学习射箭。他用银子做成箭靶,谁射中了银箭靶就把这个箭靶送给他。后来射中的越来越多,银做的箭靶轻重依然不变,只是靶心却变厚变小了,这样人们的射技也大为提高。当有人为了争取徭役的好差事而发生争执和打斗的时候,种世衡就让他们通过射箭比赛来决定,射中靶子的就可以优先分得较好的差事。谁一旦有了过失,也让他射箭,能射中的就会被免除刑罚将他释放。由于采取了以上这些措施,清涧城中的军士和百姓,人人都擅长射箭,从此清涧城兵强民富,远远超过延州其他各城。
有些事,看起来千头万绪,无从入手。而事实上,在每件事情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摸透了人心,掌握了人性,事情就好办多了。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困难,只存在着暂时还没想到的方法,然而方法终究是会想出来的。当你面临任何一个棘手的问题时,应该想:“是不是还有另外一条事半功倍的道路可以试一试呢?那样或许会获得成功。”
办法总比问题多,做事时,把事情当成任务完成的人远比不上把解决问题当成任务的人有效率。解决问题能让人产生心理上的优势感,以后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更卖力、头脑更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越强。
修炼3该放手时需放手,重新定位重开始
一个人要想在学习或事业上有所成就,一定要有适应环境变化以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否则,对于新生事物觉察不到,只是一味地坚持,最终会被环境所逐渐淘汰。
在动物的世界里,狮子、老虎等猛兽总是独来独往的,它们自主选择生活的区域和捕猎的路线;羚羊、角马等食草动物,往往是成群结队地行动,一旦离了群,就茫然不知所措,它们只知拼命地向前奔跑,完全顾不上这条路是不是一个通途。
很多年轻人也有点儿那些食草动物的心理,不管他们首先踏入的是哪一条道,都是埋头苦干,不计后果地坚持下去。即使面对的是一堆鸡肋,明知已剔不出什么肉来,依然觉得扔了可惜。反复掂量之中,浪费了无数的时间精力。其实,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除了坚持,更需要一种敏锐的判断力,对客观环境和自身的条件都应该有明确的认识。
有一位企业家,别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第一是坚持,第二是坚持,第三还是坚持。”听的人心里暗笑,没想到那位企业家意犹未尽,最后又加了一句:“第四是放弃。”
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怎么可以轻言放弃?该放弃的时候就要放弃,企业家说:“如果你确实努力再努力了,还不成功的话,那就不是你努力不够的原因,恐怕是努力方向以及你的才能是否匹配的问题了。这时候最明智的选择就是赶快放弃,及时调整,及时掉头,寻找新的方向,千万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企业家说,有一次殿试时,乾隆皇帝给举子们出了一个上联“烟锁池塘柳”,要求举子们对下联。一个举子想了一下就直接回答说对不上来,而其他的举子还在冥思苦想,乾隆皇帝听了直接点那个回答说对不上的举子为状元。因为这个上联的五个字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偏旁,几乎可以说是绝对。那个说对不上的考生思维非常敏捷,很快就看出了其中的难度,他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上,便大胆地放弃了。乾隆皇帝不仅看出了他的聪明还看到了他的自知之明,他因此而得到状元。
对于那些在“坚持就是胜利”的教育中长大的人来说,现在很有调整一下思维方式的必要。你没必要坚持“人定胜天”,而无休止地与客观规律较劲儿。知人者智,自知者为明,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远胜于一条道跑到天黑。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他的成才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在他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道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对他定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谨,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遵从老师的意思,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也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很差,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方面的不可造之才。”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多数的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对他做事一丝不苟的态度赞赏有加,认为他具备做好化学试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去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意见。这下子,瓦拉赫智慧的火花在瞬间被点燃了。绘画方面的“不可造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在同学中,他一直遥遥领先。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平衡的,都有强势和弱点。人一旦找到了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以取得惊人的成绩。这一现象人们称之为“瓦拉赫效应”。
但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往往没看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点,即使它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却仍然视而不见,反倒是跟随别人的脚步,追随着那些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削尖了脑袋要往“热门专业”里钻?你是不是看到别人薪水高就忘记了自己的长项与兴趣?这时候,首要的问题不是还要不要坚持下去,而是重新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世界上有半数的人从事着与自己的天性格格不入的职业,因此失败的例子数不胜数。在职业生涯的选择方面,要扬长避短。西德尼·史密斯说:“不管你擅长什么,都要顺其自然;永远不要丢开自己天赋的优势和才能。”
只有当一个人选择了适合他的工作,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时,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就像一个火车头一样,它只有在铁轨上才是强大的,一旦脱离轨道,它就寸步难行。
不过,你就算给自己定位了,如果定位不切实际,也不会取得成功。生活中,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对自己的长处认识得还不够充分。例如,善于待人接物的人并不认为他们的特长与别人有什么区别;口才出众的人也不一定会想到这可是自己身上的一个长处,有些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会不假思考地运用自己的特长,反而更容易忽视它们,不知道它们对自己有多么重要。这种人的失败,在于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丢了自己的长处,而用了自己的短处。
很多人往往一时很难弄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这就需要你在实践中善于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地了解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如此才能取己所长、避己所短,进而取得成功。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一味地坚持自己的执着,不注意发现新情况,就免不了会吃大亏。所以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对于无法实现的人生理想,该放手的时候一定要放手,要学会适时地转弯,放弃无谓的执着。
修炼4有主见,自己的灵魂自己做主
有主见,才能为自己的心灵做主,不会让别人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而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因别人的评议而对自己心生怀疑,更不能改变真实的自我。
生活在当今比较浮躁的社会里,尤其是即将踏入成功的大门时,那一步如何才能迈下去,总是使我们难以抉择、备受困扰。这时候,许多人往往习惯向别人求救,希望别人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作抉择时,听取别人的意见是有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静下心去独自思考,不能明辨是非,就会给人留下平庸无能、随波逐流,甚至是阿谀奉承的坏印象,也会因此迷失真正的自我而困顿。
一个农夫与儿子共同赶着一头驴到附近的市场去做买卖,没走多远,父子俩就看见几个路人对他们指指点点,其中一个人大声喊道:“你们见过像他们这样的傻瓜吗?有驴子不骑,宁愿自己走路。”听到这话,农夫心想也是,便立刻让儿子骑上了驴,自己则在后面跟着走。
走了一会儿,他们又遇见一群老人,只听他们哀叹道:“你们看见了吗?现在的老人可真是可怜。看那个孩子自己只顾骑着驴,却让年老的父亲在地上走路。”农夫听到这话,就连忙让儿子下来,自己又骑上去。
走了一半的路程时,父子俩又遇上一群孩子,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乱喊乱叫着:“嘿,你们瞧那个狠心的爹,他怎么能自己骑着驴,让自己的孩子跟着在后面走呢?”农夫听罢,又立刻叫儿子上来,与他一同骑在驴背上。
快到市场时,又听到有人说:“哟,这驴多惨啊,竟然驮着两个人,真怀疑这是不是他们自己的驴。”另一个人插嘴说:“哦,谁能想到他们这么骑驴啊,瞧驴都累得气喘吁吁了,这样的驴哪有人肯买啊。”
听罢这话,农夫对儿子说:“怎么骑驴都是错,依我看,不如咱们两个驮着驴子走。”于是,他和儿子急忙从驴上跳下来,用绳子捆上驴的腿,找了一根棍子将这头驴抬起来,卖力地向前赶路。
当父子俩使出了浑身的劲儿将这头驴抬过闹市入口的小桥上时,又引起了桥头上一群人的哄笑。当时驴子受了惊吓,挣脱了捆绑,撒腿就跑,不想却失足落入河中,淹死了。农夫最终空手而归,他既懊恼又羞愧。
在故事里出现。在生活中,要处理一件事情,张三说应该这么做,李四说应该那么做,隔壁的王大妈、看门的李大爷也都出来搅和,这时候如果你不能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很容易会思想混乱、六神无主,否定自己本来已经成熟的想法,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此离成功只会越来越远。
因此,面对关乎个人发展的抉择时,我们最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应该问问自己:“我是怎么想的”、“我这样做对吗?”真正坚定和关注自己内心的想法,不盲目地听从别人的意见,不能像“墙头草”一般地摇来摆去。
综观那些有所成就的人,不论是做人还是做事,他们在作各种抉择的时候,都会静下心来独立思考,并坚持自己的立场与观点,而不被别人的意见左右。比如,活跃在交响乐舞台上的、善于指挥交响乐的世界着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就是这样一个人。
一次,小泽征尔去欧洲参加一次世界级的指挥家大赛,决赛中,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判委员会交给他一张指挥乐队演奏的乐谱。当他拿到评委交给他的乐谱之后,稍做准备就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