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做出一项决策或付出某些努力之前,总是下意识地权衡利害得失,这本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却过于患得患失,或纠结于事情的结果,或斤斤计较于可能付出的代价,从而失去了诸多良机,或使本应充满快乐的过程背上了沉重而痛苦的包袱。
一个心中有坚定信念的人,一个有明确目标的人,他会心无旁骛,并善于将可能引起忧思苦恼及妨碍行进的事物统统丢掉,不让它干扰自己的身心和脚步。当向顶峰迈开第一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进入了成功的过程,生命的全部内容从此展开。
1.简单从目标中来
世界着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没有目标的人注定一辈子为有明确目标的人工作。”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头上缺少一颗指明星,即使抬头仰望,也是漆黑茫茫。
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选择越简单明了,对行动力的指导性越强。明确的人生目标是一种持久的热望,是一种深藏于心底的潜意识。每当想到这种强烈的愿望,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心无旁骛的笃定动力,长时间地调动着我们的创造激情。简单明了的目标就像一个看得见的靶子,在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其逼近时,就会积累出越来越多的成就感,沉淀出越来越厚的平实心。
对于生活而言,简单源自于少管闲事;而对于成功来说,如果不甘做平庸之辈,就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追求目标。就像引航的灯塔一样,会引领人生的航船驶向终点。如果没有人生的目标,正如船只没有灯塔领航,就不可能掌握正确的航向。
当一个人心中有了目标,他就会有奋进的勇气,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一个目标实现后,接着实现另一个目标,不断地前进与接受挑战。过去的梦想实现后,又抱着新的梦想,不断地向更大的目标努力迈进。
一个看似有趣的故事,从反面说明了:如果在心中没有确定自己所希望的明确目标,只会让事情变得事倍功半。
大学毕业前夕,给同学们上最后一堂课的是全系社会经验最为丰富的一位老教授。整堂课,他只和同学们讨论了一道题:“如果你上山砍柴的时候看到两棵树,一棵很粗,但另一棵很细,你会砍哪一棵呢?”
问题一出,坐在底下的同学们大都有些失望,太简单了吧?于是,传来有的同学懒散的声音:“当然是砍粗的那棵了。”
教授狡黠一笑:“那么,如果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细的则是名贵的红松,你们会砍哪棵?”
大家想都不想就回答了:“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再粗也不值钱!”
教授依然含笑不语,不紧不慢地又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那棵红松却已经有些歪斜了,你们会砍哪一棵?”
看着教授莫测的微笑,同学们疑惑起来,也搞不懂教授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就顺着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就砍杨树吧,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这时,教授追着同学们的话音问:“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多,中间大多空了,这时候你们会砍哪一棵呢?”
至此,同学们已被教授搞得晕头转向了。终于有人问:“教授,您问来问去的,让我们一会儿砍杨树,一会儿砍红松,选择总是随着您的条件增多而变化。您到底想测试什么呢?”
老教授这时才慢慢收起笑容,对坐在底下的同学们说:“你们怎么就没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砍树呢?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
听完这番话,同学们心中似乎都有所感悟,可一时又抓不住什么。
教授看着这些即将毕业的学子们,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你们大学里的最后一堂课。卖了这么多关子,只是想告诉你们,进入社会之后,当许多事摆在眼前,你们便很容易闷头去做那些事,往往在各种变数中淡忘了初衷,就常常会做些没有意义的事。一个人,只有在心中先有了目标,先有了目的,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所迷惑,才不会偏离正轨。”
的确,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做事有时候真的会漫无目的,只是为了做事而做事,为了填充心中的空虚和恐慌而忙碌。到头来,时间过去了,精力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效果,甚至还把事情越弄越复杂。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说过:奋斗者要想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目标的选择。目标既是我们成功的起点,也是衡量是否成功的尺度。当人们的行动有了简单明了的目标时,就可以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进行速度与目标相距的距离。如此,我们做事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排除一切杂念,心无旁骛地付诸所有的努力去逼近那个既定目标。
目标感决定方向感,目标明了,方向才能清晰,做起事来自然就会感到简单不少。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着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青年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当哈佛大学再次对这批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后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是十分有意思的:那些占3%有清晰且长期目标者,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占10%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到,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其中占60%的目标模糊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的27%是那些25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群,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没有着落,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成功与幸福,来自于目标的确立与实现。有了目标,有了追求的方向,一切才会变得简单、明晰,成功也就变得可以期待。
2.宁静,成功才会来敲门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第一次把“宁静”用以修身,意在告诫后人,只有宁静才能够修养身心,静思反省。内心不能够沉静下来,则无法有效地计划未来。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远大的事业,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就必须谨记这句话,特别是当今社会中一些年轻气盛者。只有秉持着一种沉潜于海底的浩然宁静之气,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道门。
有这样一个内容简单却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
一位读了万卷书,又准备行万里路的青年问一位智者:“我该带什么上路?”
智者反问青年:“你心目中的人生应该拥有什么?”
沉思片刻,青年列出了一张清单:健康、才能、美丽、爱情、荣誉、财富……青年颇为得意地让智者过目。
谁料,智者不以为然:“你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项,没有它,你得到的上述种种则会经常给你带来痛苦的折磨。”
青年又惊讶又好奇,更加虚心求教于智者。
智者用笔慢慢地写下:心灵的宁静。
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正如一位哲人所说:“把尘世的礼物堆积到愚人的脚下,我只要赐给我不受烦扰的心灵!”显然,他是把拥有宁静的内心世界当作上苍对自己的最好赏赐。事实也的确如此。即便我们获得了世界的一切,却失去了平安、宁静的心灵,对于我们自己又有什么益处呢?现实生活告诉人们,有了宁静,才有专心,才有深思,才有精研,也才有收获。
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就能发现,我们身边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当我们越是迫切地想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就越是得不到。当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也许因为过于喜欢,便飞蛾扑火地去追求,结果这不顾一切的阵势往往吓跑了对方;当我们疯狂地想得到成功的时候,也会被过于炙热的欲望蒙蔽了眼耳,听不到成功敲门的声音。
“心静自然凉”这句古语是很有道理的。一旦放慢了内在混乱状态的活动速度,外在的生活自然也就慢下来了。让浮躁的心情沉寂下来,让焦虑的头脑安静下来,让纷杂的思绪舒缓下来,心如止水,排除一切杂念,精力绝对集中,让周围一切变得虚无,这便是思考问题的最高境界。
在这个充满了浮躁气息的世界里,宁静就像是一泓温润的湖泊,化成雨,飘洒在人的心里,成为洗涤心灵尘埃的清泉。宁静,才能听到花开、雪落的声音。守住一颗宁静的心,即使再向前延伸的远方,也会诞生一种成功的奇迹。
着名的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在研究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时,总是把自己关在屋里,不许任何人打扰,只有在需要帮助时才会拉铃召唤仆人。就在这样的“身心俱静”中度过了数千个日日夜夜,在一次睡梦中,他终于找到了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法。
法国着名思想家卢梭在1756年至1762年,离开巴黎来到蒙莫朗西,度过了几年远离城市喧嚣的乡间生活,然而这却是其思想大放异彩的辉煌时期。他的创作力在此期间特别旺盛,出版了三部极为重要的作品:《新爱罗伊丝》《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
19世纪美国着名作家梭罗,哈佛大学毕业后来到波士顿市郊。对大自然的迷恋使他经常陷入对世界的沉思和冥想之中,在垦荒种地和渔猎的间隙里,完成了伟大的文学巨着《瓦尔登湖》,他也因此成为世界级的文学巨匠。
中国的第一大隐士陶渊明官场失意后,一如既往地选择了劳苦耕作,钟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举手投足之间追求着心灵的宁静,并写下了《桃花源记》等大量传世之作。
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在24岁左右就离开家庭进入寺庙,一住就是十几年,这是他人生中极为平淡而安静的时期。在这期间他潜思默想,写出了博大精深的《文心雕龙》,赢得了千百年来世界性的声誉。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潦倒之后,住所由北京城内迁移至西郊香山脚下,过起了家徒四壁、食不果腹的清贫生活。在这里,他用十年的生命,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精神家园,为我们铸就了一座仰之弥高的文学奇峰。
还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古今中外,大凡治学有为和事业有成者,无不是与宁静相伴。正是他们追求宁静的心境,经过修炼才能实现其伟大志向和崇高目标。《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很多时候,我们一直都在苦苦追寻成功的足迹,奋力捕捉机遇的灵光。但成功敲门的声音往往是轻巧的,只有怀着一颗浮华散尽之后的宁静之心,才能听得见成功的召唤。
然而另一方面,宁静并不是让我们离群索居,躲到荒山野林或孤岛上。真正的宁静,来自内心。我们并没有必要刻意去做孤云野鹤,重要的是心灵的静若止水。有一句话说得好:“宁静是一种境界。如果你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的心境吧。”努力让自己在喧嚣中追求宁静,让渴望宁静的心徜徉在音乐的世界里,或是漫步在人文大师们的文字花园中,或是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诉诸笔端。心无旁骛、简单笃定,自然会有水到渠成的结果。
宁静是纯洁的。她以安静,隐去了人世间的喧哗和丑陋,赐给人以静之美、静之馨、静之醉。而追求宁静,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安之若素,便可以在从容中品味过程的美好,在宁静中感受成功的自然。
3.但求耕耘,莫问收获
清朝名臣曾国藩曾教育子女说:“莫问收获,只问耕耘。”这是一种极其平易而纯粹的成事态度。它无不在向后人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收获是脚踏实地的耕耘所得,任何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背后无数的辛酸与血泪。
农人之所以称为农人,或者说他们的价值,不是因为他的收获多寡,而是因为他们辛勤的耕耘。尽全力,拼过程;扎实基础,但求耕耘。心中恒定着一个目标,便再无杂念地为之努力。这不仅让我们在付出的过程中收获了一种单纯而明净的快乐,而且自然也就形成了水到渠成的局面。
“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钱学森用他的一生,实践着这个平凡而伟大的诺言。
钱学森是世界知名科学家,也是我国着名科学家。但他对中国院士和外国院士这些荣誉称号却看得十分淡漠。上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工程院曾先后邀请他去美国,拟授予他美国科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院院士称号,均被他拒绝。
钱学森在青年时代就怀着学以致用、报效祖国之志出国留学,而当真正学有成就,蜚声海外时,钱学森便奋力争取回国。
回国以后,他勤奋工作,将自己学到的所有知识、智慧无私地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甚至将个人一生所得的几笔较大收入,或作为党费上交组织,或全部捐给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耄耋之龄后,钱学森虽长期卧床静养,但仍旧时常思考一些国家建设中的大事。面对国家给予的诸多荣誉,他或者请辞,或者婉拒。并时常感叹“自己对祖国人民做得太少,而人民给予的太多了”。
只有心中纯明而无所杂念的人,才会但求耕耘,不问收获。因为他们常常都是极其简单的人,简单到只有一个想法:我有一片土壤,一个梦。然后便心无旁骛,不管挥汗如雨,或疾病困苦,只是始终如一地去耕耘。
其实想想,我们自己不就像是个农人吗?每一分辛劳,都是一种耕耘。而生活就是一方农田,随着年轮的增加,一春一秋的更迭,这方田里或减产或丰收,也直接决定了我们收获的快乐和幸福。
并不是到了应该收获的秋天时就一定能看到每家每户的“农家乐”。如果天公不作美,或旱或涝或虫或雹,这几种天灾,任何一种都会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成果化作泡影。同样,也并不是每一位农人的收获都是丰硕的,也许他付出的耕耘并不一定比旁人少。但收获这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总不能因为一朝一夕的收获,就抛弃耕耘了大半辈子的农田。
耕耘,不一定带着为了收获的目的。收获固然重要,但是农人却正是在耕耘这个过程中,充分享受了流汗、撒种、除草、施肥、灌溉的种种,也充分体现出作为一个农人的价值。当到了收获的季节,田地里所长出的每一粒粮食实际上都是对农忙的一种褒扬和回馈。天道酬勤,只有不断地去耕耘,让农田感受到你的付出,那颗颗种子才能更有力地破土而出。
在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西西弗的人物。他因犯了天条而受到天帝宙斯的惩罚,让他把一块石头推到山顶。但让人感到悲情的就在于,石头到了山顶后,自动就会滚到山脚。西西弗便不得不再到山脚把石头推到山顶,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