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灯光,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时,县里要组织一次小学生语文、数学两科综合竞赛。为增强竞争实力,公社教育组要求每所小学每个年级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种子选手选拔赛。教我们的李老师接到通知后,立即从全班13名同学中挑选了包括我在内的4名精兵强将进行精心辅导,秣马厉兵。这里面,张小梅是我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以往每次考试,不是我第一,就是她第一。为了能在第一轮竞争中胜出,获得冲出学校、走向全公社、冲刺全县的“金钥匙”,我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劲,一边夯实基础知识,一边挑战难题怪题。
一天晚上,我正睡得香浓,突然被父亲连喊带拽地叫了起来。
我和母亲都被他火烧火燎的怪异动作搞得摸不着北,以为是房子着火了。直到听了父亲张口气喘的“连珠炮”后,我们才明白:原来他在别人家喝完酒回家路过张小梅家时,突然发现她家里还亮着灯,马上想到一定是张小梅在“开夜车”,于是一路小跑回来让我也赶紧行动起来。父亲饱受失学之苦,一想到我的学习就有抑制不住的激动。听了父亲的话,我顿时惊出一头冷汗:好一个张小梅,竟然背地里还在偷偷地用功,大有不把我“置于死地”不罢休的决心啊!
就是从那天晚上开始,我也立马开起了夜车,有时到10点,有时到11点。这个休息时间是父亲定下的,他唯一的参照是:决不能睡在张小梅之前。在父亲看来,学习成绩一定是与学习时间成正比的(虽然这不科学,但也是被无数实践证明有一定道理的)。每天晚上,我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钻研难题时,父亲就在一角的灯影里吃着自制的卷烟默默地陪伴着。每隔一段时间,他就悄悄地出去看看张小梅家的灯熄了没有,夜越深他去看的次数越勤。每次看到张小梅家的灯灭掉时,父亲都像报告特大好消息一样,一脸兴奋地命令我赶紧睡觉。有时快半夜了,张小梅家的灯还不熄,父亲就会显得焦灼不安。
我理解父亲的心情,他是既怕我熬坏了身子,又怕我一松劲就会输给张小梅。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在父亲面前,我尽量不表现出困倦,也从不要求早歇息。有时实在太累了,就睁着眼睛胡思乱想一会儿。我知道,无论对于我自己还是对于父亲,这首先在心理上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也许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了两个星期的昼夜奋战后,我终于如愿以偿地击败张小梅,晋升为公社种子选手。接下来的日子里,虽然没有了张小梅家的灯光作为参照,也没有了父亲的督促(父亲外出打工养家糊口了),但我的心中始终有一盏亮到很晚的灯,它时刻激励着我自觉地刻苦学习,丝毫不敢松懈。半个月后,我获得了全县竞赛第三名的好成绩,为公社、学校、老师和父母争得了荣誉,更为自己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次大挑战。
我领奖的那天,父亲特地请了假回来,慷慨地杀鸡买鱼,同母亲一起做了一桌极好的饭菜为我庆功,就像是过年一样。吃饭时,我连敬父亲四大杯酒,感谢他及时发现了张小梅开夜车的“秘密”,并教会了我同她家的灯光“赛跑”。父亲显得自豪极了。那天晚上,父亲喝着喝着就醉了,睡梦里还在不停地嘟囔:“我们的灯不能比小梅家灭得早,决不能……”
如今,二十年的光阴荏苒而过。二十年里,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写作,我都在不断地超越着自己,使劲追赶着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尤其是每当我面对困难、挑战或者心生倦怠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张小梅家的那盏煤油灯来。它发出的光虽然微弱,但一刹那就点燃了我的信心和斗志。在无数次与“灯光”的追逐中,我渐渐成长为一个善于与自己和别人赛跑的“长跑健将”。在不停的奔跑里,我挥洒一路汗水,也收获着沉甸甸的人生。
感谢父亲!感谢心中那束永远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