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错误是痛苦的,这是人性之一。同样的,也没有人愿意被他人指责。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训练动物时,和总因做错事受惩罚的动物相比,那些老被奖励的动物,学习学得更快,技能巩固得也更快。动物如此,更何况于我们人与人之间?指责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和对事情的损毁,往往是大多数人始料未及的。
1842年秋,林肯在《春田时报》发表文章,讽刺詹姆斯·史尔兹。在镇上人们的嘲笑中,一向自负的史尔兹怒火中烧,拿着长剑要与林肯决斗。瘦弱的林肯与体格健壮的史尔兹相比,显然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幸好他们共同的朋友及时阻止了这场决斗,才让林肯躲过了一劫。
这让林肯大受震动,从此再也不以取笑、指责他人为乐,反而有意培养自己宽和待人的品格。
1863年7月的盖茨堡之役,当李将军开始向南撤退的时候,黑云密布,大雨倾盆。当他带着挫败之军,退到波多梅克时,发现面临着一条高涨而无法通过的河流,而身后又是一支胜利的北军。李将军被困住了,他无法逃脱。林肯看出这一点——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一个捕捉李将军的军队立即结束战争的机会。因此,林肯满怀希望地命令前方军的统帅格兰特不要召开军事会议,而立即攻击李将军。林肯通过电话下令,又派出一名特使去见格兰特,要他立即采取行动。
而格兰特的做法却正好和所接到的命令相反。他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并迟疑不决,一拖再拖。他打电话来,举出各种借口,最后竟一口拒绝攻击李将军。最后,河水退去,李将军带着他的军队从波多梅克逃脱了。
林肯勃然大怒。一向友善宽容的他用词一直非常保守和克制,然而在丧失天机的痛苦失望之余,他给格兰特写了一封严厉的信。他说:“这是什么意思?他们在我们的掌握中,如果我是你,只要伸出手去,他们就是我们的了……我已经无法期望你能改变形势,若要期望你能的话,也是一种不合理的期望。你的良机已失去了,因此我感到无限的悲痛。”
接下来,我们猜猜格兰特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有什么反应?
格兰特一直没有看到这封信。林肯没有把它发出去。这封信是在林肯死后,在他的文件中被找到的。
事后,冷静下来的林肯也许会想:等一下,我不应该如此匆忙。我坐在这静静的白宫里,命令格兰特去出击,是举手之劳的事;但假如我当时是在盖茨堡,假如我在上星期也跟格兰特一样,见到尸横遍野,假如我听到伤兵的悲号哀吟,也许我也不会如此着急地去进攻了。无论如何,现在木已成舟。如果我发出这封信,固然发泄了我的不快,但却会使格兰特为自己辩护。这将会使他责备我,将会造成恶感。并且破坏了他身为指挥官的效力,甚至或许还会迫使他辞职不干。因此,就像实际发生的那样,林肯把这封信放在一旁,因为他从痛苦的经验中学到,任何盛气凌人的批评和斥责,几乎总是无济于事。
任何人都不要轻易地去指责别人,除非你想与对方成为势不两立的敌人。我们完全可以用更加委婉的方式与对方沟通,而并非以指责来激怒对方,导致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一味地去寻找他人的缺陷,指责对方,远不如去了解、认识、原谅和宽容他人,更不如发现对方的优势进而去称赞。就像牛根生曾经说的:“看别人不顺眼,首先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是否有一颗淡然的平常心,将决定我们的处世态度,也是决定我们是否能感受到生活中快乐的基础。
7.宽恕别人,宽容自己
莎士比亚忠告人们说:“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结果却烧伤了你自己。”这是在告诫我们,做人要容纳,待人要宽恕。
宽以待人,正是以广阔的胸怀、包容的气度去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度豁达地待人,使自身的人品得到尊敬和倾慕,使我们的人格魅力得到不断地提升。如一束仁爱的光芒,对他人的释怀,也给自己带来了无上的福分。它就像一个指南针,在繁芜的迷雾中,给人们指明了方向,使人际之路、生活之道不再复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激战后,两名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
两个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将近半个月过去了,也没有见到部队的半点踪影。他们互相安慰,相互扶持着度过那些难捱的日子。
这一天,两人用所剩不多的子弹打死了一只鹿,这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生命支撑。仅剩下的一点鹿肉,由年轻的战士安德森背在了身上。
第二天,他们在森林中再次与敌人遭遇。经过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尾追,又逃过了一劫。就在他们都认为自己已经安全的时候,只听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安德森应声倒下了——幸好这枚子弹打在了他的肩膀上。
后面的老兵惶恐地跑了过来,害怕得语无伦次,抱着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并赶快把自己的衬衣撕下来,包扎了战友的伤口。
晚上,老兵一直念叨着母亲的名字,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自己再也挺不过这一关了,尽管饥饿难忍,可他们谁也没动身边的鹿肉。那一夜,他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度过的。
而就在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五十年,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那一枪是我的战友开的。在他抱住我的一刹那,我碰到了那发热的枪管。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对我开枪,直到那天晚上他念着母亲的名字。我知道他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也知道他想为了母亲而活下来。此后五十年,我假装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可终究,他的母亲还是没有等到儿子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继续说下去。从那以后,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实际上,那天晚上我就宽恕了他。”
宽恕他人让我们自己心平气和,如同一杯清茶一般沁人心脾。一个善意的微笑或一句幽默的话语,也许就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怨恨和矛盾,填平感情的沟壑。
宽恕他人,也就宽容了自己。一位智者曾经这样说过:“你必须宽恕两次。一次是你必须原谅你自己,因为你不可能完美无缺;另外你必须原谅你的敌人,因为你的愤怒之火只会让你变得更加愚蠢。”一个人的胸怀能容得下多少人,就能够赢得多少人。与他人相处,宽以待人就是指对他人的要求不过分、不强求,以宽为怀,能让人时且让人,能容人处且容人。
往往,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大都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对于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斤斤计较。放松一些,一笑而过,反而会让人比较容易接受。否则,不但不能让他人理解我们心中的烦闷,只能让人感到我们涵养和素质的低下。甚至,缺乏宽容的火爆还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悲剧。
1965年的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一位叫路易斯·福克斯的选手在比赛已经进行大半的时候,一直保持着遥遥领先。
但最后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却改变了整个历史:一只苍蝇落到了福克斯的主球上,怎么赶都赶不走。在观众的哄笑中,路易斯·福克斯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愤怒地用球杆击打苍蝇。结果,球杆触动了主球,裁判判他击球,因此而失去了一轮机会。
之后,受此影响的福克斯开始方寸大乱,连连失分。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越战越勇,赶超过他,最终夺走了冠军。
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杀了!
一只小小的苍蝇,竟然击倒了所向无敌的世界冠军!能容天下不爽之事是竞争中的一项基本的心理素质,连小小苍蝇这样的“障碍物”都逾越不了,又怎能立足于这个世界呢?
宽恕是一种需要操练、需要思考才能达到的境界。它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相左时,不要固执己见,而应首先了解对方想法的根源,找到他们提出意见的基础。任何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体会,我们要尊重他人感受,取其精华。
学会宽恕,意味着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生气的根源不外乎一己之利或一己之尊受到了侵犯,于是便勃然起色,怒从中烧。此种反应无非是在惩罚自己,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摒弃睚眦必报,宽以待人,从而拥有一份潇洒的风采。
同时,宽恕也是一种不计较。每个人都会犯错,如果执着于过去了的错误,就会给彼此带来思想包袱,不信任,不放开,既对他人造成了一种阻碍,也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宽以待人要求我们,即使对有错的人也不要嫌弃,应该给人提供改过的宽松条件,原谅过失,助其改正。正所谓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8.敞开心扉,将心比心
《论语》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在他人身上。
如此,圣人早有训导,在与人沟通交流时,我们需要一种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方式,这是一种能够站在他人立场上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能力。它帮助我们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去了解他人的感受、需求、想法以及行动。如此,我们就不会以己度人,也不必费心猜测;而是用最简单的方法直接穿破心墙,把自己投射到他人的心田中,以期达到和谐的沟通效果。
很多时候,当我们活在个人的世界里,自我的心愿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他人的心声也就越来越微弱了。其实,我们一点一滴的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人产生影响。
很多人都因为希望被了解而急于表达自己,却疏于主动去理解对方。在与人沟通和交流中,对于他人所发出的信息,我们通常最多只是做出最贴切的反应,而根本无心想了解对方。因为我们常以为天下人都跟自己一样,以己之心即可度人之腹。
在日常交谈中,我们是否熟悉这样的反应:“噢,我完全了解你的感受,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是这样的……”人们总是依据自身的经验来了解别人的作为,把自己的眼镜强加在别人身上,却又怪罪他人“不了解我”。
从儿子上高中开始,父亲就觉得儿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难管。他们之间三天两头就闹一些小别扭或大纷争。
好在,这位父亲是一个理性且比较开明的家长,他主动来到了青少年心理诊所咨询。
“真搞不懂我那宝贝儿子,他从上了高中以后,就很少再听我说话了。”见到心理医生,父亲开口就这样抱怨道。
“你是说,因为孩子不肯听你说话,所以你不了解他?”心理医生一开始就听出了门道,有意引导着问。
“对啊!”这位父亲浑然没有感觉问题的所在。
即使心理医生一再强调、反复发问,父亲依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最后,心理医生只好明说:“难道要了解一个人,不是你主动走近他的内心世界,而是让他去理解你说的意思吗?”
他愣了一下,好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噢,没错!可是,我是过来人,很了解他的状况。唯一叫人想不透的,就是他为什么不听老爸的话呢?”
这位父亲确实完全不明白儿子的心事,他只用自己的观点去揣度儿子的世界,无怪乎他与儿子之间的心墙怎么也打不破。
与人沟通交流中,将心比心就是必须把自己放在和对方同样的位置上,“开诚布公”“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否则,当大家位置不相同的时候,心理障碍自然就会产生,甚至还会导致理解的错位。沟通是要进行换位思考的,也就是站在对方的位置去思考问题,即所谓的“将心比心”。只有自己用心了,敞开心扉,才可以打开别人的心灵之门。
将心比心的出发点是为了理解而非为了回应,也就是透过言谈明了一个人的观念、感受与内在世界,它并不是针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据专家估计,人际沟通仅有1/10通过语言来进行,3成取决于语调与声音,其余6成则要靠肢体语言。所以,在将心比心的沟通过程中,不仅要耳到,还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
将心比心不同于同情心。同情是掺杂了价值判断与认同。如果对他人有同情心,那么我们感受到的仅仅是一种热情,而这依然是我们自己的感受——对他人的感觉,我们还是一无所知。也许,我们只是感觉到对方的寂寞、压抑或愤懑,我们为他们的这些感觉而难过而已。这会让对方很容易养成一种依赖之心。而真正的将心比心,不是单单的难过,而是会把自己完全投射到对方的心田里,体会他人最真实的感受。
同时,将心比心也并不代表着赞同,它只是深入了解对方感情与理智的世界。如此,在哪怕面对争执的时候,我们也能巧妙地化解。清代中期着名的“六尺巷”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朝宰相张英的家眷与一位姓叶的侍郎毗邻而居,而恰好张宰相与叶侍郎也都是安徽桐城人。
有一年,两家都要起房造屋,为了几尺地皮而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一气之下,便一纸家书传到了京城,要张英出面干预。
而张英到底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看罢来信,立即回信劝导老夫人。信中言及叶侍郎的家眷与一个当朝宰相为邻,生活中本就有诸多压力和不便;而现在为了自家日子略争尺寸,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回信中,张英还特意作诗一首,希望老夫人能多多体谅他人的心情:“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而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就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有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后人因此常说:“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以此来说明将心比心是化解争执的最好办法。
如同与人为善一样,将心比心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沟通方式。但二者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当我们和蔼友善时,自身仅仅是个对外发射积极声波的收音机;而当我们能将心比心为人着想的时候,自身就好比是一个卫星接收器,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加以解码。在不断接收各种信号同时,恰当地做出回应。
我们可以伪装同情,“我也为你感到难过”这样的话是很容易脱口而出的。然而,将心比心却并不需要如此复杂地“构思”与揣度,只需从别人的角度来体察,就可以自然说出一些很有洞察力的话,击中别人的心。当他人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时,我们的自我价值也就得到了肯定。这无疑是一种最简单而又高效的沟通方式。