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整个生命历程的长远角度来看,真正有益的事情并不是获取更多,而是有选择地剔除掉那些多余冗繁的事物。去冗除繁,是用减法生活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人生的成长方式。同时,只有那些真正体验过人生百味的人,才会拥有这样洒脱而成熟的智慧。如此,我们的内心将会因为外在冗繁的减除而实现真正的丰盈。
12.放手是后退中的前进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是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看到农人插秧时所作的一首诗。农人手拿着青秧一步步往后退,退到田边,退到最后,就把所有的秧苗全部插好了。正因为倒退着插秧,才不至于踩坏秧苗,而迅速地插完。
有时,退让并不是完全的消极,如同放手并不等于失败。我们抓住不放的,未必就是最有价值的,心灵的重负也完全取决于一拿一放之间。不要拒绝五指张开的尝试,那一刻,就是打开井盖、融入天空的开始。
关于放手,有一个5分钱硬币和3万元古董花瓶的故事:
一位年轻妇人正在厨房里做饭,忽然听见从客厅里传来4岁儿子极度恐慌的声音:“妈妈,妈妈,快来呀!”
年轻妇人闻声便下意识地跑到了客厅,才发现原来儿子的手卡在了一个花瓶中无法脱出,因此痛得连声直叫。
她想帮儿子将手从花瓶中拉出来,可试来试去也无济于事。看着儿子脸上挂满了泪水,年轻妇人心疼至极,便找来一个锤子,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敲破了。
费了很大的劲,儿子的手终于出来了。
这时,儿子紧紧攥成一个拳头,怎么也不松开的小手吓坏了年轻妇人。她想,难道是孩子的手在花瓶里卡得太久而变形了?
等她将儿子的拳头小心地掰开时,一面彻底松了口气,一面让她哭笑不得:孩子的手没事,他的小手心里紧紧攥着的,是一枚5分钱硬币——而那个刚刚被她敲碎的,是一个价值3万元的古董花瓶。
原来,淘气的儿子不小心将几枚硬币扔进了花瓶,便想把它们取出来。可由于紧紧攥住硬币的拳头大过了瓶口,于是就怎么也出不来了。
年轻妇人不由问儿子:“你怎么不放下硬币,把手松开呢?那样你的手就可以出来,妈妈也就不必打烂这个花瓶了。”
儿子只回答了一句话:“妈妈,花瓶那么深,我怕一松手,硬币就跑掉了。”
为一枚5分钱的硬币,砸烂了一个价值3万元的花瓶,这个故事听起来未免有些可笑。但唏嘘一笑之后,我们可曾意识到,这个发生在4岁孩子身上的故事,其实也普遍存在于你我之间?有多少人正是由于将手中的东西抓得太紧,最后导致了因小失大,甚至悲剧?这些人手中紧抓的“硬币”,在他们看来都是十分重要的东西,比如利益、成就、权力、面子、学识……但也许从未有人帮他们点破:这些其实都只是那“5分钱”,人生的“3万元”和更有价值的追求,应该是感知幸福的能力。这决定了我们是否能有一颗平静而快乐的心,以及和谐而广阔的生命。
想来,人们之所以紧抓“硬币”不愿松手,可能是因为害怕一旦放手,这些本来已属于自己的东西就再也没有了。但假若我们再往下想,这种害怕失去的心理其实是因为内心的不安而造成的,至少现在的快乐还并不是那么充盈。
然而,所有对生命有大悟的人都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并不在于手中拥有多少外在的物质,而在于内心能够容纳多少高贵而美妙的思想。人的一生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不断拥有和不断失去的过程。如同断奶的过程:母乳喂养是维系两代人情感和生命的纽带,但每个人都必经的断奶,就是一种放弃,同时也标志着长大。
在经历过无数次的拥有与失去之后,才能意识到,获得幸福与快乐的关键并不是去无休止地追求什么,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学会去放弃什么。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后者总是对前者的放弃。我们需要不断放弃已经熟悉的环境、已经适应的生活,才能实现自身的成长。然后,还有更多奢侈的欲望、冗赘的负担和消极的思想,等着我们有一天能够真正放下。
放手并不是逃避与屈服,就如同划船时,船桨是往后划动才可以使得船舶向前行驶。退后,有时是为了更好的前进。那么,放手,就是退后中向前。
如今的吴小莉已经很少在荧屏上露面,作为一位曾名满天下的主持人,当被问及从台前到幕后的转变会不会产生失落感时,吴小莉这样回答:
“我退到幕后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我个人的主动选择。从事管理工作当然少了很多观众的关注与追捧,可是我会找到另一种满足。虽然工作岗位有了变化,但当新闻大事发生时我其实仍然在场。我个人和我们的频道共同存在着,所以不会有失落感,而是换了另一种成就感。我主动选择这样的岗位是因为这样生活更规律些,可以调配出时间照顾我的家庭。”
在分秒必争、名利挂帅的当代社会,吴小莉用柔和的进退方式换得了轻松惬意的生活。放手之后,天地打开。或疏放挺秀、或清幽淡雅,心灵与自然的共鸣便源源不断。
要想在人生的大风浪中驾驭好生命之舟,我们就应该像巴尔扎克所说“常常学船长的样子,在狂风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货物扔掉,以减轻船的重量”。请记得:一叶落,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于是,放心,放手,然后繁琐清零,回归简单,便心喜欢生。
13.放弃你对完美的幻想
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也就是说,缺陷体现了有血有肉的真实与自然,反倒彰显了事物本身的魅力。
抱有完美的幻想,往往容易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最后只得沮丧、羞愧地承认自己达不到完美的标准,从而因受阻而感到无力与自卑。接受不完美的缺憾,才是客观和唯物的态度。如此,一切顺应规律,回归本初。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缺陷与遗憾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这样的比喻是何等的新奇而幽默,又是怎样的善解人意。它来自于这样一位盲人的故事:
有一个从小就双目失明的孩子,一直为这一缺陷而倍感沮丧。他悲观地认为自己这两双“瞎了的”眼睛从一开始就是不完美的,且再也没有能力扭转。于是,他放弃了任何追求,浑浑噩噩地消度人生。
某日做梦,偶遇一位智者,开导他说:“世上每一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盲人突然从梦中惊醒,恍然大悟,心情顿觉开朗起来。从此,他把失明看作是上帝对自己的特殊偏爱,振作奋斗,不断向命运挑战。后来,他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按摩师,为许多人解除了病痛。
人类历史上有太多的天才俊杰都“被上帝咬过一口”:失明的文学家弥尔顿,失聪的大音乐家贝多芬,不会说话的天才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也许,由于上帝的特别喜爱,他们都被狠狠地“咬了一大口”。
其实,追求完美本身并无可厚非,我们可以把它视作一种浪漫的憧憬与希望,或是生活的一个过程和体验。但如果把浪漫凌驾于现实之上,把幻想寄托于现实之外,一味地追求某种超越人生现实的终极完美,那么,自我人生悲剧的序曲也就开始奏响了,接下来的生活必将在一种虚无的痛苦中凌迟自己的生命之躯。
我们生活的目的在于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紧紧盯着完不成的极限、遥不可及的梦想,最后,只能抓狂在自己的苛求中,倍受折磨。君未见:
尼采想要和太阳一样,结果他疯了;
而断臂的维纳斯却流芳至今,正是“美中不足”成就了它的经典。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提倡这种“美中不足”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没有完成”的动物。而未完成则是一种人生的常态,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生活中有很多的遗憾和缺陷,如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也不失为人生的另一种完美。
曹雪芹写完《红楼梦》的第一稿后,万没想到竟然不慎遗失,其遗憾之深足以让他悲痛欲绝。不得已,第二稿才得以问世,可最后留下来的也仅仅是前八十回而已。
舒伯特的交响曲《未完成》只有两个乐章,明显不同于一般至少有三到四个乐章的交响曲。后人一再试图续写,却终告失败。值得玩味的是,这“未完成”的曲子在古典音乐史上却比任何“完成”都被认为更接近完美。
由此,我们可以说:对完美抱有片面的幻想,便不免要走向狭隘。这不仅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因为当我们总是想着要做到最好的时候,也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了。或者犹豫不决,或者专注于细节而忽略全局,往往不能清晰地审辨自身所处的环境,极易忽略现实生存环境对自身的影响,从而使自己徘徊、挣扎于现实与理想之间而难以自拔,甚至沦丧。
另一方面,对凡事都有完美意识的人,往往也会要求他人他物达到自己心中拟定的理想标准。当这种要求不能达到时,便会产生痛苦和偏见,使自己孤立于超完美意识的藩篱之中,同样沉沦不拔。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人若真的达到“完美”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便是一个可怜的人。因为他永远无法体会有所追求、有所希望的感受;也永远无法体会接收到别人带给他一直梦寐以求的东西时的喜悦。
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像在文物鉴赏领域,有这样一个普遍而简单的道理:鉴别一件宝物是真品还是赝品,其中一点就要看它有没有瑕疵;真正天然形成的宝物或多或少都要有点遗憾之处,而非人工仿制的那样完美无缺。
事物的发展、演变都有其自然性和规律性,正如春光苦短,夏日暑长,秋季萧瑟,冬风凛冽,一年四季都会有遗憾。那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也不可能总是一马平川。正是有了沟沟坎坎、挫折打击这些“残缺”,我们到最后才可以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
人人都会有不足,生活中总会有缺憾。当你还执着于完美的追求而不肯放弃时,不妨想想“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这句话。不必对自己求全责备,心宽了,很多事情就简单了,生活也就变得明朗起来。希望下面这句话能够带给正在读此篇文章的你一种慰藉与鼓舞,每当纠结于自我内心而混乱时,默念,便会感到一种力量:
我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因为这是我能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