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我们提倡简单的处事规则,对于那些并不一定与我们人生目标相关的琐事,要勇敢地说“不”。透过迷雾、集中精力地去做重要的事,排除次要事务的羁绊,就是为了最大化地降低时间成本,摒弃没有目标、优柔寡断、心机重重的做事方法,最终达到成功。
4.凡事按计划行事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说的就是一种预见性和计划性。不管做什么事情,光有目标还是不够的,必须事先做好详细的计划和充足的准备,才有可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计划能让我们感到自己在做事过程中的明显进步,即使有时的进步是微乎其微,或者有时可能几天的计划都是一模一样的,但我们仍能从检验自己的执行力中获得大大小小的成就感。事先认真地做一份计划不但不会浪费时间,反而更多的时候能让我们事半功倍。
很多人一提起“计划”,就好像要着手于一件极其宏大的工程,畏难情绪一涌而上,觉得耽误时间的心理也跟风而至。但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先计划能让繁乱复杂的团团头绪条理清晰地分明开来,为即将要开始的行动争取了时间,让后续的行事变得更加简单。
卡耐基在劝告一位因做事杂乱无章而手足无措的人时说:
“我们可以把生活想象成为一个沙漏;沙漏的上一半,有成千上万粒的沙子,它们都慢慢地很平均地流过中间那条细缝。除了弄坏沙漏,我们都没有办法让两粒以上的沙子同时通过那条窄缝。你和我和每一个人,都像这个沙漏。每一天早上开始的时候,有成百上千件的工作,让我们觉得一定得在那一天里完成。可是如果我们不按照计划一次做一件,让它们慢慢平均地通过这一天,像沙粒通过沙漏的缝隙一样,那么到头来有可能一件事也没有干成。”
一次只流一粒沙,一次只做一件事。这就需要我们提前依据工作任务和特点,分清轻重缓急,制订出合理而符合实际的计划,才不至于在行动过程中像一只没头的苍蝇。
按计划做事,即是对自己要完成的事情有具体的时间规定,有步骤、有准备、有措施和有安排。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照料自己的生活,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各种事情。按照计划中的每一步准备好,接下来,只要一步一步朝着目标的方向走下去就可以。当最后一步也被做完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目标已经实现了。
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人们必定会周密地预测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因素”,从而在问题发生时不会因诧异惊慌而不知所措,而是能够按照当时的实际状况和预先考虑的对策有条不紊地进行解决。有了计划的指引,人们就能够减少犹豫,减少无谓的精力浪费,少走弯路,从而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尽量多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
同样是叱咤在IT行业的风云人物,“软银”总裁孙正义与凭借创新技术开拓市场的盖茨不同,他以资本作饵,诱使全世界疯狂追逐互联网新贵。在上世纪末,数百亿美元的身价直追全球首富。
1957年8月,孙正义出生于日本佐贺县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祖父从韩国大邱迁到日本九州,先做矿工后务农。父亲靠着卖鱼、养猪、酿酒,慢慢小康起来。
孙正义从小就表现出超常的领导力,而且做事很有计划。行内人都知道孙正义“用一年的时间赢得一生”的故事。
孙正义在23岁时花了1年多的时间来想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他把自己想做的40多种事情都列出来,而后逐一地去做详细的市场调查,并做出了10年的预想损益表、资金周转表和组织结构图。40个项目的资料全部合起来足有10米多高。
然后他列出了25项选择事业的标准,包括该工作是否能使自己全身心投入50年不变、10年内是否至少能成为全日本第一等。
依照这些标准,他给自己的40个项目打分排队,计算机软件批发业务脱颖而出。
用十几米厚的资料做事业选择,目光放在几十年之后,这样的深思熟虑,这样的周密规划,注定了他日后的成功。
计划的目的是要促使目标的实现,而并不是对个人的一种束缚与管制。必须做或不应该做什么并不是由计划决定的。制订计划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在行事之前,一定要坚持制订计划,并坚信会实现它。
计划不分大小,都是通往目的地的灯塔和桥梁。大至国家的“五年计划”,小到个人的一年、一季度、一月、一周,甚至每天,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性和指导性。而计划,就很好地充当了提纲挈领的引导角色,让人行事有线,做人有章。一个科学而周密的计划,往往能减少人们通往目的地的阻力和波折,使得原本复杂的网络化问题变得如条条清晰明朗的单线一样,简单而行之有效。
5.把目标分级化
拿破仑·希尔的格言是:“欲速则不达。”他主张采取分步的方法进行活动,而不是迈开大步向前走。他指导年轻人时说,可先采取初级步骤,不能急功近利地试图一蹴而就。
分步、初级,实际上这些都只是让复杂的“链式结构”化解为简单的“一线排列”的行事方法。面对繁多的任务时,只有“化整为零”、分而简之,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优质的成果。如此把所有的“优质”串联,自然就会轻松地达成“链式”的终点。
曾经有一位73岁的老人从旧金山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她终于到达了迈阿密市。
这位老人吸引了当地各大媒体的记者,大家都想去采访她。大家很好奇,她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这路途中的艰难又是否曾经吓倒过她?
“徒步这么遥远的路程,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几乎都是不敢想象的,我们觉得您就像一个奇迹,能告诉我们您是怎样达到的?”一位男记者抱着极大的好奇心问。
“事实上,这一路上我的计划从未有所变动过,那就是:前面下一个小镇。”老人回答说,“要知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很容易就到达了前面的小镇。然后我再把上一个计划原封不动地简单重复一下,就可以了。”
的确,做任何事,只要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再一步步地走下去,就会逐渐靠近最终的目的地。利用分割法,化整为零,一点点向前逼近。把途中的每一点连成一条直线,它的终点既是成百上千个“点”中的一个,更是那个终极目标的达成地。这成百上千个“点”就是众多的小目标,它自然而然地就会铺就一条成功之路。
宏伟蓝图自然是具有无穷魅力的,但它同时往往并不是我们唾手可得的。若试图一下去抓住事情的达成结果,无异于想在一天之内建造出一座罗马城,给自己徒增繁重压力的同时,也让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所以说,人生无论是长久的计划,还是宏伟的目标,都绝非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一个个量化的具体计划,就是人生成功旅途上的里程碑、停靠站,每一个“站点”都是一次评估、一次安慰和一次鼓励。是否能量化,是计划与空想的分水岭;只有把每一小段的目标都可视化,才不至于让自己的理想成为海市蜃楼。
1984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大曝冷门,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的一句“凭智慧战胜对手”让当时体育界嘘声一片。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比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较量,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希望夺冠。而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经验。性情木讷、不善言谈的山田本一回答的仍然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还是迷惑不解。
十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样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田本一说的话不错。众多心理学实验让专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
原来,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不妨具有一点山田本一的智慧,化繁为简,懂得大目标是由成千上万个小目标组成的。这样,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没有我们原先想的那样难以达成。
设定一个不太难实现的小目标,无形中就让自己长久坚持下去的动力变得强大起来。这样我们就会因为每一个小目标的简单易行而感到压力减轻,也正因为感到应对自如,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渴望去做生活中其他需要改变的事情。当实现每一个小目标后,就会有一种更加积极的强化力量来帮助我们沿着通向最终远大目标的道路不断前进。
6.人就要有所不为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君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就是“有所不为”。如果一个人修身能修到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别人都在做,而自己硬是不做,这才达成了一种境界,算得上是“君子”。
“为”与“不为”在于取舍,或叫选择。我们在谋划应该做的事情时,也应该对绝不能做的事有一种判断和执着。如此的做事方式才让通向成功的道路更加简单,让我们感知生活美好的神经更加活跃。
我国着名文学家林语堂先生的书斋名叫“有不为斋”。林先生对语言的精准把握让他很好地截取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句话作为自己的书斋名,以提醒自己人生要学会取舍。而林语堂的一生,的确也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
林语堂曾说:“写作的时候,也是我最快活的时候。”为了“最喜欢做的事”,他一生“有所为”于写作,对我国当代文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为此,林语堂断然“不为”于做官。他不止一次地表明自己的想法:有的文人可以做官,有的文人不可以做。自己对官场上的生活是无论如何也吃不消的,一怕无休止地开会、应酬、批阅公文,二不能忍受政治圈里小政客的那副尊容。
有一次,蒋介石要给他一个“考试院”副院长的职位,两人谈了好久。出来时,林语堂笑眯眯,一脸释然的放松。
友人说:“恭喜你了,在哪个部门高就?”
他笑眯眯地回答:“我辞掉了,我还是个自由人。”
林先生为什么不把书斋取名“有为斋”,而刻意截取“有不为斋”呢?或许在他心目中,“有所不为”比“有所为”更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更难做到。
这个世界充满着矛盾,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多时候都会有正反两面。就像有为与无为,选择其一,势必会放弃另外一个。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适时地放弃不仅会让我们节省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还可以避免繁乱忙碌后的“竹篮打水”。为人行事中,只有抛弃不适合之处,才能显现出真正的杰出。
有所不为是一种豪气和洒脱,是为了更深层面的进取,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简约。之所以举步维艰,是背负太重,之所以背负太重,是还未学会“有不为”。“如果不是当初罗谢尔夫人的那段话,也许我一直还处于‘苍蝇乱转’的状态。”时至今日,已是斯坦福商学院教师的吉姆,在回忆当初自己刚毕业的那段日子时,仍然感慨不已。
那时,吉姆在斯坦福商学院研究生班学习,师从罗谢尔·迈亚斯夫人和迈克尔·雷先生。他每天都极尽拼命地工作,忙忙碌碌从早到晚。
后来有一天,罗谢尔夫人走到他的工作室,对吉姆说:“我注意到了,吉姆,你是个做事相当没有条理的人。”这话让吉姆既吃惊又感到些许不服气,不管怎么说,他也自认为是那种每到新年伊始就认真设定目标并且付诸行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